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章 袁家3小
邴原的老成之言,提醒了還在喜悅之中的三人。
馬上甄堯和徐庶望向袁熙,這事他兩也不知道,只能看設計虎蹲炮的設計者了。
袁熙一聽撫掌笑道:「是可以培訓炮手了,夫人那我一共培訓十二名炮手,去了遼東基地三人,還剩九人在,虎蹲炮每門需要三個人操作,傳令魏延招募千名士卒,二十到三十歲之間的,另起軍營訓練。」
冀州人口最多,這事自然交給魏延,大家也沒意見,馬上邴原就出去叫人傳令去了。
甄堯也順勢離開,先去妹妹那看了一下外甥、外甥女后,跟甄宓說了海鹽之事,從她那要了幾個心腹走了。
這些袁熙也沒管他,甄宓負責火藥和一些機密內政,這事本來就不會瞞著她。
花木蘭負責錦衣衛,那是軍事上的,甄堯照樣還要去她那一趟,調走一個百戶的人,負責防護機密。
屋裡就剩袁熙和徐庶兩人後,徐庶開口說道:「范兒前兩天說,想去軍中歷練,不敢跟主公提起,只能找我這老師了,主公要如何回復他?」
袁熙一怔,皺眉道:「范兒才十二歲,去軍中幹嘛,兵書戰策都學會了嗎?這孩子也是不省心的。」
徐庶呵呵笑道:「三公子出生他急了,想要早點立功掌權而已,主公這父親當的不行啊。」
「什麼?」
袁熙錯愕,馬上反應過來鄧艾這是要幹嘛。
作為跟袁謙從小長大的兄弟,甄宓親生兒子的出生,讓他有了緊迫感,感情上的傾斜,他是向著袁謙的。
袁熙頓時哭笑不得,搖搖頭道:「元直說說,他如今所學能夠歷練嗎,別還沒學會,去了軍中成趙括,那就害人害己了。」
徐庶白眼一翻,自豪的說道:「主公也不看看是誰的弟子,范兒年紀雖小,但《孫子》、《吳子》、《六韜》、《黃石公三略》每一部都精讀過,並能過的了某考核,趙括如何能比。」
袁熙只好尷尬的假笑,也是,在人家老師面前,說人家學生學習不好,那是打老師的臉。
「咦!不對呀,元直為何教他三略,而不是司馬法?」
袁熙突然覺的不對勁,要知道漢代之前的兵書,沒有明清后時代那麼多。
漢朝從官方到民間,最重視的兵書是《司馬法》,而不是《孫子兵法》,這恐怕跟打仗無關,而是跟文化有關。
《司馬法》相傳是春秋時代的兵書,內容卻涉及到,從殷商開始到春秋時的戰爭條例。
這是一部中國還在貴族為主時代的戰爭規範典籍,因此秦漢時代,對司馬法最是重視,因為這時代貴族的遺風還在。
可別把華夏古代的貴族,跟明清時代的勛貴相提並論,明清時代那不叫貴族,只能算貴族中的土包子。
要了解華夏古代的貴族言行舉止,必須去讀先秦典籍,魏晉風度就是拚命的學他們,可惜學不像。
學到了瀟洒,卻學不會他們的雍容,至於暗地裡的不要臉,那不用學,任何時代的人都會,而且是天生都會的。
當然,《司馬法》之所以被秦漢重視,不僅僅是因為裡面的貴族軍事規範,作為兵書,同樣有指導戰爭的高明之處。
而且完整的《司馬法》在東漢就不存在了,多年的戰亂,散佚許多篇,南北朝以前的書籍,都是竹木簡,掉了一塊就接不上了。
東漢流行的司馬法,是搜集剩下的篇章后,加入司馬穰苴的用兵之法,
重新編撰而成的。
司馬穰苴姓田,因官至大司馬,子孫遂以司馬為姓,這就是司馬氏的由來,他是春秋時代齊國人,也是陳姓的分支。
作為齊國自姜子牙之後,最出色的軍事家,他的一生極為精彩,這部兵法就是他一生戰爭的總結。
因此漢代的司馬法,是集華夏軍事禮儀、理論、以及戰略、戰術的大成之作,故而受到大家的推崇。
每一位有志于軍事的人都是必須學習的,也是隋唐時代武科舉必考的科目,只是流傳到後世只剩下五篇了,散佚了一百八十多篇,極為可惜。
袁熙自然不解,為何徐庶不教鄧艾司馬法,這跟現實情況不相稱呀。
徐庶聽到后哈哈大笑道:「這是主公別問我,要去問文和先生,這老頭把他自己註釋的《吳起兵法》授予范兒,讓他別學司馬法,某可不敢跟他爭執。」
「啥!」
袁熙驚訝的「蹭」一下站起來,失聲叫道:「文和真教他《吳子》了?」
註解前人兵書是從東漢開始的,在三國之前最出名的有三個人。
分別是東漢的許慎、註釋的《六韜》,漢末的曹操、註釋的《孫子兵法》,最後一個正是漢末的賈詡、註釋的《吳起兵法》。
許慎不說,曹操和賈詡兩人,在東漢末年都是名震天下的用兵大家,但兩人的側重點不同。
曹操擅長的是孫子兵法,這部後世被譽為兵家聖人所著的兵書,側重點不在如何作戰,而是戰爭理論和戰略部署。
而《吳起兵法》側重於戰役指揮,從選兵、練兵到賞罰,主要闡述的是如何攻防,如何推演對手的布局,找到他的破綻擊敗他。
這也是賈詡一生才華凝聚所在,竟然傳授給鄧艾,袁熙當然吃驚了。
這老頭的厲害,絕對是漢末可以排進前三的軍事大家,特別是對於人心鬼蜮的把握,賈詡有著別人無法超越的才能。
鄧艾要是得到他畢生的精華傳授,會比原本的歷史上更加厲害,以自己跟他之間的父子情分,他是不可能背叛自己的。
那河北勢力絕對是後繼有人,加上秦朗和何晏,袁家應該是後顧無憂了。
或許後人不怎麼了解這兩位,其實這兩位都是大才,何晏或許對軍政大事不擅長,但對華夏文明的延續做出極大的貢獻。
而秦朗卻是大將之才,為曹魏平定軻比能、步度根,甚至被曹睿立為輔政大臣。
這才是袁熙願意娶了他兩母親的主要原因,買大賠小,為自己將來賺到兩個名臣,太合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