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蠟丸密信

第一章蠟丸密信

()大宋政和五年即公元1115年,時令剛入三月,北方邊疆重鎮雄州城裡,杏花已經滿樹綻開。紅花初綻雪花繁,重疊高低滿小園。走在雄州城大街上,不經意之間,就能看到一枝枝紅杏出牆而來。

杏花的美,不像桃花那麼紅艷,也不像梨花那麼純白,她是白中帶著一點粉,粉中透出一絲白。那是一種含蓄婉約的美,一往情深而又至死不悔。

雄州知州和詵的府邸里也有一棵高大的杏樹,一簇簇花蕊密密麻麻地擠在樹枝上,競相綻放,繁花似錦,花姿嬌媚,胭脂萬點,風情無限,引得府衙里的人都來駐足觀賞,嘖嘖稱嘆。

和詵也時常走來賞花,和大家一起吟詩賦詞。他雖已年近半百,但步履矯健,身強體壯。他是以庇蔭步入仕途的,曾任河北副將,算是武將出身,對武器製造很有興趣,曾研製出一種弓箭,能破堅於三百步之外,人們稱之為「鳳凰弓」。

三月初四這天傍晚,和詵又和僚屬們一道在杏花樹下賞花趣談。和詵雖不是進士,但也愛好詩詞歌賦,喜歡風雅之舉。他對眾人說:

「自古描寫杏花的詩詞真不少,可我最欣賞的還是宋學士的那句: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net意鬧。你們看,一個鬧字,寫活了net意的盎然和杏花的頑皮。」

一個僚屬趕緊奉迎道:「大人所言極是。杏花詩詞雖多,佳作實在寥寥。今rì杏花大鬧,大人何不賦詩填詞一呢?」

此時,恰好一陣清風吹過,花瓣飄落紛紛如雨。

和詵望著飄飄洒洒的花瓣,說:「好,咱就以這杏花雨為題,每人一,或詩或詞,長短不限,現場揮,作不出來誰也不準離開。怎麼樣?」

知州大人的話就是命令,大家趕緊苦思冥想,尋章摘句,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這時,白溝河驛站的一個驛官,匆匆走進府衙大門,悄悄遞給和詵一個蠟丸。和詵接過來握在手中,對僚屬們說:「大家散了吧,各人回去作,明天交卷不遲。」

和詵接到的是一封蠟丸密信。所謂蠟丸密信,就是用蠟製成一個圓形外殼,把機密信件裝在裡面,從外表看就是一個藥丸子。

雄州地處大宋邊防前沿,城北三十里處,就是與遼國的界河白溝河。雖然宋遼兩國自澶淵之盟以來,已和平百年,但身為知州,和詵還是很注重了解和掌握對面遼國的動靜。他在遼國那邊安插了一些耳目,一旦有情況,他們就通過白溝河驛站,傳送蠟丸。

但今天接到的這個蠟丸與以往不同。今天接到的是一個名叫李良嗣的遼國光祿卿官員寫來的。全文如下:

遼國光祿卿李良嗣謹對天rì齋沐裁書拜上安撫大師足下:

良嗣本漢人,素居燕京霍yīn,自遠祖以來,悉登仕路,雖披裘食祿,不絕如縷,然未嘗少忘堯風,yù禠左衽而莫遂其志。比者,國君嗣位以來,排斥忠良,引用群小,女真侵陵,官兵奔北,盜賊四起,攻陷州縣,邊報rì聞,民罹塗炭,宗社傾危,指rì可待。邇又天祚下詔,親征女真,軍民聞之無不惶駭,揣其軍情無有鬥志,良嗣雖愚贛無知,度其事勢,遼國必亡。良嗣rì夜籌思,偷生無地。因省易系有雲,見機而作,不俟終rì;語不云乎,危邦不入,亂邦不居。良嗣久服先王指教,感佩斯言,yù舉家貪生南歸聖域,得復漢家衣裳,以酬素志,伏望察良忱誠,不妄憫恤轍魚,代奏朝廷,俾向化,儻蒙睿旨允其愚懇,預叱會期,俯伏前去,不勝萬幸。

和詵把這信反覆看了數遍,感到此事非同小可,不可等閑視之。次rì一早,天sè微明,和詵就親自攜帶蠟丸騎馬上路,趕赴東京汴梁,向皇上稟報。

年僅三十三歲的徽宗皇帝閱完信后,沉思片刻,提筆寫下一份手札,讓中使立即把信和手札轉送太師蔡京和太尉童貫,讓他們共議可否。這一年,蔡京六十八歲,擔任宰相;童貫六十一歲,主管軍事。這兩位老臣,分別執掌軍政大權,是徽宗的左膀右臂。

童貫是個宦官,但長得身材魁梧,高大威猛,面sè黢黑,雙目炯亮,頜下還有一縷細細的鬍鬚,從外表看,根本不像是一個凈身之人。

童貫一見李良嗣的信,不由大喜。原來早在四年前,他就認識此人,此人原名馬植,曾經擔任過遼國的光祿卿。那是個專管祭祀、朝會和皇帝生活用品的三品官員。馬植看到天祚帝整rì遊獵酗酒,不理朝政,朝綱紊亂,感到遼國遲早要敗亡,於是憤而辭職,做起了販馬的生意。

那麼,童貫是怎麼認識他的呢?

四年前即政和元年,徽宗派端明殿學士鄭允中為賀遼生辰使,童貫為副使,出使遼國,給天祚帝耶律延禧祝壽。

返回途中,有一天,童貫下榻在燕京盧溝橋附近的一個驛站。由於大宋軍馬不足,童貫便想聯繫一下此地的馬販子,看能否從遼國走私一些。他悄悄把幾兩銀子塞給一個驛卒,讓他幫忙,那驛卒就向他推薦了馬植。

當天夜裡,馬植獨自悄無聲息地來到驛站拜見童貫。談完販馬的事情后,馬植向童貫獻計說,大宋應該聯合遼國北方正在興起的女真族,一同滅遼,將燕山一帶原屬中原的十六州故地收復回去。

當時,女真族力量尚弱,童貫對此計策的可行xìng存有疑慮,但對馬植的這種熱愛大宋的感情,還是給予了很高評價。

馬植想跟著童貫一起回到大宋,可童貫覺得私自攜帶其出境不太妥當,便婉言相拒,讓其在適當之時,可以寫信與雄州的地方官員聯繫。臨別時,馬植請求童貫給他改個名字,童貫欣然應允,就起了李良嗣這個名字。

四年過去了,馬植歸心不變,這讓童貫多少有些感動。他覺得這次應該滿足馬植的願望。於是,童貫起身離開樞密院,去往都堂,找蔡京商量此事。

童貫與蔡京兩人關係淵源很深。

徽宗繼位之初(111o年),將蔡京貶到杭州。蔡京每rì心情苦悶,鬱鬱寡歡。第二年初秋,童貫以內廷供奉官的身份,來杭州設立明金局,為徽宗收羅文玩字畫。蔡京聞訊喜出望外,感覺機會來了,他立刻前去巴結童貫,兩人宴遊不分晝夜。

蔡京是熙寧三年的科舉狀元,對文玩字畫鑒賞是行家裡手。他幫童貫出謀劃策,將杭州留藏民間的幾件傳世不朽之作收集到手,尤其是把徽宗夢寐以求的南唐周文矩的《重屏會棋圖》也想法搞到,讓徽宗龍顏大悅。徽宗對童貫的工作能力大加讚賞。

作為回報,童貫把蔡京的書法大作進呈給徽宗,得到徽宗的賞識。童貫又適時力薦蔡京,說他思慮縝密,辦事紮實,可委以重任。

不久,徽宗決定啟用蔡京,將他召回京師。一年後,蔡京出任宰相,便馬上推薦童貫去西北軍中任監軍,二人開始了政治上的密切合作。

童貫在西北取得赫赫戰功,大觀三年(11o9年)徽宗下詔授予童貫開府儀同三司,這引起蔡京不滿,蔡京忿忿而言:「難道使相有授給宦官的嗎?」

不料,這話傳到了童貫耳朵里,童貫非常生氣,立即展開反擊,他聯絡張商英等人彈劾蔡京,迫使其致仕。蔡京這才知道童貫手腕厲害,趕緊親自登門向童貫道歉,希望盡釋前嫌。三年之後,蔡京又官復原職。

都堂和樞密院都坐落在皇城東街北廊上,相距不遠,中間僅隔著中書省。

童貫走進都堂大廳,笑吟吟地對蔡京說:

「蔡相公啊,你道這李良嗣是誰?原來就是四年前我在燕京認識的那個馬植。李良嗣這個名,還是我給他改的呢。」接著,把來龍去脈對蔡京簡要一講。

蔡京雖然年事已高,但儒雅氣質猶存,他靜靜地問道:「那麼,樞相的意思是收留呢還是拒絕呢?」

「以我之見,還是收留的好,此人對大宋可謂嚮往崇拜之至。」

「好,那就以樞相之意上奏吧。」

接著,他們一同來到崇政殿,蔡京向徽宗稟報說:「陛下,自古以來,招徠遠方之人,是國家興盛和美之事,況且現在遼國正在用兵,軍民離心,此時,李良嗣能一心向宋,棄暗投明,微臣以為應當收留。懇請下詔和詵,讓其密諭李良嗣入境時rì。」

朝廷詔書下到雄州。和詵立即派人潛入遼國,在燕京盧溝橋附近找到李良嗣,告知他,大宋皇帝准其南歸,可於四月一rì夜半從白溝河秘密入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故國悲涼玉殿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故國悲涼玉殿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蠟丸密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