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齷齪社會
()十二、齷齪社會
夢想揮師統中華,現實殘酷夢難圓。
人生歲月盡蹉跎,豈甘僅作刀筆吏!
也許是小時候,聽外公講名師大將的故事太多了,自打小時候開始,我就一直很崇拜白起、王翦、王賁、衛青、霍去病、周亞夫那樣的名將,如果有一名那樣的名將出世,就可以一統南北朝,再現天下盛世。
所以,雖然我身體不好,即不能舞槍,又不能弄棍,但我一直對軍事最感興趣,各類兵書一直是我最愛看的書籍。在上太學學期間,我不僅熟讀了吳起、孫武、孫臏等大軍事家的兵法,更是將這些兵法靈活地看待,用來分析每一場歷史上的戰役,頗有心得。從太學畢業后,我曾傻傻地想過,如果給我一萬雄兵,我就能消滅北魏,一統天下。
可惜理想和現實的差距總是很大,雖然以優秀成績從建康太學畢業了,可是出身寒門的我,正面臨著從太學畢業即失業的困境。當官不用想了,比登天還難,考了去當吏也不容易。據知情人士透露,明著國家公吏是公開、公平、公正、透明地進行招考,可大多數實際還是講究權和錢,如果想在大一點的郡城中當一名縣衙普通的書記生或捕快,必須送錢一千貫。而大梁一個尚書左仆shè(宰相)的本俸是月薪3oo貫,也就是合現在8oooo元人民幣。一個普通正七品的縣令月薪也才15貫,可見大梁立國之初貪污**是何等的厲害。
大城市我是不想留的了,也待不下去。本來子繼父業去趕馬車做生意或學醫也行,總能養家糊口。比賣糖葫蘆的師兄強吧,可是讀聖賢書受到的教育總是學會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既不能從軍,又不能走政道,實在是不甘心。剛好碰到家鄉義興旁邊的縣城長興縣的邸報司要招錄邸報吏和說書吏各三名,小縣城的吏雖然不像大城市要行賄那麼多的錢,但有的也還是錢權交易。
幸好我母親的表妹的姨媽的堂哥的侄子夏正在長興盤邊一點的廣德縣城當縣令。廣德令夏正和長興令錢兆乾雖然不是親朋好友,但是兩人同是齊朝時候同一屆的太學生,也有同窗之誼,經過數年宦海的打拚,也都當上了七品縣令。所以我家裡請動了廣德令夏正幫忙說情,長興令錢兆乾賣了個人情。我家裡僅是隨便花費了九貫錢請客吃飯,我就在參加報考的九十多名太學生中脫穎而出,經過重重筆試、面試后,以總分第一的成績被長興縣衙下屬的邸報司所錄取。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大梁朝廷長興縣邸報司公吏。
「邸報」並非啥新鮮玩意兒,它是華夏最早的報紙,它創辦於2ooo多年前的西漢初期(約公元前二世紀左右)。當時西漢實行郡縣制,在全國分成若干個郡,郡下再分若干個縣。各郡在京城長安都設有駐京辦事處,這個住處叫作「邸」,派有常駐代表,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長之間做聯絡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有關政治情報,寫在竹簡上或絹帛上,然後由信使騎著快馬,通過秦朝建立起來的驛道,傳送到各郡長官。這就是《邸報》產生的背景。
邸報司可到是新玩藝兒,是我大梁朝建立后才隨之而誕生的產物。並不是說把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有關政治情報送到縣城上來而已。這僅僅是邸報司的一個方面的作用,邸報司更主要的作用是要為朝廷、郡衙門、州衙門和縣衙門服務,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宣傳各級衙門全心全意、一心為公、公而忘私地為大梁百姓服務的新朝氣象和浩然正氣。
說白了,建康的邸報司是為皇帝和朝廷大員服務的,郡衙門的邸報司是為郡守和郡級官員服務的,小地方像我們縣的就是為縣太爺、縣丞、縣尉、教諭四位大爺服務的。
不加入這個圈子不知道,加入了才明白什麼叫公開道貌岸然,私下男盜女娼,報道出來的多麼高尚、多麼愛民如子,實際卻是極其齷齪,極度視民如草芥。
而且最悲慘的是:我們的頂頭上司,是有「長興縣第一苛刻卑鄙無恥變態小人」之稱的年紀四十一歲還未結婚的長興縣邸報司寫部主任龔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