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太玄經
廖原自得了那解毒法門之後,每次飲宴都暗暗運轉,卻怎麼也沒發現有任何中毒的跡象。
倒是那五人似是比之廖原來島之時的功力強盛了幾分,眼神中卻偶爾有獃滯之意。
二十四座石室我已學了二十三座,只剩那最後一間了,那處該是'太玄經'所在之處。當下走到第二十四室之中。
然而他卻不知龍木二島主正暗暗觀察他。自那日廖原進入第一間石室開始,都有僕人向兩位島主稟報情況。但第一天的那個僕人卻隱瞞了廖原腦後放出五色華光之事,因此龍島主對廖原倒不是十分警惕。
但廖原的行為的的確確異於常人,所以二位島主時不時地觀察他,看他是否有所收穫。今日廖原要去最後那間石室了,兩位島主也時常去那,但那裡滿是蝌蚪文,令人摸不著頭腦。暗中觀察就是想看大運道伴身的人是否能看出這蝌蚪文的神異之處。
廖原望著石壁上的蝌蚪文,不禁想到似石破天這等心思質樸的人方得神功。也不知當初留下這些圖解註解的武林前輩是何居心?
蝌蚪文自是形如蝌蚪一般,這等文字又如何能看的懂呢。
廖原只覺壁上那些文字一個個似在盤旋飛舞,不由得感到一陣暈眩。他定了定神,再看這些字跡時,腦中又是一陣暈眩。他轉開目光,心思百轉,當日石破天是如何辦到的?
龍木二島主見他如自己二人一樣,甚至表現的還不如自己二人,當下興趣大減。原來此人也並無特殊之處,之前種種跡象似是另有原因。臨走時,木島主又像是想到了什麼,冷冷地吩咐道「他再吃飯時,多加一壺酒。」
廖原回想著當日石破天所思所想,是了,石破天先是將這些蝌蚪文視作真正的蝌蚪。
想破關節所在,細看之下,一條條蝌蚪的情狀。只見無數蝌蚪或上竄、或下躍,姿態各不相同,甚是有趣。
他看了良久,陡覺背心『至陽穴』上內息一跳,心想:「妙極妙極,我已得其法了。」看另一條蝌蚪時,背心『懸樞穴』上又是一跳,然而從『至陽穴』至『懸樞穴』的一條內息卻串連不起來;轉目去看第三條蝌蚪,內息卻全無動靜。
轉頭再看壁上的蝌蚪時,小腹上的『中注穴』突然劇烈一跳,不禁全身為之震動,猛然醒悟道「是了是了,這些蝌蚪文對應周身穴位,而前面石室的圖便是基礎。穴位與穴位之間再相互串聯,自是內息運轉。那這些蝌蚪文便不再拘泥於形式,可隨心所欲矣。」
想罷,又向壁上望去,壁上所繪小蝌蚪成千成萬,有時碰巧,兩處穴道的內息連在一起,便覺全身舒暢。
但壁上蝌蚪不計其數,要將全身數百處穴道串成一條內息,那是談何容易?石室之中不見天日,惟有燈火,自是不知日夜,只是腹飢便去吃飯,吃了五六餐后,串連的穴道漸多。
那僕人見廖原面色日漸紅潤,功力似是越來越高,但他卻並沒有稟報二位島主。因為他與第一日的那僕人是至交好友,生死同盟,聽到他那好友言道這人腦後有五色華光,定是神仙中人。這好友平日里也不曾撒謊,他對此半信半疑。
然而經過這幾日的觀察,他卻肯定此人正是仙人,龍木島主尚且看不懂的蝌蚪文他都能懂,還能修鍊,這不是仙人是什麼。和仙人作對是沒有好下場的,故此,他將木島主特意吩咐的多加的一壺酒扣了下來。甚至將原本該喝的酒給換了。
廖原對這些一無所知,
他此時正享受武學帶來的快樂。
此時,他猶似著迷中魔一般,只是凝視石壁上的文字,直到倦累不堪,這才倚牆而睡,醒轉之後,目光又被壁上千千萬萬小蝌蚪吸了過去。
廖原自己身體內的穴位,經脈經內息連接起來的越來越多。
也不知是哪一天上,突然之間,猛覺內息洶湧澎湃,頃刻間衝破了七八個窒滯之處,竟如一條大川般急速流動起來,自丹田而至頭頂,自頭頂又至丹田,越流越快。
廖原心中一喜,縱身而起,將『五嶽倒為輕』這套掌法使將出來。掌法使完,精力愈盛,右手虛執空劍,便使『十步殺一人』的劍法,手中雖然無劍,劍招卻源源而出。
『十步殺一人』的劍法尚未使完,全身肌膚如欲脹裂,內息不由自主的依著『趙客縵胡纓』那套經脈運行圖譜轉動,同時手舞足蹈,似是大歡喜,又似大苦惱。『趙客縵胡纓』既畢,接下去便是『吳鉤霜雪明』,他更不思索,石壁上的圖譜一幅幅在腦海中自然湧出,自『銀鞍照白馬』直到第二十三句『誰能書閣下』,一氣呵成的使了出來,其時劍法、掌法、內功、輕功,盡皆合而為一,早已分不出是掌是劍。
待得『誰能書閣下』這套功夫演完,只覺氣息逆轉,便自第二十二句『不慚世上英』倒使上去,直練至第一句『趙客縵胡纓』。
霎時之間,廖原平生所學一一浮現了出來,龍象般若功,金雁功,雁盪山心法,雁盪三十六棍,八極拳,八極槍,都紛至沓來,湧上心頭。廖原體內有如熔爐一般,將平生所學一一歸自本身。
他隨手揮舞,已是不按次序,但覺不論是『將炙啖朱亥』也好,是『脫劍膝前橫』也好,皆能隨心所欲,既不必存想內息,亦不須記憶招數,石壁上的千百種招式,自然而然的從心中傳向手足。
他越耍越是興奮,耍到極處,更是一聲長嘯,猶如龍吟大澤,好似虎嘯深山。直震得石室頂上刷啦啦的掉灰,那僕人雖早已堵上了耳朵,仍震得心旌搖蕩,如痴如醉,腳步站立不穩,趴在地上。
這一聲長嘯,將廖原初臨異世的彷徨,師門給予的壓力,名揚江湖的暢快,正邪交鋒的緊張,便尋機緣而不得的鬱氣一掃而光。
無悲無喜,返璞歸真。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