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取名,「箭一」
老林領著張凱,在各個實驗區,製造區,觀看了一遍。
直到回到老林的辦公室,張凱才問出了心中的疑問。
「老林,你們這個外殼,該不會是按照,圖紙上製造的吧?」
「對啊,有什麼問題嗎?」
「怎麼說呢,其實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覺得可以在外殼上,再做一些整改。」
因為圖紙是蛙崽帶回來的,這跟現實中美軍飛機一模一樣,有些甚至已經面世了,投入使用了。
如果按照圖紙,一模一樣的製造出來,張凱就是有八張嘴也說不清了。
「當然這都是小問題,最主要的問題,發動機呢?」
「你不用這麼問我,我找你來是做什麼的,這是你的工作好不好。」
嗨,你個老林,你這是在線擺爛嗎?
「你不用這麼看我,我說的是實話。」
「我們雖然說是製造發動機,但是我們根本沒有這方面的製造史。」
「我們現在的飛機,還是熊國支援我們的。」
「我們連渦槳發動機的製造工藝都不會,不敢奢望拆卸熊國的飛機,進行模仿。」
「那是我們的家底,一旦拆寫完了,複製不了,安不回去了,那我可就是罪人吶。」
哎,怎麼辦呢,現實的情況比張凱想象的還要糟糕,一點基礎都沒有,就想製造自己的發動機。
可是吹出的牛皮,說什麼也要完成。
「行了,我知道了,這方面我會想辦法的,我先回宿舍了,我需要好好想一想了。」
說完,張凱擺擺手,回了宿舍,開始考慮發動機的問題。
張凱現在考慮的是,既然沒有製造史,那隻能是從零開始了。
渦槳發動機,雖然是二戰時期的主力發動機,時速也不過幾百公里,但是對於沒有製造史的我們來說,這也算是一個突破了。
張凱想了一下,還是決定只要V型發動機,這也是二戰後期,性能機的代表。
當初的野馬戰鬥機,就是採用水冷V型發動機。
雖然對比當下的時代,V型有些許的落後,但之前是面前工業,可以製造的發動機。
從這一刻開始,張凱進入了閉關狀態,全力繪製水冷V型發動機的圖紙,順便在機身方面也做出了修改圖紙。
噠噠噠噠
秒針轉動的聲音中,張凱用時兩個星期,終於把新的圖紙繪製了出來,張凱馬不停蹄的來到製作區,把圖紙交給了,老林。
老林看過圖之後,發現這一份圖紙,比最開始的圖紙更為實用,確定了製造方向,在老林的帶領下,開始了新一輪的製造。
張凱則被老林推回了房間,勒令讓張凱必須休息,甚至安排了兩個警衛,在這裡盯著張凱。
張凱沒有辦法,只能選擇了服從,畢竟靠近我也是在為自己考慮,張凱去了浴室,舒舒服服的洗了一遍,回到宿舍,躺在床上進入了深度睡眠。
不知過了多久,張凱再次睜開眼睛,茫然的坐了起來,打量了一下四周,這才想起來,自己在研究所里。
哎,這是睡了多久,怎麼還睡迷糊了呢。
張凱從床上站起來,舒服的伸了個懶腰,只聽渾身的骨頭,一陣咔咔作響。
「哦,舒服。」
拿著洗漱用品,來到浴室快速的沖了一下。
看了一眼手環,發現已經是兩天後的早上了,手環上,有七八條未接信息,都是林穎發來的。
張凱想了一下,還是先不回了,先去看看製造進度怎麼樣了。
回到宿舍換了一身衣服,來到老林的辦公室,伸手推開門,發現裡面沒有人,張凱詢問了一下門口的警衛,這才知道,老林一直在製造區盯著呢。
張凱趕忙一路小跑,來到製造區。
「老林,老林?」
人堆中的老林,聽見有人喊自己,趕忙抬頭一看,原來是張凱。
「哎,在這呢。」
張凱走到跟前,看著老林年前的活塞,是自己記憶中的樣子,張凱伸手拿了起來。
張凱:「老林,這個活塞你們採用什麼材質製作的?」
老林:「用的合金啊,怎麼了?」
張凱:「試過它的強度沒有?」
老林:「剛生產出來,還沒試呢。」
「你來的正好,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我去盯一下別的活。」
老林說完便不管張凱了,去了一旁的曲軸連桿盯著去了。
「張教授,我們接下來怎麼做?」
一旁的的工作人員問道。
「嗯?啊,我們開始測試活塞的強度。」
工作人員,領著張凱來到實驗區,把活塞套到一根連桿上,啟動連桿,再隨著速度越來越快,活塞出現了輕微的晃動,張凱趕緊喊停。
隨著連桿停止轉動,張凱清晰的看到,銷座油孔兩邊出現了裂紋。
張凱:「剛剛,用了多少匹馬力?」
工作人員:「達到了九百馬力。」
張凱:「九百?這麼低?」
卧槽什麼情況,合金,對了合金配方有問題!
張凱趕緊回到製造區,找到老林。
「老林,你把你的合金配方給我。」
老林:「怎麼了,我的合金配方有問題嗎?」
「剛剛,測試活塞的時候,油孔的邊緣出現了裂痕。」
老林:「我這就把配方拿給你。」
張凱看了一眼,就知道這個合金不行,不是張凱想象中的高溫合金,而是採用了早期的鋁合金。
按道理來說,前期的飛機,都是才用了,鋁合金,鎂合金,高強度鋼,在當時的情況,是完全夠用的。
高溫合金是是必走的一條路,像以後的噴氣式發動機,也會應用的到。
張凱再次進入閉關,一個月以後,第一個高溫合金製造了出來,再次實驗過後,完全達到了張凱的要求。
有了高溫合金的出現,下面的進程就像加了快進鍵。
機身是最快完成的,全長九點九米,機翼身長十二點八八米,高度五米。
飛機裡面的所有電子器件,全是張凱獨立設計完成,由自己的電子廠,進行了生產,最後化整為零,運到了研究所。
磕磕絆絆,用時一年時間,這一台張凱取名,箭一的飛機,在通過空洞測試后,正式運到了空軍基地進行組裝。
耗時兩個星期,飛機全部組裝完畢,在張凱的帶領下,進行了第n次的檢查,確定一切正常,張凱等人退到了觀望台,把現場交給了飛行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