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晉陽之約

第三百九十二章晉陽之約

河陽城頭上,旗號交織,在風中肆意妄為的飛舞。

齊王趙元槊,燕王吳藥師,北境暗班勃極烈留只哥,三人並肩立於城頭觀陣。

聯軍大將和他們的親衛扈從在外圈拱衛。

不遠處是已經冰封的大河,河對岸晉軍大營也依稀可見。

「上京的消息,邙山大營現在是舞陽侯於羅睺在主事,傅津川去關中了。」

趙元槊將一張小紙條隨手遞給了吳藥師。

吳藥師只是隨便瞥了一眼就又遞給了留只哥,然後笑道:「傅津川不在對面,這算是好消息?」

趙元槊默然不語,留只哥在看過紙條后則是搖了搖頭。

「我們北境人,從來沒在於羅睺手裡討到過便宜,如果河東節度使還是他,我想我們可能沒機會站在這裡。」

趙元槊看了他一眼,嘴角微翹,只是討到便宜嗎?

於羅睺在河東、朔方節度使任上的時候,可是數次擊敗過北境的入寇大軍。

戰果最小的一次,是斬首兩千四,俘獲牛馬數千。

不過想想現在自己的處境,眼神不自覺的陰冷了幾分。

寄人籬下算是好聽的,說難聽點,他現在跟喪家之犬也沒什麼區別。

在河北之戰中,他在魏州大都督任上數年苦心經營幾乎敗了個乾淨。

現在雖然跟留只哥和吳藥師並肩而立,但三人之中他只有萬餘人的家底。

而留只哥統領著北境的二十餘萬大軍,吳藥師燕軍雖然只有十餘萬,但論起戰力並不弱於北境。

他之所以有資格站在他們二人中間,那是因為他們還離不開他這桿大旗,也需要他最為紐帶維繫燕軍和北境之間溝通渠道。

至於這場大戰之後,他能不能左右逢源,爭取到自己夢寐以求的那把椅子,還是未知之數。

關中和京畿對燕軍和北境人越是排斥,他的機會就越大。

所以他現在希望,無論邙山大營之中統領朝廷大軍的是傅津川還是於羅睺,都要把燕軍和北境給打痛了,打殘了,然後在輸掉。

這是對他而言最有利的局面。

至於能不能得償所願,走著看吧。

而眼下,即便是河陽在手,聯軍仍是對下一步的進軍方向有些爭議。

河對岸上京以北有十餘萬大晉官軍,且都是殿前司和侍衛親軍司的禁軍精銳。而在不遠處的魏州、相州同樣駐紮著十萬左右的大晉官軍,其中包括了河北各鎮軍和部分禁軍。

兩支官軍隔河相望,形成了掎角之勢,一旦聯軍要渡河對上京方向發起衝擊,魏、相方向的官軍必然出兵攻擊聯軍側翼。

反之,若聯軍向東,同樣要面對河對岸的禁軍夾擊。

這樣的處境之下,聯軍自然有些舉棋不定。

而官軍因為河東、朔方的淪陷,上下也未免有些人心惶惶,安定人心,整軍備戰也同樣需要時間。

除了擔心損失過大之外,聯軍還有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那就是此戰過後,若是真的奪取了京畿,那麼關中也多半能乘勢而下。

大晉朝廷也就只剩下半壁江山。

北人不善水戰,想要短期內南下一統江山幾乎是不可能的。

更大的可能是,划江而治。

到時候江淮以北會落入聯軍之手,大晉朝廷無論是衣冠南渡,還是江南士族推舉一宗室出來掌控局面,短期內都無法跟聯軍相爭。

那麼江淮以北的地盤,和此戰過後的利益,如何劃分呢?

這個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拿不出一個令各方都滿意的分法,這仗也就打不下去了。

所以在吳藥師先提起話頭之後,留只哥也立即會意。

「毗沙門大汗,邀請齊王和燕王兩位殿下,往晉陽一行,共商大計。」

十日之後,從朔方趕過來的北境大汗毗沙門,以及代表青唐大君而來的青唐王爺拓跋犍,加上齊王、燕王,以及「獻城有功」的唐王趙宣汶,眾人匯聚在晉陽,共商大計。

趙宣汶更是在宴上說道:「天下英雄,皆在晉陽,此千年未有之大氣象...」

而這場英雄會,最終經過十幾日的唇槍舌戰,才最終統一了意見。

日後史家稱之為「晉陽之約」。

其中,北境的金帳汗國分到了河東、朔方的全境,以及關中的延、慶等州。

燕藩得到了河北道和青兗道全境。

河西、隴右,蜀中,以及關中的涇州、秦州、鳳州等地歸於青唐。

齊王將成為大晉的新皇帝,統攝關中大部分地區和京畿道。

燕藩仍舊會對齊王的新朝廷稱臣。

幾乎是將江淮以北拆的七零八落。

關於出兵方略,也一併商議妥了。

河陽方向,北境會繼續留下十萬大軍,等於是在京畿道上面懸了一刀。

而燕軍則東進,攻略河北。

北境大軍主力會同青唐大軍,總計五十萬大軍合攻關中。

先破關中,等到燕軍拿下河北,在合圍京畿。

晉陽唐王府的銀安殿上,在幾分盟約上先後簽字畫押之後,趙元槊掩面而去。

只有作為東道主的唐王趙宣汶跟著他後面。

兩人一前一後的來到了唐王府的儀門城樓上。

「太祖太宗,於晉陽起事,爬冰卧雪,宵衣旰食,二十年經營苦戰而得天下,大晉百年基業,而今卻毀於我手,九泉之下,有何顏面見列祖列宗啊...」

齊王站在儀門的城樓上,號泣不止。

而一旁站著的心腹常慶和唐王趙宣汶也是心有戚戚。

「賢侄可不看開些?上京的正熙天子已經重病,待其崩后,賢侄自當登臨大寶,今日雖然許了河東、朔方、隴右、河西與西北二虜,日後勵精圖治,奪回故土,也不是沒有機會...」

趙宣汶的一番說辭,總算是讓齊王稍有振作之意。

「唐王叔言之有理,我日後若成大業,必與王叔共享榮華...」

一旁的常慶聽這對遠方叔侄所言心中面色不改,心中卻是冷笑不已。

真要是有這個心思,你們還能造反謀逆?

常慶不是別人,正是薛巨鱗之侄,薛長慶。

紅蓮事敗之後,逃出生天,後來齊王在魏州招兵買馬,他喬裝易容,化名常慶前往投軍。

因武勇將略都是一時之選,遂得趙元槊重用,倚為心腹。

涿州被官軍光復后,要不是他拚死力戰,恐怕趙元槊在河北就得被擒。

至於齊王能不能成事,他現在是不報什麼期望。

將不滿百,兵不過萬,就算是加上一旁的唐王,兩邊人馬加起來也不足三萬人。

若是真的能打下上京,說不定倒是能做幾年傀儡皇帝。

指望他在上京登基,江南就會傳檄而定?

痴人說夢罷了。

但冥冥之中,薛長慶總覺得,關中和京畿,沒那麼好打。

即便是燕藩、北境、青唐坐擁百萬大軍。

大晉,不該這麼不堪。

而那位關西諸道兵馬大元帥,還沒敗過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世驍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一世驍雄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二章晉陽之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