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向西的開拓(四)
時間又過去了三年,來到靖康十八年,逐漸鞏固對西域的統治之後,趙洹的目光終於瞄向雪域高原上的吐蕃諸部。
吐蕃自唐朝末年崩解,便一直是一盤散沙,氣候的變化讓高原能產的糧食總量遠不如唐朝時期,加上吐蕃諸部本身也相互敵視攻伐,到如今單個吐蕃大部落,最強的也僅有兩三萬兵,還幾乎都是那種身上穿不起一塊鐵片烏合之眾。
從軍事上論,吐蕃諸部加在一起也不如當初一個西夏強大,一盤散沙狀態,更是只要大宋從撼山、神勇、盪虜、鐵壁四軍任何一軍任何一個旅,都能一路橫推了吐蕃諸部。
攻取吐蕃諸部,難的不是軍事上,而是士兵如何克服對高原反應的恐懼,如何在高原上找到敵軍主力進行殲滅。
為了攻取吐蕃諸部,趙洹早在十年以前就在做準備了。
這些年進入吐蕃諸部的大宋商人,大半都是細作假扮的,探知吐蕃各個部落的情況,以及繪製地形圖等等。
另外盪虜軍一個旅,神勇軍一個旅,與三個守備軍旅,這幾年也一直在青海西側高原上,以及蔥嶺雪山上進行訓練,幫助士兵克服高原反應。
以前沒有人知道什麼叫做高原反應,士兵發生高原反應,只會產生未知的恐懼,自身士氣全無,還影響其他同袍的士氣,導致大軍還未真正進入雪域高原縱深,軍心士氣就受挫了。
現在有趙洹通過岳飛、韓世忠、吳階、劉琦幾人,向各軍士族,以及通過大宋日報,向普通大宋百姓普及了什麼叫做高原反應。
加之幾年訓練下來,五個旅的宋軍士兵都已經克服了高原反應,對高原作戰也有一定的認知,所以趙洹覺得時機到了。
在趙洹的聖旨下,五個旅的宋軍兵分兩路,其中兩個旅從西域路線進攻,三個旅從大理路線進攻,兩路大軍最後將會師邏些城,並駐紮在邏些城繼續清剿其他吐蕃反抗勢力。
兩路宋軍一路遇到的抵抗並不強烈,只要擊敗當地部落首領的軍隊,只要宋軍不大規模擄掠,普通吐蕃百姓不僅沒有抵抗心裡,反而一些普通吐蕃百姓還幫助宋軍,給宋軍帶路。
這並不難理解,吐蕃王朝崩解至今超過三百年,各部落相互仇視相互攻伐,而維持攻伐,勢必對治下的普通百姓徵收重稅,三百年下來,普通吐蕃百姓早已民不聊生。
另外,宗教的發展,農奴與部落貴族的階級固化,也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的。雖然距離後世共和國解放農奴還差了七百多年,但這個時期的農奴生活並不比後世共和國解放前好到哪裡去,甚至更差。
現在的普通吐蕃百姓淪落為農奴畢竟才剛開始百年左右,許多人還追憶著吐蕃王朝鼎盛時期的輝煌,那個時候普通吐蕃百姓也是『上邦臣民』,哪怕有宗教思想壓制,也絕對沒有幾個人真心愿意一直被壓制在農奴這個階層。
當然,普通吐蕃百姓的不反抗,甚至幫助宋軍,也有出兵前的一年,大宋有意將一些輿論傳播到雪域高原上,比如大宋普通百姓的生活,大宋的各種政策等等。
不說其他,就只是沒有徭役這一點,普通吐蕃百姓對大宋的嚮往便遠超對部落貴族的忠誠。
雪域高原太大了,地形、氣候都非常特殊,兩路宋軍用了整整三個月才在邏些城會師,又用了一年多時間才逐步剿滅殘餘反抗勢力,前後近兩年,終於初步把吐蕃納入版圖。
接下來便是以邏些城為中心,推行漢化。
統一貨幣,統一文字,這類初步漢化,並不算困難,畢竟吐蕃本來也沒有統一的貨幣,也沒有幾個認識吐蕃文字的。
反倒是遷移漢民到雪域高原有些困難,氣候的差異不止是中原南北方眼熱與寒冷的區別,還有高原反應等等,耕種方式也不同,同樣的麥子,用中原耕種的方法,在雪域高原上是種不出來的,再加上雪域高原上可耕地面積也極少,許多吐蕃人都只以放牧為生,中原漢人極難適應。
經過一番考慮與和眾臣的商議,最終趙洹做出決策,那就是通過流放犯人的方式來增加雪域高原漢人的數量,為此趙洹還特意下調了流放標準。
本來一些不夠流放的罪名,也達到了流放的標準。
這便讓一些原本就關在牢房裡的犯人達到標準的,雖然數量有限,但大宋疆域廣大,且已經接近一億七千萬的總人口,因此也有兩萬多犯人可以流放。
趙洹還下旨,被流放的犯人,如果其家小願意陪同,朝廷可提供馬車,以及百貫安置費。
雖然這個舉措能增加的數量很少,只有區區數百人,但對趙洹而言,能多一個是一個,他希望能在自己駕崩之前,雪域高原上漢人的數量能超過四十萬。
時間來到靖康二十三年。
這一年,趙洹四十九歲了,他明顯感覺到身體正在年年走下坡路。
歷史上宋欽宗只活了五十七歲,雖然做為俘虜且生活在苦寒的五國城,對宋欽宗的壽命有不小的影響,但趙洹並不敢百分百確定自己能比歷史上的宋欽宗活得更久,就算活得更久,又能多多少年,五年、十年?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換源app,.huanyuanapp安裝最新版。】
不管能比歷史上的宋欽宗多活多少年,他的時間都不多了。
趙洹的目光瞄向了交趾以西的吳哥王朝與蒲甘王朝。
蒲甘王朝好說,疆域比後世緬甸稍大,但始建於唐宣宗時期的蒲甘王朝,至今已超過三百年,自鼎盛時期走向衰落,已有近百年。
當前的蒲甘王朝,其腐朽程度,不比宋徽宗時期的大宋好到哪裡去,幾萬大軍就足矣將之滅國。
吳哥王朝卻要麻煩得多,因為當前的吳哥王朝正是其歷史最巔峰時期,擁兵不下三十萬,且有大量戰象,絕不是幾萬大軍就能輕鬆滅亡的。
理論上來說,該先易后難,如果先滅蒲甘王朝,就可以從蒲甘王朝、大理、交趾三面夾擊吳哥王朝。
可惜大理與蒲甘王朝交界的區域是一片寬廣的熱帶雨林,毒蟲瘴氣遍布,大名鼎鼎的野人山便在那一片,從大理進攻蒲甘王朝並不明知,因此趙洹還是決定先滅吳哥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