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馬拉內羅小丑
「這場比賽我們的速度還算不錯,排位賽我們和三大差的也不算特別多,到了正賽應該可以去嘗試衝擊一下前五。當然,首要目標是安全完賽。」
在賽前的新聞發布會上,劉鴻宇對記者說道。
本場發布會,他與Kimi,維特爾,阿隆索與漢密爾頓同時出席。
在發布會即將結束時,維特爾捋了捋自己本就不多的頭髮,調整好髮帶的位置后拿起話筒,決定將他在幾天前做的那個決定公之於眾。
「在發布會結束前,我想宣布一個消息。」
聞言,全場的目光都投向了身穿綠衣的維特爾。
「這是個艱難的決定,經過幾天的思想鬥爭后...我,塞巴斯蒂安·維特爾,決定在這個賽季結束后正式退役。」
當全場記者與台上的漢密爾頓,阿隆索二人陷入震驚之中時。Kimi也拿起了話筒。
「我...我也會在賽季結束後退役。」
一個小時后,正賽賽前。
「這可能是個壞消息...比賽時下雨的概率正在瘋狂增加,今天估計是一場雨戰」
劉鴻宇剛戴上頭盔準備進入駕駛艙,馬庫斯在進行完RadioCheck之後對劉鴻宇說道。
賽道逐漸被烏雲籠罩,但由於現在的賽道都還是乾地,所有車手都使用了干胎起跑。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劉鴻宇,加斯利與漢密爾頓三位車手選擇使用軟胎起步以外,其他車手起步使用的都是中性胎起步。
暖胎過後,劉鴻宇停到發車格上準備發車。
「Lightsoutandherewego!LouisLau的起步非常好!連續超越了佩雷茲與拉塞爾!漢密爾頓在前排一騎絕塵!」
五盞紅燈熄滅,比賽正式開始。
起步階段,劉鴻宇靠著輪胎抓地力更強加上自己夢幻起步直接超越了起步一般且使用更冷的中性胎的佩雷茲與拉塞爾。
進入一號彎前,劉鴻宇作勢要切向外線超越前車,處於他身前的維斯塔潘見狀連忙畫龍阻擋劉鴻宇。
實則不然,劉鴻宇突然之間又切到內線,靠著輪胎優勢選擇了一個很晚的剎車點,一腳晚剎車超越了維斯塔潘上升到第四位。
由於賽恩斯的起步相比起隊友勒克萊爾相對還是差了點,他在進入一號彎前就已經被勒克萊爾超越。進入彎道后受隊友阻擋還影響到了他的節奏。通過髮夾彎后,他已經被劉鴻宇跟上了。
但劉鴻宇也沒有急著動手。跟了幾個彎道后,劉鴻宇在進入十號彎前動手,畢竟法拉利在經過升級后出彎速度比起帕加尼可快了不少。
一腳晚剎車后,劉鴻宇卡住賽恩斯的線路,把他死死摁在自己身後。
通過十一號彎后,賽恩斯吸尾流在大直道末端試圖超越劉鴻宇。但帕加尼的尾速畢竟還是稍微快過法拉利的,更何況劉鴻宇還在用著抓地力更強的軟胎,賽恩斯一時間也拿他沒什麼辦法,只能跟在他的車身後面慢慢等待機會。
兩圈過後,賽會允許使用DRS。到了發車直道上,雖然劉鴻宇也還在勒克萊爾身後一秒內,但畢竟他已經蹭不到多少勒克萊爾的尾流了。到了直道末端,他只能看著賽恩斯從他身旁生吃過去。
好在地面效應下的賽車跟車會更為容易,所以賽恩斯還沒辦法甩開劉鴻宇太遠。
跟了兩圈后,劉鴻宇接收到車隊指令,示意他趕緊加速磨光這套輪胎,因為等一會兒大概率要下雨,再留著這套軟胎也沒什麼意義了。
確認指令過後,劉鴻宇按動方向盤后的按鈕讓引擎開始全功率運轉以更快的過掉賽恩斯。
「等一會兒是要下雨嗎?」
感覺到身後的劉鴻宇明顯開始變快,賽恩斯察覺到劉鴻宇應該是讓引擎全功率運轉了,同時天空也在逐漸變暗,他推測出等一會兒的賽道上可能會下雨,因此劉鴻宇才會決定加速過掉他,把輪胎磨光后再進站換上雨胎。
「他的輪胎撐不到下雨的,放他過去。這個stint我們盡量跑長一點,他不是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別為了防守他而浪費時間,跟在他身後以提升速度,他現在的軟胎稍微比你快。」
法拉利策略組確認了天氣過後,由法拉利領隊馬蒂亞·比諾托對他說道。
此時,五星體育的直播間內,無數網友一起刷起了「把比諾托當場拿下!」「馬拉內羅小丑穩定發揮」等彈幕。
超過了賽恩斯后,劉鴻宇基本上就是在用飛行圈的跑法開始刷圈。當然,圈速沒有前邊完全處於乾淨空氣中且輪胎磨損程度更輕的漢密爾頓快。
第十一圈圈末,劉鴻宇已經追進到了勒克萊爾身後兩秒內。甚至依稀能瞄見漢密爾頓的尾翼了。
第十三圈,賽道上開始下雨,且雨水積累的很快,帕加尼也叫劉鴻宇選擇進站。
「WOW!查爾斯沒進站?」
看著前方的法拉利直接錯過了進站的通道,劉鴻宇出聲問道。
「應該是,劉易斯也被叫進去了。」馬庫斯答道,但他說話時多多少少有一種...在憋笑的感覺。
「馬拉內羅小丑延續穩定發揮...」
看著法拉利的P房門口壓根沒有換胎工搬輪胎出來,劉鴻宇在心中電搖嘲諷了一萬遍法拉利的「頂級」策略組后停在了帕加尼P房的門口。
2.1秒換上半雨胎后,劉鴻宇立馬駛離了維修站。
出站前,劉鴻宇原本以為他會處在乾淨空氣中有空間去追前邊的漢密爾頓,但一台綠油油的阿斯頓馬丁賽車突然從他面前駛過。
「斯特羅爾沒進站?」
看著那台馬丁上的「18」,正在喝水劉鴻宇差點沒笑噴出來。
劉鴻宇:「斯特羅爾先生,我是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一般情況下我是不會笑的,除非忍不住。」
輕輕鬆鬆超越了斯特羅爾後,劉鴻宇開始去追擊身前的漢密爾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