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東 遷

第三章 東 遷

公元前77o年,衛武公、晉文侯、秦襄公和鄭太子掘突護送周平王離開鎬京,東遷雒邑,遂有東周。

自東周開始,周天子已淪落為名義上的共主,「浦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禮樂征伐由天子出」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代之而起的是諸侯之間你死我活地掠奪與殺戮。在大魚吃小魚的混戰中,一些諸侯的勢力迅擴張,大國爭霸的局面繼之而起。

正如《史記》所說:從這以後,人們開始崇尚武力征伐,強國欺凌弱國,興師動眾不再請求天子的旨令。然而卻挾持天子的名義,用討伐的手段使自己成為諸侯的主宰,政治形勢由霸主控制。諸侯們恣意妄行、驕奢yín逸,亂國的jian佞、篡逆的兒子猶如沉渣泛起,內亂更多地興起了。齊、晉、秦、楚這幾位諸侯,他們在西周的時候地位十分卑微,大國不過百里封地,小國只有五十里。如今晉國倚仗三河之地,齊國憑藉東海之勢,秦國利用雍州的固塞,楚國依賴長江淮河的險阻,相繼興起,更替著成為霸主。弱小諸侯因懼怕大國的威勢,不得不聽命於他們。

兼并戰爭的結果,使許多弱小諸侯國相繼滅亡。東周初年尚有大小諸侯國一百四十餘個,至net秋中葉就剩下幾十個了。周王的地位形同虛設,每況愈下,由開始的六百餘里王畿之地,到後來僅剩下百十里地。不過,在東周初期的六十多年間,各諸侯國的勢力還處於相對均衡的狀態,中原的幾個大國以及南方的楚國,羽翼尚未豐滿,還不能對王室構成太大的威脅。直到公元前7oo年代,齊桓公圖霸時,還不得不高舉「尊王攘夷」大旗來掩人耳目。所以,東周王朝尚能苟安很長時間。

周平王所面對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

東都雒邑,位於中原腹地,原為西周的陪都。當年武王滅商后,對周公說:「雒邑地處天下正中,是建都的好地方啊!」於是便擬定了在雒邑營建都城的規劃。武王去世后,周公和成王遵照他的遺旨,經過多次考察、占卜,歷經數十載,最終完成了東都的建設計劃,並在雒邑安放了象徵王權的傳國之寶——九鼎。雒邑周圍的六百里土地,屬於王室的直接管轄範圍。北臨黃河與衛、晉隔水相望,再往北便是山戎盤踞的大漠;東鄰鄭國,再往東就是陳、宋、曹等國;西邊和虞、虢兩個小國相連,再往西就是秦國及犬戎部落;南邊與申、呂兩國相連,再往南就是荊楚蠻夷之地。

平王的車駕抵達雒邑時,適逢朔rì。只見城垣巍然,固若磐石,市井繁華,宮闕壯麗,堪與故都鎬京媲美,稍感欣慰。然而離亂之君,難免觸景生情,回想起先祖的聖恩聖德和自己的不幸遭際,一份感激,一份傷情,不禁潸然淚下。

平王最擔憂的還是王室的安全,雒邑距離戎狄太近了!

在這片廣袤無垠的中原大地上,戎狄的鐵蹄隨時都可能踩踏過來。平王越想越怕,甚至後悔——也許就不該東遷!現在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臨近雒邑的幾位諸侯身上了,如果他們能夠忠心事奉朝廷,就可以在王室的周圍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但究竟誰能靠得住呢?平王沒有信心。另外,東遷以後,再也無暇西顧,西方的安穩也成了平王頭痛的問題。

作為東周的開創者,平王的xìng格顯得太懦弱了,有人譏諷他『有識無膽』。當然,他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說處事縝密,有親和力,有心計等等。因此他能夠在陌生而又險惡的環境中,平平安安地做了五十一年天子。

當時,擺在平王面前的是一堆亂麻。他依靠自己的jīng明和耐心,很快理出了一些頭緒,作出了三項重大決定:

——將河西之地賞予晉國。

——將岐山以西的土地賞予秦國,賜予秦襄公爵位,列為諸侯。

這樣,既表彰了秦、晉兩國的勤王之功,又可以依靠他們的力量,維護西北的安寧。

秦襄公接受封賞后,準備辭行回國。平王對他說:「西戎貪婪無信,歧山、灃水之地,盡被侵佔,愛卿若能驅逐西戎,那邊的土地就全部賜予秦國了。」秦襄公稽受命。此後不到三年,就將盤踞在岐灃一帶的犬戎趕殺殆盡,收復了整個關內。

秦襄公、晉文侯滿意而歸。衛武公本來就是王室的司徒,不必另作封賞。平王的第三個決定是:

——重點依靠鄭國,逐步團結京都周圍的諸侯。

在周平王眼中,鄭國與王室最親。

鄭桓公姬友是周厲王的小兒子,周宣王二十二年被封在鄭地(陝西華縣),成為鄭國的任君主。但他一直沒有離開朝廷,既是王室的卿士,後來又做了幽王的司徒。平王做太子時,就與鄭桓公相交篤厚。當時,鄭桓公經常帶著他深入黃河、洛河流域,體察民情,安撫百姓,二人結下了深厚情誼。

因為幽王寵幸褒姒,背離朝綱,許多大臣都暗中自謀生路。平王清楚記得,有一次,鄭桓公領他去拜會太史伯陽父,他們的對話,給平王留下了深刻印象。鄭桓公問伯陽父說:

「近來王室多有變故,怎樣才能逃避災禍的威脅呢?」

「去洛河以東,黃河、濟水以南的地方吧!」

「為什麼呢?」

「因為那裡與虢國、鄶國相鄰,虢、鄶兩國的君主都貪財好利,百姓不擁戴他們。您如果請求移居到那裡,虢、鄶的君主知道您是周王的司徒,一定會想辦法討好你,甚至會分給您土地。如果您真的居住在那裡,虢、鄶的百姓就會變成您的百姓。」

「如果去南方的長江一帶,怎麼樣?」

「不行,倘若楚國興起,您很難長久居住。」

「去西方呢?」

「那裡的百姓貪婪好戰,對您不利。」

「如果周朝衰微,誰會興盛呢?」

「大概是齊、晉、秦、楚幾家諸侯吧!」伯陽父說,「我知道,您是想問鄭國會怎麼樣,這就要看您下一步怎麼走了。我想,鄭國與王室就好像唇齒相依一樣啊……」

「我明白了。」回去以後,鄭桓公立即向幽王請求,退還原先關中的封地,將鄭國的百姓遷到洛水以東。虢、鄶兩國的君主果然獻出了十座城邑,向他表示友好。於是,鄭伯終於在洛水東邊的土地上,建起了一個新的鄭國。正當鄭伯大展宏圖之際,王室生內亂。為了挽救申后和太子,鄭伯犯顏直諫,險些被幽王處死。兩年後,申侯起兵討伐幽王,鄭伯捨生取義,跟隨幽王一同罹難……

周平王堅信,有了這層患難與共的關係,鄭國一定會成為保護王室的中堅力量。

於是,平王單獨召見鄭太子掘突。見面以後,鄭太子yù行大禮,平王急忙攔住,與其促膝而坐,懇切地說:「你我雖為君臣,但依宗親輩分而論,你又是我的叔父。鄭伯為先王殉難,你我同rì失去了父親,還有什麼比這更大的不幸呢?命運已將我們緊緊連在了一起,只求叔父rì后鼎力相助,切勿拋棄侄兒……」說著凄然落淚。鄭太子深受感動,稽叩謝說:「只要大王信任,掘突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平王很高興,明確表態,讓他接替鄭伯,繼續做王室的卿士,主持朝政。

等到夏天,鄭太子掘突回國即位,這就是鄭武公。

公元前769年,鄭武公滅了鄶國,遷都新鄭(今河南新鄭)。公元前767年,又滅了東虢。很快成為中原的強國。

就在鄭國蒸蒸rì上之時,其家族矛盾滋生,引內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列國紀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列國紀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東 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