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是掄語不是論語
「課外知識?」
一聽到這,五姐妹就不困了,表情好奇的看著楓,等待著他的下一句話。
「沒錯,今天就教你們掄語知識和帶你們了解孔聖人。」
「論語?」
五姐妹一聽到這裡就像是泄了氣的皮球癱倒在了桌子上。
「什麼啊...國文知識本來就難,論語更難!這完全就不是課外知識誒....」
儘管是五姐妹中國文最好的二乃和十分喜愛華夏歷史的三玖在聽到論語時都忍不住頭疼了起來。
喵了眼東倒西歪的五姐妹,楓沒有說話,只是寫下了一頓話。
看著楓寫下來的一行字,五姐妹眉頭緊皺,滿臉的疑惑。
不因為別的,只因為楓寫下來的這句話是用中文寫的。
楓翻譯道:「你只知先生以德服人,卻不知先生佩劍名德。」
聽到這句話,五姐妹的眉頭皺的更深了。
「什麼意思啊?」
楓高深莫測的笑了笑,問道:「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
「?」
三玖想了想后,道:「這個我記得是『君子不自重,就不令人敬畏』。」
楓搖了搖頭,「不對。」
丟進嘴中一塊曲奇餅乾,楓說出了一句讓人驚掉下巴的話。
「君子打人一定要下重手,不然就樹立不了威信。」
一花:「咦?」
二乃:「!」
三玖:「.....」
四葉:「誒?」
五月:「?」
一時間,周圍落針可聞,五姐妹的表情除了目瞪口呆還是目瞪口呆。
楓繼續道:「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聽到這個,二乃眼前一亮,連忙舉起手,「我知道,我知道!」
「那二乃你來說說。」
「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邊說著,二乃還驕傲的昂起了腦袋,等待著楓的誇獎。
然而楓卻是搖了搖頭,「不對。是即便你對待自己的兄弟父母再好,但是你忤逆與我,那我就會讓你消失;不忤逆我,但是總是搗亂,我不會讓那種人出現。」
「可,可是楓君你以前教的...」
「二乃同學,注意審題。我當時教的是課內知識論語,而今天教的是課外知識掄語。」
「論....掄?」
一花拿出了手機,看著屏幕問道:「神如月小弟,請問『子不語怪力亂神。』是什麼意思?」
」夫子不想和你說話,施展起怪力將你打的神志不清。」
「........」
「那之將死,其言也善呢?」
「無論你之前多囂張,在快被我打死的時候,也都會好好跟我說話。」
「既來之,則安之?」
「既然來到了這裡,那麼就安葬在這裡吧。」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我喜歡錢,所以拿走你的錢,這是很有道理的!」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如果有三個我,那麼我們的戰力相當於一個師。」
「........」
「.........」
到最後,五姐妹再次癱軟了下去,今天這節課簡直是給她們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三玖還是不感相信的問道:「夫子先生明明那麼溫文儒雅,怎麼可能是這樣。楓你是不是在騙我們?」
「還記得我剛剛寫的那句話嗎?」
四葉:「唔...我記得是『你只知先生以德服人,卻不知先生佩劍為德』。」
「不錯。」楓而是站起身雙手背後,一臉回憶之色的走動了起來。
「夫子身長九尺,渾身腱子肉,手裡拿著劍,腰上別著弓,背後的肌肉隆起,隱隱浮現出一個猙獰的德字。」
看著五姐妹驚訝的眼神,楓繼續慢步道:「世人只知夫子常常以德服人,以禮待人。卻不知夫子左拳為仁,右拳為禮,配劍名德,配弓為理。」
「這...不會吧?」
三玖:「我記得我以前看過夫子先生的畫像,明明是一個身形佝僂的儒雅先生。」
楓伸出一根手指搖了搖,「世人醜化罷了。你當孔武有力是空穴來潮嗎?」
「在《史記·孔子世家》中有記載,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
「可若是如此,為何夫子身邊會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
楓苦笑一聲,搖頭道:「夫子身長九尺,渾身腱子肉,手裡拿著劍,腰上別著弓,背後站著幾十號大漢,努力擠出一個猙獰的笑容,見人就問願意跟他學習嗎,誰敢不願意?」
見五姐妹目瞪口呆的樣子,楓又補充一句,「不然你們以為夫子為何能在那個戰亂年代周遊列國?可以理解為,春秋黑道。」
「夫子講究以德服人,以理教人;三千弟子,七十二堂口;腳踏春秋十數國,公侯子爵皆避之;若有不從,德背一開,當即大喝一聲:六十耳順!」
四葉想了想后,弱弱的問了句:「神如月同學,六十耳順...是什麼意思啊?」
「就是抽你六十個大嘴巴子,才能讓我心情順暢。」
「撕.....」
熟讀歷史多年的三玖,這一刻眼神空洞的看著楓,世界觀好似早已崩塌。
最後,五月問出了一個關鍵問題,「那為什麼國文老師教的論...掄語和神如月同學你說的不一樣?」
聽到五月的問題,楓苦笑一聲,《論語》實際上是是一個給道上立規矩的。『論』在中文裡是通假字,原名為《掄語》。」
想了想,楓又補充一句,「當然,在考試的時候還是要注意審題,如果考論語你填掄語可能會被叫到辦公室。」
隨著手機鬧鈴的響聲,宣告了家教的結束。
而楓不知道的是,在這之後,三玖翻爛了大量的春秋史記。就連其餘姐妹也對華夏歷史產生了好奇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