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建立村莊
許楓一聽,頓時笑著問道「哦?奉孝為何如此自信?」
郭嘉行禮之後說道「大王,臣之所以這麼自信,自然是根據我們秦國全方面的實力。首先是民心,秦國民心所向,百姓對大王更是愛戴有加。雖然這幾年楚國的國策很是不錯,百姓對項龍也很是尊敬,但是跟秦國相比,楚國那是萬萬比不上的。」jj.br>
「而這第二嘛,自然就是國力!我秦國地處中原以及北方,幅員遼闊!不論是糧食、豬馬牛羊、金銀銅鐵礦、又或者是煤炭木材,都不是楚國南方三州可以比擬的。我們不怕打持久戰,就算是打個三五年,我們秦國依舊如此,根本不會有絲毫的變化。但是楚國則不然!如果兩國之戰陷入焦灼,拖他個三五年,到時候楚國不僅國庫空了,只怕整個國家都要被掏空了!」
「而這第三,則是軍事!我秦國披甲者何止千萬!就算除去各郡縣的守軍,我們能夠輕易調動的軍隊,加起來也有上千萬!這個人數,恐怕不是楚國可以達到的吧?不僅如此,我們的裝備都是最強的!無論是兵器、盔甲、弓弩、又或是戰馬等,我們都要強過楚國。」
「至於最後,則是人才!我們秦國謀士如雲猛將如雨。頂級的文臣、謀士、統帥、猛將加起來,已經超過了十人!試問天下間,有哪一個國家有如此強大的頂級人才!?一流的人才無數,二流三流那更是如同過江之鯽一般源源不絕。無論是集結一處的大規模決戰,還是分散成數個小戰場的戰鬥,我們秦國都可以遊刃有餘的應對。而楚國呢?滿打滿算也不過三人而已,文臣、謀士、統帥各一人,猛將更是一個都沒有。人才數量如此懸殊,試問楚國憑什麼能獲勝?」
隨後郭嘉再次行禮說道「大王,有此四大優勢,我們秦國必勝,而楚國必敗!」
聽完郭嘉的話,許楓眼神越發的熾熱了。
不愧是號稱鬼才啊!對局勢的分析可謂是一針見血!
這些事情平時或許會想出來一些,但是將他們完整的整理並說明,那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了。
「好一個郭奉孝!對戰局分析的如此詳細明了,本王果然沒有看錯你!」
郭嘉聽后,立刻行禮道「大王謬讚了,這些也不光是臣自己想出來的,很多都是跟逍遙侯探討之後才想到的。」
這時,一旁的張良說道「大王,奉孝年紀輕輕,就有如此的能力跟見解,絕對是大才啊!」
許楓點點頭說道「嗯,不過話雖如此,我們也不得不做好萬全的準備。楚國吞併蜀國之後,有李儒跟法正加入,此二人都是一流頂尖的謀士,其能力絕對不可小覷!而且秦楚的邊界如此之長,我么也不能確定倒底在哪裡決戰。也有可能,對方是打算來一個多方位作戰。」
張良跟郭嘉對視一眼,隨後張良說道「大王,臣商量過後,一直認為楚國會選擇在南陽邊境決戰!」
聽到張良的話,許楓頓時一愣。
隨後疑惑的問道「哦?這是為何?」
張良緩緩說道「大王,相比較我們,那楚國應該更怕我們秦國多方作戰吧?我們秦國有四大軍團,每一個軍團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但是楚國則不然,楚國雖然收編了蜀國的人才,但是他們極其缺乏頂級的人才。除了那李牧可以跟四大軍團之一抗衡以外,其他的軍團根本就不是其餘三大軍團的對手。如果我們分成兩路甚至是三路出兵,那麼楚國只怕是更加的被動了。所以,臣認為楚國肯定會選擇南陽這個地方為主戰場,在這裡跟我們決死一戰!」
聽完張良的話,許楓這才反應過來。
確實,相比較起秦國,楚國確實更害怕分兵。
玄武軍可以從金城出兵進攻漢中,朱雀軍可以從東安出兵進攻九江。
而白起則是率領主軍團出戰南陽,這樣安排的話,中路或許很是被動,但是其他兩路絕對可以極快的打出優勢。
三路包夾的情況下,楚國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那既然如此,我們不如就按照這個戰略來布兵!」
這時,郭嘉說道「大王,話雖這麼說,但是我們卻不可以這麼做。」
許楓疑惑的問道「這是為何?」
「大王難道忘記了吳國嗎?」
許楓一愣,隨後立刻說道「你是說,吳國可能會跟楚國聯盟!」
郭嘉點頭說道「不是可能,而是必定聯盟!一旦我們分兵三路,到時候吳國出兵助戰,那陷入被動的可就是我們了。無論是進攻中路大軍,又或者是進攻琅琊郡,我們都會十分的危險!一個弄不好,甚至會全盤皆輸!至於提前滅掉吳國,這也不是一個良策,一旦選擇用兵,只會提前挑起秦楚之戰而已。這不管是對楚國還是對秦國,都不是一個好事,所以我們必須謹慎的制定戰略才行。」
聽到二人的話,許楓越來越感覺到一個頂尖的謀士對戰局的影響有多麼的大了。
當初曹操憑藉著戲志才、荀彧、荀攸、程昱幾人,在前期快速的打下基礎。
後來戲志才早夭,荀彧又推薦了郭嘉。
曹操得到郭嘉之後,可謂是一飛衝天,更是一舉平定了北方。
而郭嘉則是死在了平定北方的路上,臨死前給曹操制定了未來的幾步戰略。
如果曹操一直按照郭嘉的戰略來打,那麼天下遲早是曹操的。
可惜,曹操急功近利,並沒有完全聽從郭嘉的戰略,這才使得赤壁之戰大敗。
從而才有了後來的三足鼎立。
由此可見,一個頂尖的謀士,那是可以左右整個天下的戰局。
想到這裡,許楓起身說道「既然如此,那本王就跟項龍來一場正面對抗!憑藉我們秦國近千萬大軍,難不成還滅不掉一個楚國!」
張良聽后,思索一會說道「大王,決戰自然是沒問題,可我們也得防備著吳國!如果吳國跟楚國兵合一處,那我們自然是不懼,可萬一他偷襲琅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