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 第三十九章 冤魂索命秦時恨
在場眾人聽后雖然各自詫異,但心中卻大都存疑。
傳說中地方出現在現實,身邊人還是當事人,這種事委實離奇。
如果此事屬真,便當真是江湖上近百年難得一見的奇聞。
而如果是趙夫人信口胡謅,又太容易被拆穿,毫無意義。
馬見山只道是趙夫人在誑人,喝道:「到這時候還在扯謊!若木老哥,你......」
扭頭看去,劉若木卻一副絲毫不吃驚,也不準備反駁的樣子,讓馬見山一時間也沒了底氣,訕訕收住了口。
方泰經過昨夜之事後,已經知道此地地下埋藏的秘密,才不會對游龍山莊就是桃花源這個秘密有太大的反應。
反倒是趙夫人話語中的其他信息,讓方泰聯想到了別的事情,面色也瞬間僵住。
賀文州聽到「桃花源」三個字后,大驚失色,喃喃道:「竟然是真的?那算卦的前輩說的是真的......」
趙夫人接著道:「劉老狗,你怎麼不敢說話了?被我當眾揭開你劉家的老底,心虛了?害怕了?什麼狗屁仁義山莊!」
劉若木倚坐在輪椅上,對趙夫人的話充耳不聞,閉著眼說道:「賀老弟,你又聽說什麼事了?」
賀文州深深的看了一眼趙夫人,收拾起震驚的情緒,對眾人說道:「月前,賀某接到游龍山莊請柬的時候,正在酒樓吃酒,偶遇了一位算卦的高人。他聽聞劉趙兩家恩怨后,當場算了一卦,對賀某說這山莊便是傳說中桃花源舊址,劉趙兩家宿命糾葛數百年,難分難解,唯有賀某今日前來,救下兩男兩女的性命,才能將這場劫數徹底了結......
「賀某本是不信的,便又以家事問他。這位前輩對答如流,仿如親見,連遠嫁的小女生了個兒子一事都說的明明白白。賀某驚訝之下便請那前輩一道入席,想要請教更多,他卻說賀某的福緣只能聽這麼多,再多問便要折了壽。
「那日用完了午膳,前輩便離去了。賀某心裡卻如同長了一根刺一般,一直想著劉莊主和民章兄的事情,如果能有一線希望化解這段恩怨,也是功德一件。於是今日賀某即便豁出去這張臉,也要強逼塵雲帶我去見劉莊主,當面問問清楚。」
說到這,賀文州朝劉若木一拱手問道:「敢問莊主,此事可屬實么?」
劉若木長嘆一聲,睜開眼看著趙夫人道:「幾十年了,這數代人的仇怨總要有個了結......不錯,她說的,是真的。」
這一句彷彿耗盡了劉老莊主渾身的力氣,又好似終於鬆了口氣,沉重卻又解脫。
「啊?!」
數聲驚呼從場間響起。
趙夫人恨聲道:「你劉家在這山上居然能住的安穩,這些年間,就不怕趙氏幾十條冤魂半夜索命么!」
馬見山不解道:「你們趙家不就死了趙民章一人么?還是比武之後死的。也沒聽說荊州趙家和武陵劉家是世交,哪裡來的幾代人的恩怨......」
趙夫人瞪他一眼,道:「馬見山啊,馬見山,你還真是不學無術!」
孫焉在一旁道:「我聽這位老夫人一直在說趙氏,而非趙家。書中有載: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先秦之時,尚有姓氏之分,比如晉文公的夫人齊姜,便是以齊為姓,以姜為氏。始皇帝嬴政,也是嬴姓趙氏。不過自太史公著《史記》以來,世間便逐漸把姓氏混為一談。
「趙夫人嫁給了趙民章前輩,自然以趙姓冠在名前,但其口中的趙氏卻並非趙家,想來是她的娘家。」
「不錯,我便是當年自秦時避難至桃花源的姬姓趙氏後人!而他劉家便是《桃花源記》中那個尋之而不入的南陽劉子驥的後人!」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後半段有載:「......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趙氏名永寧者,帶著難以消解的恨意,緩緩道出了一個未曾記載於書面,也未在世間流傳的辛密。
姬姓趙氏本是墨家演術支脈,傳承自被稱為「東方鉅狡」的索盧參,尤擅機巧之術。在暴秦焚書坑儒之時,遵守門中律令,帶著家族門人尋到了武陵,在此山中利用機關術打造了一處隱世之所。
族人謹遵祖訓,從不離開,只在山中推演機關之術,日子枯燥而安穩。
直到晉時,那個捕魚人誤闖山中,山中之人才知道世間已經變了天下。從那漁人口中,族人問詢了許多,豐盛的招待了數日,最後安全的送他離開。
那時的族長對族人說:天下更迭,乃是常理。然戰爭紛亂仍不滅於世,非吾等出山之時。於是再度將山門封閉。
那個捕魚人恩將仇報,為了名利將此事告與朝廷,桃花源之名自此傳開,引得世間無數人想要來此尋密。其中以南陽劉子驥最甚。
雖然在古文中,劉子驥在規劃前往武陵之前便病終,後來再沒有對桃花源感興趣的人,也再無人能得其門而入。
但在趙夫人口中,卻有了另外一個不為人知的結局。
劉子驥倒在了探秘的途中,他的子孫卻將這件事繼承了下來,歷經數代人始終尋找不輟。
直到北魏之時,武陵附近發生了一場劇烈的地震,將桃花源中人在山間布置的機關毀壞了泰半,才讓劉家後人再度尋到了這避世數百年的隱秘之所。
但熱情好客的桃花源中人再度迎來的卻不是那好奇的漁人,而是別有用心的陰謀家。
他們以誤入之名誘得同情,暗中引來同夥,在夜晚突施辣手,闖入久不入世,忘記人心險惡的桃源。
殺了一百多人,劉家後人把活下來的近千數趙氏族人盡數關押,將族中流傳乃至新編撰的無數機關書籍佔為己有。
此後,劉家人改頭換面,堂而皇之的以秦朝後人自居,不僅鳩佔鵲巢,還要逼迫趙氏族人為其研製精妙的機關武器,建造複雜的密道莊園。
趙氏雖然不理世事多年,但到生死存亡之時自然不肯就範,找回了生而為人的對自由的嚮往,和刻在骨髓之中反抗和不屈的火焰。
在近百年的虛與委蛇和暗中反抗之下,趙氏暗中建造了許多不為劉家人所知的密道機關。
探聽,反間,犧牲,謀殺……趙氏展開了無窮盡的報復。
劉家在江湖上沉浮了近百年,被趙氏拖著,終究無法憑藉搶奪來的東西成就江湖霸主的地位,反而因為使用的機關暗器故障層出,而近乎成為了笑柄。
直到隋朝時,在劉家越發強硬的壓迫之下,鮮血迸發了。
那一代的劉家主在沒有理由的情況下處死了近半被囚禁的人,大有「不為我所用便盡殺之」的態勢。
趙氏為了生存,妥協了。
在嚴密的監視下,趙氏在不見天日的地下溶洞之中,做出了名震江湖的「八方風雨匣」,劉家也憑之揚名天下,被稱為暗器天下第一,風頭一時無兩。
也正是在那個時期,趙氏憑藉著記憶,在地下用土木石偶重現了當年桃花源的風采。
但時移世易,只能以此憑弔一番,卻終不能再見。
在隋至唐的一百多年間,趙氏一共做出了三隻「八方風雨匣」,但那些需要手口相傳的技藝卻在老一輩人死去之後漸漸消失,只有那些尚未風化的古籍上還記載著那些神奇的技藝。
而從未消散的,還有趙氏族人始終不忘的——自由的嚮往,一代一代從父母口中傳到子女心中。
一直到五十多年前,劉樗櫟祖父那一代,趙氏永寧出生了。族長親自為其起的名字,希望這個女娃能夠得到他們這些老人一生中都無法得到的東西——安寧。
她是那時趙氏最小的一代。
也是最不幸的一代。
趙氏能被利用的只有技藝,而失去了技藝的趙氏便沒有了生存下去的支柱。
就像所有故事中說的那樣,富不過三代,劉家漸漸沒落了。
劉樗櫟的祖父開始覺得被囚禁在地下的那些工匠們成為了累贅,不僅無法再制風雨匣,甚至也沒有有用的產出,只能憑空浪費口糧。
在趙永寧七歲的一天,劉家人把所有的趙氏族人召集到了一起,然後無情的揮起屠刀。
從秦時生存至此,僅剩七十七口的趙氏,被抹去了所有留存世間的痕迹。
不,還有趙永寧。
她那日貪玩,從鐘乳石上跌落昏迷,反倒因此躲過一劫。
醒來的她見到了對她而言世間最悲慘的場面。
父母,族長,朋友……還有那個鄰居家的小妹妹,都被堆砌在那間小小的石室。
是的,堆砌。
毫無生機的死肉。
崩潰的趙永寧在地下憑藉殘留的食水活了三天,終於憑藉父親告訴她的隻言片語找到了被隱藏在廚房的那條密道。
她回到那個被鮮血浸滿的洞里,重新用手沾滿了族人的鮮血,抹在自己的臉上。
在今後的日子裡,她一人便是整個趙氏。趙永寧將會背負起所有的怨恨,終有一日會化作復仇的利刃,重重刺向所有劉家人的心臟。
從那條密道逃出來的趙永寧終於見到了溫暖的陽光。
在那時的山莊中東躲西藏,趙永寧總算找到機會跑到了山下。
她回頭望著桃花林圍繞著的仁義山莊,想著長輩們訴說著的桃花源,還有地下的苦難與冤魂,轉身而去。
從此,她便不是一個人,而是復仇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