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六章:大唐真的是人才輩出啊
輔公祏是個很有野心的人,不過這也算是正常。
輔公祏和杜伏威兩個人是起家的老兄弟,杜伏威更有本事,但是輔公祏最開始的時候付出的比較多。
簡而言之投資比較多,而人基本都是這樣,沒有崛起沒有勢力的時候關係很好,而一旦坐大,各種各樣的猜忌和懷疑就都來了。
不是有句話說嘛,不要和自己最好的兄弟開公司。
兩人人前期的關係很好,但是後來杜伏威就逐漸開始猜忌輔公祏了。
杜伏威任命闞棱為左將軍,王雄誕為右將軍,推尊輔公祏為僕射,暗中解除他的兵權。
輔公祏自然是知道杜伏威的心思的,打壓他嘛,但是儘管內心很不服氣,但是也沒有辦法,只能被打壓。
而他也怕死,所以就假裝和他的老相識左遊仙學修道,學辟穀之術來掩飾自己。
輔公祏覺得自己前期付出比較多,但是卻被這麼打壓,在他的角度看來,反叛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這個左遊仙是個重要人物,歷史上就是他勸說輔公祏反叛的,而且他這人還被寫進了小說。
《大唐雙龍傳》里魔門八大高手之一,魔門真傳道,道祖真傳的傳人,外號子午劍。
邪派八大高手排名第七,練子午罡、壬丙劍法兩門絕世功法,用鎮派寶劍子午劍,擅長劍罡同流之招。
後來武德六年的時候杜伏威不是入朝了嘛。
臨走之前他留輔公祏守衛江寧,不過那時候的杜伏威已經對於輔公祏相當的不放心。
所以他命王雄誕掌握兵馬兵權做輔公祏的副手,私下還對王雄誕說:「我到長安之後,如果沒有被打壓失去職位或者死了,千萬不要讓輔公祏發生變故。」
但是他這操作不就是再給輔公祏機會嘛。
輔公祏這邊肯定是要有動作的,一打著他的旗號造反,以李淵的秉性怎麼可能留下他。
所以既然知道輔公祏有問題,那去長安的時候就應該直接把他給帶上。
而杜伏威走後,確實是直接出事了,左遊仙勸輔公祏反叛,輔公祏那是相當的同意,英雄所見略同啊!
但是王雄誕這個對杜伏威相當忠心之人掌握著兵權,這就導致輔公祏無法動手。
然後兩人一合計,想了一個辦法,輔公祏假稱收到杜伏威的來信,懷疑王雄誕有二心。
這波啊,就叫做惡人先告狀,倒打一耙,反咬一口。
而他的目的顯然不是要直接拿這一招搬倒王雄誕,因為那是不可能的,王雄誕也是非常有威望的,而且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他倆有矛盾。
他要做的只是穩住王雄誕,讓他為了自證清白離開權利中心,方便他拉攏人和下一步謀划。
王雄誕打仗確實是挺有天賦的,但是玩心眼子怎麼可能玩的過人家。
簡而言之有軍事才能,但是不夠有謀略,看不透時局,不能提防小人。
所以王雄誕聽說后很不高興,聲稱有病不到衙門管事,你說我反叛,我連事都不管,人都不見,怎麼反叛?
而輔公趁著這段時間開始拉攏人,然後趁機奪取了王雄誕的兵權。
隨後接著又讓他自己的黨羽西門君儀,去告訴王雄誕反叛的整個計劃。
他還是想要拉攏王雄誕為自己所用,一個是王雄誕很有威望,一個是真有本事。
而王雄誕聽完之後也是醒悟並且後悔不已,因為他清楚,他這個舉動不光是害了自己,也害了杜伏威。
不光是害了杜伏威,他沒有看住輔公祏就相當於害了所有人,
他對著西門君儀說:「如今天下剛剛平定,而吳王在京師長安,大唐的軍隊威力,所向無敵,怎麼可以無緣無故自找滅族呢?」
這句呢,就是嘲諷輔公祏,並且提醒其他人,讓其他人知道這麼一個情況下杜伏威不可能造反的。
他知道事情已經沒有轉圜的餘地,只能提醒一下,看別人聽不聽了。
然後他接著又說:「我王雄誕唯有一死相報,恕難從命,現在跟著你輔公祏倒行逆施,也不過是延長百日性命而已,大丈夫怎能因不舍片刻之死而陷於不義?」
簡而言之,我不跟你現在就是,跟了你也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殺,為了多活這點時間我背個不忠不義之名?
而事實證明,他這個選擇在他這個情況下無比的正確。
李淵為了嘉獎其忠節,命他兒子王世果承襲他宜春郡公的爵位,後來官至廣州都督、安西都護。
而李世民即位后,下詔贈予左驍衛大將軍、越州都督,謚號為忠。
反正他的後代,混的比杜伏威的後代好多了。
不過如果是王運的話,他應該會假意聽從,然後給兵就反戈一擊,不給兵就想辦法逃跑,好死不如賴活著嘛。
但顯然,他這套理念在這個時代並不是普世價值觀,王雄誕這種才是。
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也。
而輔公祏知道不能說服他,便下令勒死王雄誕,呵,征戰多年的大將,但是留了個全屍,沒有刀兵加身。
但是你以為輔公祏是不想砍他嗎?
不,他想砍王雄誕想的快瘋了,但是他不敢。
因為王雄誕平日里確實是一個非常受人愛戴的將領,善於安撫士兵,士兵為他拚命。
而且紀律嚴明,每次攻破城邑,秋毫無犯,這在這個時代就是污穢中的一朵白蓮。
他死的那一天,江南軍中及民間都為他流淚,一大批的將領直接隨他而去,輔公祏怕激起變故啊!
人能夠活到這個份上,值了!
隨後輔公祏假稱杜伏威無法返回江南,送來書信命他起兵,於是他大肆修造鎧甲兵仗,運來並儲存糧食、軍備。
不久后輔公祏在丹陽稱帝,國號為宋,修復江寧在陳朝的舊宮殿居住,設置百官。
任命左遊仙為兵部尚書、東南道大使、越州總管,並與張善安聯合,以張善安為西南道大行台。
自次輔公祏開始了他轟轟烈烈的造反大業。
他的這整個過程還是相當的順利的,畢竟有著杜伏威的「密令」。
將士們沒讀過書,不明其中的緣由,而明白其中緣由的人也不會或者不敢到處亂說。
所以在將士們心中,就是杜伏威讓他們起兵的,而王雄誕都被殺了,其他沒死的人更不敢反抗,自然是順利。
至於杜伏威,他自然是死了。
他是武德五年七月去長安的,原因還在李世民身上。
武德五年中的時候,李世民不是平定了竇建德劉黑闥和徐元朗嘛。
而徐圓朗的地盤與杜伏威接壤,李世民借攻擊徐圓朗之機,陳兵杜伏威邊境耀武揚威。
當時隋末各路反王都已經被李淵一個個的收拾了,也就只剩下樑師都、高開道、徐圓朗這些人。
但是這些個要不就地處邊疆實力不強還有突厥做靠山,要不就滅亡在即,還能對李唐構成威脅的就一個杜伏威了。
而杜伏威自然是明白李世民的用意,心中十分不安,擔心大唐下一步就拿他開刀。
為了避免嫌疑,杜伏威索性上書李淵,請求入朝。
李淵收到信后自然是高興,批准杜伏威入朝。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捧殺或者在天下人面前做做樣子,起初他對杜伏威還是挺不錯的。
封杜伏威為太子太保,位在齊王元吉之上,簡而言之大唐第四號人物,僅次於李淵、李建成和李世民。
而次年七月,輔公祏反叛,那是差點把杜伏威嚇死。
但是李淵並沒有直接對他下手,只是質問他,罵他管不住手底下人。
武德七年三月二十七日,杜伏威在長安暴卒。
墓誌記載是因為輔公祏「留在丹楊,圖為釁逆」,導致杜伏威「內懷憂懼,降年不永」。
簡而言之就是輔公祏反叛,把杜伏威給嚇死了。
而《新唐書》記載是杜伏威好長生藥,誤服雲母中毒而死。
中毒這個情況嘛,可能是有的,但到底是怎麼中的毒,那可就很難說了。
杜伏威死後,其子受連累,被沒入奚官。
這個奚官跟太監差不多,但是又有所不同,因為不割小丁丁。
因為他們不伺候貴人,而是掌守宮人的疾病﹑罪罰﹑喪葬等事。
而他過去的僚屬也紛紛與他劃清界限,不顧其子存亡。只有戴義撫養了杜伏威的遺孤。
忠義之士都被輔公祏斬殺殆盡,他帶到長安的這一批其實並不算是非常忠於自己的。
他其實對於局勢看得很清楚,南邊不出事,他在長安出不了事,所以手下人都留在了南邊。
但誰能想到王雄誕是個不會玩政治的,被輔公祏輕鬆料理。
至於這個戴義,他就相當於是竇建德的凌敬,很忠義的人。
這個人是蘭州刺史戴儻之孫,而且學的是縱橫術,是個縱橫家子弟,兵馬嫻熟。
南征北戰一直活到了七十歲,才死於蘇定方攻打高麗之戰,最高職位左屯衛將軍,不低了,名副其實的大臣。
而杜伏威進入長安之後,一個人也起了心思,那就是一直留著沒殺的李子通。
他對杜伏威和輔公祏的矛盾很清楚,他知道杜伏威一旦離開江南,那麼必定會有亂子發生。
那麼江淮軍沒了主心骨,他回去以後大事可為啊!
所以他逃跑準備回南邊再舉大旗,但是被百姓和藍田關守關將士給發現,然後死翹翹。
而輔公祏是八月初九稱帝的,大唐這邊的動作也很快,是八月二十二直接起兵的,隨後就是摧枯拉朽。
此戰的大帥是李孝恭,偏師是李靖和李世績,還有黃君漢,周法明等人,對了,還有一個闞棱。
李孝恭率領水軍開赴江州,也就是鄱陽湖。
李靖帶領交、廣、泉、桂等州兵力開赴宣州,幾乎就是大本營邊上,江寧南邊,鄱陽湖東北邊的一個州。
懷州總管黃君漢取道北邊江南地的譙州、亳州。
齊州總管李世積取道淮水、泗水,也是北邊往南。
九月十五日,輔公祏派遣徐紹宗攻打海州,派遣陳政道攻打壽陽。
十一月第一旬也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張善安殺了周法明。
十一月十二日,大唐舒州總管張鎮周等在猷州的黃沙攻打輔公祏的將領陳當世,大敗陳當世軍。
十二月初二,李大亮對著張善安玩了一個計策,那是真的藝高人膽大啊!
他先是招降張善安,那張善安自然是不信的,但是李大亮直接單騎入營,讓張善安非常開心。
隨後李大亮邀請張善安入營詳談,張善安來了,到了營門前,你單騎入營,那我也不能弱了下風啊!
所以他也單騎入營,把從騎留在了營外,然後就被李大亮給抓了。
張善安的將領們聽到這事後帶兵攻打要人,李大亮又找到他們。
說你們家的這位不走啊,我怎麼送都不走,他說回了營你們可能對於投降有著不同的意見,說不定得出事。
張善安的將領一聽,好啊,你老小子投降不喊我們,拋棄我們?
所以準備帶兵各自離去,然後被李大亮逐一擊破。
不過張善安沒有第一時間死,他說自己和輔公祏沒有聯合,李淵赦免了他。
後來東窗事發把李淵氣的不行,騙我,是不是騙我?
然後他自然是死了。
大唐真的是人才輩出啊,這種將領立下這種功勞,連個爵位都沒有封。
到了李世民上位才封武陽縣男,後續襲爵他父親再隋朝的武陽縣公。
而且他還是隴西李氏族人,只不過是很遠的那種,但與皇室同一個房,武陽房。
李靖也是隴西李氏的,只不過不是一個房而已。
隨後武德七年正月十一日,李孝恭在樅陽打敗輔公祏的別將。
二月,輔公祏派兵圍攻猷州,大唐猷州刺史左難當環城自衛,接著安撫使李大亮又帶兵打敗輔公祏,然後李孝恭攻克輔公祏的鵲頭鎮。
二月十二日,大唐行軍副總管權文誕在猷州打敗輔公祏的黨羽,攻克枚洄等四鎮。
三月十六日,李孝恭在蕪湖打敗輔公祏,並奪取蕪湖,繼而攻克梁山等三鎮。
三月二十一日,唐朝河南安撫大使任瑰攻克揚子城,廣陵城主龍龕投降,進據揚州。
三月二十八日,李孝恭攻克丹陽,自此輔公祏直接結束,從開始到結束,算他半年吧,是不是摧枯拉朽?
不過在此期間也發生了一場大戰,其中李靖和闞棱出了大風頭。
這也是李靖的功績上有平定輔公祏大功的原因,他在這場戰事之中確實出了大力,首功一點也不為過。
李靖這個人吧,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但是到了關鍵時刻,誰也沒法掩蓋他的光芒。
只不過闞棱卻因為這個大風頭,身隕江淮,當然,只是部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