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長安閑逛(下)
如此逍遙幾日,楊悅從武府出來,剛一轉街角便「遇」上了楊豫之。楊悅知他心意,笑著答應改日便幫他約武照出來。楊豫之雖然早已不耐,但也不敢摧地太緊。聽說楊悅要去逛街,楊豫之湊巧正是那無事專愛亂逛閑玩的浪蕩子。見楊悅與之同道,大喜,便要做楊悅嚮導。楊悅逛了幾天,正不知那裡有好玩的東西,見有人相陪,也很高興。
楊豫之告訴楊悅在西市的西北角有個鬥雞場。楊悅只聽說過古人喜歡鬥雞鬥蟋蟀,卻沒有真正見。西方人的鬥牛之戲到是傳下來了,只是太血腥。還是東方人文雅,斗個雞呀蟋蟀之類,至少不會出人命。當然在古代不是西風東漸,而是東風西漸,鬥雞之戲少不了也傳到國外,因此,外國的鬥雞之戲也很流行。楊悅在現代的時候就曾見過袒胸露乳的西洋人看鬥雞的西洋畫卷。
鬥雞之戲可以說是中國最古老的遊戲兼娛樂之一,《列子》中已有「紀渚子為周宣王養鬥雞」的記載。可見鬥雞之風在春秋時期已十分流行。不過大概在現代的中國被破四舊了,似乎已失傳,近幾年又死灰復燃,有不少人養鬥雞賺錢。反而是菲律賓人酷愛鬥雞,幾乎是傾國成癖,提高到「國粹」之列。在菲律賓男人的眼裡,兩隻斗紅了眼的公雞還象徵著勇敢,因此,他們把勇敢者比作「雞」。此雞非彼雞,這隻雞與中國的「雞」正好相反,一雄一雌。哈哈,閑話少敘言歸正傳。
楊悅對鬥雞不甚了解,對鬥雞的故事卻了解不少。據載大唐時代人們喜愛鬥雞,無論民間還是貴族子弟。連唐明皇李隆基也是鬥雞的大行家,他有一個專門為他養鬥雞的人叫做賈昌。賈昌養的鬥雞如軍隊一般,在他的指揮下,群雞進退有度,如戰場上的將軍,勇往直前,不咬得對手雞血長流決不罷休。戰鬥結束后,還命令手下群雞按勝負關係列隊,接受唐玄宗的檢閱,然後再整齊劃一地回到御雞坊中。實在是令人嘆服。明代的張岱曾在《陶庵夢憶》中寫道:「唐玄宗以酉年酉月生,好鬥雞而亡其國。」將鬥雞提升到亡國的地位,也算是為大美女楊玉環減輕了不少罪惡。
大唐鬥雞之勝,還可從另一故事中得窺一斑。話說武則天的兩個兒子,沛王李賢與英王李顯都喜歡鬥雞。李賢的修撰乃是初唐四傑中的才子王勃,為了給沛王鬥雞助興,還寫了一篇《鬥雞檄文》,洋洋洒洒,十分有趣。沛王高興了,英王卻氣壞了。李治一怒之下,便把王大才子罷了官。
然而在貞觀年間,鬥雞只在民間流行,在皇宮貴族群中,還沒有養成風氣。正宗的好兒郎多如父輩一般,學習弓馬騎射、文學歌賦、治國經世之學。所以像楊豫之這種專愛架雞斗狗之徒,便不被李世民看好。
要說楊豫之武不行,文不就,但聲色犬馬卻無一不精。
楊悅與楊豫之到西市地鬥雞台時,已里三層外三層圍了很多人。楊悅心道:這麼遠哪能看地清楚,正要想個什麼辦法擠到台前。楊豫之卻輕車熟路,拉楊悅在門口一站。鬥雞館的圈頭已見他來到,喊眾人讓出一條路來,讓楊豫之走到台前。
眾人見是楊豫之,早已紛紛擠出一條小路來,高聲叫道「雞神!」「雞神」,猶如現代追星族見到大腕,喊聲震天。楊豫之昂然而入,當前開路,楊悅緊跟他後面。楊悅沒想到楊豫之在鬥雞官竟然如此威風,不由對他刮目相看。
走到台前,圈主向楊豫之拱手笑道:「『雞神』既然來了,自然由『雞神』來主持。」楊悅沒想到楊豫之在鬥雞場有這麼大的臉面,見眾人群情激昂地喊楊豫之「雞神」心中好笑,這楊豫之當什麼不好,偏偏當「雞神」。心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楊豫之架雞斗狗也能玩出名堂來,實在有趣。
鬥雞場與現代的體育場相類似。用白幔圍成一個長方形的圈,圈內是鬥雞台,四周是看客,最前面的座最低,後面以次增高。圈主即場主,是專門為鬥雞提供場子的。似擂台挑戰賽一般,各路人馬均可參賽,贏者為擂主,接受下一位挑戰者。每日兩場,上午一場,下午一場,每場一個時辰,也就是現代的2個小時。分兩個級別,像拳王爭霸賽一般,按重量分出級別。上午為輕量級;下午則是重量級。雙方鬥雞重量差別不超過二兩,當下稱重,雞主雙方認可后,才放入鬥雞台。
楊豫之也不推辭,接過圈主遞過來的胡笛,「吱」的一聲,宣布鬥雞入場。今日鬥雞的雙方,一個是穿著「買買提」一般黑白豎條長袍地胡人,一個是胖胖地漢人,看上去也是個吃飽喝足沒事幹的地主老財。「買買提」的鬥雞,毛色純白,油光發亮,號稱「白鳳」;胖地主的鬥雞毛色艷麗,長尾花翎,高頭血冠,甚是美麗,號稱「勇冠三軍」。
全場鴉雀無聲,眾人都屏住呼吸。雙方雞主將兩隻鬥雞湊在一起,「對眼兒」後放入鬥雞台。「白鳳」與「勇冠三軍」立刻脖毛倒立,宛如兩朵盛開的菊花,臉面通紅,低頭奮勇上前。楊豫之口中不時發出嗚嗚促促之聲,猶如軍令一般,二雞聽到,隨著他的聲音進攻或急或緩,很是好看。
楊悅不懂鬥雞,不久,見「白鳳」被「勇冠三軍」打倒,以為「勇冠三軍」獲勝,剛要鼓掌歡呼,卻被楊豫之攔住。只見未幾,「白鳳」又爬了起來,與「勇冠三軍」再次戰入一團。時間不長,「勇冠三軍」發出一聲悲鳴。楊豫之宣布「白鳳」獲勝。雞場一陣歡呼。
楊豫之告訴楊悅,鬥雞入場千萬不要出聲,以免驚擾到鬥雞影響比賽。兩隻雞並非一方先倒就算輸。計輸贏有多種方式,比如一方先哀啼,或者不肯再斗,都是認輸。如果一方被打倒,但始終不曾出聲,堅持到比賽結束,則只能判和……
聽了楊豫之的講解,楊悅這才明白,鬥雞原來還有這許多門道,不由嘆服道:「楊兄弟真乃鬥雞之聖」。楊豫之見楊悅對他敬服,不由心中得意。他這些本領,向來被斥為不務正業,歪門邪道。第一次被人誇讚,不由生出同道中人,惺惺惜惺惺,大有知己之感。
等到下午再斗時,楊悅已基本知道了鬥雞比賽如何看法。下午是兩個重量級的鬥雞下場,每隻雞重量都超過7斤。經過楊豫之指點,楊悅已不似上午看鬥雞那樣,只是從毛色上來區分兩隻雞,也能看出雞的長像,比如眼睛大小、眼窩深淺,臉盤兒長短、頭皮鬆緊、喙頭短長……
下午兩隻鬥雞,一隻黑羽似緞,腹部為白,尾部有兩根白廉毛,小頭長脖,鷹嘴如勾,叫做「烏鴉」;另一隻則是紅羽帶黑,高頭闊胸,稱做「威武大將軍」,雖然屬一個重量級,卻比「烏鴉」雄壯不少。「威武大將軍」雖然高大,但「烏鴉」卻異常靈巧,下嘴快,出腳狠。未幾威武大將軍便已落敗相。不久,「烏鴉」一個「泰山壓頂」,啄住「威武大將軍」的頭毛,硬生硬地將它拖了一個圈。「威武大將軍」斗性全失,繞場而走,再也不敢近前。「威武大將軍」宣布戰敗。許多事先看好「大將軍」的人不由發出一陣「噓」聲。
兩雞相鬥,幾乎無任何謀略,狹路相逢,勇者勝,直斗出個你死我活。一嘴啄下,一地飛毛,或斗翅高飛,下踢腳,逼死角……快、准、狠是鬥雞取勝的要點。一連幾日,楊悅在楊豫之的陪同下,去看鬥雞。經過楊豫之這個超級博導的點撥,楊悅很快熟悉了各種鬥雞的特點。再去看鬥雞,楊悅已能認出哪只雞是「中原鬥雞」,那只是「魯西鬥雞」,還有「西域胡雞」、「印度雞」……各自特點以及脾性。楊悅對鬥雞興趣昂然,與楊豫之趣味相投,無幾,便成莫逆之交。
楊悅想起現代人賭球賭馬的事,便向楊豫之道:「兄弟,咱何不開個賭局,以你對鬥雞的了解,肯定大賺。」楊豫之卻笑道:「大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進場看雞的人大都是事先賭了輸贏的。」
楊悅這才知道原來這鬥雞之戲,並非人人都是為了觀看鬥雞,鬥雞不過是一種賭具,如賭馬、雙色球等無太大區別,人們看好的不是戲而是賭,因而笑道:「原來賭雞早就有了。」又問如何賭法?楊豫之道:「每隻入場相鬥的雞事先公布,在現場展示,供人鑒別。每隻雞由圈主開出注碼比例,也就是下一注,若押中此雞贏,則圈主賠給賭方成幾倍的注碼,若雞輸,賭方賠給圈主幾倍的注碼。」楊悅見他所說的賭法竟然與現代的倍率差不多,說道:「以楊兄弟地眼力,你要下注,豈不十拿九穩!」
楊豫之搖頭道:「大哥若有興趣,只管下注去。」楊悅奇道:「你為何不賭?」楊豫之道:「鬥雞是種樂趣,在於養之之樂、觀之之趣。小弟向不下注,以免褻瀆了鬥士。」楊悅沒想到楊豫之竟然如此「清高」,心道:他到是鬥雞的知己,純正為玩而玩,這「雞神」的稱號果然不是白給的。心下佩服,向楊豫之豎起大拇指,說道:「兄弟高明。不過,大哥不才,『小賭怡情』,到想試試自已鬥雞知識如何,加點賭注,以佐鬥雞之趣。」楊豫之點點頭,他不賭到也不反對別人賭。
楊悅便下了小小的賭注,知道楊豫之定不會告知那隻鬥雞能勝,也不去問他,只是請教些看雞的法門,全憑自己眼力。幾場下來,有輸有贏。半個月過去,楊悅眼力已大增,已是贏多輸少,到是贏了不少銀子。武家不缺銀子,楊悅便常買些事物,給楊夫人、武照以及眾下人,哄得大家開心。武權當然更少不了,對楊悅愈加忠心。除了內堂之外,外府的家丁都以為楊悅是楊夫人新收的乾兒,又加上楊悅進門便打了丁管事兒立威,知道他不好惹,又見他出手大方,竟然競相巴結楊悅。在楊悅恩威兼使下,一府人再也不敢對楊夫人等人待慢,反而生出敬畏之心。
楊豫之喜歡鬥雞,當然也養了不少極品鬥雞。少不得帶了楊悅去鑒賞。楊豫之的雞舍簡直是個漂亮地動物園。雞們在山水亭台,綠草花蔭里悠然自得。各種名貴鬥雞均有,楊豫之為每種鬥雞造了雞舍,雞舍里幾乎是一塵不染。生活在楊豫之的雞園中的雞們,簡直如在天堂一般。楊悅喟然而嘆道:「兄弟愛雞如斯,真乃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在當時,少有貴族子弟如楊豫之一般,在雞狗上下功夫,大都在父輩榜樣下,醉心於弓馬騎射,建功立業。李世民將他樹為典型,稱之為最不務正業的紈絝子弟,以教訓自己的兒子們。因此,年紀相若的子弟都不喜歡與他一起玩。楊豫之這些本事可以說是「曲高和寡」,難覓知音。多日來受楊悅的誇讚與敬佩,楊豫之打從心低里高興。恨不得將自己所有的本領教給楊悅,將自己最好的東西拿給楊悅。
楊豫之最好的鬥雞叫做「鳳凰」,住在園中最高的假山頂端。「鳳凰」個頭巨大,頸部頎長,頭毛順直夾緊,嘴長而直,神俊傲慢,顧盼自如,真如百鳥之王,俯視之下,等待眾雞來朝。楊悅贊道:「好一隻雞王」。仔細觀察了許久,以楊悅目前的修為,竟然說不出是什麼品種,楊悅大奇,問道:「兄弟,這隻雞是什麼來頭?怎麼看不出來。」
楊豫之笑道:「難怪大哥看不出來,這隻神雞我也是偶然而得。說來奇怪,去年,偶然一天大風,將雞舍的圍欄颳倒,鬥雞大亂,大風過去,便得了一隻巨大的神蛋,孵化而出了這隻神雞。想是上天垂憐,賜我神雞。」
楊悅仔細一想,已大致明白。鬥雞向來講究血統純正,所以向來以近親交配,純種血統有異常優異者,但大多卻是次品。從基因學的角度看,其實是一種缺陷。想來那次鬥雞大亂之時,定是有兩種不同的鬥雞趁機交配,因此得了這個異常優異的巨雞。
想通此節,楊悅便將基因變異,優劣互補的理論,以楊豫之能聽懂的方式加以說明,建議楊豫之讓不同的純種雞變異交配試試。還拿唐氏皇族做例,說道:「南方人一般多為純種漢人,相對矮小。北方人多與少數民族融合,生出的混血子孫,大多高大俊美,便是這種道理。尤其是當今聖上,兼有鮮卑族與漢族特點,不僅生得高大英俊,而且聰慧過人,便是最好的例子。」楊豫之聽了,恍然大悟,根本沒顧及到楊悅拿李世民做例實則是極大不敬。連連點頭,喜道:「大哥說的太有道理了,原來我這『鳳凰』如聖上一般是個『混血兒』,難怪兼有西域胡雞和魯西鬥雞兩種特性。」楊豫之急忙吩咐雞館按照楊悅所說,配製混血兒。楊悅沒想到楊豫之還能造出「混血兒」的詞,還將李世民也說成是混血兒,心中好笑。心想,如果李世民聽了他這話,不知道會怎麼想。
楊悅看鬥雞的眼力越發精準,一連數日,在鬥雞場已保持十場不敗,只贏不輸。楊悅下的注小,每次贏的並不多,不過十兩左右。不過其他人似乎已看出些門道,見與「雞神」一起的小子,每賭必贏,紛紛跟著楊悅下注,見她押哪只便跟著她押哪只。沒幾天,圈主便招架不住。將楊豫之與楊悅二人請到「胡姬醉」吃酒。向楊豫之訴苦,說這幾日不知怎麼,所有人都像得了神助一樣,每猜必中,他那小本生意,只怕是撐不了幾天了。
楊豫之笑道:「有這種事兒,誰有這麼大的本事,我到要認識一番。」圈主看看楊悅,說道:「原來雞神也不知道?便是與雞神一起的這位兄弟。眾人都看這位兄弟買哪只,都去買哪只,每發必中,真乃如有神助。」楊豫之知道他是懷疑自己,哈哈笑道:「原來你說的是他,我這『兄弟』本領與我這『雞神』不相上下,猜中便是當然了。與我卻是半點關係沒有。」
圈主上下打量著楊悅,似有不信。他原以為是楊豫之偷偷告訴楊悅買哪只雞,楊悅才縷縷獲勝,沒想到楊悅自己也有這等本事。楊悅雖然比楊豫之大幾歲,但楊悅女扮男裝,白面無須,又異常俊美,看上去反而比楊豫之還要小。圈主見楊悅每日跟楊豫之在一起,還以為真是楊豫之的兄弟。
楊悅見他懷疑,笑道:「這事的確與我兄弟無關。圈主不信,不妨一試,今日下午相比的兩隻鬥雞,那沒了頭毛的『鬼頭』是只純種的西域胡雞,別看個頭比那隻叫做『赤血』的『中原鬥雞』小,但最後定然是『鬼頭』取勝,你信也不信。」見圈主不信,楊悅說道:「鬼頭雖小,但嘴直而長,比鷹嘴快上幾倍,而且上下嘴幾乎一齊長短,利於掐緊。只從嘴頭上已贏過『赤血』。而且赤血頭部毛髮太勝,美則美矣,但是易於被對手抓住,而鬼頭頭部無毛,這是第二有利。只這兩點,鬼頭必贏無異。」楊豫之扶掌笑道:「圈主服也不服。」
楊悅一開口,圈主已知楊悅乃是大行家,忙拜謝道:「小人有眼不識泰山,不知公子竟然也有這等本事,失敬失敬。」不住向楊悅敬酒。拿眼看向楊豫之,意想求他向楊悅說個人情。楊豫之知他心意,便悄悄向楊悅說了。
楊悅自知自己鬥雞本領已出師,心想有了這等本事,真若想要銀子,還不是易出反掌,不在此家賭自可到別處去賭。這些天也贏了不少銀子,更何況在武家住,武府並不缺銀,何不賣楊豫之個人情,也算是報答他這許多日的栽培。嘻嘻一笑,說道:「從今往後,我學兄弟一樣,不賭便是了。」
楊豫之見楊悅如此義氣,對楊悅更加佩服,真心真意的尊楊悅為大哥。圈主更是千恩萬謝。
那圈主本是大食人,名字叫做「穆罕默德」。在長安久住,幾乎是個中國人一般。咋一聽到「穆罕默德」四個字,唬了楊悅一跳,還以為遇上了伊斯蘭教的創始人。仔細問了才知道穆罕默德這個名字在大食十分普通。而先知穆罕默德已於貞觀六年去逝,他的女兒瑪法蒂建立了帝國。圈主全名叫做穆罕默德.本.**。聽了這個全稱,更讓楊悅差點笑瘋。這一人之名竟然將阿拉伯兩大「聖人」都囊括進去。
穆罕默德卻是個極精明的人,又十分知趣。對楊豫之與楊悅著力巴結,很快楊悅也與他成了朋友。自此,楊悅與楊豫之也時而到鬥雞場玩兒,卻不再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