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章 擊殺
不過秦風純屬想多了,周圍的異能者都在看熱鬧,沒有一個有上前阻攔或者勸架的意思,海王和哈雷爾周圍也全是圍觀者,還不時的評論著兩人的招式和不足。
海王擋住哈雷爾的短刀,轉身向後跳開,落地還下了個一字馬躲開哈雷爾朝著自己腦袋奔過來的迴旋踢,也不知道海王這麼大年齡是怎麼做出這種動作的,但哈雷爾不會這麼容易就讓海王擺脫自己,一踢不中,他便俯身前沖,就在這時,秦風到了,哈雷爾只是感覺身邊一陣風吹過,一個人影就超過了他,他本能的戒備起來,但這個速度快的可怕的人根本沒理他而是直奔海王而去。
這個超過哈雷爾的人自然是秦風了,秦風超過哈雷爾後,一個窩心腳直接朝著海王踹去,因為一直保持著戰鬥的狀態,海王的反映比較靈敏,用手中的承影擋在了自己的身前,他非常相信手中的這把來自華夏的寶劍,畢竟這把劍救過他無數次,還讓他達到了人階的實力,可以和地階異能者對抗,不過海王就算是反應過來也沒什麼用,因為他和秦風的實力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大到海外那個毫無抵抗之力。
海王保持著仗劍橫身的姿勢被秦風踹的倒飛了出去,周圍圍觀的異能者一陣驚嘆。
其實如果秦風不是怕暴漏實力,他甚至不需要動手,只需用全身的氣勢強行壓到海王身上就足夠擊潰海王的jing神,可是這裡畢竟有太多異能者了,圍觀的也不少,他不敢保證沒有感知力特彆強的人會發現他的實力,那他就完全暴漏在了人前,這是他不想看到的。
海王在被踹出的瞬間,海王心裡就有底了,眼前這人有著他無法撼動的實力,他沒有一絲抗衡的意識,因為他遇到了一件讓他真正覺得可怕的事情,「承影」是一把不錯的靈器,真的不錯,因為它有著輕微的意識,秦風一腳踹在承影上后靈器微弱的靈識瞬間就將疼痛這個感覺傳給了海王,能讓他手中的「承影」感受到疼痛的人他從來沒遇到,這是第一次,所以海王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逃。
可是在秦風手中他逃的掉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海王被踹飛后想借著向後的慣xing想轉身直接走人,但他卻看到剛才踹他的年輕人在他眼中瞬間放大,比他倒飛的速度還快,而且額那年輕人看自己的眼神沒有一絲情感,就像是在看一個東西,比如路上的一塊石頭或者是一個茶杯,這中感覺另海王心裡發顫,似乎讓他回到了年輕的時候,那時ri本戰敗,他也有過這種感覺,當時的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看他的眼神和秦風現在很相像,若不是裕仁的力保,他也許真的會被當替罪羊給交出去,那時的他每天都會害怕會被盟軍下令處死,他討厭這種眼神,也害怕這種眼神。
秦風衝刺的速度很快,直接趕上了前沖的海王,海王看著快速靠近的秦風嚇得魂飛魄散,眼眶都快被瞪裂開了,海王似乎是想做些什麼阻止秦風的靠近,手中的「承影」指著逐漸靠近的秦風,他怕了,真的怕了,所謂人越老膽子越小,活了這麼久不容易,真的不容易。
秦風看著海王的眼睛,他從海王的眼神中捕捉到了恐懼和哀求,但秦風卻絲毫沒有理會海王眼中的任何感情,對於必殺之人秦風不會有絲毫憐憫,秦風不是一個做作的人,不是嘴念佛號卻十步殺人的屠夫,他的確不喜歡殺戮,但是只要是對敵,不論男女,不論老少,只要是威脅,秦風會毫不猶豫的剷除。
拿破崙曾說過,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這不僅僅是一句名言,而是世間的絕對真理,比什麼阿彌陀佛或者阿門真實一萬倍的真理,是受過無數考驗而留下的真理。
在真正的戰爭時期或者是面對生死瞬間的時候,什麼ri內瓦公約,什麼人權宣言在戰爭和仇恨面前全都是扯淡,誰特么會管你一張一百幾十年前的破紙上寫的什麼鬼畫符,本來就是婊子的牌坊,真打起來誰管你這麼多。
說句難聽的,某些時候這些號稱和平公約的破紙拿給人家擦屁股人家都特么嫌硬,要是真有用,就不不會有南京大屠殺,不會有盧安達屠殺的悲劇了。
再說遠點,自古以來滅國破都或者敵我交鋒哪一次不是流血飄杵,伏屍百萬,所謂不戰屈人之兵完全是自己的一廂情願,當年武王伐紂號稱正義之師,但周武王姬發最後卻還是屠盡了殷商部族,活下來的商紂後裔十不存一,朝歌也被一把火燒的連根好樹都找不到。而當年古羅馬滅迦太基,迦太基城差不多被夷為平地,到現在只剩下一些稍微能看出些輪廓的殘垣斷壁而已。巴比倫攻陷耶路撒冷,整個猶太王國盡數為奴,猶太人的苦難至此展開,流浪了數千年,再遭受了無數屠殺和悲苦終於才找到了落腳之地。土耳其佔領君士坦丁堡,亂軍在城內燒殺搶掠,無數拜占庭的無辜亡魂至今都在哀嚎,而倖存居民被盡數降為奴隸,生不如死。這些殘酷而現實的情況不止是古代,近代之中也有,南京大屠殺,盧安達屠殺,印度尼西亞屠華,這些一直說著一個道理,對敵千萬不要仁慈,你如果敗了,迎來的就是死亡,而且不只是你一個人的死亡,你的親人,朋友,你的隊伍,都會因為失敗而死,這比直接殺了你更讓你痛不yu生。
美國南北戰爭中謝爾曼用大炮對亞特蘭大無差別的轟了幾個月,不可一世的美國人也遭受了同胞的屠殺,而謝爾曼從來沒有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懺悔過,有人問過他為何可以如此無情,謝爾曼道「我就是要讓南方人和他們的子孫後代得到刻骨銘心的教訓,永遠不敢再想要duli!永遠不敢訴諸戰爭!」也許有人覺得他可能在心中有過一絲遺憾或懺悔,但謝爾曼死前卻留下了「我沒有什麼可以懺悔和道歉的,我的所作所為無愧於我的良心。」這句話說明了什麼,而後世之人對他的評論又是什麼?我們不難發現,嗜殺確實令人感到難受,但在特定的情況下必須雷厲風行,一殺到底!
無論戰場殺伐或是仇敵相見只有叢林法則,沒有王道義兵,仁慈道德,刀劍不飲鮮血者必被戰場所詛咒,再則兩軍對陣各為其主,各謀其國,各逐其利,死傷在雙方,勝負在自身,生死的抉擇是沒有任何虛假的,而想要停止紛爭必須有一方贏得這場紛爭,不管剛開始的紛爭的原因是為了什麼,也不管誰對誰錯,如果你成為贏家你便可以將自己書寫為正義的一方,最重要的是成為贏家,你便能活下來。
也許有人會想到當年雄霸天下的成吉思汗鐵木真,認為成吉思汗這種殺伐果斷的人都能被被丘處機說服而止殺東歸,但只要是個明眼人就看得出來,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宗教的渲染而已,軍隊的征戰殺伐怎麼可能因一人而止?我們的天可汗從來不是一個仁慈的主,更不是傻子,他是一個非常出sè的軍事家,否則怎麼能讓蒙古之名另世界顫抖,成吉思汗是因為他明白了長期的征戰導致了軍心不穩,而且軍隊里疫病橫行,所以才選擇東歸。
而最後他的戰略思想和擴張之夢也由他的後代所繼承,隨後出現的第二次和第三次西征就是最好的證據,至於成吉思汗為什麼沒有攻打當時的大宋,很多人一廂情願的想象到可能是因為仁慈和丘處機是漢人的緣故,其實這完全沒有理由,國與國之間只有利益,而且遠交近攻的戰略在當時無比適用,蒙宋兩國最後一起滅了金和西夏從而得到了不少的利益,最後南宋依然是被蒙古給推平。
而秦風深刻的明白這些道理,所以他此刻的心中只有一個字「殺」,現在必須儘快解決了眼前這個看著有些不爽的老傢伙,然後去解決剩下的大河之魂的人,但他並不想和海王正面交鋒,那把劍和自己的赤豈一樣,不太好對付,他不想硬抗,容易暴漏實力,於是秦風稍微調整了一下衝刺的方向,從倒飛的海王身邊沖了過去。
海王被嚇得連轉身都不敢,只能拚命用雙腳站定穩住倒飛的身體,然後想朝著哈雷爾的方向衝去,說來可笑,他現在才發現和自己交手數次讓自己在在生死之間徘徊多次的哈雷爾竟然是如此親切,他寧願面對哈雷爾也不想看到秦風,起碼他自認能和哈雷爾戰上幾十會和,可對於眼前這個年輕人他連抵抗的意念都提不起來。
海王知道眼前的人是龍巢的人,但他卻始終弄不清楚,自己到底什麼時候惹了眼前這個年輕人,雖然大河之魂和龍巢向來不合,但也不至於二話不說直接下毒手,他甚至有些擔心這次出來的大河之魂的人中能否有人安全回到本土了,海王的思緒在這一刻結束了,這是海王最後的想法,他死了,在瞬間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