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聖上大喜
三皇子府
「主子,徐尚書的長子嫡女得了急症,正在四處尋醫。」
「可知為何?」
「尚未查明,只知今日早晨醒來之後臉險些毀了,劉太醫已經跟徐夫人說,唯有封神醫才能出手救治。」
元珩將手中的扇子收回掌心,意味不明地笑了,果真是天助他也,到了這個節骨眼上讓那老匹夫的孫女得了急症。
「徐府嫡出的孫女是不是就兩個,一個是徐四,另一個貌似還是垂髫之年?」
三皇子印象中嫡女好像就兩個,常活躍在各種宴會上的好像只有適齡的徐四。
「回主子的話,適齡的嫡出只有徐四小姐。」
「時刻關注徐府情況,有情況再來稟報。」
「是。」
他要好好想想怎麼利用這件事坑掉那老匹夫的一塊肉,這徐尚書的孫輩沒有一個驚艷卓絕之輩,全是平庸之人。
據他所知,為了此次的科舉后的選秀,這老匹夫可是上躥下跳走了不少關係,好讓他這如花似玉的孫女嫁入皇室,最好是一舉成為皇上的妃子。
畢竟以徐若昭的身份成為皇子正妃還是太低了些,左不過一個側妃之位,哪裡還能直接當皇帝妃子來的快,肚子爭氣少說還能生出一個皇子來,也省的提前押注最後滿盤皆輸。
看當今聖上的身體狀況,再活個一二十年不是問題。
可若是臉毀了,那可就一切都沒了。
徐府如何,林希壓根不知道,先不說她下的毒不致命,而且時間到了會自行痊癒,就算留些小印子,按照那女子的財力肯定能用上好的祛疤痕的膏藥。
更關鍵的是她壓根就不知道那華服女子是誰家的小姐,當然那家小姐也不知道林希她們是誰。
所以她壓根就毫無心理負擔,而且這事兒她也拋之腦後了。
現在什麼都沒有李書言接下來的殿試重要,這可是面見天子的第一次,自然要打扮的齊整一點。
最好是能恰到好處,讓聖上有個第一印象。
這是林希自以為的,現實是大殿中那麼些人,除非文章寫得極其好,否則很難被皇上注意到。
李書言穿戴一新,雄鄒鄒氣昂昂地出發往皇宮方向而去。
他現在的心態很穩,反正一甲是肯定沒他份的了,但是進士那是板上釘釘的事。
拿不了前三,也不可能是二甲第一名,那後面的名次怎樣都無所謂了,第五十名和第一百名有差嗎?沒有差別。
後續拼的是人脈,家世,能力。
他心態是穩了,林希心態差點要崩,她在家中左右坐不住,只能拉著晴月一塊兒去逛街。
她倒是想出宮門外等候,奈何她壓根就進不去啊,皇宮在內城的中央,而她這個階級的也就只能在外城晃悠。
逛了一下首飾閣之後又找了一個茶館聽說書。
一邊嗑著瓜子一邊聽著說書的,還是挺享受的。
也不知道李書言現在怎麼樣了。
此刻地李書言正在大殿上奮筆疾書,要根據皇帝出的題目現場再做一篇文章,之後就是漫長地等待。
帝皇的時間相當緊湊,等翰林院從中挑出幾篇不錯的文章,再交由皇帝批閱,不可能由皇帝一篇篇看過去的。
「陛下駕到。」隨著宦官的一聲傳唱。
殿內的所有人都跪了下去,高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一道威嚴的聲音傳進下方跪著的每一個人的耳朵中。
等所有人起身後,皇帝巡視一圈,除了一些熟面孔外,就只有一個青蔥挺拔的李書言入了他的眼。
不因為別的,就因為這些人裡面年輕的沒幾個,除了那幾張熟臉,李書言算得上是裡面最年輕的,身姿挺拔,氣質出眾,很難不讓人一眼就看到。
皇帝先是將那幾個寫出優秀文章的貢士挨個問了一遍,又當場拋出民生中人口的問題,讓他們作答。
民生一向是上位者最關心的事情之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歷史證明了百姓的力量,若上位者不仁,亦或者無法讓百姓獲得最基本的溫飽,那帝位就會變得岌岌可危。
再者一個國家的強大不外乎經濟、軍事、文化等,而這些的基礎則是人口,若人口不足,再強的經濟也是為他人做嫁衣。
幾人回答完之後,皇帝神色不明,又點名李書言回答。
「回皇上的話,以學生拙見,應當攤丁入畝,廢除人頭稅。此舉可減輕無地、少地百姓的經濟負擔,促進了人口增長。田畝起丁,田多則丁多,田少則丁少,計畝科算,無從欺隱,其利一,民間無包賠之苦,其利二,編審之年,照例造冊,無須再加稽核,其利三;各完各田之丁,無不能上下其手,其利四……」
李書言從最開始的緊張到後面的侃侃而談,早前林希有問過他當官之後最想幹嘛。
他回答是造福百姓,林希又問他如何造福百姓?
他一時語塞,最終只是籠統的說了一些,如巡視田地,想辦法增強產量、減少一方的貪污以及欺壓百姓的惡霸等等,被林希指責說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林希問造福百姓最重要的是什麼,是百姓,只有解決百姓的溫飽,很多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最直觀的就是人丁稅,國家一方想要人口增加,一方卻要加以徵稅,這讓許多家中生育孩童之人,因承擔不起賦稅而將嬰孩拋棄,其中又以女嬰最多,惡性循環之下如何能好。
所以百姓中有時也會存在子嗣越多越窮的情況,如王二根。
皇帝垂眸仔細想了想,這個事情的可行性。
丁銀與里甲、均徭等四差銀一起,都由地方官員徵用,並不上繳國庫,實際上這項收入多落入官吏的私囊。也沒有全國丁銀的統計數字,只有戶丁的總數,在行政及政策制定方面,國家也未涉及丁銀的處理以及如何支配的問題。
能當皇帝者都不是泛泛之輩,很快就想通了事情的可行性以及能夠帶來的盛景。
「以上便是學生的一些拙見。」
「好好好。」聖上大喜,他已經預見了源源不斷地人口在向他招手,若此事成了,史書上必定會記上濃厚的一筆。
最終李書言以二甲第九名開啟了他的官場人生,也讓不少人側目注意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