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師徒
等老爺子再回來的時候,宋濤已經站快兩個小時。但精神反而更好。老爺子見他剛練功夫,就上路,很是高興,道:「你果然很有悟性,剛上手就懂了,好,剩下的就是時間積累的問題。以後就這樣站。來,你把你的五禽戲給我練一遍看看。」
宋濤就把每天必練的五禽戲練了一遍。老爺子邊看邊點頭,道:「你的五禽戲也練到神形兼備,深得其精髓。不錯,既然你有這樣的底子,那就更好辦了。形意拳,基本屬於象形拳。它的主要套路,多是摹仿一些動物的捕食及自衛動作而成。即所謂『象形而取意』。如龍、虎、猴、馬、鼉、雞、鷂、燕、蛇、鳥台、鷹、熊、等等,被稱為形意十二型,乃形意拳對敵的高級手段。練好任何一型都有奇效。十二型和你的五禽戲,都是模仿動物而來,兩者同源同理。現在,我就在教你其中的虎、熊、猴、馬、雞五型,都是和五禽戲里的五禽相對應的動物。你應該很快就能上手。來,我做你看一遍,感覺一下。」
宋濤仔細的看著老人的動作,果然和五禽戲很相似。不同的是,五禽戲是養生功,動作比較舒緩,而形意五型是對敵之用,動作速度很大。但兩者的神韻是一樣的,都是模仿動物生活動作而來。所以,一遍下來他,也有了不少的心得。
老人在一旁,親自手把手的糾正他的每個動作,要求做到分毫不差才可以。這才是真正師傅帶徒弟的態度。以前,師徒吃住都在一起,感情比親孩子還近。因為,師傅要時刻指正徒弟的所有動作。就是這個原因,古時候,名師最多也就帶幾個徒弟,就了不得了。徒弟出師,就完全可以代表師傅。無論好事壞事,都要替師傅接下,當自己的事辦。要不,收徒弟有那麼多的規矩呢?肯定是要全方面的,考察其心性人品和資質。有的跟了師傅十幾年,都入不了門。
民間傳說,早年太極宗師楊露蟬,去陳家溝拜師學藝,幾次三番被拒之門外。最後,只能扮成啞巴,才混進去找機會偷學。一呆就是八年,最後終於感動其師,才真正收他為徒。當然,這只是傳說,但也說明國術前輩們,都因為知道機緣難得,所以,才珍惜來之不易的修行機會,最後終成大器。
早時候,一般師父眼裡,會把徒弟分成四種:一傳人。二經濟來源。三傳人經濟來源兼而有之。四應付任務。動蕩年代,學武術本來就是防身和混飯吃的。有錢人家孩子,學武就是防身為主,沒錢人家孩子學武,就是混飯吃的。作為師父,一般也不會象電視里演的,都是仇視富人孩子,親近窮人孩子。相反的,如果富人孩子本身資質好,又刻苦,品德也好的,師父更願意傾囊相授。倒是有些窮苦出身的徒弟,師父反而要因地治宜了。
因為,一般鄉下的富人家庭,也就是吃的好點,用的好點。根本沒有達到象電視里演的,動不動就官商勾結,欺壓百姓的地步。要達到那樣的高度,也不是一般的地主富人家庭能有條件的。事實上,鄉間的富人更忌憚政府的。因為,政府對他們更多的是掠奪。而且,這些富裕家庭,多數都是以勤儉起家,多數創業,祖宗都是非常刻苦,在鄉間都擁有比較高的威望和良好評價的。也就是所謂的鄉紳階層。又由於他們在財富上的餘力,所以相對來說,還能經常做一些慈善事業。名聲一般都不錯。鄉間的富戶,也沒有特別雄厚的財力,如果,子代不善,多數也就很快敗掉了。所以,如果還能保持富裕,當家的人一般都是屬於鄉間精英。鄉間的窮富階層之間的矛盾,並沒有後來宣傳的那麼尖銳。這東西就象民族矛盾一樣,沒有一些人在那挑撥煽風點火,大家也都沒事。
而練武要練的好,說實在的,是個耗錢,耗時間的活。要有錢保證營養,有充分的時間保證訓練。頭腦多少和受教育程度有關。所以,真正一些民間的高手,排除和尚道士等,這些非正常意義上的社會人,很多家庭條件都還不錯,或者,至少他們學武期間的家庭條件都不錯。真要是窮的叮噹響的家庭,因為供養不起,一般也就練個三招兩式的,練不出高手的。
做師父的最討厭的徒弟,就是人品比較差的。這樣的人,窮人家裡很多,富人家裡也不少。所以,大多數師父,更願意收家庭條件好的徒弟,原因也是必然的。徒弟有錢,師父日子也好過一些。徒弟有錢,將來練好了武術,也不會拿武術混飯吃,搶師父的飯碗。徒弟有錢,將來練好了,一般也不會和別人爭強鬥狠,或者落為匪寇敗壞名聲。另外,封建時代,徒弟有錢又練武的,也有可能走武舉的道路,光耀門楣,也光耀師父。
反而,一般師父對家裡特別窮,練武意願卻非常強烈的人,多數都不收。跟電視里的宣傳正好相反。因為這種人,一般心地不仁。因為一個人家裡貧窮,你正年輕,不去辛勤養家,孝敬父母,要麼你是不孝。如果你不是不孝,那就是企圖把練武當成發家的途徑,你就是不仁。因為你要靠武發家,說白了,你就要去打別人。而且你練武意願越強,將來出手可能也越狠,你靠打別人出人頭地,屬於心地不仁。再說,山外有山,弄不好你也就死在別人手裡。你說這樣的徒弟,你花心血去教,有什麼意義呢?所以,如果徒弟人品沒有什麼明顯的缺陷,家裡條件又允許,你自己肯下功夫,對師父好點,那基本上師父都會認真教的。沒學到好的功夫,多數都是自己天賦有限,或者不夠刻苦。當然,如果師父有心把你當傳人,可能就會對你嚴格一些。如果只是當你是經濟來源,你本身品德上也沒什麼大缺陷,那一般該教的也都會教,就是要求上不會那麼嚴格了。
師父在基本功訓練階段,就可以將徒弟的底細摸清楚,然後就進行分類教學了。人品差的,一般是不教了。如果因為各種原因實在無法開除,則多數都是教套路,不教口訣,不進行對抗訓練。其內容有些類似於電視里的「手談」或者「講手」,你一個泰山壓頂,我對一個舉火燒天。就是把套路的每一個招式拆開,然後剔除套路中輔助動作,用口訣形式,闡述每個散招的應用方式和方法。學會了就可以進行拆招對抗練習,也就是所謂的散手了。只有練完散手的人,才具備成為一個武術專業人士的入門資格。然後,師父的任務就完成了。修行高低,就看個人了,這就所謂:「師父領入門,修行靠個人。」
但由於古代沒有專利局,也不存在知識產權保護,加上有門戶之見,所以,一般這些口訣都編製的比較模糊,屬於簡單易記,不易懂。如果沒有專門的師父給你示範,那你拿了也沒多大用處。如果你沒有練習過本門的基本功和套路,學了更沒用。這也是古代中國的武術環境造成的。如果光練套路,不懂口訣,不進行對抗訓練,那就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秀腿。打起來虎虎生風,自我感覺良好,用起來手忙腳亂。純粹是師父不想教你,給你應付任務而已。從記口訣開始,師父就開始進行拆招散手訓練,然後就是進一步的熟練訓練。練到一定程度,熟能生巧了,就變成了一種本能反應了。
通常是師父教你練好基本功,再把口訣給你,再給你示範口訣,基本上就是完成任務了。教學內容就已經完成了,剩下的就是熟練程度了。到這一步,師父就準備讓你出師了,或者辭職走人。其實,傳統武術本身是很科學的,因為它都是從生死搏鬥中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經過各種實踐淘汰之後,保留下來的。只是由於古代的門戶之見,還有職業競爭,生活所迫等原因,以及一些迫不得以的原因。比如徒弟品德不好,又有背景不得不教這種情況,所以,有些口訣採用各種各樣的神話或者虛無的謊言進行修飾。最終導致傳統武術,有了大量的神奇怪論的現狀。這都不是真實的傳統武術。
中國武術,自古就是從自然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所以,它肯定是遵循自然規律,人體規律,運動規律的。傳統的武術訓練,和現在的搏擊訓練,其實原理是一樣的。內容也是相通的,只不過是訓練目的不同,導致一些內容和方法上,有些差異而已,但道理絕對都是一樣的。現代搏擊技術的專項訓練能力和深入程度,都是超越傳統的,只是由於競技環境和目的不一樣,所以,現在搏擊技術內容比較相對顯的比較單一。但單在專項深入程度上,則是傳統武術所遠不能比擬的。
傳統武術的訓練程序,其實非常科學。從基礎入手,訓練力量和步法,身法,然後訓練技擊動作,最後進行對抗訓練,增強熟練程度和速度。整個程序,其實和現代競技體育完全一致,這才是符合事實的。根本不存在什麼神奇怪論,都是看的見摸的著,感受的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