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改變人生的,從來不是大道理,而是細節
大道理懂得多的人,自以為什麼都懂,容易形成心思浮躁,不屑於躬下身來精細打磨。
要知道「泰山不擇細土,故能成其高;海水不擇小流,故能成其深」,所謂的成功,都源自於細枝末節一點一滴逐漸積累而形成的。
萬里江山闊,始於一步一步的足下;海水萬丈深,來源於一點點細小的流水。
即便是心有「丘壑萬千」,不注重細節、不落在實處,也是很難有作為的。
細節,不僅能決定成敗,更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軌跡。
01,懂得很多大道理,為什麼也過不好這一生?
《尚書·說命中》有言:非知之艱,行之惟艱。
什麼意思呢?
意思是透徹了解一個道理並不難,難的是把這個道理付之於生活中去實踐。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學了不少的「成功課」,懂了很多有營養的大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知易行難。反觀當下洞察真相的事很多,但換著我們去做卻很難。失敗於沒有落在細節上!不願意在細節上精雕細琢精進自己,成就自己。
正如《楞嚴經》有言:「理可頓悟,事須漸修。」
道理,是誰都能說,也能夠領悟,但知行合一,需要的卻是從細微處循序漸進。
就像我們解開打成死結的線頭,你得沉住氣,從易處著手。大事做細,才是成就一番作為的根基。
事實上你就算是懂得再多,都只是知道而已,你並沒有真正地弄透徹,不去行動一番,不去一點一滴的實踐,領會,那也只是枉然而已。
這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懂得了那麼多道理,對人生實際性的幫助一點都沒有。
有這樣一句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身陷泥沼,你不掙扎,怎能脫困?真正能改變我們的,並不是那些聽過的大道理,而是每一個細節。
02,不是大道理沒用,而是你的細節沒有做好!
王陽明說:吾人為學,當從心隨之入微處用力,自然篤實光輝。
用現在的話來說,一個人要想做好學問,就應當在細微處發力,認認真真學習、領會,學問自然熠熠生輝。
道理都是人們總結出來的,在你看來沒有用,只因為你從生活的細微之處入手,養成知行合一的好習慣。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個人連簡單的小事都做不好,又怎麼能駕馭複雜的大事呢?
聽來的一個故事。
朋友剛子是一位墩子,偶爾也會在廚師的指點下炒幾個菜。相了一個對象,相處不到半年,令剛子有種想逃避的念頭。只因為整天給剛子灌輸「毒雞湯」,說什麼男人要有鴻鵠之志,別整天盡在一鍋一勺上折騰。
對象讓剛子盤一個門面,自己做主廚,做老闆,然後做成連鎖餐飲公司。剛子認為自己的廚藝還不精湛,廚藝還停留在理論上,應該多學習幾年。
但是又拗不過對象的軟磨硬泡,在附近盤了一個門面,自己做主廚,對象則在店裡招待客人。
一個夫妻店完美落地,可事實並沒有按照預估的方向發展。做出來的菜不是差點火候就是鹹淡不夠,苦撐了幾個月最後關門大吉。
連一道菜都做不好,怎麼能做主廚呢?
欲成大事者,必先從最基礎的事著手,最基礎的事都做不好,就不要奢望成大事。
經營細節的過程就是鍛煉心智,積累經驗的過程,
它更是為高堂廣廈打基礎的過程。
否則,即便是懂了很多大道理,眼高手低也成不了大事。
03,對細節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厚度
周國平說∶凡做成大事的人,往往做小事也認真,而做小事不認真的人,往往也做不成大事。
深以為然,細節決定成敗,態度決定高度。
小時候跟著父親學扎「草樹」,川東地區的人們秋收後會把一捆捆稻草捆圍著一棵大樹層層堆碼,收藏,形成「草樹」。
我也有樣學樣,可每次堆出來的「草樹」都沒有父親搭建的穩固。百思不得其解,只得請教父親,父親觀摩了一會兒,說,你連最裡層的稻草捆都沒有固定在樹榦上,怎麼能穩定後面的稻草捆?
只見他拎起稻草捆子的頭捆在樹榦上,一捆捆稻草挨著捆成一圈,後面的稻草捆按頭尾順序堆碼,於是整個「草樹」就難以撼動了。
是啊,連根基都沒有固定好,何談穩固!那時起我就明白對待細節的態度,決定了事情的成功與否。
那些在細節上打磨的人,能把小事做到極致的人,往往也是最容易成功的人。
生活中也是如此。一個雜亂無章的家庭,那麼對於生活中的美好他們既無法擁有,也無法創造。——鄒謇
細節沒有厚度,但無數的細節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的厚度。一個人對待細節的態度,往往決定了他會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明天。
你對待細節的態度,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潛移默化之間,決定了你的人生方向。
後記∶
回首過往,恰恰是那些日常細節,影響著一個人命運的軌跡。
幸運的是,你對細節的態度不講天賦,無關出身,可以後天培養。
正所謂「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著眼當下,什麼時候都不晚。
人生就是細節的集合,打磨好細節勝過萬千豪言壯語。
荀子在《勸學篇》中也寫道∶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願你我重視平凡生活中的那些細節,活好每一天。笑看天邊雲捲雲舒,靜聽庭前花開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