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說到這,我想給大家插一段題外話!
眾所周知,咱們這位小皇帝嘉靖從小就是一名忠誠的道教信徒。
自從嘉靖元年這個冬天他祖母去世以後,咱們小皇帝由於悲傷過度結果大病了一場。於是就有好事者提議,讓皇帝大人進行修道活動。由此,從嘉靖二年四月起,嘉靖就在皇宮裡開始了他的「修道事業」!
說實話,修道這玩意其實也不能說它有什麼不好。平rì工作之餘偶爾修道一下,絕對有益身心並且陶冶xìng情!
然而,小皇帝卻過分地沉迷他的「修道事業」,最終連班也不去上,這就不太好了!
說到這裡,大家是否知道《西遊記》這部作品其實就是創作於嘉靖年間。
記得書中曾經提到孫悟空一腳把太上老君的煉丹爐給踢翻。估計作者是想利用這一幕來表達當時人民群眾對於嘉靖皇帝沉迷道教的一種不滿。
或許因為這樣,所以當年明朝zhèngfǔ就把《西遊記》列為第一**。而最終吳承恩本人也沒敢在作者署名一欄上籤下自己的名字。
然而,歷史之神是最公正的,當rì的**如今以成為無數國人心目中的經典!
接下來,咱們把鏡頭轉回到皇宮裡頭。在過去的半年時間裡,先是一場婚禮,然後接著一場葬禮!
其實,就在嘉靖小皇帝忙於為祖母爭取入葬茂陵的這段rì子里,朝廷那邊的官員也沒少鬧事!現在,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在這些rì子里,朝廷那邊還生過那些爭拗。
嘉靖元年十二月十六rì(戊子),兵科給事中史道由於不滿被調派山西,於是上奏彈劾楊廷和。
「唉!這傢伙偏偏哪個壺不開提哪壺。」
他在奏疏中直指當年武宗身為天子卻把國家禮法當成兒戲,竟然自封「威武大將軍朱壽」。而當時身居輔之位的楊廷和卻並未有出面阻攔。
如今陛下為先父興獻帝追封謚號,楊廷和卻處處為難,明顯是厚此薄彼。作為臣子現在要為陛下叫冤!
此外,他還在奏疏中揭楊廷和的陳年舊事,指責他當年勾結寧王朱宸濠(因造反被殺)。於是,一大幫言官很快便相繼湊合在一起,把內閣以及六部圍攻起來,情緒相當激動。
所以說,有時候一個人資歷深也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很容易被人翻舊賬。
這回有人出來替自己出了這一口惡氣,嘉靖心裡暗自偷笑起來了!在他看來「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他希望利用言官與內閣、六部之間的矛盾,尋求更多支持者。
事實上,這回嘉靖皇帝的算盤打錯了,他實在太不了解言官的本xìng。
說起言官這個行業,其xìng質有點像現代社會裡的「公知」(公共知識分子)。不過兩者之間唯一的區別就在於人家言官是吃皇糧的。
而作為言官這個特殊的職業群體,雖然他們官階身份不高,但文化水平卻一點也不低,嘴上功夫可謂天下無敵!
他們平rì的工作任務,主要就是以其極高的道德標準,以及極低的容忍態度,監察朝廷上下各級官員的rì常工作行為。
在他們的眼裡就算「敵人的敵人,還是敵人」!因此,不管你是閣臣還是內監,有時候甚至連皇帝。只要誰有一點點小把柄被他們逮到,他們都會照罵無誤!
所以,我們既可以把他們看作為一群道德戰士,也可以把他們看作為一群罵街書生!反正,有事管事,沒事就找事。
沒過多久,這幫言官同志們便把槍頭轉向嘉靖皇帝,連他也一起罵。現在大家應該體會到什麼叫「閻王好見,小鬼難纏」了吧!
不過,對於解決這種小打小鬧的事情,內閣那幫老江湖一向都很有辦法。
幾天過後,內閣大臣楊廷和、蔣冕、毛紀聯同六部一眾尚書毛澄、林俊等人實行集體罷工同時,並聯名上疏提出集體辭職以示抗議。
這招以退為進,可謂百試百靈!最終,嘉靖只好下令把那個「惹是生非」的史道逮捕入獄,事情才總算平息,大家也沒再作。
接下來,時間一晃又一年過去了,嘉靖這邊早已安靜了下來。
進入癸未之年(嘉靖二年),對於小皇帝嘉靖來說,這一年依然是一個是非之年。這一年間生了很多事,不過都是一些小事,皇帝與大臣之間偶爾賭賭氣已經成為家常便飯的事情。
反正你說一我就說二,你說一加一等於二,我也說你錯!
雖然如此,但皇宮裡的rì子整體還算過得很平靜,而直到……。
嘉靖二年十二月十四rì(庚戌),內織染局(二十四衙門中的八局之一)宦官刁永向嘉靖皇帝提議,由於最近流行江南sty1e。因此,希望朝廷能派遣內監官員到江南地區為陛下以及後宮添置一批新款衣物。(大家應該知道,江南地區的絲綢是很出名的!)
於是,經嘉靖皇帝同意,朝廷決定依照成化、弘治年間舊例,派遣內織染局宦官前往蘇杭等各地王府,管理織造新衣之事。
可是,由於早前曾有官員上奏報稱,在杭州地區有個別宦官利用外派公務期間在地方犯事,加上最近蘇杭地區正值水災。
所以當消息傳到內閣時,楊廷和等人6續上奏反對此事,並且還要求皇帝下令繼續加大力度對各地宦官進行嚴厲監管。
確實,如今非常時期,如果朝廷再派遣宦官到災區幹些勞民傷財的事,恐怕到時候誰也折騰不起啊!
然而,嘉靖看完奏疏以後卻毫不客氣地反駁起來。
「豈有此理!難道朕想弄幾套江南sty1e的衣服穿,你們也有意見?」
雖說,咱們小皇帝對太監一直沒有什麼好感,不過和內閣那幫老頭子相比,身邊這幫奴才還算很聽自己的話。況且,文官集團與宦官集團之間本來就是相互對立已久。所以,對於此次內閣所作出的反應,小皇帝也應該早已心裡有數。
「但現在問題在於他們之間的恩恩怨怨,幹嘛要扯到我的事情上呢?」
因此,在他看來這次內閣無非就是想一石二鳥。這樣,一方面即可以打擊宦官集團,另一方面又能限制自己的自主權。
於是,嘉靖馬上又做出了反應。
「我不管,反正就是要按前朝的舊例辦事!」
小皇帝開始橫著來了,對於楊廷和的苦心勸諭他根本聽不入耳。
於是,一氣之下的楊廷和又寫了一封奏疏給他。這回,楊廷和除了在奏疏中狠狠地指責了「織造之事」外,他還多寫了這樣一句話。
「今臣等言之不聽、九卿言之不聽、六科十三道言之不聽、獨二三邪侫之言聽之不疑,陛下獨能與二三邪佞之臣共治祖宗天下哉?」
把這段話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說。
「我們這些臣子說的話你不聽,你偏要聽信那些小人說的話。你以為就憑你這小子再搭上那幾個小人就能管理好這個天下嗎?省點吧,你們沒那個本事!」
唉!楊廷和先生您把話說得那麼直,也未免太不顧人家感受了吧!
在看完這封奏疏以後,嘉靖頓時歇斯底里大作了足足一整天。也正是因為這段話,嘉靖皇帝與楊廷和正式宣告決裂。
正當嘉靖皇帝與楊廷和因「織造之事」而生口角的消息傳到南京時,一直遠在南京的張璁大叔,在苦等兩年後終於迎來了一個翻身的機會。
據某些史料記載,當rì張璁剛到南京不久,嘉靖曾派人前往南京轉告他,「議禮雖定,但將來還有機會翻案,一切只好伺機待」。
就這樣,張璁大叔自從到步南京以後,就被安置到刑部,領了一份閑職(刑部六品主事)過rì子。也就在這段混混沌沌的rì子里,他認識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桂萼。
關於這位桂萼兄到底何許人也呢?
桂萼,字子實,出生於江西安仁(今江西余江)。正德六年三甲進士出身,仕途十數年如一rì不順。估計這傢伙平rì得罪人多,導致混到哪臭到哪。
如果照著這份簡歷來看,他與張璁大叔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對難兄難弟。如今,倆人在南京的相遇可謂相逢恨晚了!
平rì,他倆在工作之餘,除了喜歡講講領導的壞話,對現實不滿的牢sao以外,他們還有這一樣相同的業餘愛好!(大家別誤會,我說的不是喝花酒。)
事實上,張、桂兩人平rì都是非常熱衷於「中國古代禮法」的研究。而且只要說起有關「議禮」的事,他們的看法都是一致的。
正所謂「什麼人就湊什麼堆」!
經桂萼的介紹之下,張璁在南京還認識了一幫志趣相投兼且目標一致的好朋友。
而當中,包括方獻夫、黃宗明等幾位,都是師承學界領袖王守仁教授,並且以他的「明陽心學」為最高道德標準!(其實早在正德十年間張璁已經認識王守仁)
除此之外,他們對於朝廷「議禮」一事也有著相同的看法。並且在張璁的影響之下,形成了一個共同的奮鬥目標,那就是希望能通過「議禮」而陞官。
就這樣,這幫「議禮兄弟」紛紛以張璁為馬是瞻。而張璁本人也毅然成為「議禮派」的領袖。
其實一直以來大家心裏面都很清楚,朝廷那邊以楊廷和為中心的「朝臣派」,一直以來堅持以「濮議論」作為官方思想,向嘉靖小皇帝施壓。
反觀張、桂等人卻完全不肖那套「濮議論」。在他們看來這些所謂的理論,不管說得有多好聽,但對於他們來說其實只是工具而已,打退政敵才是最終目的。
既然要想干出一番大事業,那就得豁出去,反正張璁現在都已經幾十歲人了,沒什麼好怕的。於是,在離開京城的兩年後張璁大叔火線復出,再次扛起「議禮」大旗。
然而,此時的張璁很清楚,如果再以自己的名義上疏,估計文件還沒傳到京城就已經被de1ete。於是,這回他決定打張好牌讓好兄弟桂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