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山西不在東邊啊?
看著滿臉驚愕的崔呈秀,心裡異常忐忑,雖然已經有各種事實證明崇禎對他十分信任。
可王爺插手兵權,別說把王爺當豬養的明朝了,就是其他朝代,皇帝對某個王爺再信任,這事一出,恐怕也再無信任可言。
他知道兇險,但他必須賭一把,別說其他的,單就是那個紅眼白髮,容貌精緻的花襲人,就足以讓他想和對方一起再年。
大明不能亡,就算亡了,他也要搞一個南明,苟到自己老死,現在崇禎已經登基了,時間很緊張,他必須儘快想辦法發展自己的勢力。
當然,這計劃他也經過深思熟慮,清查空餉,節省軍費開支,保證軍隊後勤,就是他給崇禎的交易條件。
他不知道崇禎會不會同意。
崔呈秀應該也不知道,他之所以問對方,是因為這個老官僚如果說絕不可能,那就一定不行了,到時候多給崔呈秀一些好處,讓對方忘了此事就好。
就算將來崇禎萬一知道了,也有迴旋的餘地。
崔呈秀也從驚訝中回過神了,他吃驚的不是朱由檢親自負責,九邊軍餉這麼重要的事,皇帝不放心,親自去辦很正常。
讓他驚訝的是朱由檢那句親往,這就讓他心裡很排斥了,畢竟,出了那位朱祁鎮那位叫門天子后,皇帝親往邊疆這種事在大明就變得十分敏感了。
那句陛下同意嗎?在他耳朵里,自動變成了,百官有沒有問題?
崔呈秀很想勸阻,可他,不敢說,想了想,只能咬牙道:「若是王爺去,陛下定會應允。」
王爺兩個字說得格外沉重,這是在告訴朱由檢,同意他以王爺身份去邊疆,別插手軍事,已經是百官的底線了。
雖然朱由檢再逼一逼,他們還是會退一步,可,姿態要做足。
喜,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玉佩遞過去,笑道:「一事不煩二主,此事,麻煩崔尚書告知陛下了。」
這事他可不敢給崇禎親自說。
崔呈秀已經習慣了朱由檢這種有些精分的談話方式,只以為玉佩是朱由檢讓他溝通百官,好好辦事的勉勵。
儘管看不上那東西,可那是御賜之物,又是皇帝親手給他的,他就鄭重地收起來道:「下官謝王爺賞。」
崔呈秀收下玉佩,笑道:「那就請崔尚書在陛下面前,為本王多多美言幾句了。」
啥,崔呈秀愣住了,這下他是完全沒辦法腦補了,只能疑惑道:「以王爺您和陛下之間的關係,有什麼事需要我等外人多言?」
什麼意思,拿了東西就不認賬?
這種事是我一個王爺可以和皇帝當面說的?
能把話說得明白一點,笑道:「有些事名不正則言不順,煩請崔尚書在陛下面前舉薦本王。」
原來是要一道聖旨,好讓自己能以王爺的身份行事啊。那你自己給自己寫一道聖旨不就行了嗎?
至於一定到現在還要裝王爺嗎?
崔呈秀心裡剛吐槽完,就覺得自己剛才的想法有些可笑,如果王爺可以隨時變成皇帝,誰還敢拿皇帝當王爺?
萬一官員喊完一聲王爺,然變成朱由檢,那官員豈不是死定了?
況且,這種聖旨最好還是走一遍流程,表示百官願意支持此事。
所以他當即笑道:「下官明白了,王爺還有何事吩咐?」
「本王無事,崔尚書還是早點去和陛下奏對吧。」
知道皇帝催得急,崔呈秀離開前,特意瞅了一眼秉筆太監徐應元,提醒他快點辦事。
徐應元當然知道,可他在草擬聖旨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大問題。
皇帝給自己發的聖旨,該怎麼寫?
名諱好辦,行,可這個什麼王,而且,又該給這麼權?
沒辦法,思考良久后徐應元只能往寬泛里寫。
於是,從徐應元手裡拿到了一個有些離譜的聖旨,上面只寫了一句,「令親王內庫及天下商賈之力,鎮撫九邊,可便宜行事。」
在剛接到聖旨的時候,有些奇怪,怎麼就沒個太監什麼的過來傳旨,為啥是讓徐應元拿過來的?.
而且,這種大事崇禎怎麼都不和我見一面,就把聖旨塞過來了?
再說崔呈秀才剛走沒多久啊,怎麼聖旨就來了,大明的辦事效率這麼快嗎?
然而在看到聖旨的內容后,他就將那些事全拋之腦後,只顧著高興了,他萬萬沒有想到,崇禎會對他這麼信任。
他以為三百萬兩太多,崇禎怎麼都要減一點,可結果,對方直接把內庫交給他了。
不過拿到這麼大好處后,他心裡卻對崇禎有些鄙夷,難怪是亡國之君,竟然敢發這樣的聖旨。
這大明,還是要靠我啊。
當然,沒見過聖旨的他完全沒有意識到他這聖旨不對勁,絲毫沒看出來那是個草擬的聖旨。
徐應元見露喜色,問道:「王爺,這聖旨可需更改?」
啥,我連發下來的聖旨都能讓皇帝改一遍?
了一下,不過他只是再次驚訝於崇禎對自己的信任,沒有往其他方面想,畢竟那麼多官員都叫他王爺了,他還能是皇帝?
當即擺手道:「不用了,本王很滿意。」
徐應元聞言,將聖旨收了起來,接下來他還要走流程,將他手裡的東西,真正變成明發天下的詔書。
因為已經有了聖旨,對魏二急切道:「去準備準備,本王要去一趟山西,越快越好。」
魏二愣住了,他還以為朱由檢怎麼都要等到過年,改完年號之後再親去九邊,怎麼這就要走了?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還有給皇帝進諫的一天,面色發苦道:「王爺,再有一個多月就要過年了,到時還有大朝會。」
「那時本王必須要在京城嗎?」
魏二當然不知道答案,又有誰會想這種問題?
他見打算變卦,就順著道:「若是王爺急著去山西,自然百無禁忌,」
說完,他又想到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因為建奴的緣故,如今大明九邊,最重要的就是遼東鎮,親去九邊,定要去遼東。
前十年,遼東鎮就花了朝廷六千萬兩,現在朝廷一年能收一千萬兩的稅就不錯了,遼東之重,可見一斑。
可遼東在東,山西在西,鎮撫九邊,為什麼要去山西?
想到這,他只能硬著頭皮道:「王爺,山西不在東邊。」
「廢話,我能不知道山西不在東邊?」
了魏二一句后,就準備再給他解釋解釋,接著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