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說是先別插手
是!不可能、不可能!」旁邊的百姓喊起來,「我們也不相信雲侯是通敵賣國之人!」
「雲侯不可能通敵賣國!」
「對對!雲侯絕不可能通敵賣國!」
雲老夫人臉色逐漸變得不好起來,厲聲喝道,「諸位,還請讓一讓,我們這一群老弱婦孺,還得走到城東去安頓!」
周氏喊道,「讓一讓!讓一讓!都別擠著了!」
那郭氏一聽還要走,急了,「母親!那人說有馬車!」
雲老夫人扭頭瞪了她一眼,「閉嘴!你個眼皮子淺的,都什麼時候了!」
二夫人李氏趕緊拉了一下郭氏,「你先別說了。」
郭氏急了,「我們尋常走路也不過後院兒走到前院,這會兒要從城南走到城東,那可不受罪?明明有馬車……」
李氏不由得也大聲了一些,瞪著她,「別說了!聽母親和大嫂的!」
跟在最後面的於氏自覺地斷後,她要哄著手裡抱著的老六,還要牽著眼睛還要一錯不錯地盯著前面姑娘一個小子,完全沒法分出精力去聽前面在說什麼。
郭氏被三弟妹這麼一訓斥,更加掛不住臉面,惱恨地盯著前面的雲老夫人和周氏。
誰知周氏那麼一喊,不僅沒叫百姓們讓開,反而人越擠越多。
那最先提出有馬車送她們的人,又起鬨了,「對,我們都相信雲侯不可能通敵叛國!要徹查到底!我們要徹查到底!」
這四字一出,雲老夫人立時就一陣熱意直衝天靈蓋。
偏又有百姓附和,「徹查到底!徹查到底!」
周氏直接手腳冰涼。
天啊!
這是天要亡雲府不成?!
雲老夫人當機立斷,在震天的「徹查到底」四個字后,兩眼一翻,朝後倒去。
周氏嚇得手上連忙用了些力道。
身後的李氏放開女兒的手,立刻上前從另一邊撈住了雲老夫人。
「母親,母親!」
圍觀的百姓倒是安靜了一瞬,立刻又嘈雜聲起,「老夫人這是怎麼了?」
周氏崩潰地大喊,「都讓一讓!」
這時前面也有聲音傳來,「讓一讓!讓一讓!」
周氏覺得聲音耳熟,抬目看去,就見人群讓開了一條道,一個人駕著馬車過來。
準確地說,是馬拖著一輛大牛車過來了。
那車夫「馭」地一聲把馬停下,一個人利落地跳下來,「二妹,我送你們。」
周氏熱淚盈眶,是大哥周修齊。
周修齊一眼看到閉目半倒在周氏和李氏懷裡的雲老夫人,大驚失色,「老夫人怎麼了?快快!快上車!」
他看到二妹看向牛車那奇怪的眼神,只好解釋道,「你們人多,馬車塞不下,這牛車倒還能多坐些人,就別講究了,快些讓老夫人歇下請大夫來看才是!」
周氏還在猶豫,「大哥……這是父親的意思?」
周修齊點頭,「這事晚些再說,你們雖被貶為庶民,但姻親還在,伸一把手怎麼了?這難道不是人之常情?」
周氏便與李氏對視一眼,將雲老夫人輕輕扶上牛車坐躺在自己和李氏身上,才招呼著其他人上車。四個十歲以下的男娃姑娘先上車擠在中間,然後才是郭氏和於氏。
四個丫環和兩個婆子,包括三房唯一的沈姨娘,只能走路了。
考慮到雲老夫人病著等不得,周修齊便讓車夫下車引著走路的幾人到目的地,自己駕著馬,直奔城東。
馬拉的牛車,雖然顛簸,那也是快的,不一會兒,一車人就到了城東別院。
周修齊先下車,把門叫開,裡面有小廝開了門。
然後郭氏和於氏先下車,分別把幾個姑娘和男娃抱下車。最後是於氏直接打橫抱起了雲老夫人,大步進了院門。
還在車上的周氏和李氏按著發麻的胳膊看著目瞪口呆。
李氏嘆了一聲,「這麼多年的養尊處優,竟然忘了四弟妹是練過武的。」
周氏:……
什麼都來不及說,下了車,帶了一眾姑娘小子直接進了院子。
關上院門,周修齊才指著兩個婆子兩個丫環,「這幾人你先使著,人是不夠,但院子廂房也不夠住了。便是缺人手就只能自己忍著些了。」
說罷他又吩咐一個婆子,「快去將周府府醫請來。」
「是。」婆子應聲而去。
李氏知道周氏兄妹兩肯定有話要說,自發將剩下的婆子丫環帶到裡面去熟悉安頓了。
周氏這才感激地看著大哥,「大哥,多謝。」
周修齊道,「雲府出事,我和父親都始料未及。我們自是不信雲侯能做出那等事來。可方才是怎麼回事?竟然有人敢當街喊出徹查到底的話來?!」
周氏也點頭,「通敵叛國這麼一頂大帽子扣下來,我們能全須全尾的保全性命,沒流一滴血,應是宮裡那位出了大力氣。若這四個字傳到宮裡,不是把我們和那位架在火上烤嗎?
「剛有人提到敬重雲侯時,我的心就提了起來。那人應當是受了指使來鬧事的,先是說老的老小的小走路太辛苦,好引起百姓的同情心;然後說他敬重雲侯,歌功頌德了一番;最後才煽動百姓說要徹查到底。」
一步一步,都算計好的。
周修齊臉色微沉,「此事我會讓人去查。雲侯之案頗有蹊蹺,事先我們完全不知情,聖旨出的時候已成定局了。」
他面露擔憂,「父親已進宮去了,貴妃……讓人送了口信來,說是先別插手……」
周氏心中一驚,「大哥,貴妃定是為我們在聖上面前求了情的,否則我們這一家老小怕遠不是這番局面。若是有機會,還請大哥替我們跪謝貴妃之恩。她既說了別插手,還請父親和大哥莫要輕易出手為好。」
周修齊點頭,「此事我和父親心中有數,你不必操心,先安頓好這一家子老小才是要緊。」
周氏又福了福身,「多謝大哥。」
周修齊轉身要走,想起一事,又轉回來問,「庶民可為農、工、商籍,你們可想好了?」
周氏點頭,「此事我與母親已商議過,就入農籍,以免耽誤子孫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