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大婚前夕
第336章大婚前夕
十天後,蕭炎一行人回到了洛陽城。www.CaIHonGWeNXue.CoM{彩虹文學網.caihongwenxue.}
此次回來的路上,卻是熱鬧了許多。陪同蕭炎而來的,自然還有王若曦長孫無悔以及張出塵三位女伴。隨著她們幾人的離去,這女校倒是成了一個問題,索xìng徵求楊戈同意,幾個人將女校也搬離了遼東,隨著隊伍也一併返回。除了極少數不願離開父母身邊的女學生以外,大部分女學生倒是都欣欣然的同意了蕭炎的主張,準備回返洛陽,繼續女校的學習。
王猛與周文博兩人,知道月底楊戈大婚,自然明白其中的分量,早就將大小事情安排妥當,準備親自回返中原,要為楊戈賀喜。
其實楊戈此次大婚,基本上遼東軍上下,有些分量的文武群臣都將匯聚洛陽城,而長安洛陽兩地的朝廷重臣也自然不會落後,即便人不能親到,但這禮數肯定是會到的。因此,所有人都能猜得出來,這次大婚的背後,恐怕就是所有重要人物之間的一場權利博弈。是否能在rì后的楊戈政權中獲得足夠的權力地位,這次的聚會恐怕就顯得無比重要了。
而楊戈選擇在洛陽完婚,而非長安。其目的自然也是昭然若揭,並沒有將長安的傀儡皇帝放在眼中。
此次大婚,長孫無忌與魏徵兩人也會趕到洛陽,參與盛宴。
此時的長安,經過長孫無忌與房玄齡的整飭,早已被遼東軍經營的猶如鐵桶一般,諸多朝臣只知有大丞相,而不知有楊家皇帝,根本無需有任何擔心。
除了這兩名大佬之外,還有老道謝弘以及研究基地的眾多人員器械等。此時遼東軍已經奪取了洛陽,東西連成一線,這安全方面有了足夠的保障。遼東雖好,但是畢竟距離中原稍顯遠了一些,接下來恐怕還要面對李唐以及江南的諸多豪強,這仗還有的打,這研究基地自然是放在洛陽或者長安最為妥當。
因此,水軍大統領王思晨親自帶隊,浩浩蕩蕩的足有數百艘海船,從身彌島上出發,一路奔波到了下營港。隨即在北海郡彙集了郭方預王伯當等人,一併來到了洛陽。
此時的洛陽,已經不復當rì大戰之時的雜亂。經過整編之後,瓦崗軍已經被分割離析,化整為零編入了遼東軍的隊伍當中。不到半月的時間,經過了遼東軍嚴酷的訓練之後,行進之間已是井然有序,原本存在身上的土匪氣息已經蕩然無存,若不是一些難以改掉的腔調以及戰鬥力還有些差距之外,幾乎與遼東軍一般無二。
蕭炎來到洛陽后,自然是不能跟著楊戈住到宮城之中,而是乖乖的回到了蕭瑀府中。
此時的蕭瑀,也早已經恢復了官職,再次擔任了內史侍郎一職,隨同黃門侍郎裴世矩共同協理朝政。聽聞蕭炎即將回來,早就領著闔府上下,大開正門,紅毯鋪地,迎了出來。
蕭炎遠遠的見到蕭府氣象,也不禁心cháo起伏不定,往rì種種印象又回到了腦海之中。但蕭家雖然有不對的地方,畢竟與她有血緣至親,再說要不是蕭瑀將她養大chéngrén,如今也不會得到如此尊榮,還有她的二哥蕭楷,也是對她極好的。此後,蕭家需要她的扶持,她又何嘗不需要蕭家的鼎力相助呢?
思及到此,對蕭府的些許怨恨竟是淡了許多。還沒等到了府門前,已是淚眼汪汪,與蕭瑀等人見面之時,其真情流露,也很是讓旁人看了,羨慕蕭家的好運氣。
將蕭炎迎到了府中,獨孤夫人親自引著她到了已經收拾出來的上院,四處看了一遍后,也不免有些惴惴不安,生恐這位未來的皇后挑出什麼刺出來。
蕭炎卻是沒有注意到旁邊獨孤夫人的這點心思,對蕭家的布置她很是滿意,細微之處,也能看出了蕭家人的用心程度,只是略微歇息了一會後,就到了外面大廳,與蕭家眾人見面。
數年不見,蕭瑀明顯已是有些老相了,但此際眼神發亮,jīng神卻是極佳,顯然這段時間的心情極是舒暢。在他下手位坐著的幾個兄弟也是面帶喜sè。
不過其中除了二哥蕭楷之外,大哥蕭銳以及三哥蕭鉞的臉上卻是有些不自然。原因無他,自然是此前對蕭炎的種種惡事,生怕被蕭炎記起。如今的蕭炎,可不再是從前任由他們欺負的黃毛丫頭了,其身份之貴重,即便是他們的父親也是需要仰視的。
蕭炎看在眼中,也自然明白其中的原因,淡淡的一笑,竟是主動詢問道:「伯父,幾位哥哥現在都做些什麼?」
蕭瑀聞言大喜,他最擔心的就是蕭炎會因為此前蕭家人的所作所為記恨在心,雖然那獨孤彥雲早就在戰亂中被潰兵所殺致死,但誰能保證蕭炎心中不會存著一塊疙瘩呢。但此際這麼一問,自然是釋放出了一番好意,連忙回答了幾句,言辭中對蕭炎甚是恭謹,卻並沒有趁機為蕭銳等人謀求官職。
蕭炎也暗自點頭,對蕭瑀的冷靜深感佩服。如今楊戈雖然勢大,但畢竟名義上只是大丞相。若想進一步,這名聲上還是要顧忌一些的。他們蕭家人,在這個節骨眼上,自然還是略微低調點為好。
一家人坐在一起,倒也其樂融融,共享著這難得一見的家庭快樂。
次rì,洛陽宮乾元殿內,一干文武群臣濟濟一堂。上面偏座上,楊戈巍然正坐。
環顧殿中群臣,楊戈臉上浮現出一抹笑容。下面的文武群臣,都是他的心腹手下,分成文武兩列站立,顯得也頗為壯觀。
左邊乃是文臣的隊伍,為首的自然就是長孫無忌與魏徵兩人,其後便是裴世矩與蕭瑀兩名大隋重臣,再往後,還有房玄齡杜如晦兩名謀臣。
右邊則是武將的隊伍,為首的當然是王猛與周文博兩人。其實他們二人已經脫離軍隊多年,如今除了軍權之外,地方事務,無不聽憑二人處置,其權勢之大,恍若當地諸侯一般。
緊隨其後的,便是李靖胡刀謝英超王伯當謝映登幾人了。他們最先跟隨楊戈,一路南征北戰,建立了赫赫功業。尤其是謝英超,後期雖然沒有參與征戰,但是暗中勾連洛陽文武官員,與費青奴一起維持著情報機構的運轉,其功勛並不在另幾人之下。
後面更是將星薈萃,水軍裡面,有王思晨來整樂進等人;陸軍方面,當rì身彌島舊將徐慶李洛余老三等人赫然在列,瓦崗群雄如今也成了遼東軍的悍將,此時聚在一起,也是頗有些興奮。
此時眾人聚在一處,自然不是簡單的聚會。如今局勢,雖然比不上往年之混亂,但是也並非太平盛年。
除了遼東軍的勢力之外,還有幾股勢力卻是不容小覷的。其中最有威脅的自然便是李唐軍隊,自從吞併了竇建德后,幽州總管羅藝在突厥人的威脅下,投奔了李唐。至此,河東河北一大片土地,盡數成了李唐的天下。如今兩軍在黃河兩岸對峙,戰局一觸即發。
除了李唐軍外,在遼東軍的身後,還有佔據朔方的梁師都李軌等小勢力,時不時的侵犯關隴,帶來了不少麻煩。
而江南諸地方,卻是群雄並立。
杜伏威輔公佑佔據了江淮一帶,號稱江淮大總管。
而林士弘卻是趁勢而起,收編了沈法興與李子通的隊伍,聲勢浩大,佔據了豫章郡,登基稱帝,國號為楚。兵鋒所指,無不匹敵,竟是短短時間內席捲了江西福建廣東等地。
此外,還有江陵郡的梁帝蕭銑,盤踞江南多年,其勢力範圍東至九江,西至三峽,南至交趾(越南河內),北至漢水,擁有jīng兵40萬,雄踞南方。
這三人所建勢力,在江南爭鬥頻頻,一時也無力顧及北方。但若想一統天下,勢必要將這諸多勢力連根拔起,否則南北分裂,大隋朝昔rì之功業,也將毀於一旦。
此時楊戈召集群臣,自然就是為了商議rì後行動,是先北上征討李唐,還是南下收服江南,這卻是不好決斷的。
針對這個問題,在長孫無忌魏徵房玄齡等人還未趕到之時,楊戈私底下已經與李靖杜如晦等人也商議過,但得到的建議卻是大相徑庭。
杜如晦力主先行北伐,將李唐軍隊擊潰后,再行謀奪江南。這也是自古以來的老成之計。
畢竟北方不先行統一,必定是一股後患。若是征伐南方戰事不利,李唐軍隊再趁機從背後偷襲的話,恐怕戰局就不怎麼有利了。而南方此時卻是群雄並爭,廝殺的不可開交,正好趁著南方群雄無力北顧,將北方統一。隨後盡起北地大軍,席捲南方,統一大業可成矣。
但李靖的想法卻是截然相反。李靖在馬邑待了不短時rì,對北地情形很是清楚。
李唐軍隊雖然收服了羅藝,又與突厥人結成了盟友,但這畢竟只是權宜之計,若是時間久了,雙方必定產生種種矛盾。而我遼東軍有黃河天險,兼有水軍之利,根本不用擔心李唐軍隊的攻擊。只要在遼東布下重兵,不讓其勢力擴展到遼東,李唐軍隊就玩不出什麼花樣。
而南方群雄,各不相讓。正好是我遼東軍適時南下的最好時機。三方勢力錯綜複雜,正好借力打力,從中漁利。再加上我遼東軍強大的水軍,南方三大勢力雖然看似聲勢浩大,但其實戰鬥力比起北方來說,根本不在同一個檔次,到時候各個擊破,定能短時間內平定南方。到時候再找李唐算賬,就有了絕對把握,一舉而定之。
兩人想法相左,各不相讓。楊戈也被兩人的意見弄得有些頭疼,不知該採納何人的意見。正好藉此大婚之際,召集手下諸多將領,最後定奪。
沒想到的是,當他將兩人意見提出來后,大殿之內頓時嘈雜聲四起,都是針對這兩種想法的議論。仔細聽下去,竟是也分成了兩隊人馬,分別贊同南下河北上兩種意見,居然也是僵持住了,沒有一個定論。
到了最後,群臣紛紛住口不言,將目光投向了楊戈,由他一言以決之。
楊戈也一時沒了主意,左思右想下,還是拿不定主意,遂將這爭議暫時擱下,等大婚完后再行討論。
等群臣逐漸散去后,楊戈將王猛周文博以及長孫無忌魏徵李靖裴世矩等人留了下來,接下來的議題才是所有人最為關心的,那就是朝廷大權的歸屬。
長孫無忌率先進言道:「大丞相,如今四周諸雄紛紛稱王稱帝,唯有我遼東軍未見動作。如此奉傀儡皇帝,頗惹人猜疑,不如索xìng廢了皇帝,登基稱帝,也好讓天下群雄歸心,還望大丞相早rì定奪。」
王猛與周文博二人也竭力贊同,他們兩人如今執掌遼東以及朝鮮半島,權勢之大,也僅僅只次於楊戈,為避諱計,自然也希望楊戈早rì稱帝,也好一正身份,他們兩人做這個北地諸侯,也做的心安理得一些。
魏徵卻是微微搖頭道:「大丞相,長孫大人所言,的確有些道理。但此時群雄並爭,我遼東軍雖然實力最為龐大,但畢竟身處四戰之地,此刻名義上站了隋朝正統,正好挾天子以令諸侯。李唐等諸侯若要對我遼東軍不利,名分上就弱了氣勢。若是大丞相貿然稱帝,恐怕成了眾矢之的,若是其餘群雄結盟共抗我遼東軍,形勢卻是不容樂觀的。因此,照微臣看來,還是徐徐圖之為好。」
楊戈沉吟了片刻后,將頭轉向了李靖,徵詢他的意見。
如今在遼東軍中,李靖的功績地位顯赫,單論在軍中地位,也僅次於楊戈。但是論親厚程度,卻又不及胡刀等人。正因為如此,李靖說話行事,也越發小心謹慎,平rì里很是低調。他自己也心知肚明,莫看他位高權重,但那都是因為楊戈一力提拔的緣故,是以表態之時,也更加小心。
「大丞相,如今我遼東軍佔據洛陽長安兩處都城,又有遼東朝鮮等地忝做後備,何時稱帝,單憑大丞相定奪。四邊但有不服者,末將願領兵討伐之。」
楊戈淡淡一笑,正想說話,卻瞥到久未發言的裴世矩似乎有話要說,遂收住話語,笑呵呵的對裴世矩道:「裴大人,可有什麼高見?」
裴世矩輕撫鬍鬚,微微笑道:「各位說的都很有道理,不過老夫卻有一計,可以收到兩全其美之效。」
哦,楊戈的眼前一亮,目光灼灼,盯住了裴世矩。其他重臣也將目光轉移到了裴世矩身上。
其實在這些人心目中,對裴世矩的印象並不算好。說起來,他是楊廣時代的朝廷五貴之一,為虎作倀,也是做了一些惡事。但因為對楊戈有恩,後來又暗中做了遼東軍的內應,這功勞也不算小。但即便如此,在有些人心中,卻是隱隱對他有些排斥的。
不過楊戈卻並不這麼看,他知道裴世矩其人,可是不世出的奇人。通曉西域諸國經濟地理,文采淵博,豈是宇文述虞世基那些人所能相提並論的?即便是在原先歷史上,裴世矩投降李唐后,終其一生,也是做到了一代名臣,卻是與楊廣時代截然不同。
裴世矩目光如炬,早已將眾人的反應看在眼中,對其餘人的猜疑也絲毫不在意,朗聲笑道:「大丞相,您的姓氏乃為楊姓,卻不知祖上為誰?」
楊戈一愣,脫口道:「我當rì在戰場上失憶,早就忘了出身是何等來歷了,這事情王大哥很清楚。」
王猛這時候也隱約把握住了一絲關鍵,隨即附和道:「沒錯,大丞相當時遭到重創,失去了過往的記憶,此事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莫非裴大人想從姓氏上做些文章?」
裴世矩哈哈大笑,緩緩道來:「大丞相本是文帝一脈子孫,幼小時候家中遭逢變故,流離失所,最後投身入軍,從微末起家,平遼東,兼并朝鮮半島,立下赫赫功業。當其時也,中原大亂,先皇帝楊廣被jiān人謀殺,群雄並起,謀奪大隋江山。大丞相以楊氏一脈,解救大隋與危難之際。天下人心所向,無不翹首企盼。代皇帝楊侑,德望不足以服人,遂禪讓皇位,讓與楊氏宗室子弟楊戈,執掌天下。旋即一統天下,大隋威名,威震宇內,德加四海,無不嘆服!」
隨著裴世矩這番話娓娓道來,殿中群臣看向他的目光已是從猜疑變成了欽佩。這,這太有才了,若不是身處大殿之中,單憑這篇文章,楊戈繼承大隋已是名正言順,再無任何猜忌了。
楊戈的眼睛也頓時閃閃發亮,沒想到裴世矩居然提出了這麼一個主意,這,這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但仔細想起來,自己身世來歷,可不就是一片空白么,只要有心人經過一番渲染,不愁天下人不相信。更何況楊廣對自己的提拔重用,也是頗有些恩寵的。若是說成有血緣關係,那一切都得到了圓滿的解釋。
哈哈,大隋不滅!楊戈對此並沒有絲毫不滿,反而隱隱有些興奮。大隋,本就是個輝煌的朝代,可惜歷時太短,被李唐摘了桃子,否則以大隋這煌煌聲威,所立之功業,定不遜於秦漢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