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無量經
爺爺又做主了:「老神仙哪裡話,玉娃兒跟著您老學大本事,將來必會衣食無憂,享大福得,這些俗務正該滿堂給您料理」。
老道飄了周元易一眼,心裡想:「得了老道的衣缽,豈是衣食無憂如此簡單,不過日後是飛是盤全在你一念之間了」!
用完齋飯,老道盤膝坐在炕上,等著周元易母親收拾日常用品。
東屋裡,母親將棉衣棉褲都給裝到蛇皮袋了,父親看著嘴角直哆嗦,這都開春兩個月了,那用得著棉衣嘛,但也不敢吱聲。
其實三里路只是有些繞而已,站在大門口就能清楚看到老道住的石洞。
年前老道就有準備,指揮周元易父親好好的把石洞收拾了一番。住了快二十來年的炕拔了重新盤了,牆面颳了一層膩子,再刷了白灰。父親又請了村裡木匠二伯,打了新的傢具桌椅,又給洞安了新門窗,反正木材滿山都是。完工後洞內光線充足,比周元易的家都明亮闊氣。
隔壁洞的老教授過來參觀了一圈,看了也是十分心動,想給自己歸整一下石洞,但交淺不好提。周元易父親也是個妙人,打眼看出了老教授的念想。一想這都是小崽以後的鄰居,村裡其他人很少接觸這些人,但周元易父親時常求老道給村裡人看病,接觸較多,可是知道這些人都是有大本事的人,也就是時運不濟而已。近年來這些人也沒有以往生分了,碰面還能說上幾句。又是農閑,窩在家裡也是烤火抽煙喝茶,還不如藉此機會幫這些人把家拾掇拾掇,說不得玉娃能得些好處呢。
於是收拾完老道的家,回去后叫了幾個叔伯兄弟,把老教授四人的家收拾了個遍。
京山西頭上游處有一眼泉,離老道他們住的不到100米,五人日常取水的地方。五個老頭最年輕的老教授也已六十齣頭了,日常取水也不方便。周元易父親一想,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正好家裡有外出打工時撿的水管,放著也是吃灰,就在泉眼下方三五步處修了個簡易的過濾池,壓了水管,扯到石洞邊上,一直接到五人各自的廚房,用水比自個家都方便。
其他四人得了便利當然十分感謝,虎年除夕的時候,老教授為示謝意,每家送了一副春聯,讀書人的謝禮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不過這個年過的喜氣滿滿。
老道抱著玉娃,後面跟著周元易父親,背著一個鼓鼓囊囊的蛇皮袋,手裡提著日常餐具,沒幾分鐘就到了老道的家。
老道將玉娃放在炕頭,示意周元易父親坐下,父親這是知道老道有話交代,就去廚房提了拿了暖壺,給老道倒了杯水,等著老道開口。
「滿堂,我知你心有思慮,娃兒太小,我這麼急著帶過來做什麼,此刻就你我二人,我給你說道說道。一個是玉娃今日神魂剛歸位,之前的生活混混沌沌,對你等眷戀不深,我帶過了正好熟悉,方便教導。二一個是我今年八十有七了,時日不多了,能不能撐過十個年頭還兩說,玉娃兒能學多少就多少吧」。
周元易父親點了點頭,起身恭禮:「先生高義,小兒能得先生教誨當是福壽無量,日後還請寬心,家裡不會給玉娃添亂的。」
老道擺了擺手:「倫常大道我豈會妨礙,送飯你們輪著來吧,逢年過節也可接過去,就是晚上須送過來作課業。」
周元易父親也不客氣了,起身回了家。
年僅三歲半的周元易就開始了學經悟道,跟扯蛋一樣一樣滴。
老道先教會了打坐的姿勢,
然後從三字經開始,一句一句的誦念,周元易一句一句的跟著讀。
也是怪了,小人兒也不知道哭不知道急,老道讓做什麼就做什麼,老道一看更是歡喜,用他的話說道心天成,暗下決心要將衣缽傾囊相授。
老道到底還是低估了自己的傑作,此時周元易靈台里白花綻放,正是神花開了,之所以不哭不鬧、靜如墨子,就是靈台神花坐鎮神庭,穩如磐石,神不慮思,心不亂移,心神自凝,好一個天生道胚。
三字經只是啟蒙書籍,就那麼些字。老道教了兩天,周元易就能順暢背誦了,儘管吐字不清。老道就開始照著三字經教周元易識字寫字,當然釋義當然不能夠的,開襠褲能懂個得兒。
一晃三年已過,周元易從開始的死記硬背,到了後來會識字寫字了,就邊背邊寫,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真真滴。還別說,這老道肚子里裝了得有好幾車書。
大體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道經、醫書、傳記。傳記居多,道經次之,醫書最少。
周元易也不分喜好,來者不拒,反正記憶力好就是這麼任性。
周元易默寫的書總共115本,傳記63本、道經33本、醫書19本。
滿滿登登的擺滿了一整書架,這書架是請了二伯,用山上的雞冠木做的,書架打磨的很光滑,結實好看,看著跟上好紅木有一比。
老道對周元易交代過,這115本書就是他們這一門留存最後的精華了,道經醫書他會逐字傳授解惑,至於傳記,上面的記事也沒啥可解惑的,信就信,不信拉倒,從裡面能不能找著機緣就看你造化了,忘了也就忘了吧,別拿出去見人就好。
1989年春,四月初一。
京山下石洞前的小場上,一道一米四左右的身影正在晃悠悠的打拳。
六歲剛過,老道就逐字逐句的教周元易背誦了一篇晦澀難懂的經文,叮囑日後萬不可落於紙上,總共萬字有餘,經文的大名很龍套,就叫無量經,分上中下三篇,分別是養精、行氣、聚神,很土很俗套的名字。
在老道檢查了好幾遍,確認周元易記得準確無誤后,老道又傳了一篇不到一千字得經文,等背完后,老道叮囑周元易:「元易,務必牢記這兩樣東西,這是我們這一門最核心的,歷來都是口口相承,萬不可輕傳。無量經獨出就是一本養生功,加上後面傳你的切口釋義,合起來就是大道正經,或許此生在你身上能看到無量經有成之時,這也是祖師爺的念想」。
老道說道這裡的時候,略有傷感:「人體經絡、三輪八脈、十二正經、三百六十五要穴、周身隱藏這些年我都傳於你了,你也瞭然於心。等你將無量經參透后,貧道再傳你無量經的加持動功,老道這一刻等了快七年了,哈哈哈哈哈哈!」
周元易心底無語,這老道前一刻都快要抹眼淚了,一轉眼又哈哈大笑,說什麼好呢!
「元易,今日傳你無量經,老道算是衣缽盡授,也是時候說說我們這一門了」!
老道說完停了一會,似在回思,也像追憶。
「無量經來歷早於商周,商周之前的來歷不可考究,似有忌諱,老祖們也是言有不盡。商周之後就是口口相傳,分正經和切口,切口是打開正經的鑰匙,不可小覷。」
周元易打岔道:「甘爺爺,無量經傳承這麼久遠,我們這是不是修仙了?練成之後是不是可以飛天遁地了?」
老道鄙視的看了周元易一眼,停下喝了口水,又道:「老道也是有造化的,雖比不上你的,但也不差,老道修持八十餘載,只比常人身輕體健、耳聰目明、筋骨強壯而已!」
周元易心裡有些失落,說的那麼牛,就這麼點作用,管啥用!
老道人老成精,打眼一看就知道周元易心中所思。「我傳你的傳記里,記有商周以來的幾次天地大變,商滅周興、秦皇鑄銅、三國祭祀、南北朝傷、宋黜陽神、明失地氣......」,老道絮絮叨叨的說個不停,生怕這小子心性有變就糟糕了。總之一句話,無量經還是真的,還是有用的,還是要牢記的,還是要傳承的。
「等你無量經入門后,老道再傳你易經,老祖們將這易經與無量經同傳,不過無量是本經,易經是他傳,也分正經和切口,口傳是我們這一門的老祖們換來的,是完整的。老道雖未修持易經,但也能看出這易經不差本傳無量經的,能否得裡面的造化就看你氣運了」,老道大忽悠上線了,絮絮叨叨的將一門事無巨細的講了一遍。
周元易聽完后,就問:「甘爺爺,你老說我們這一門的這一門的,我們這一門到底叫啥,有沒有少林寺、武當山氣派?」
老道給了周元易腦袋來一個爆栗:「不可妄言,不可說、不可說!」
周元易疼的摸摸頭,心裡想著,這老道怎麼比葛家村的神婆還神棍啊,啥也沒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