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知青下鄉(完結二)
沈朝顏回到家,才知道沈家分家了。
「奶,你不是說,你和爺爺還活著,就不分家嗎?
我才幾個月沒回來看,怎麼把家分了?」
「哎呀,還不是那群下鄉的知青鬧的。
他們不想住村頭那幾個破房子,看上咱們家老宅子了。
還有人鬧著要住你那院子里,讓我給罵走了。」
提起這個話題,李婆子就火冒三丈。
「你是不知道哦,他們就是不知好歹。
本來村裡人挺歡迎城裡人到來,還給辦了迎接儀式。
結果有些人,趾高氣昂,鼻孔朝天,一副看不起鄉下人的樣子。
安排住的地方都打掃乾淨了,人家偏偏看上沈朝顏的磚瓦房。
還說人沒回家,他們住一下怎麼了?
他們都是下鄉支援農村建設的,必須讓他們吃好住好。
想占我們沈家便宜,也不看看他們是誰。
那我老婆子能慣著他們!」
「奶,先消消氣,慢慢說。」沈朝顏幫李婆子順順氣。
只能說那些人,初來乍到沒搞清楚狀況,太天真。
偏偏沒選好對象,招惹了村裡最大的極品一家。
被李婆子追著罵哭好幾個,還被三個媳婦追著打。
大隊長和村裡人一聽,他們要住沈朝顏的瓦房,立馬不幹了。
他們沈宋兩村富裕起來,多虧了沈朝顏出點子幫忙。
這把沈朝顏得罪死了,萬一人家住城裡不回來,他們豈不是沒好日子了。
村裡媳婦大媽齊上陣,立馬從笑臉相迎,變成翻白眼使絆子。
把送給知青點的,桌椅板凳掃把木箱全部拿了回去。
修補好的房子,又重新把屋頂茅草瓦片拿走。
第一波來的知青們,只好灰溜溜自己動手修補。
有氣不過的,去公社找負責人告狀,結果被分個更差的村子。
當然,大隊長也被叫去挨了一頓訓斥。
從公社回來之後,大隊長就找到沈朝顏爺奶。
說是後續還有很多知青下鄉,屋子空著還會惹來麻煩惦記。
「乖孫女兒,我是沒想到啊,他們惦記咱家房子。
你隊長叔說了,房子不能空著,不然後面更麻煩。
我這不是一琢磨,立馬把家給分了。
你大伯一家跟爺奶,住這個磚瓦房。
你二伯一家住老宅,房頂翻修了,都給換成瓦片了。
你要是不回家,你爸媽就先搬你那院子住。
等你們夫妻回來,再讓你爸媽搬回來住。
想著我就來氣,幾年沒罵架了,他們還當我老婆子提不動刀了!
要不是怕你隊長叔再被叫公社挨訓,我才不怕他們。」
李婆子叉著腰,又想指天跳罵。
「奶,咱不跟他們一般見識,以後有他們吃虧的時候。
等幹活的時候,他們就沒力氣找茬兒了。
奶,五個孩子都回來了,你可得幫我看著啊,我看不住。」
沈朝顏抱著李婆子的胳膊,賣慘轉移話題。
老人家年紀大了,不能總生氣。
從知道知青下鄉起,沈朝顏就知道會出現城鄉矛盾。
一些沒幹過農活,沒吃苦下地的人,開始肯定會鬧騰。
等吃過幾次虧,磨平稜角就安靜了。
「哎喲,我正準備去看看孩子呢!
聽說你顧家老爺子也來了,我這不就立馬下工跑了回來。
你爺一會兒也回了。
咱們先去你院子里看看,可別冷落了客人。」
李婆子扯扯身上的衣服,拉著沈朝顏就走。
「奶,你別急,孩子在家跑不了。
我們打算住個幾年再回城,奶你可別嫌我煩吶!」
沈朝顏扶著李婆子的胳膊,我自己院子里去。
「奶高興還來及,咋會煩。
要煩啊,也是你姥爺覺得煩。
你們娘四個就夠讓他頭疼的。
現在又多了倆孩子,哈哈哈,回頭你姥爺指定離家出走。」
李婆子想起來親家公跳腳的樣子,忍不住大笑。
「奶,明天我就接姥爺來家裡住!」沈朝顏笑眯眯地說道。
祖孫倆一樣笑得眉眼彎彎,樂呵地走進沈朝顏的院子。
沈家的開心熱鬧,被一扇門緊緊鎖住。
知青點的熱鬧,卻是人盡皆知。
吸取第一波知青的教訓,這次大隊長接回來人,交代幾句就開溜。
他只負責接人和準備住的地方,其他事隨知青們自己安排。
實在是他們太鬧騰了,大隊長怕被纏上。
有人因為房子破鬧脾氣,有人因為床鋪位置爭,有人因為行李擺放佔位置吵架…
村民們觀眼觀心,站在不遠處看熱鬧。
他們的熱情,已經被第一波知青給耗乾淨了。
白眼狼的事,村民們見識到了,索性啥也不管。
等他們拿錢票求村民們辦事的時候,看他們還會不會鼻孔朝天。
知青們手裡有東西,他們幫忙還能多個額外收入。
在李婆子洗腦帶領下,村民們把佔便宜薅羊毛,表現的淋漓盡致。
知青想要東西,想找他們辦事,要麼拿錢票,要麼得拿東西換。
誰家敢白給白幫,全村人都不待見。
當然,也不是所有知青,都這麼不懂事。
有一部分熱血青年,幹勁兒十足,激情滿滿。
有一部分知青,認命妥協,老老實實接受大隊里的安排。
不過,大部分人是哭哭啼啼,直呼鄉下生活太苦。
每次新一波知青過來,知青點就得鬧騰一段時間。
然後,經過相互磨合,最終成了下地勞作的一份子。
沈朝顏路上遇到的幾人,果然與其他人不同。
他們直接出錢,找村裡有磚瓦房的村民租房住。
找到沈朝顏家,沈朝顏一口拒絕。
建議他們要是有錢,可以自己蓋房子住,村裡面有空地。
幾人挺有人錢,一人出錢蓋間磚瓦房。
隊長叔收了他們的蓋房子錢,樂呵呵地安排村民幫著蓋房子。
直感嘆,還是這一波知青懂事,知道給村民們創收。
不像第一波知青,一毛不拔,鼻孔朝天,還惦記村裡人的東西。
於是,沈家村比較閑的人,紛紛接了蓋房子的活計。
對於這事兒,沈朝顏只是聽一耳朵,沒多關注。
畢竟看多了,歷史資料和年代小說。
沈朝顏大致能猜到,事情發展走向。
大概率就是,知青下鄉前,跟家裡鬧騰一番。
剛到知青點,不適應,相互磨合一段時間。
然後,是帶著好奇跟著村民下地幹活。
經過艱難困苦,適應了幹活的節奏,和村裡的生活。
帶著回城的希望,日復一日期盼著回去的一天。
直到熬不住了,有人找鄉下人結婚,成為村民中的一員。
有人運氣好,等到了高考,重新走出農村。
至於,其間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或者糟心慘事,那就另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