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自有品牌如何做
周建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
剛開始入職,只是想著混一混時間,他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只是入職后,看著吳舟這個比自己小一屆的學弟,成了自己的老闆,要說不羨慕,那是不可能了。
「我還在為就業煩惱的時候,他都已經做老闆了。「
而隨後工作的時間,他可以算是看著店鋪的銷量,與日俱增,一個月不到的時間,銷量就翻了好幾倍。
再粗略核算一下,就算出了一個讓他嫉妒的盈利數字。
他立刻就心動了,他覺得這是上天擺在自己面前的一個致富的機會。
如果不抓住的話,那就是對不起上天給自己的機會啊,以後鐵定後悔。
只不過開始行動后,註冊公司,辦公地點等等都需要花錢,他不過是一個學生,哪來那麼多錢。
就找了關係不錯的朋友,合夥。
憑藉著「吳舟」公司的工作經驗,和實際的「運營」成績,是的,對外,他說的是,吳舟的店鋪是他在運營。
最後就是他出2技術入股,朋友出8,兩人各拿50%的股份。
之後朋友直接買了一個公司,再租個地方,周建招人,買貨,以及一比一的複製吳舟的店鋪產品。
電商現在也不是什麼新鮮玩意了,但是吳舟選了產品,上一上,就直接賣起來了,壓根就沒看到吳舟費用投入。
所以即便不清楚吳舟店鋪選的那些產品為什麼能賣的好,但已經覺得,那些都是擺在眼前的金礦。
做好一模一樣的圖,讓消費者直接感知,覺得產品是一模一樣,而現在周建上架的產品價格更低,那消費者又不是傻子,肯定會選擇他的啊。
而吳舟的店鋪沒有任何的付費投入,輕輕鬆鬆賣貨,也就是說,這些產品現在還享有非常大的流量紅利期間。
等等。。。
周建在看到機會之後,也是做過一陣分析。甚至為此一直在惡補電商知識,也看了很多的電商達人的抖手號。
不然的話,也不可能忽悠住朋友。
其實即便吳舟不辭退他,他也要離職了,自己的公司都搭建起來了,明明可以自己做老闆,為什麼要做員工。
只不過,吹得太好,現在也是有一些問題。
「為什麼完全沒銷量呢,不應該啊?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周建使勁撓著自己的頭髮,眼睛里都有了些血絲,已經有些急眼了。
眼看著上架快一周了,一共就出了8單,其中7單都是自己找人刷的。
明明吳舟那邊產品上了就賣起來了啊。。。
既然沒有流量,那就直通車買流量。。。
周建在這一天開始了」車手「之路。
周建的苦惱,吳舟不知道,也不會浪費時間去搭理。
甚至周建主圖幾乎完全拷貝自己的,吳舟都沒怎麼搭理。
其實吳舟投訴,他的產品就得被平台下架。
但是,現在壓根就沒什麼銷量,投訴幹嘛?有任何損失嗎?
浪費時間浪費精力,還沒效果。
而且這段時間,吳舟的重心工作可不是這個杯子,而是自有品牌的全面啟動。
自己的品牌,自己的設計,再做好品牌建設。
產品選好了,這段時間在聯繫加工廠,聯繫包材倉,以及聯繫設計公司。
這一套下來,每一個產品的成本需要至少都在1以上,也就幾天的利潤而已。
而且產品上架之後,因為吳舟自己有自主可控的流量,不用擔心產品賣不出去,也就不用擔心庫存問題。
單就這一點,吳舟就已經秒殺了99%的同類商家。.jj.br>
舉個例子,蘋果手機和小米手機,假設前提,兩個手機的利潤都是50%。
但蘋果手機供應鏈可以做到幾乎0庫存,所以50%的利潤完全落袋。
而小米呢,100台手機,賣出去50台,剩下50,那利潤就等於0。
不過小米不是唯一的,絕大多數的廠商都是如此。
非不想,實不能也。
不過吳舟和蘋果公司不同的是。
蘋果強在它對供應商的拿捏,他的」庫存「風險不是沒有,只是轉移給了供應商。
吳舟強在有流量,所以貨都能賣掉,當然的也就有了庫存風險。
當然也有其他方式,解決庫存問題,只是何其難。
品牌方面,既然是叫做橋霏家,吳舟的想法是,「像家人一樣,給予最好的愛」
所以,產品必須好,不會偷工減料使用次級材質,最好是找到優於行業頭部品牌的材質。
其次,一定要在用戶痛點的基礎上設計產品,解決消費者的問題,
不能解決消費者問題的產品,是廢品,是垃圾。
再到,顏值要過關,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分析產品的消費人群,找到他們的消費偏好,再根據同樣消費偏好找到其他類別的產品,分析他們的消費喜好,最後找到可以融入的元素,跨界融合到自己的產品。這一套下來,也就是吳舟的天賦值升級了,不然的話,頭腦炸了也不一定能捋清楚。
最後是包裝,包裝是消費者第一次對產品的直接接觸,這是產品的第一形象,肯定不能用差的,可以參考蘋果的包裝,極簡,質感,而且統一。
所有的杯子的外包裝,即便容量不同,最多也就是內里的尺寸差異。但外在包裝規格統一。
這樣公司還可以批量印製包材,通用化,最大化的節省包材損失。
其他的細節,吳舟會在後續中一點點的發掘,優化。
只能是先把自己想到的,儘力的做好。
這段時間,吳舟順便還把公司的公眾號,抖手號都給建立。
既然是要做品牌,那就必須得有讓消費者了解品牌的窗口。
讓消費者信任品牌,喜歡產品,之後才能成為忠誠用戶。
所以,做好內容。
內容呈現方面,有很多種。
但初期吳舟要的是權威背書來提高消費者信任。
比如,20xx年,xxx研究所,耗時xx年,研製出了xx新型材料,比傳統的xx材質,xx重金屬殘留降低82%(這一點叫販賣焦慮),質量輕便15%(這是優化體驗)。。
給消費者介紹他們最容易接受的亮點,當然這個點最好是行業里所沒有的,或者特別少。不然的話,如果和主流產品材質沒什麼區別,吳舟不就等於是給同行做宣傳了嘛。
用同行頭部優質品牌做對比,用高級別對手的」差「,來對比出自己產品本身的檔次感。
這叫碰瓷營銷。
這個視頻當然的不可能吳舟自己來做,還是得外面找專業的機構公司。
專業的事兒還是得專業的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