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先行
如今單岷在西征軍里與辛思忠品級相同,同為四品果毅將軍,只是辛思忠除了是征西軍的副帥,還有一個標右威武將軍的虛職。
陳鏡山找過辛思忠,不知道兩人說了什麼,辛思忠已然將沈青已經作為了自己後輩。
見沈青恭敬站起,辛思忠倒是大笑起來:「哈哈,賢侄不必多禮。」
突然皺了皺眉頭,沉聲道:「賢侄可有表字,賢侄賢侄地叫著文鄒鄒,不痛快。」
「晚輩如今年方十七,並無表字。」沈青環視一圈,附近都是一眾將校,不由有些拘謹,在場的將校之中只有自己年齡最小。其餘人都是跟隨賀錦一路從西安來的老人。
庄大拿也在其中,只是當前辛思忠在,他還沒有資格上前說話。
「十七歲又如何,那些酸才們的東西管那作甚。」辛思忠好像是對讀書人特別不滿。
辛思忠剛才大罵也不是沒有原因,一是賀錦錯估形勢,打算兩路出擊,一路直取西寧。
偏偏那想立功想瘋了地魯文彬還主動請纓,堵住了反對派的嘴。
後面更是因為魯文彬向賀錦進言裁換邊軍,氣的辛思忠大罵。
大明邊軍如今還受總兵馬爌節制,但闖軍與馬爌雙方形成了默契,都不去打邊軍的主意,邊軍也是如此,儘管同屬明軍,但是自從林丹汗客死青海,漠北就已經是滿人說了算。邊軍大體都是兩不相幫,一心守關。
魯文彬率軍進攻西寧本就不得征西軍內部支持,偏偏還要再這個節骨眼上把邊軍拉進來。
邊軍多年與蒙古人廝殺,本就是一支精銳,若是激起邊軍反彈,那就是平白無故多了一個對手,怪不得辛思忠會大發脾氣。
辛思忠見眾人已經到齊,便是坐在主位,讓手下眾人就坐。
說是報備,實際則是闖軍改了新的軍職之後,辛思忠第一次將中高級軍官召集在一起商議軍情。
沈青之前職位只是一個小小隊正,自然是無法參加參加這種級別的活動。
「甘州戰事吃緊,左金王令我籌集糧草,派人押運,先行出發。」說罷掃視了一圈眾人,沉聲道:「何人願往?」
聽到辛思忠說話,坐在手下的將校們一個個交頭接耳,自從出了蘭州,涼州是攻克的第一座大城,眾人自然是想在涼州多享受兩日,紛紛低頭。
沈青反而沒有這個想法,正好丫頭跟陳爺爺也要前往甘州大營。
見辛思忠面色鐵青,沈青起身抱拳,朗聲道:「我願往。」
辛思忠見沈青站起,面色緩和不少,大笑道:「哈哈哈,不愧是少年將軍,著你領一千馬軍護送輜重,明日趕往甘州大營。」
「諾。」沈青抱拳,快步走出了帥堂。
前往軍營領走了自己的一千兵馬,果不其然,辛思忠的傳令兵已經交代好大營的都尉,將一千馬軍撥給了沈青。
不等沈青將自己營中的十位部總全部認齊,之前的鄭永來鄭百戶就騎馬趕了過來。
「哈哈哈,沈青兄弟,以後咱們就要在一個鍋里吃飯了。」
鄭永來不同與沈青,晉陞之時自己還在昏迷,手中自然是有辛思忠蓋印的文書,將文書遞給沈青查驗以後,這一旅的軍法官算是到位了。
對於鄭永來沈青也是不很了解,只聽庄大拿說之前不聽軍令,殺人殺地太狠,不然早就是掌旅的職位了。並且帶兵嚴謹,眼裡容不得沙子,是個當軍法官的好人選。
沈青在先登營忠也算是聲名鵲起,之前的玉面小郎君,到了如今因為破城有功,倒是沒人那麼再叫他。
手下的一眾兵士也是從這河西之地招募而來,不似之前的闖軍各營各旅,都是自成一派,主將戰死也是由自己人接任。
突然來了一名掌旅,手下的幾名部總倒是也沒有意見。
大營校場。
近千人的騎兵立於馬上,群馬嘶鳴,騎兵人人一身罩甲,長槍立在得勝鉤上,確實紀律還顯得有些差強人意,在個個部總的維持下倒是也沒有慌亂。
「這都是從河西前來參軍的百姓,河西之地馬場牧場多,當地居民都會騎馬。」見沈青眼光不離馬上的士卒,鄭永來出言解釋。
鄭永來為了當上這個副掌旅,可謂是下了一班功夫,儘管賀錦之前將闖軍原有的建制打散,按照李自成的命令重新依據明軍編製重整了隊伍,他還是找之前的領軍活動了一番,這才達到自己的目的。
闖王李自成在襄陽稱順王之前,各地義軍之間還互不統屬,也沒有一個嚴密的上下級關係,這領軍就是那時的一個職位,比之高的還有掌盤子,次之就是管隊跟廝養了。
辛思忠,就是那時活動在榆林一帶的掌盤子。
「軍械如何?」沈青頭一回統領一旅兵馬,也不生澀,張口就問,也有幾分威嚴。
「腰刀都是從涼州武庫里調撥下來的,嶄新的腰刀,只是這長槍都還是蠟桿長槍。」
見沈青皺了眉頭,鄭永來趕緊補充:「這倒不是軍需官剋扣了軍姿,而是大帥下令要將涼州一半物資補充往甘州大營,掌旅您此次押送的除了糧草,還有這批軍資。」
沈青聽了點點頭,辛思忠之前在聚將議事的時候就已經將軍兵的物資配備告知了眾人,以免因為分配不公引發衝突。
沈青明知故問,自然還是起了考究鄭永來的念頭。
「旅中糧餉可足額發放?」這個沈青的確是不清楚,先登營是辛思忠嫡系,自然是足額發放,可這剛剛招募的新軍還是說不好。
闖軍雖然不似明軍那麼腐敗,但是拿不到餉銀的事情還是時有發生。
「這自然是足額,辛帥下令餉銀軍資優先配發騎軍,這甲胄腰刀就是新的。」鄭永來對著這些打聽地清楚,繼續解釋。
鄭永來由於是老人,人脈廣闊,就連沈青跟先鋒營副將單岷那層關係,也是隱約知道一些。
之所以對沈青這麼恭敬,也是有找個靠山的想法。
從最初的管隊,到被收編之後的百戶,鄭永來知道沒有靠山在闖軍內部,特別是軍中,想要升遷實在是太困難。
在這亂世,想要活命,就得有手段,有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