明朝滅亡之,張岱
書接上回。繼續做夢。
今天請到的嘉賓,依然是秦漢時期天下第一謀士,張良先生。
我說,帶娃參觀兵馬俑時,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這些兵馬俑,士兵的肚子平平的,而軍官的則是鼓鼓的,「將軍肚」是不是就這麼來的?
他說,「將軍肚」這個未必出自兵馬俑,但是,古代將軍的確多是大肚子。書中怎麼描寫大將軍?「身長九尺,腰大十圍」。這點也體現在將軍畫像上,有些畫師會刻意把將軍的肚子畫的又大又圓,彰顯將軍之威武,類似今天的美顏相機,p一下。
我問,為什麼不練成肌肉男呢?
他說,中國古代文化里,沒有肌肉審美這個概念。中國人開始適應肌肉審美是最近幾十年的事,也還沒完全get到健美的美!我們的文化里,怎麼描述一位戰神?第一、身材魁梧,往戰場上一站,宛如一座山。第二、天生神力,項羽「力能扛鼎」,《隋唐演義》里的李元霸,動不動就把敵人一撕兩半。絕對力量需要絕對體重來支撐,「脂包肌」是戰鬥力、力量、耐力的結合。你看那達慕大會上那些蒙古族摔跤手的體型,就不難想象古代將軍長什麼樣,從現代健美角度而言,他們與型男只差了一道工序,刷脂。
我問,有沒有營養過剩的原因?畢竟先保證他們的伙食。
他說,也有這個因素。之前我給你科普過,安祿山是三百多斤的大胖子,糖尿病患者,就是硬生生吃出來的。再有能當將軍的,年齡也不會太小,身體脂肪自然堆積。其實不用說這麼遠,往前推20年,那時當領導的,多是大腹便便,是養生、反腐、媒體三管齊下才幫他們減掉了肚子。
我問,皇帝里有沒有大胖子?畢竟山珍海味隨便吃。
他說,人們總想象著,皇帝頓頓山珍海味,吃的肥頭大耳。其實,除了草根逆襲的,皇帝們從小就是錦衣玉食,對大魚大肉早沒了興趣。而且從古至今,有錢人的孩子都是從小音體美興趣班全開,皇族為了維護統治地位,一樣「雞娃」,騎馬射箭這些運動是必備課。不過,明朝皇帝多是大胖子,朱元璋是,萬曆皇帝也是,應該是基因問題。
我問,史料記載還是民間傳說?
他說,有畫像,也有考古數據,前些年,萬曆皇帝的定陵被打開了。
我說,導遊介紹過,兵馬俑本是五彩繽紛的,出土后產生氧化反應,才褪色變成現在「灰頭土臉」的樣子。現代考古保護技術尚不成熟,很多珍貴文物出土之後會受到氧化等損害,深埋地下保持原貌才是最佳選擇。帝王陵墓中的文物代表了古代文化藝術最高水平,價值極高,所以國家對帝王陵墓是一刀切,禁止發掘。既然有如此規定,為什麼會對定陵進行考古?
他說,年輕人,社會上的事少打聽,定陵發掘屬不可討論範疇。
我問,考古推測,萬曆皇帝有多少斤?
他說,兩百多斤,並且右腿明顯比左腿短,患有嚴重的足疾;牙齒也不好,只有22顆,又喜歡抽大煙。
我說,怪不得不願意見人,不願意活動。
他說,就喜歡躺著。他很愛鄭貴妃,倆人都不樂意出門,乾脆,一天到晚待床上吧,飲酒讀書嬉鬧。
我說,心理學老師說,身體有殘疾的人,往往心理也會有缺陷,最典型的表現,就是不會輕易對異性展示自己的身體,會自卑。萬曆皇帝會不會因此而少泡妞呢?
他說,誰敢嘲笑皇帝?萬曆皇帝是貪財好色的典型代表。他30年不上朝,理由是自己生病了,還整天抱個葯匣子當擋箭牌。有個大臣叫雒於仁,他冒死給萬曆皇帝上了一道奏章,說我診斷了一下,皇帝你得的病總結起來就是四大癥狀:酒色財氣。因此建議皇帝酒要少喝,妃要少納,財要少佔,氣要少生。
我說,整個江山都是他的,他又何必貪財呢?
他說,裝到腰包的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
我問,他不上朝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他說,跟內閣集團鬧頂了。
我問,因為什麼?
他說,立誰為太子,史稱「國本之爭」。萬曆想立鄭貴妃生的娃為太子,內閣集團立刻把朱元璋搬出來了,老祖宗關於立太子一事有過規定: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但是萬曆皇帝對長子實在喜歡不來,因為是他一夜情搞來的。有天萬曆皇帝去太后那玩耍,太后不在宮女在,性起來了一炮,宮女懷孕了,生下來了,還是個男娃,起名朱常洛。
我說,那宮女也平步青雲了。
他說,萬曆皇帝只是一時之性,不想負責,甚至很生氣,懷孕也不說聲,竟然直接生了。內閣大臣是什麼事都要管的,一看皇帝不想負責,又把老祖宗的規矩搬出來了,該宮女於是變成了皇妃,死後又被孫子追封為孝靖皇后。但是萬曆皇帝從內心沒瞧上這個宮女,所以孝靖皇后的一生基本在幽禁中度過,臨死最後一口氣了,萬曆皇帝才允許朱常洛去看一眼親媽,告個別。
我問,因為立太子,爭論了多久?
他說,15年,最終是內閣戰勝了皇帝。皇帝想,既然不讓我和我最愛女人的娃當太子,老子不陪你們玩了,你們愛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吧,我安心陪我的鄭貴妃。
我問,鄭貴妃也合葬在定陵嗎?
他說,她沒資格,只有皇后才有資格。正房是孝端顯皇后,萬曆皇帝死後,他倆合葬了。不過孝端顯皇后沒有子嗣,萬曆皇帝死後,皇位傳到了孝靖皇后之子朱常洛手裡,朱常洛死後又傳給了兒子朱由校,朱由校上台後,孫子肯定要為親奶正名,原本孝靖皇后被草草葬在天壽山陵區,但是奶因孫貴,把她也遷進了定陵,而且為其打造了史上最美鳳冠,名曰:三龍二鳳冠。
我問,朱常洛咋沒給他媽遷墳?
他說,他上台一個月,一命嗚呼了。這裡面有個巧合,鴻臚寺丞李可灼進呈了兩顆紅丸仙丹,朱常洛服用之後,第二天便撒手人寰。究竟是陰謀加害,還是用藥有誤?還是剛好命數已盡?這就是明末三大疑案之一的紅丸案。這個朱常洛有多倒霉呢?三大疑案均與他有關。
我問,死時,有沒有立過太子?
他說,萬曆皇帝在遺囑里早就冊立朱由校為皇太孫。不過因為「國本之爭」一事,朱由校爺倆都不怎麼受待見。他爹還好點,至少按太子的標準培養著,而朱由校呢?從來沒上過學,甚至他在宮內受教育的權利還不如司禮監的太監們。過去,太子老師很容易成為皇帝的心腹,朱由校沒上過學,哪來的老師?但是有從小到大陪伴自己的太監呀,於是,這個太監就上位了,叫李進忠,後來,他改了一個更令人熟悉的名字,魏忠賢。
我說,對上號了。
他說,朱由校在位的7年,朝政基本由魏忠賢一人把持。
我問,朱由校多大登基的?
他說,16。
我問,才23就死了?
他說,跟他爹一樣,吃仙藥毒死了。對養生追求最極致的有兩類人,一是古代皇帝,二是養生專家,卻也是最容易半路歸天的。
我問,朱由校16歲登基,他媽咋不垂簾聽政?
他說,他媽是王氏,在宮斗中敗給了李選侍,受凌辱而死,朱由校由李選侍撫養。他父皇死後,李選侍想把持朝政,內閣集團不同意,雙方開始搶奪朱由校,最終內閣集團勝出,李選侍被趕出乾清宮,遷居噦鸞宮。高潮來了,沒幾天,噦鸞宮失了火,李選侍差點被燒死。這就是明末三大疑案的另一案,移宮案。
我說,李選侍也是個狠角色。
他說,不過,崇禎皇帝倒說李選侍人挺好的,對他們兄弟三個關愛有加。
我說,說到崇禎,就相當於溥儀出場了。
他說,後世對他倆的評價不同。溥儀做過偽滿洲的皇帝、日本人的傀儡;而崇禎死法則很皇帝。看這一段描寫:公元1644年4月25日,天還沒亮,崇禎皇帝帶著太監王承恩,從神武門離開了紫禁城,登上北面景山的最高處,他最後眺望了一眼已經224年的紫禁城,之後殉了自己的王朝。
我說,令人唏噓。
他說,崇禎是有政治抱負的,一上台,就平息了魏忠賢颳起的閹黨之亂。在位17年裡,起早貪黑、廢寢忘食、勵精圖治,本想力挽狂瀾,可惜事與願違,終究讓闖王李自成給端了老窩。
我問,闖王起義前是幹什麼的?
他說,在國營快遞公司上班。明朝末期,財政越來越緊張,需要不斷瘦身,就把李自成搞成了下崗工人,不僅沒飯吃,還有官府催糧派款、地主逼債收租,最終把李自成逼入了起義軍,接著脫穎而出。
我問,李自成吃人肉是真的嗎?
他說,版本很多,無從分辨,咱就當真的故事來聽吧。吃的是福王朱常洵,就是萬曆皇帝與鄭貴妃所生的那個愛子,太子沒爭上,萬曆皇帝安排他在洛陽稱霸一方。1640年,李自成攻克洛陽,宰了幾頭鹿,割了朱常洵的肉一起放鍋里燉,美其名曰福祿宴,與將士們共享。
我問,打完洛陽打哪?
他說,開封。當時開封是河南的省城。結果打了一年半沒打下來,那咋弄?直接把黃河給掘了,水淹開封。
我說,太殘忍了。
他說,三四十年前,有本歷史小說非常火,就叫《李自成》,也獲得了茅盾文學獎,作者是姚雪垠。
我問,有多火?
他說,家喻戶曉。那個年代的中國人,全民公知時代,自己可以吃不飽穿不暖,但是國家大事不能不關注。在這本書里,李自成彷彿就是冉冉升起的太陽。該書首寫於1957年,歷時三十多年,寫了五部,好在他臨死也沒寫完,否則,沒法收場了,到底該怎麼寫李自成的結局?
我問,這本書口碑如何?
他說,兩極分化。愛的愛死,恨的恨死,有人說姚雪垠是建國后第一作家,也有人覺得他是條哈巴狗。
我問,您如何看待這部小說?
他說,40后、50后、60后,可以讀一讀。你是80后,就沒有這個必要了。因為這本書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作家跳不出自己的政治格局。但是它有兩點值得推薦。第一,若是不讀,你會覺得,李自成的起義一帆風順,其實不然,起義軍內部和派系間都有矛盾,前有狼後有虎,革命隊伍每天都如履薄冰。第二,我認為整部書里唯一的亮點,是通過開封城一戶普通人家的悲劇結局看到時代的灰塵,這一家有被明軍殺的,有被清軍殺的,有被黃河水沖走的,有被餓死的。年輕人看歷史喜歡重騎沖陣的快感,我們更會共情於挈婦將雛的無奈。
我問,這本書,若是現在出版,有市場嗎?
他說,賣不過《明朝那些事兒》。特殊時代,特殊產物。姚雪垠寫這本書時內心應該是搖擺的,一會想寫寫內心深處認識的李自成,一會又想,萬一被讀者揪住小辮子,自己會不會被弔死在路燈上?所以,自覺不自覺的把李自成偉岸化,甚至套用了很多當下的思想,例如政治上使用的井岡山模式,軍事上模擬的三國演義,把改朝換代歸功於農民起義了。
我問,改朝換代若不歸功於農民起義又該歸功於誰呢?
他說,階級鬥爭絕不是推動歷史進步的動力,馬克思認為生產力才是推動歷史進步的主要動力,另外,改朝換代未必就是歷史的進步,歷史是螺旋式上升的。
我問,李自成的皇帝,為什麼沒幹住?
他說,從內因上說,他有點像黃巢,只知道攻城略地,沒有穩固的根據地,典型的流寇主義。戰爭最忌諱什麼?勝則一日千里,負則一敗塗地。我們看朱元璋,他在發起總攻之前,先盤踞南京多年,根基非常牢。從外因上看,大明已走到窮途末路,是必死的。內有闖王,外有清軍,但是誰能笑到最後,要看軍事實力,最終比拼的是經濟實力。這方面,闖王與清軍沒法比,清軍崛起的背後,是足夠龐大的經濟儲備,軍事實力是經濟實力的外在體現。
我說,有些朝代晚期都搞個半朝,例如東晉、南宋,明朝沒搞個南明出來?
他說,還真搞了個南明。南京一直是明朝的副都,正都淪陷,副都馬上獨立了。皇帝叫朱由崧,朱常洵的兒子,崇禎帝的堂兄。不過南明沒什麼歷史存在感,幾乎可以忽略。
我問,為什麼?
他說,南明政權雖然支撐了18年,但一直是節節敗退,從南京退到福州,又退到肇慶,成了游擊隊。其實在老百姓看來,崇禎殉國了,明朝也就結束了。
我問,清軍入關是多少人?
他說,10萬大軍。清軍所向披靡不僅是因為他們戰鬥力強,更有原先侍奉明朝的文臣武將紛紛率領本部兵馬降清,清軍戰鬥力呈滾雪球式壯大。
我問,這些官員為什麼不選南明呢?畢竟南明代表著正統。
他說,都怪闖王,闖王攻破紫禁城,天子死了,大家覺得變天了,未來天下姓李了,那抓緊磕頭,接受新的任命吧。剛站完隊,發現闖王是個草包,被清軍打的屁滾尿流。南明不能去,一是因為已經背叛過明朝了,只能選擇清軍,在這一點上,李自成成就了清軍。二是南明政權太弱,經濟、軍事、管理能力和人口都弱不禁風,口號喊得山響,沒有硬實力,根本撐不起明朝江山。
我問,清軍是怎麼崛起的?
他說,清軍發家的祖師爺是努爾哈赤,努爾哈赤曾經是明朝公務員,任建州衛都督、龍虎將軍,二品官,相當於今天的師長。努爾哈赤作為女真部落首領為什麼是明朝大官呢?這與明朝在遼東採取以夷制夷的民族政策有關。哪個女真部落強,就扶持他的對手對抗這一方,部落間忙於互相制衡,不會惦記大明江山。當時努爾哈赤就是被扶持來對抗另一集團的。等他的集團壯大后,心裡清楚明朝肯定會用同樣的手段制衡、清算自己。不說別的,先把女真部落統一再說。等努爾哈赤統一女真部落建立后金政權時,發現明朝正被闖王掐著脖子,奄奄一息了。此時不出手,更待何時?!
我說,有點類似科幻電影里的情節,實驗室里的機器人反殺了培育人。
他說,應該是這樣的,后金在崛起,明朝又是搞貿易封鎖又是搞軍事打擊,眼看要把后金掐死了。結果呢,後背被李自成捅了一刀,明朝的手慢慢鬆開了。
我問,滿清為啥逼迫漢人剃髮留辮?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一個髮型有這麼要緊嗎?
他說,古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所以清朝以前的漢人都是長發戴冠。滿清將剃髮作為一種威懾,是歸順的標誌,是漢人從精神上徹底被征服的標誌。不過當時寧死不剃髮的不在少數。
我問,這個髮型是怎麼來的?
他說,清初強推剃髮令,並不是讓他們剃成現在清宮劇里的那種髮型,而是類似光頭,只留一小簇,叫「金錢鼠尾」,編出的辮子要比小拇指還細,能穿過錢幣中間的孔方才能算數。據說女真族有個戰神叫束機能,天生禿頂,只有後面有頭髮,人稱「禿髮束機能」。努爾哈赤很崇拜他,便效仿他主動剃去前面的頭髮。後來統一女真,各部落習俗不一致,不利於團結,努爾哈赤就想到統一服飾和髮式來加強凝聚力,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套路,可參考佛教。後來滿清髮型越留頭髮越多,中期辮子由「鼠尾」變成「豬尾」,等慢慢演變成「牛尾」那麼粗的時候,已經到晚清了。
我說,感覺努爾哈赤家族對漢文化還是很有研究的,你看名字,康熙、雍正、乾隆。
他說,那是晚輩了,努爾哈赤給孩子起的名字在滿語中多是食肉野獸,按照體型大小排列。皇太極原名黑還勃烈,意思是蒼狼,多爾袞是獾。用動物起名還算好的,努爾哈赤的孫子博洛,什麼意思?涼帽。還有的以生理特點起名。比如,貝子傅喇塔,什麼意思?爛眼皮。
我說,我蠻喜歡皇太極的,感覺很溫順,沒有努爾哈赤的野蠻。
他說,溫和,才是最高層次的暴力。真正強大的人,是自信的,自信就會溫和,溫和就會堅定,無需暴力,無需殺戮,一句話,心裡和手裡都有絕對的實力。
我問,除了留辮子,清朝還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他說,旗袍,旗就是八旗的意思,滿人所穿的袍服被稱作「旗袍」。
我說,那夠性感的。
他說,你概念里的旗袍是民國改良版,有西化的成分。民國期間對旗袍的大膽改良,可以說是中國服裝史上一場驚人的革命。
我說,我還以為古代女人都穿旗袍呢,原來不過兩三百年的歷史。
他說,文化浸透,有二三十年就會給人翻天覆地、根深蒂固、自古有之的感覺。你覺得酒文化長不長?
我說,五千年的酒文化。
他說,中國有酒文化,但是沒有嗜酒文化。今天北方的酒桌文化,其實是蘇援華專家傳過來的。這才幾十年的歷史?
我說,說到蘇聯,我去俄羅斯時,看到克里姆林宮上的五角星,我都有恍惚感,這不是潘冬子戴的那個嗎?咋跑俄羅斯來了?
他說,這只是冰山一角,若是仔細給你數數,同期傳過來的東西有很多,遍布你生活的每個角落,包括我們的憲法制訂、教育制度、文化藝術審核機制、教學樓的樣式、療養院、官辦作協、圓形印章、工人文化宮、祖國母親、時刻準備,還有你說的閃閃發亮的那顆五角星……,都是在短短几十年裡融入了我們的生活。有些東西你覺得應該很老很老了,其實也很年輕。例如京劇,你覺得應該有上千年的歷史吧?其實發源於清朝,也沒幾天。
我問,若是把明末清初這些人物拉到社交平台上,誰會是人氣王?
他說,肯定是明末的王思聰——張岱。
我問,為什麼?
他問,你覺得王思聰人氣旺不?
我說,說起來,應該是微博第一人氣王。
他說,相比張岱而言,王思聰只能算業餘玩家。張岱在身世方面比王思聰要更顯赫,祖上四代為官,高祖父張元汴是狀元出身,父親張耀芳任山東魯王長史,親戚朋友無不是當時名震一方的學者和藝術家,既是官二代又是富二代還是藝二代。他若真的在社交平台上開賬號,能火遍天,因為這傢伙吃喝嫖賭樣樣精通,尤其擅嫖,對揚州瘦馬格外有研究。
我問,什麼叫揚州瘦馬?
他說,就是窮人家賣的小姑娘,又瘦又小。老鴇子去人才市場上挑選,選擇顏值不錯的,有潛力的,帶回集中營去打造,琴棋書畫,待長大成人後,或賣給富翁當妾,或送入秦樓楚館。揚州瘦馬屬於妓女四大派系之一。在秦淮河畔,「揚邦歌女」多是「瘦馬」出身。
我問,另外三大派系是什麼?
他說,擅長搞氛圍的「西湖船娘」,擅長制服誘惑的「泰山尼姑」,擅長技術突破的「大同婆姨」。
我說,尼姑也摻和進來了?這畫風難以想象。
他說,小尼姑與富商名流單獨在靜室互相深入「交流」佛法,既有出家人的莊重,又有俏麗文雅的風度。
我說,張岱要是把這些經驗發出來,早被拘留了。
他說,明朝沒微博,他沒處炫耀,乾脆,寫成了墓志銘。他的墓志銘是自己生前寫好的,說這一生怎麼嫖妓,怎麼玩,怎麼亂。我讀讀你聽聽吧:「蜀人張岱,陶庵其號也。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年至五十,國破家亡,避跡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幾,折鼎病琴,與殘書數帙,缺硯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斷炊……。」
我說,愛好廣泛。
他說,是的。他後來隱退江湖后,以一己之力寫了一本百科全書《夜航船》,包羅萬象,彷彿是王思聰把所見所聞寫了個遍。
我問,他是如何評價自己的?
他說,他的《自題小像》寫道:功名耶落空,富貴耶如夢,忠臣耶怕痛,鋤頭耶怕重,著書二十年耶而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沒用?翻譯一下就是:功名已然落空,富貴總是如夢,想做忠臣以死報國卻有些怕痛,想做農民耕種自給卻怕鋤頭重,寫了20年的書只配蓋個瓦瓮,像這樣的一個人到底有用沒用?
我說,這傢伙的墓志銘算是歷史第一人吧。
他說,只有武則天的無字碑可與之媲美,我留一個空白給你,功過任由後人評述。
我說,果然是蠻有趣的人。
他說,過去,包括今天的歷史研究,多是圍繞帝王展開。再過幾十年,可能人們對歷史的興趣會轉向有趣的靈魂,那麼張岱會成為歷史人氣王。張岱在史學、文學領域均有建樹,他年輕時享盡人間繁華,明亡后避難山中,貧困潦倒,即便如此,還壽終正寢,享年93歲。有人曾經問金庸:「人生應如何度過?」老先生答:「大鬧一場,悄然離去。」這個標準,張岱最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