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銀鰭
日落西山,天幕逐漸暗澹,漁村各家的煙囪都冒出鳥鳥炊煙。
李紹景待在張嫂屋內,喝完水將瓷碗放在桌上,伸手拿出了二十文錢,就要遞給婦人,結果卻被推了回來。
「先生,俺們只要十文錢就夠了。」婦人連忙擺了擺手,笑容憨厚的說道:「餘下的十文錢,俺們想用來請先生教俺們家的娃識字。」
李紹景愣了一下,目光看向了因怕生而低下腦袋的瘦弱孩童,道:「若是不嫌棄小生的話,我可以試試。」
「多謝先生!多謝先生!」婦人心喜的拉過自家兒子,趕忙囑咐道:「娃,還不快喊先生!」
「先生好!」孩童雖然靦腆,但很懂禮貌。
「嗯。」李紹景揉了揉孩童的腦袋,問道:「能告訴先生你叫什麼嗎?千字文學了多少個字了?」
千字文是太幽朝中私塾和書院教導幼童的啟蒙讀物之一。
進門的時候,李紹景注意到孩童蹲在地下圈圈劃劃,就是在書寫千字文,唯一可惜的是有些語句不通順,識得的字不夠多。
書生溫和的語氣,讓孩童提了些膽氣說道:「俺叫張俊,以前借宿的先生和村長都教過俺一些字,千字文里有百個字俺都已經記住了。」
這麼小的孩子,就已經識得了百字,不容易呀.....
陸瓊躺在袖袋裡,舒服的很,屋內的場景他都看在眼裡,面前的瘦弱孩童,估摸著也就五六歲的樣子。
要知道,正常家庭的孩童,也都是六周歲才會送到私塾或學院讀書。
「現在想想,還真是懷念我當年讀書的日子。」
陸瓊心中感慨的同時,李紹景已經了解了張俊目前的識字情況。
拿出紙墨筆硯,李紹景手把手的教導張俊如何握筆寫字,每寫一個字,都會教導讀音,講解釋義。
「鳴鳳在竹,白駒食場。化被草木,賴及萬方。」
「這裡的駒指的是小馬,通常來講的話,二歲以下的馬匹咱們都稱作駒。」
「整句的意思是鳳凰在竹林里鳴叫,小白馬在地上吃草。賢明君王的仁德讓草木都沾上了恩惠,恩澤普遍黎明蒼生。」
張俊似懂非懂,下意識的問道:「先生,賢明的君王是指咱們的聖上嗎?」
這問題問的真有意思。
不知道書生會怎麼回答。
陸瓊很早就發現李紹景跟尋常書生不一樣。
或許是家境相對富裕,或許是個人性格。
雖然李紹景總是一口一個小生的稱呼自己,但陸瓊總覺得這人不迂腐,也不古板,膽子還挺大,敢一個人待在深山過夜。
非要形容的話,有點像是半路棄商學文的樣子,即有書生氣,又隱約給人一種精明商人的感覺。
「呵呵。」對於張俊的問題,李紹景白凈的臉上浮現出譏諷,說道:
「我等平民,不可妄議陛下。」
沒再多議論皇帝,李紹景將張俊的注意拉回到千字文,逐一教導字形結構,握筆姿勢等。
至於婦人,很早就去到廚房生火煮飯,沒有打擾李紹景教自家娃識字。
約是過了一刻鐘的時間,門口走進了一位面容黝黑的漢子,他面容滄桑,手中提著一個魚簍,正是捕魚歸來的張仁。
「爹!」
張俊見到漢子,興奮的大喊一聲。
「喲,有先生來借宿了。」
張仁看見李紹景,露出了憨厚的笑容,囑咐自家娃道:「好好跟先生識字!」
提起魚簍,張仁對準院中的水缸,倒出了一堆翻著肚皮的魚,其中混雜著一條白色的銀鰭。
銀鰭是燭河中的一種珍貴魚類,其肉質鮮美,飽受京都權貴富人喜食,市面上一條鮮活的銀鰭能賣出三百文的高價。
不過銀鰭難以捕捉,且時刻會進食排泄,故而對水質的要求很高,很難飼養,基本上只能由漁民出河捕捉。
「捉到銀鰭了?」
婦人剛走出廚房,恰巧看到了倒進水缸的銀鰭,喜不自勝。
可看到水中的銀鰭魚鰓翕動,肚皮上翻,下意識的心中一沉,問道:「魚怎麼翻肚子了?」
正常而言,銀鰭必須得鮮活才能賣出高價,若是喪失鮮活,價格往往會低十倍左右。
「唉。」張仁嘆了口氣,說道:「捉這條銀鰭的時候不慎把魚嘴鉤破了,路上一直排泄不肯進食,半途就翻肚子了。」
「這咋辦,娃再過一個月就六周歲了,沒有這條銀鰭,咱們從哪弄錢送娃去私塾讀書。」
婦人滿臉愁容的說道:「娃他爹,實在不行的話,咱要不就不送娃去私塾了吧,待在家裡識字就行了,還能幫襯著干點活。」
「這咋成!」張仁瞪了婦人一眼,低聲道:「這麼多年,咱們村每年都有書生借宿,聽村長說,有很多書生都已經當上了官!」
「他們憑啥能當上官,就是書讀的多!咱娃不能像咱倆一樣,天天起早貪黑的捕魚,一年到頭賺不到幾個錢。他得當上官老爺,才能享福!」
話雖這麼說,但錢確實是一個問題。
張仁黝黑的面容露出難色,他拿出腰間的旱煙吞雲吐霧,縷縷煙氣升騰,緩緩道:
「實在不行,這半個月就繼續出河捕魚,總會捕到新鮮的銀鰭回來。」
嘆了口氣,張仁喃喃道:「也是賦稅越來越重了,要是賦稅還像以前一樣,咱家就有錢送娃讀書了。」
「聽說過段時間,還要加收「鼠雀稅」,說是官府的糧倉會遭到老鼠和麻雀的偷食,讓咱們多交些收成上去。」
婦人臉上愁容不減,欲言又止,最終保持沉默,轉身回到廚房繼續煮飯。
兩人交談的一幕,陸瓊都看在眼裡,他目光轉向水缸,裡面的河魚和銀鰭身上隱約流露出灰色的死氣。
吞食了拘神符,陸瓊現在已經能看到生靈身上浮現出的「氣」,且催動的清風除了蕩平穢物,還能消除諸多種「氣」。
「賦稅嚴苛,生活都不容易.....」
搖了搖頭,陸瓊心中嘆息,雖然不清楚太幽王朝的具體情況,但一個朝代的賦稅若是過於嚴苛,肯定離衰敗不遠了。
要知道,漁村好歹地理資源豐富,離燭河比較近,農耕灌既方便,還能捕魚維持生計。
就這樣都快要遭不住賦稅的剝削,其它地域的情況估計更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