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富郡強兵,人才來投
韓忠緊接著出台了一系列的強軍措施,並在宛城南門招賢納士。在招賢過程中,靠近南陽豫州汝南郡原黃巾渠帥波才下屬何儀,黃邵、何曼率領萬人來投。豫州黃巾被黃埔嵩鎮壓后,幾人率領眾人躲入山中靠劫掠為生,得知韓忠升官發財后特來投靠。韓忠親自接見了眾人,讓幾人率部屯於葉縣,並讓所部務必遵守軍規,不可做違法亂紀之事。
不久有三位黃巾舊將來投,分別是周倉、裴元紹、廖化,黃巾起義失敗之後三人落草為寇,聽說南陽韓忠之名,不遠千里特來投靠。韓忠聽到此三人來此非常高興,組織原黃巾舊將一同歡迎三人。
此三人在三國期也算有名,為黃巾二十四將。周倉此人素有忠義,歷史上常年跟隨關羽,關羽死後也隨之而去。廖化此人頗有能耐,歷史典故「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充分說明了廖化之能。裴元紹在黃巾眾將之中也算是頗有武力。
韓忠府內,眾將士齊在。韓忠為幾人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幾人感動不已。
韓忠趁著酒勁高興道:「幾位弟兄肯來投我,我甚為高興,今後我等一起共享富貴。」
周倉稟報道:「多謝將軍肯收留我等,今後唯將軍之命是從。」
韓忠哈哈大笑,走近周倉握住其手道:「元福,天下黃巾本為一家,都是自家弟兄,不必見外,你留下統帥我親衛大軍如何。」
周倉大喜,連忙說道:「末將遵命。」
韓忠又對著裴元紹、廖化說道:「二位弟兄暫時加入高順部、協助練兵如何?」
二人連忙拜謝道:「一切聽將軍安排。」
韓忠府內其樂融融,眾人喝酒至深夜才離開。
時間很快來到公元185年,韓忠率軍巡查各縣,發現老百姓顛沛流離者甚多,韓忠心想這都是自己治郡無方呀。韓忠立即召命親衛傳令眾縣令回宛城詢問政事。
一月後眾縣令齊聚宛城韓忠府內,韓忠惱怒問道:「我走遍宛城多縣,為何各縣治下流民甚多,爾等是如何治下的?」
眾人見韓忠發火不敢言語,其中一縣令稟報道:「太守看見的流民乃周邊郡縣湧入,我各縣實行《南陽新政》以來,太多流民聞聲湧入,而土地越發稀少不夠百姓耕種,故出現此狀。」
韓忠聽后大驚,看樣子是自己新政起效果了。韓忠看著眾縣令上繳的人口、土地登記冊,人口果然大幅度上升,然一看田地畝數,韓忠發現良田幾乎都掌握在大族地主手中。
韓忠在案台上走來走去,大腦飛速運轉,思考到現在自身實力不夠,還不能對士族用強。於是對著眾縣令說道:「我錯怪諸位了,爾等務必要加大開荒力度,將流民安置放在第一要務,將所有流民組織起來繼續去開荒,繼續推行南陽新政,明年我再巡視各縣,哪個縣推行新政得力,我必重賞,推行不利者必重罰。」
眾縣令聽后連忙答諾,彙報完政務后紛紛趕回縣裡。
經過一年建設,南陽宛城建成了一座巨大的醫學館,但是缺乏名醫。韓忠立馬就想到了華佗和張仲景。經過多次尋找,終於找到了二人,韓忠命人請二人來南陽,二人一開始擔心韓忠黃巾軍出身不願意前往南陽,后兩人見韓忠如此熱衷發展醫學,都被韓忠真誠所感便前往南陽,在醫學館看病,治學。
時間來到了186年,韓忠再次外巡各縣,發現治下基本已無流民,韓忠甚是高興,大賞有功之臣。
韓忠太缺乏人才了,心中一直念著黃忠、文聘二人,於是決定再去黃忠、文聘二人府中拜訪,之前多次拜訪都被二人婉拒。
一日韓忠來到了的黃忠府上,正好文聘也在。三人坐下后,韓忠對著二人直接說道:「兩位將軍,一切可還好。」
黃忠二人這一年多來,一直看著南陽的變化,一直深受韓忠厚待,慢慢對韓忠改變了看法,此人詐騙二人手段或許有些卑劣,但有一顆愛軍為民之心。
黃忠道:「多謝太守挂念,我等一切都好。」
韓忠直奔主題道:「兩位將軍應看到了南陽的變化吧,爾等身為南陽人士,是否想過為南陽百姓出力」。
二人未語。
韓忠又道:「當初我用卑鄙之計詐二位將軍來營,實屬無奈,我深知你二人有大才,不忍我軍士兵再添傷亡,故生此計。你二人既不願投我,且去吧,只求不要與我南陽軍民為敵。」
二人為韓忠心胸感到佩服,心中唯一介懷之事已散,認定韓忠是他們心中的明主,文聘二人連忙跪下道:「如蒙將軍不棄,我二人願為太守效犬馬之勞。」
韓忠大喜,忙將二人扶了起來,說道:「有漢升、仲業相助,南陽百姓之福也。」
隨著黃忠二人加入韓忠陣營,韓忠將領有所寬裕,韓忠準備對自己直屬中軍作出調整。
一日韓忠府內議軍事,諸將皆在,韓忠對著眾人說道:「高順校尉一直想組建一支無往不勝重步兵,我亦贊同之,高校尉可在全軍選拔優秀士兵一萬,爭取練出兩千重步兵,練兵所需一切優先保障。」
高順聽完興奮回道:「末將遵命」。
韓忠又道:騎兵由漢升統領,廖化為副將。」
黃忠剛投韓忠不久竟然被如此重用,心中甚為感動,連忙抱拳領命。
廖化稟報道:「遵命。」
文聘算是一位文武全才將領,韓忠對著文聘道:「仲業命你率去鎮守樊城,並自行招募組建水,裴元紹為副將。」
二人立即回稟道:「末將定不辱命。」
樊城立於漢水之北和襄陽隔漢江相望,可直通長江,此地戰略位置極其重要,這可是南陽郡唯一可以建立水軍的地方,是征伐長江以南的橋頭堡,也是南方想要北征的需要跨過的第一個重鎮。
自黃巾之亂之後,各地刺史、太守擁兵自重,隨意徵兵,將所管地看成自己的封地一般,基本不受朝廷控制。
這一年發生了兩件事,西涼羌族勾結漢族軍官韓遂等人反叛朝廷,勢力越演越大,朝廷幾次圍剿未果。荊州南郡太守秦頡被手下將領趙慈殺了,該軍官起兵造反,在連下南郡數縣。新任荊州刺史王敏率軍討伐,然賊軍勢大,一直未能剿滅。
洛陽皇城的漢靈帝好不容易才過了兩年安穩日子,戰爭又起,甚是惱怒。漢靈帝在皇宮***看著王敏上報的荊州戰況甚是惱怒,對著張讓道:「王敏無用,作戰不利還敢來要兵要糧,國家哪有錢財供此人揮霍。」張讓小心翼翼回道:「陛下,臣有一計,可解此危。」
漢靈帝問:「如何解。」
張讓稟報道:「鎮南將軍韓忠離南郡甚近,可讓其自籌糧草率本部出兵平亂,朝廷不出一兵一錢就能平定此事。」
漢靈帝也覺得張讓此計甚好,這兩年南陽在韓忠治理下日漸富庶,每年上繳朝廷稅賦頗豐,還時不時給自己私庫獻上錢糧,很會做人,漢靈帝對韓忠越發喜歡。於是漢靈帝下了道聖旨,命令鎮南將軍韓忠出兵南郡平叛。
說來也奇怪,秦頡歷史上應該是在南陽被其部下趙慈所殺,沒想到秦頡被自己趕到南郡后還是沒有逃脫被趙慈所殺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