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傳衣帶詔劉備之國 發討賊檄袁紹出兵(一)

第60章 傳衣帶詔劉備之國 發討賊檄袁紹出兵(一)

「主公,在下以為此時尚不是出兵兗州的時機。」別駕田豐出班奏道。

「主公才剛剛討伐了公孫瓚,士卒連年征戰,尚未得到休息。且因為常年的征戰,府庫中都沒有積余,就算是與曹操決戰,也沒有穩定的後方支持。」

「在下以為,現在應當先向天下宣傳公孫瓚擅殺劉虞的罪行,同時表明明公殺死公孫瓚是順天應人之舉,並向天子獻俘,然後趁此機會,修養士卒,聚草屯糧。一旦曹操阻攔我們獻俘的使者,明公便可以以曹操阻塞言路,蒙蔽聖聽為由,起兵討伐。」

「到時候明公可以先將大軍屯駐在黎陽,逐漸經營河南地,再修造舟船,襲擊曹操治下的邊疆之地,行彭越擾楚之計,到時候彼不得安,而我之力量漸漸積聚,曹操就不足為慮了。」

但不等袁紹說話,郭圖、審配卻出來說道:「兵法有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敵則能戰。現在憑藉著明公的神武,河北之眾的善戰來攻打曹操,將其擒獲也不過反掌之間。但曹操奉迎天子,掌握兗、豫、徐、揚、司隸四州,更得南陽張綉新進歸附,若是給他修養得時日了,只怕日後就不好再進攻他了。」

田豐道:「救亂誅暴的軍隊叫做義兵,恃眾憑強的軍隊叫做驕兵。義者無敵,驕者先滅。曹操奉迎天子,建宮許都,明公若舉兵南下,是違背作為臣子的道義的。」

「況且廟勝之策,不在強弱。曹操任用酷吏,麾下法令俱興,士卒精練,不是公孫瓚那等坐受圍困的人。現在拋棄穩妥而一定能取勝的策略,卻興起沒有正當名號的驕兵,只怕連明公早年誅殺宦官、力拒董卓的名聲都要賠上,竊為公懼之。」

審配針鋒相對,說道:「武王伐紂,不為不義;況且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我們討伐他,怎麼能說是師出無名呢?現在袁公的軍隊趁著大破公孫瓚的時候士氣正旺,將士們也都想著建功立業,正是及時早定大業的時候啊!」

「正所謂「天與不取,反受其咎」。這是為什麼弱小的越國能夠稱霸,而強大的吳國卻被滅亡的原因。就是因為越王勾踐抓住了吳國先後攻打楚國和齊國,國力空虛,又遭逢天災的機會。別駕的策略重點在於持久,卻忽視了抓緊時機啊。」jj.br>

袁紹麾下眾文武來源也頗為複雜,袁紹是豫州人,上任之時,就帶了許多豫州的文武,如逄紀、許攸、荀諶、淳于瓊等人,這些人多是豫州人士,便叫做豫州派。

另外一派人,則是原先韓馥的麾下,袁紹兵不血刃而收冀州,韓馥的麾下頗有些能人。他們見多了韓馥這樣的庸主,一看袁紹,皆以為明,便紛紛在袁紹帳下效力。這些人便叫做冀州派。

但冀州派中,也大多是豫州人士。那是因為韓馥自己便是潁川人的原因,他就任冀州牧的時候,所帶的幕僚自然以同鄉為主。不過韓馥究竟在冀州多年,麾下還是有一批冀州本地的文武的。

就這樣,袁紹屬下一分為二,而且還有文武不和,二分為四的跡象,更隱隱有按照支持的繼承者不同,四分為八的意思。幸虧迎奉天子一事討論的比較少,不然還可以八分為十六。

諸派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許地方之爭的政敵,到了文武之爭時就變成了同志。因此雖然內鬥嚴重,倒也還沒有撕破了臉皮。

再加上袁紹也確有識人之能,似田豐、審配、辛評等人,原本都是韓馥的麾下,但他們人品端方,才能出眾,很快都被袁紹提拔到重要位置上來了。

也正因為他們人品貴重,都不願意因為政治派繫上的不同而互相攻伐,這也導致了他們之間一旦出現分歧,互不相讓的時候,袁紹也很難決斷。

並且很多時候他們的分歧也不嚴格按照派系來。

就拿此時田豐和審配、郭圖的分歧來看,田豐和審配都是冀州人,原本都是韓馥的麾下,郭圖雖然是豫州人,但也曾經應過韓馥的徵辟,三個人都可算得上是冀州一派。

若論文武,田豐、郭圖都不帶兵,算是文官,而審配卻是武官,統幕府軍事。

若論支持諸子,田豐年紀大,自己估計自己活不過袁紹,所以這事他一直保持中立。審配和郭圖卻是分別旗幟鮮明的支持袁尚和袁譚。

因此按照八分法劃分派系,郭圖和審配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聯合起來對付田豐的。

但這事就是發生了,袁紹略一思索,便覺得以這幾人的品行,所說的話都是為了公義,而沒有個人感情和私人利益參雜在裡面。

田豐從道義和內政的角度,認為應該在休養生息的時候,趁機獲得征討曹操的大義名分,之後再緩緩進兵,以河北四州龐大的財力、人力慢慢把曹操耗死。

而審配和郭圖卻從軍事和情報的角度,認為曹操經歷了呂布、張繡的兩次叛變,又很快進行了征討袁術和呂布的戰爭。雖然這兩場戰爭都是曹操派劉備去打的,可劉備帶的是曹操的兵,花的是曹操的錢糧啊,不趁著此時曹操軍正虛弱時進攻,等到曹操藉助中原和司隸的富庶恢復過來以後,就不一定能敵得過他了。

袁紹覺得雙方的策略都很有道理,都是具體分析了敵我雙方的情況做出的解答。但是結果卻是截然相反的,袁紹不可能全都採信。

更重要的是,他作為這些人的頭,不論是對是錯,必須要馬上下一個決斷。不然這些人會認為他自己都沒有下定決心,就會產生別的想法,這是袁紹一定要避免的。

「元皓所說,是老成持重之言,然則恨緩。正南、公則之言,甚和吾意。傳令我軍迅速調集糧草,集結兵員,準備南下。我再手書兩封信,一封交給劉表,一封交給孫策,約他們共同出兵討伐曹操。」

眾人聽袁紹已然做出決斷,紛紛拱手稱諾。

昔年漢高皇帝劉邦征戰時,多賴呂后及其宗族之力,呂澤、呂釋之隨從周旋,戰功赫赫。故而有漢一代,外戚都是皇家信重的對象。

可任何一個群體都不能無條件的信任或防備,外戚亦如是。

漢家的外戚里,自然有呂澤、衛青、霍光這樣既人品端方,又才華蓋世的治世英才,堪為百官之表率者;也有竇嬰、霍去病、竇憲這樣雖然才幹過人,但是為人跋扈者。

他們在君王有憂慮的時候可以為君分憂,君王沒有憂慮的時候可以給君王創造憂慮的人。

到了後漢,外戚的質量下降嚴重。外戚里便都是梁冀、何進這樣野心勃勃而沒有半點才幹,最終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也對國家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董承憑藉著董太后的關係,將自己的女兒進予劉協,也升級成了國舅。董國舅一直覺得,自己既是國舅,又是統領西涼兵的姓董的人,相當於何進、董卓二合一了,天子就該在自己手裡捏著才行。

可是現實卻是,在長安的時候,有李傕、郭汜;離開長安了,有韓暹、楊奉。自己一直沒有掌握皇帝的機會。

董承學習了前輩何進的優良經驗——召外藩,矯詔把曹操召喚到洛陽,讓他攻擊楊奉、韓暹的軍隊。可誰想到,曹操也學習了前輩董卓的經驗——自己掌握皇帝。董承又是一陣白忙。

自那以後,皇帝就一直在曹操手裡捏著,自己能把握的,不過是宮門禁衛的軍隊,只要一出了皇城,自己這個國舅就什麼都不是了。

而且最近皇城裡面又出了個呂國舅,在不斷的分潤、侵蝕自己原本就不多的權力。讓董承更加鬱悶了。

「啪嚓!」

「奴婢死罪!」

董承正在琢磨事,心不在焉的讓婢女給自己換上朝服,誰知道那婢女正在給他系玉帶的時候,他忽然一轉身,那玉帶的一擰,上面的一個帶扣啪嚓一聲斷成了兩截。

「混蛋!這這這……這可是御賜之物啊!」

董承見美玉碾成的玲瓏圖案被折斷成兩截,不由得大是心疼,忍不住破口大罵道。他伸手顫顫巍巍的拿起來斷成兩截的玉玲瓏,卻發現裡面襯著一塊白綾。

「這是什麼?」

董承見白綾上似乎有紅色的痕迹,便將其抽出來打開。

細看之下,董承不覺啞然失笑,那原來只不過是用硃砂畫著一道平安符罷了。漢時本來對於巫蠱就頗為忌諱,更有黃巾之亂,也是道士們造反,因此就算是平安符之類的東西,宮裡也不見有。

這玉帶據說是劉協生母王美人所遺留的東西,想必這女人自知自己逃不過何皇后的毒手,只希望自己兒子能平安長大,故而求來這一道符咒。

董承正要順手將這白綾燒掉,卻聽那婢女忽然失聲道:「這是血詔!這一定是陛下曹司空控制了,向老爺求救寫的血詔啊!」

這婢女知道弄壞御賜之物的罪過可大可小,大了就是處死。因此見到玉帶裡面藏著白綾上面有紅色的圖案,便想到了戲文上衣帶秘藏血詔的事。

她雖然不識字,但只要老爺認了那上面的圖案是字,那麼這玉帶被她弄壞的事便不重要了。因為藏有詔書的玉帶本來就是壞的,不然怎麼藏進去的?

「哈哈,不錯,這正是陛下偷偷用血寫下的密詔!你下去吧,找賬房領五兩金子,此事不要告訴別人!」

董承微微一愣,便是一陣狂喜,他正愁沒機會除掉曹操,這機會不就來了嗎?只要偽造一份血詔,對外就說是皇帝偷偷給自己的,然後再以此召集同伴,除掉曹操,收攏他的部眾,這許都不就是自己的了嗎?

想明白此節,董承就把這張白綾上的硃砂洗掉,忍痛咬破手指,在上面以劉協的語氣給自己寫了一封討賊詔書。

至於要找誰來殺曹操,董承一下就想到了一個最合適的人——劉備。

首先曹操很信任他,董承見過好多次,劉備找曹操的時候從來都不解劍,曹操的侍衛居然也都當沒看見。董承可沒有這種待遇。

其次,劉備在許都城外駐紮著數萬精兵,他有能力完成這件事。

最後,劉備作為天子翻宗譜認證的漢室宗親,面對曹操欺凌天子的行為,一定不會坐視不理。

綜上所述,劉備就是合謀刺殺曹操的最佳人選!

董承懷揣著衣帶詔,來到了左將軍府,卻看見裡面的人正在收拾行裝,似乎要離開。

「這位尊管,敢問……」

「是來送讓我家將軍殺司空的密詔的嗎?放那一堆就行了,一會我一塊燒。」

董承順著那管家的手往那邊一看,那邊堆了一堆的白綾子,過去一看,還都是血書,上面措辭什麼樣的都有,但是大體意思都是要讓劉備幫忙殺了曹操。

既然此時朝中大臣混蛋的居多,那憑什麼想出這混蛋辦法的人就只有董承一個呢?

不過董承來得晚,因此他動了個心眼,想出這種辦法的人,至少都想殺掉曹操。因此董承翻看那些「血詔」的時候,就偷偷留了個心眼,把上面的名字給記了下來。

其實這些血詔還真不是像董承想的那樣,眼下朝廷里雖然缺心眼的居多,但是有膽子謀刺朝廷命官的人可還真沒有這麼多。

這些「血詔」絕大多數是曹操命人炮製的。

原因自然是荀彧向他提出的,一山不容二虎。

劉備在獲得了呂布在宮中的支援以後,在許都實力大漲,隱隱然已經有和曹操分庭抗禮之勢。這挾天子而令諸侯之策,竟然便宜了他人。

因此荀彧以為,雖然將劉備外放可能為自己製造一個敵人,但如果不把他趕走,那許都城中就會出現一個自己的敵人。

至於要把劉備弄到哪去,荀彧還是這一句一山不容二虎。

「那袁紹不是跟劉表、孫策聯合嗎?就讓劉備去做荊州牧,都督荊、揚諸軍事,讓劉備替我們掃除後顧之憂,讓明公可以和袁紹安心決戰。這豈不是兩全其美之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吾乃上將潘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吾乃上將潘鳳
上一章下一章

第60章 傳衣帶詔劉備之國 發討賊檄袁紹出兵(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