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謠言四起
薛嬈曾經帶著薛小姝和薛大寶離開京城之後,從來沒有耽誤過對他們的教育。
既然沒有老實,她便一個人教。
她在現代接受的教育,足以讓她教好自己的兩個孩子了。
現在一個教書先生甚至認她不適合出現在這裡,那未免有些太小瞧人了。
李先生很傳統,他一把年紀,教過的人,幾乎遍布京城各個世家。
如今一個女人反而問他,為何女子不能在這裡聽書。
他能不生氣嗎?
「先人的教誨,女人就當做好自己的事情,那些聖人書,即便是王妃你聽了也不會懂。」
這裡是京城,消息靈通。饒是這位教書的李先生也聽說了豫王簫應懃帶回來了一個女人,若是世家女子,恐怕早就八抬大轎娶回來了。
現在看來,既然還沒有定下,那便是這女子的出身一般,難以讓人如意。
李先生打量的目光,在薛嬈的身上巡視著,「這聖賢書,還是要懂的人才能聽,王妃如今坐在這裡,也聽不懂多少東西罷了。」
薛嬈心底好笑,「李先生這話說的便是有趣了,我與先生一樣,都是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並無什麼區別。倒是李先生講的聖賢書內容究竟是有多深奧,普通之人還讀不了?」
李先生卡了殼,這自古以來,除了皇親國戚的女眷需要讀書之外,其他的女子,又有幾個會讀聖賢書的?
薛小姝扁了扁嘴,「先生,雖然小姝敬先生,但小姝以前所學,皆是娘親所教。小姝覺得,娘親的學識,並不在先生之下。若是先生不信,大可以考小姝。」
她和哥哥以前也在山村裡的學堂聽過幾天,但是學堂里的先生教的內容還不如娘親教的呢。
他一個教書多年的先生,還不如一個女子?李先生自是不信,他特意挑了許多偏僻的典來測試薛小姝。
這些典,十分偏僻,他曾經考驗過很多京城的世家子弟,但是鮮少有能回答上來的。
一個幾歲的小姑娘,李先生可不覺得他能回答上來。
誰知,無論他提出多偏僻的問題,薛小姝都對答如流,彷彿像是早就知道他會問這些問題一樣。
回答到後面,薛小姝都泛起了瞌睡。
小女孩揉了揉眼睛,打了一個哈欠,奶聲奶氣地說道:「先生,您能出一些難一些的問題嗎?」
現在這些問題,也太小兒科了吧。
薛嬈彎起唇,不動聲色地笑了。
薛小姝和薛大寶兩個孩子都很聰慧,她也樂得每天給他們講一些古代與現代的知識。
如果兩個孩子問她現代的知識為什麼和現在的書上寫的東西不一樣的話,薛嬈也只會告訴他們,那是他們的娘親在幻境中看到的。
小孩子就這點好處,無論她說什麼,都全盤相信,更是對她所說的幻境之說,深信不疑。
李先生沉默起來,他放下手中的書,看著狡黠地望著自己的薛小姝。
這個小姑娘,為了幫自己的娘親扳回一城,可真是狠狠地打了他的臉啊。
剛才她說,她的所學,全都是她的娘親所教。
李先生走到薛嬈面前。
薛嬈眸子微抬,唇角含笑,「李先生,小姝的學識如何?」
「超越同齡孩童。」
李先生一本正經地說完之後,深深地低下頭,給薛嬈行了一個禮。
薛嬈挑起眉,「李先生這是何意?」
「王妃的學識在很多人之上,方才是李某唐突了。來歲的李先生略微欠身,「王妃若是不嫌棄李某淺顯的授業,那李某就開始給少爺與小姐授課了。」
看樣子這是同意了她在這裡旁聽。
薛嬈淡淡地道:「好。」
京城郊外,軍營之中。
一位穿著鐵甲的軍人牽著簫應懃的馬,朝馬廄走去。
軍帳之內,簫應懃席地而坐,他面前的木案之上,早已堆積了不少軍報。
京城裡就沒有消息傳的慢的,此時軍營之中,也已經有不少人都知道了簫應懃將一個女子帶回京城之事。
下屬將沏好的茶放在了桌上,而後小心翼翼地看著坐在案台之後,正在處理軍務的男人。
「王爺,您剛將王妃帶回京城,就來軍營,王妃不會生氣吧?」
簫應懃翻著奏摺的手,頓了一下。
看向自己下屬的目光里,多了幾分冷意,彷彿是在說,「你現在有時間的話,不如去外面操練。」
他將奏摺放在一旁,薄唇輕啟,「軍中之人都知道了?」
「想不知道也難吧……」下屬不解其意,繼續說道:「現在京城中人,怕都已經知道了。」
簫應懃沉默了片刻,冷笑了一聲,「看來本王不在軍營中的這段時間,軍中人未免太懶散了一些。誰在討論與軍情無關的事情,全部按軍法處置。」
下屬:「……」
「是。」他趕緊說道。
那他剛才的情況,屬不屬於討論與軍情無關的事情?
御風從外面進來,壓低聲音,與簫應懃說了些什麼,「王爺,這該如何辦?」
「還是按照以前的規矩。」
簫應懃擺擺手,示意其他人都可以下去了。
京中傳聞,簫應懃帶了一女子回了京城,就安置在豫王府內。
不僅如此,他還帶著這女子,參加了宮宴。
但是令人覺得奇怪的便是,參加完宮宴之後,他便隻身一人去了軍營,未曾回到王府。
這就有意思了。
剛帶來回來的美嬌娘如今就放在王府里,簫應懃也狠得下心?
換做普通人的話,恐怕會在王府流連忘返不知道多長時間吧!
「要我說,恐怕還是那女子不得豫王的心啊。」
「要是真的長得漂亮,豫王哪裡有心思去什麼軍營呢?」
「但是我聽說,那女子和豫王可是有孩子呢。豫王至今一直未曾娶妻,也未曾有子嗣。這兩個孩子應該還挺重要的吧?」
「孩子重要,不代表做母親的就重要。看來啊,那孩子的母親也不過就是一個添頭罷了,重點還是那兩個孩子。」
京城中的猜測,議論紛紛。
這些猜測,也流傳到了王府的下人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