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成吉思汗之死(12)

第12章 成吉思汗之死(12)

成吉思汗休養了幾天,氣色大有好轉。在引誘阿沙敢不前來偷襲的日子裡,天天喝著美酒,吃著涮羊肉,身體漸漸康復。

阿沙敢不落入陷阱的時候,成吉思汗與也遂皇后及近臣們就穩坐在中軍金賬內,聽聞傳報說賀蘭山關已攻下,成吉思汗命令拔營起寨,餘下的眾官兵一起緩緩開進了城中。進得上書「克夷門」的城門,只見到處屍山血海,守城軍民幾乎已經被斬殺殆盡。

蒙古大軍每征服一地,都習慣將所有軍民全部殺光,一方面原因是兵力不足,不能分兵統治征服之地;另一方面,蒙古人利用屠城造成的恐怖,來擊垮敵人抵抗的勇氣。只要抵抗,不分男女老少全部殺光;如果不抵抗,只殺成年男子,女人和小孩留下,有些工匠也留下隨軍。屠城帶來的恐懼很容易擊垮敵人抵抗的信心,經常會導致蒙古軍還未殺到,全城人已經跑光了。

屠城的習慣一直在蒙古軍隊里保持了很久,早期為蒙古的征伐建立了重大的戰略意義。直到後期,這個習慣才逐步改變,是因何改變的,這裡暫時按下不表,後文有述。

成吉思汗在眾人的陪同下登上賀蘭山高處,居高臨下眺向中興府方向。見那賀蘭山後一望無際,地形一馬平川,遠遠就可看到幾十裡外的中興府城池,真是地美水肥。成吉思汗暗下決心,此次不攻下中興府絕不撤軍。

下得山來,見胡和魯與拖雷正在城牆上等著他,身旁捆綁著幾員夏軍將官。拖雷與胡和魯上前行禮,稟告成吉思汗,夏軍主副將阿沙敢不和塔庫海均已生擒活捉。

成吉思汗走上前去,面沉似水看著阿沙敢不。阿沙敢不見成吉思汗雙目噴火,早已嚇得雙腿發軟,撲通一聲就雙膝跪地,磕頭如搗蒜,哭喊著:「大汗饒命,望大汗可憐小人上有老下有小,不計前嫌,留小人一條狗命,小人甘願歸降,為大汗當牛做馬,永不背叛!」。

成吉思汗未曾開言,旁邊被綁的一人突然破口大罵:「阿沙敢不,汝個貪生怕死的軟骨頭,全城軍民因汝而死,不是因汝不聽勸阻,獨斷專行,蒙古人焉能輕易破我城池,汝乃千古罪人,還有何臉面跪求苟活於世上!」

成吉思汗用讚許的眼光看著這怒罵之人,胡和魯急忙上前稟告,這是守城副將塔庫海。成吉思汗點點頭,眼光又看向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阿沙敢不,背著手俯身凝視著阿沙敢不,輕蔑的說道:「爾堂堂夏國大將,如此貪生畏死,叫爾等那皇帝小兒有何顏面?爾若正氣凜然,顯出英雄氣概,本汗或可饒爾一命,現卻如此低賤,怕死貪生,豈能留爾?」。說罷,直起身來,掃了一眼胡和魯,胡和魯心領神會,將阿沙敢不拖過一旁,抽出彎刀,一道銀光,人頭落地。

成吉思汗面向塔庫海,溫和說道:「將軍視死如歸,真乃大丈夫也!本汗願留將軍一命,跟隨本汗身邊效力如何?」。塔庫海微微一笑:「多謝大汗抬愛,大丈夫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末將生是大夏人,死是大夏鬼,來世有緣,末將再追隨大汗!」。話音未落,突然甩脫看護的兵士,縱身跳下城牆,摔了個粉身碎骨。.

眾人臉上均現敬重之色,成吉思汗吩咐胡和魯予以塔庫海厚葬,隨後傳令大宴文武,犒賞三軍,原地修整一番后將準備對中興府的最後圍攻。

1226年12月,成吉思汗親自率領的東路軍十餘萬兵馬將夏國都城中興府團團圍住。

而此時的夏國,卻是一片混亂。原來這夏國皇帝李德旺自從蒙古信使拂袖而去之後,整日提心弔膽,惶惶不可終日。李德旺深知,因為阿沙敢不的衝動,勢必惹怒了成吉思汗,中興府一旦被蒙古攻下,必將是血流漂杵,黎庶塗炭。

但是,身為一國之君,俯首納降卻又是何等的恥辱,有何顏面面對夏國臣民。於是,李德旺整日鬱鬱寡歡,聽聞賀蘭山關被攻破后,更是心驚膽戰,終於積憂成疾,在成吉思汗還未到達中興府之前,就一命歸陰了,時年四十六歲,後主追封其廟號為獻宗。

本來李德旺生前已立過太子,作為自己駕崩后的繼承人。但是,太子適時年紀尚幼,根本無力主持朝政,尤其蒙古大軍兵臨城下的非常時期。西夏文武群臣經過激烈辯駁,最終擁立李德旺的侄兒子南平王李哯繼位。

李哯出生於1204年,成為夏主時也才過弱冠之年,臨危受命,別無他法,為先皇舉辦了國葬以後,只能鼓起勇氣積極布防,欲拒成吉思汗於城門之外。好在當時的中興府尚有近三十萬兵馬,城內百姓也有幾十萬人,當時的大夏是半游牧半農耕社會,生產力較為發達,物產豐富。所以,為做長期據守打算,城內已囤積了大量武器和糧草輜重。軍民人人皆知,城池一旦被蒙古大軍攻破,所有人難逃活命,唯有破釜沉舟,拚死守城,方有一線生機。

李哯思前想後,擔心凶多吉少,命人將先皇李德旺的太子和與自己新婚不久的王妃偷偷護送出城,前去投奔當時的盟國——金朝皇帝完顏守緒尋求庇護,同時懇請完顏守緒派兵援助。

誰成想,大夏護送王妃和太子的衛隊出城后,在前往金國的路上,被已經打下西涼府的阿答赤大軍迎面堵截。原來阿答赤攻下西涼府以後,按照成吉思汗的諭旨率西路軍繞到中興府的後方,意欲與成吉思汗的東路大軍對中興府形成合圍之勢。恰巧遇到了從中興府出來的這一隊人馬,蒙軍覺得這隊人馬形跡可疑,於是上前圍捕,護衛太子的一小隊官兵拚命殺出重圍,不知所蹤,而大夏王妃一干人等被生擒活捉。

經過嚴刑拷打,護衛供出了夏國王妃的身份,阿答赤大喜過望,即刻將王妃進獻成吉思汗。這王妃的父親姓趙,是夏國的一位富商,乳名喚作香香,被李哯納妃以後,冊封為麗妃。此時麗妃正是碧玉年華,生的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端是傾國傾城,艷麗無比,被譽為大夏第一美女。

成吉思汗見到麗妃以後欣喜若狂,早就聽聞夏國麗妃美絕天下,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本就垂涎已久想據為己有,如今得償所願,真乃一大幸事。成吉思汗立刻將麗妃改名為古爾伯勒津郭斡哈屯,蒙古語意為「整個天下最美的蒙古夫人」。

成吉思汗重賞阿答赤,即刻就想將古爾伯勒津郭斡哈屯納妃後行房,但這王妃拚死不從,成吉思汗知道王妃與李哯大婚不久,且年紀尚輕,恐一時接受不了,暫且作罷,派人小心看管,容她慢慢回心轉意。

相關鏈接:

涮羊肉:人們使用火鍋來涮煮羊肉的一種食用方式,有傳說是成吉思汗發明的。

拔營起寨:拔起營寨,指全軍出發。

爾:可以解釋為你,你的,可以組詞為爾父、爾輩、爾汝等。

大丈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Yin,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指有志氣、有節操、有作為的男子。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成語,出自宋李清照《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活著就要當人中的俊傑,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無關功利,為給生命一個交代。

犒賞三軍:成語,出自《說岳全傳》。犒:以財物或食物慰勞、鼓勵。三軍:春秋時稱中軍、左軍、右軍為三軍。意思指獎賞、慰勞軍隊將士。

血流漂杵:成語,出自《周書武成》。解釋:杵,搗物的棒槌。這裡杵是指古代戰車上所用的一種長桿兵器。血流成河,長桿兵器都漂了起來。形容戰死的人很多,也泛指流血很多。

黎庶塗炭:成語,出自《晉書劉元海載記》:「黎庶塗炭,靡所控告。」形容人們處於水深火熱的境地。

積憂成疾:成語,出自《能改齋漫錄李逢吉裴度諫穆宗》。意思是形容因積年累月憂思過度而釀成疾患。

廟號:廟號是中國君主死後在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

太子:是指被現任皇帝依法定程序確認的皇位繼承人,只有帝制時皇位繼承人才稱為太子。太子的地位僅次於皇帝,所居稱東宮,並擁有自己的、類似於朝廷的官僚系統,如太子詹事,太子衛率等;需要強調的是,太子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身份,而是需要通過「冊立」,才能取得太子身份。

駕崩:中國古代稱帝王的死為駕崩,后也包含皇太后、太皇太后的死為駕崩。古代皇帝死後之所以叫駕崩,因當時皇帝是稱之為萬人之上,是由萬民擁戴,他有權力駕馭和支配臣民來維護江山和平穩定的領導,成為一種駕之勢的權力,也是屬於一種精神支柱,當他死後已經不能行使權力,精神支柱也沒有了,就形容江山少了支柱會崩塌的意思。

李哯xian:(1204年―1227年8月28日),党項族,夏神宗李遵頊之孫,夏獻宗李德旺之侄,清平郡王之子,西夏最後一位皇帝。

破釜沉舟:成語,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釜是鍋,舟是船。將飯鍋打破,把渡船鑿沉,比喻不留退路,做事果決。

乳名:又稱小名,意為孩子出生后在吃奶時期,父母給孩子起的昵稱,與學名不同,並不正式。意思簡單,琅琅上口,叫著親切,聽起入耳。

碧玉年華:中國古時女子十六歲,稱碧玉年華。出自唐李群玉《醉后贈馮姬》:「桂影淺拂梁家熏,瓜字初分碧玉年。」」所以也可稱破瓜年華,又可稱瓜字初分、風信之年、所謂二八年紀、破瓜之年。

膚如凝脂:成語,出自出自《詩經衛風碩人》。意思是皮膚像凝固的油脂,形容皮膚潔白且細嫩。

領如蝤蠐(qiuqi):蝤蠐:天牛的幼蟲,色白身長。形容美麗的脖子豐潤白皙。

齒如瓠(hu)犀:瓠犀:瓠瓜的籽。形容牙齒潔白整齊,像瓠瓜的籽一樣。

螓首蛾眉(qinshouei):螓:蟬的一種。螓首:額廣而方;蛾眉:眉細而長。意思是寬寬的額頭,彎彎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巧笑倩兮:倩:笑靨美好。形容女子笑得美,笑得迷人。

美目盼兮:指美人眼珠黑白分明,非常美麗。

傾國傾城:成語,最早出自於東漢班固《漢書孝武李夫人傳》:「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原指因女色而亡國,后多形容婦女容貌極美。

行房:意思是指男女結婚後的夫妻生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成吉思汗的秘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成吉思汗的秘密
上一章下一章

第12章 成吉思汗之死(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