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斬釘截鐵
岳玄素一直生活在村中,從來沒有經歷過疆場廝殺,縱然如是,亦能從孟忠順的敘述中體會出當時情勢的緊迫和僥倖,更能從神情語氣的變化中覺察出『橫江烈虎』的局促不安。
不過方才話里提及的諸般遭遇並非只涉及一人,想到這些年來從未享受過父母關愛,很多時候只能憑著自己的能力摸爬滾打,都是由此而起,岳玄素雖為鬚眉男兒,思慮及此,卻也頗覺委屈、痛惜,哪裡還有靜心分析這些事情的詳盡原委和得失利弊?
相較而言,村長岳景安的年紀雖然老邁,但他的情緒卻沒像年輕的岳玄素那樣隨著旁人的言語劇烈起伏,反而在目光流轉中插口嘆息道:「若非今番敵國兵馬來襲,孟將軍又重新出現在面前,老漢等人本想將很多事情都帶到棺材里去,再也不對旁人說起。」
說到這裡,他渾濁的眼神瞧向岳玄素,續道:「孩子,適才孟將軍述及的往事固然都是真實發生過的,可所謂『沖得太猛、陷入包圍』,充其量不過只是表象而已,真正的原因,還在《凌霄訣》的書稿上。
「二十多年前,你父親岳安國是咱們村中最有能為的好漢子,不僅種田、狩獵是行家,更能團結人心、引得交口稱讚,我本想等他到了三十歲,就將村長的位置傳到他手裡。可誰知在一次出村閒遊途中,安國機緣巧合下便在山中發現了《凌霄訣》的書稿。
「他將書稿帶回村裡之後,會同識文斷字的鄉親們一起參詳,才確認那是一部教人如何修行、運用真氣的秘籍,只是這部書稿內容雖全,但封面封底不知為何,全被人毀去,因此沒法確定究竟是何人所做,也說不清應當歸屬於誰。
「村裡不少年輕後生都對《凌霄訣》很是好奇,可奇怪的是各自按照書中法門修行了近兩年,除了安國自己略有小成,其餘眾人竟是幾乎毫無寸進,慢慢地也就沒了心氣,甚至有些人將其斥為招搖撞騙之書,,不值得修習。
「後來官兵來到附近暫歇,老漢忝為村長,自然應當帶頭犒勞,安國覺得軍中多有武學技藝超凡之輩,或許能解開《凌霄訣》中的全部奧秘,假使這部功法廣為流傳,對我周朝軍民皆是好事,故而一起趕到了營中,將這件事和盤托出。
「現下重度舊事,老漢覺得定是彼時軍中有人早被燕國收買,探聽到安國有心投身戎馬,效力國家,而他居然有這麼一部散在草野、又重見天日的書稿,便暗中傳信敵軍,故意誘你等深入戰陣,然後好聚而殲之,若是安國將書稿隨身攜帶,那便會被彼等趁機搜取帶走。
「孟將軍,不是老漢小瞧你的本領,十幾年前,你的能為較之眼下遠有不如,而安國等眾雖然年富力強,不顧生死將你自敵陣中救拔出來,但若非敵軍對你刻意手下留情,你又豈能在圍困中保得一條性命?」
聽聞如此剖析,即令孟忠順素來甚少服人,也不禁點頭應和:「伯父說得沒錯,哪怕是現在,我也無法孤身一人力敵千軍,更何況近二十年前修為尚淺?
「據實而言,我確曾懷疑過我軍當中真有敵國派遣而來的細作,但當年一戰,我軍傷亡頗重,六萬兵馬最終只有兩萬餘人重回故土,就算伯父的猜測為真,咱們也實在難以確定其中詳情,更沒法斷言是誰將消息傳遞了出去。」
岳景安見其坦然直承其事,頷首之餘,話頭再起:「所幸早在別家投軍之前,安國將書稿留在村中,縱然諸多燕獠將他和同行青壯盡數斬殺,亦不能得償所願,認為此書遺失在戰場,鑒於《凌霄訣》所載法門極難練成,這些年來,我等岳家村民眾再無人嘗試依法修行。
「光陰荏苒,近二十年匆匆而過,老漢本以為自己的猜測做不得准,可今番燕國兵馬能夠避開邊境守軍,來到我周朝境內,況直插岳家村而來,想必是知曉《凌霄訣》仍在此地留存,看起來我等想要清閑度日,只能舉族遷徙,另尋安居之所啦,至於這份書稿......」
他的話尚未說完,原本靜立一旁,細聽長輩敘述往事的岳玄素此時忽然提聲截口道:「村長,就讓我帶著書稿跟孟將軍一同回返軍營好啦,從今以後,我必然勤加修習,探求其中奧妙,總有一天,我要用這奪去先父性命的書稿,教燕國人付出慘痛的代價!」
在場的其餘幾人誰都沒有想到,這位年輕人既未沉浸在悲痛中,亦未曾生出逃避遠遁的念頭,反而促使他斬釘截鐵地說出了復仇的意向。
此言既出,不同於岳景安眼中平添憂慮、孟忠順臉上微露欣慰,站在岳玄素身邊的少年聽到岳玄素說出這句話后,那雙頗為靈動秀氣的眸子中閃出了几絲訝異,几絲不解,更帶著幾分敬佩。
在他想來,早先慨然從軍的岳安國本屬當地翹楚,又曾修行《凌霄訣》略有小成,不問可知,論及各項本領,應在岳玄素之上,以他的能為亦是殞身沙場、魂斷異鄉,即便如今的岳玄素重循舊路,多半也只能做到與其父當年旗鼓相當,又拿什麼替前人報仇雪恨?
似是感受到了少年投來的目光,岳玄素年輕的臉上堅毅之色更增,轉頭環視間開口續道:「人生於天地之間,當以忠孝為立身之本,而為父報仇,不可謂之不孝,從戎護國,不可謂之不忠,假使我始終懵然倒也罷了,如今既然知道先父死在燕國兵馬手中,豈能無動於衷?
「我從小在村中長大,諸位鄉親是長輩也好,是同輩也罷,都對我這個自幼孤苦之人頗有照拂,要是我真的忍氣吞聲,也是辜負了鄉親們這些年來的撫養教導。」
話音方甫出唇,不待他人再勸阻,岳玄素扭轉身軀,推金山倒玉柱,向著孟忠順跪倒,抱拳叩首,瞧那模樣,正是要求其收留,滿足自己的這份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