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九 孫權厚葬周公瑾 劉備重用龐士元 二
且說諸葛亮一看此人,卻是龐統,也大笑說:「原來是鳳雛先生,汝何曾見過氣死人而償命者?並非東吳無人,而是有人而不善用也!」
說罷,二人攜手下船,各訴心事。
臨行,諸葛亮留一書給龐統:「吾料孫仲謀必不能重用足下。若不如意,可來荊州,與我共同扶助皇叔。此人好講寬仁厚德,不會辜負你我平生之所學。」
龐統允諾而別,諸葛亮自回荊州。
且說魯肅奉命厚葬周瑜后,進見孫權:「魯肅碌碌庸才,誤蒙公瑾重薦,其實難稱其職。公瑾有出眾之表,獨斷之明,實乃天下奇才。豈奈英年早逝,使我東吳蒙遭重大損失。今正用人之際,願推舉一人助主公,或補失卻。」
孫權說:「公瑾、子敬皆先兄之良佐。自我繼任父兄基業,依然忠心耿耿,盡心盡責,毫無半點懈怠。公瑾推薦子敬代之,必非謬舉。子敬推薦,豈能不用。不知子敬今舉何人?」
魯肅說:「此人就是龐統龐士元,我已向主公推薦,並被用為功曹,只是沒有重用而已。」
孫權說:「龐統究有何能,竟被子敬如此青睞?」
魯肅說:「龐統,襄陽人,名士龐德公之侄,譽號鳳雛,上通天文,下曉地理;謀略不亞管、樂,樞機不次孫、吳。水鏡先生曾言「卧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卧龍先生諸葛孔明也深服其智。公瑾在日,曾多用其言。」
孫權大喜:「吾也聞名久矣。上次子敬薦舉,即闢為功曹。今子敬再次舉薦,想必果有真才實學。然不知如此飽學知名之士,為何不為好攬學士的劉表所用,及至流落於此?」
魯肅見問,便講述了龐統因給劉表測字而被追捕的遭遇。
劉表為荊州牧時,坐鎮襄陽,時常輕裝簡從訪求名士,但卻外寬內忌,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當他聽說龐統借測字為人排憂解難,出謀劃策,眼力非凡,言必有中,就化裝成庶民模樣,找到龐統,說要測字。
龐統說:「你抽個字吧。」
劉表不答話,順手提筆寫了個「人」字:「你測我是何等樣人?」
龐統細看那隻肥得流油的手,略略思忖了一陣說:「先生必是官人。」
劉表心裡暗暗吃驚,但表面上還是不露聲色而去。
過了一會兒,劉表找一個隨從說:「你不妨也去測測看。」
那位隨從見了龐統,在自己的手心上也寫了個「人」字,問龐統:「你說我是個什麼樣的人?」
龐統將其手來回看了幾遍說:「乃官人隨從。」
隨從連連稱是。
劉表心裡稱奇,但卻不服氣,就從監牢里找一囚犯,讓其頭戴烏紗帽,身穿一件半舊官服,坐著八抬大轎,前擁后簇來到龐統跟前。
囚犯下轎說:「喂,請老爺給我測個「人」字。」
「噢,你也測這個字。」龐統把來人仔細打量一番說:「想必是個囚徒。」
劉表聞報,心中暗想:這人還真有兩下子。
於是,劉表又找了個討飯的乞丐,給他換上一身乾淨衣服。那人來到龐統面前,龐統問:「你要測什麼字?」
乞丐拿了個棍子在地上寫了個「人」字,說:「先生,可憐,可憐。看看我是個啥人?」
龐統一會兒望望地上的字,一會兒端詳這個人,說:「想必你正沿街討乞。」
劉表這才心悅誠服,復見龐統:「先生果然才識過人,不可多得啊!」說罷又問:「先生,何以如此迅速既能憑一「人」字測出來人身份?」
龐統笑說:「人有各類,必現乎神情。就拿今天所測四個「人」字來說,第一個「人」字寫得左撇如刀,右捺如打人板子,字勢橫行得意,以此推知必非常人。第二個「人」字,是寫在那人的手心內,古諺「手背為上,手心為下,」而且來人小心翼翼,唯唯諾諾,面有犬馬之態,故而推知必是官人之隨從。第三個「人」字,雖是出自來人之口,但來人身著華服而面有菜色,坐有肩輿而行色惶恐,此「人」出於口,則為「囚」,以此判定來人是囚犯。第四個「人」字更加易辨,來人骨瘦如柴,滿街可見,且用棍子在地上畫了個細溜溜的「人」字,便立可斷定是乞丐。」
劉表聽了,雖然讚不絕口,卻暗自想道:此人年輕不凡,才智過人,時常為人排難解憂,博得人心。若使其混跡江湖,蠱惑人心,將來恐有奪主之危!遂生將其終生囚禁之意。
龐統聽到風聲,就隱居起來,劉表派人四處追鋪,龐統這才渡江避難。
孫權聽了,頗感有趣:「可即請來相見。」
魯肅即請龐統入見孫權。
孫權一看其人,濃眉掀鼻,黑面短髯,形貌古怪,心中不喜,就問龐統:「先生平生所學,以何為主?」
龐統說:「不必拘執,隨機應變。」
孫權說:「先生所學,與公瑾相比如何?」
龐統說:「吾之所學,與公瑾大不相同。公瑾所學,乃使人觀賞讚美的謀攻慎守之策;士元所學,乃輔佐元首的統軍率士之略。」
孫權平生最喜周瑜,見龐統對周瑜有輕視之意,心中更加不快,對龐統說:「先生且回,待有用先生處,自往相請。」
龐統長嘆一聲,辭出。
魯肅說:「主公何不重用龐士元?」
孫權說:「江湖狂夫,用之何益?」
魯肅不再多說,急忙走出對龐統說:「非我不儘力推薦,實乃吳侯不肯重用先生。」
龐統說:「子敬用心,士元心領。此處不用人,自有用人處。說起用人,誰能與曹孟德相比?」
魯肅急忙說:「莫非先生欲投曹操?」
龐統長嘆不語。
魯肅說:「依先生濟世之才,且不可明珠暗投。若不中意東吳,可往荊州投奔皇叔,定會重用。」
龐統說:「無容人之量。怎能成就統一天下之業,最多只能憑藉江險地利,割據一方罷了,終將被人蠶食吞併。」
魯肅大驚:「先生所言極是,若孫劉失去聯合,曹操必乘隙而進,各個擊破。還望先生援手,穩固孫劉聯合,一致抗曹。」
龐統說:「吾獻連環計致使曹操赤壁大敗,曹操豈能容我?況孔明在皇叔處,豈能相棄?」
魯肅方才放心:「吾作書給皇叔,推舉先生。望先生致力於兩家聯合,形成統一戰線。」
龐統說:「這也是我之願望。」說罷,拿著魯肅薦書,徑往荊州去見劉備。
龐統固有濟世才學,卻也恃才自傲,聞知諸葛亮察視四郡未回,故意不拿出諸葛亮、魯肅推薦書信,見了劉備長揖不拜:「聞知皇叔招賢納士,特來相投。」
劉備雖久聞其名,見其貌不揚,又如此傲慢,心也不悅,只是礙於恐毀自己名聲,便闢為從事,任為縣令試守桂陽郡耒陽縣(今湖南衡陽耒陽)。
龐統心中自是不快,但礙於同窗契友諸葛亮的情面,不便爭競,免被小瞧,勉強領命相辭而去。
龐統來到耒陽,見是個邊遠偏僻的百里小縣,自忖:世人多以為劉備寬仁厚德,禮賢下士,卻也如此以貌取人。若非孔明出山相佐,恐怕至今還是一個四處投靠,居無定所,爹不想收,娘不敢要,被萬民百姓唾棄的漢室宗親的殘渣餘孽罷了。及至想到自己既不想埋沒平生所學,又不想為已經沒落的漢室效力,才躲避劉表的追捕避難江東。不想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