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 7 章
夜色濃郁,火把的光亮並不足以讓底下人看清李洵的神色,也讓一些不夠敏感的隊長們錯估了形勢。
幾息之後,又有三個原本的隊長站了出來。
李洵的目光從幾人身上掃過:
「既然你們不服,那本王便與你們分說個明白。」
這不僅是對他們幾人的解釋,更是對整個護衛營重新樹立規矩。
眾兵丁漸漸察覺到了氣氛的凝重,千人的現場變得無比安靜。
李洵清潤低沉的聲音傳入每一個人耳中:
「行伍之中,第一要義便是令行禁止!入伍頭一天,便有人跟你們講過這些規矩。身為隊長你們本該以身作則,但結果呢,你們又是如何執行的?不管是速度,還是執行力度,你們都不如那八十人!如此,你們又有什麼資格繼續擔任隊長?」
幾句話問得那幾人啞口無言。
「王常青。」
李洵沉聲喊道。
王常青連忙上前:
「屬下聽令!」
「將他們四人退回兵部,若有家屬,也即刻趕出莊子。」
如今軍中大多是流民,朝廷恩澤,其妻兒父母也可以住進軍營。當然,調遣作戰的時候家屬並不會跟隨。
王常青敏銳地察覺到,自家殿下的行事作風變了,但正因為如此,他完全不敢有任何質疑,立刻道:
「是!」
幾個質疑的隊長被李洵的命令嚇傻了,見有王常青帶著幾個士兵要來押解他們,這才回過神,噗通一聲跪下,滿臉恐懼地求饒:
「郡王恕罪!」
「郡王恕罪!」
「我們再也不敢了!」
不怪他們如此惶恐。
哪怕李洵沒對他們做任何打罵懲罰,可退回兵部,本身就是最大的懲罰。
無他,實在是在其他地方的兵待遇差太多了。
作為禁軍中的中上兵,他們被選拔給皇子做護衛,按制他們每月能拿到700文軍餉,每日兩斤多口糧,看起來算是很不錯的收入了。但大啟軍中貪|腐嚴重,哪怕是京城,普通兵丁也只能拿到七成的軍餉與口糧。
這還不算,為了不被上官穿小鞋,他們逢年節還得給孝敬,實際到手的只。
除此之外,上官對下屬幾乎當做家奴使用,或打或罵,或使喚辦事,壓榨非常嚴重。哪怕是被磋磨死了,也無人主持公道。
想退伍也不可能,因為大啟的兵役是終身制,一經徵召,終身為伍,非病殘老是無法被批准退伍的。
底層軍士無處可逃。
但在郡王府就完全不會遇到這些事,郡王時常來巡察,若有上官想像在外面那樣欺負他們作威作福,他們可以直接面陳郡王,這樣的人必定遭到嚴懲。
如此幾次下來,郡王護衛營的風氣真是好得不得了。
在這裡,他們每月的軍餉都是足額發放,除了正常的口糧,郡王還下令讓他們每天都有肉食加餐,年節還有額外的賞錢與吃食。
他們的家屬隨營居住,可以在大皇子的莊子上佃田,每年只交兩成租。他們日常除了訓練以及到郡王府換防,不必做任何事。
把他們退回兵部,便是將他們從天堂打回地獄。
但不管他們如何可憐,李洵也沒有心軟,幾人很快就被麻利地塞住了嘴,綁住了手,拖出去了。
明天一大早,他們就會被送回京城,辦妥了手續兵部會派人來領。
其餘人噤若寒蟬。
此時他們才意識到,郡王再仁慈,也是掌握他們生殺予奪的主子。
他可以給他們一切,也可以隨時收回。要想繼續保持現在的好日子,他們就必須毫不猶豫地執行郡王的所有指令。
在高台上將眾人的反應看在眼裡,李洵明白,這一大棒,達到了應有的效果。
隨即宣布下一個命令:
「半月後本王將驗收你們的訓練結果,各隊進行集結時間與軍令執行力度比拼,第一個集結完成的小隊,賞銀十兩,第,第三一兩。最後到場的三個小隊,每人十軍棍,罰餉半月!」
先進者有獎,落後者挨打罰錢,不怕他們不好好訓練。
這麼多人一起出京城需要很長時間準備,完全足夠他將他們改頭換面,讓這支護衛隊變成他手中的利劍。
剛有幾個人小隊長連帶家屬一起被趕出護衛營,此刻沒有任何人再敢討價還價,不把李洵的命令當回事。
所有人,頓時都有了緊迫感。
達到了想要的效果,李洵便宣布讓他們回營房休息,自己也回了莊子上的住處睡覺。第二天天不亮,便又帶人趕回了京城。
今早有大朝,按照他與嘉佑帝的約定,今早他便會上摺子,自請封邑北地。
*
寬闊華麗的皇極殿內,御階之上,嘉佑帝高坐朝堂。
今日大朝,四品以上的京官全部在朝,眾大臣分四列站立在大殿之中,兩兩一邊,一直延伸出殿外,中間留出道供人通行,外圍則是隨時待命的御前侍衛與太監宮女。
太子李玄與大皇子李洵,左右各站一邊,分別領著兩列大臣和皇弟。
兩人的站位,昭然若揭地展示著兩人在朝堂上的超然地位。
「吾皇萬歲萬萬歲!」
眾人下跪山呼。
太子與大皇子年紀相當,長相略有些艷麗,渾身卻像是一把緊繃的弓,讓人覺得莫名壓抑。
看著與自己並列第一排的李洵,太子李玄眼中閃過陰鶩。
每當看到身旁的李洵,他便覺得眼中扎了根刺。
他是皇后嫡子,當朝太子,名正言順的儲君,李洵有什麼資格與自己並列。
遲早有一天,他要將李洵和他的所有爪牙通通一網打盡!
感受到落在自己身上那情緒強烈的目光,李洵並沒有理會。他很快就會離開京城,無須在這裡和太子做鬥眼王八。
眾人起身,朝會有條不紊地進行。
對李洵來說,今天並沒有太多值得關注的大事,一個多時辰后,朝會進入尾聲,待御前大太監高聲宣布: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嘉佑帝的目光落在了李洵身上。
事實上,整個早朝他審視的目光時不時就會落在他身上。
李洵從容地出列,躬身行禮:
「父皇,兒臣有事啟奏!」
說著,遞上了自己寫的奏摺。
有原主記憶,他模仿原主的筆記並不是一件難事。
御前太監來將他的奏摺呈上御案,李洵上前道:
「父皇,兒臣聽聞北境不寧,屢次受草原蠻夷侵襲,心中著實憤慨,安居京城,何以為父皇分憂。故,今日自請封邑肅郡鎮守北疆!還望父皇成全!」
此話一出,滿朝文武肅然一驚。
封邑!
一個奪嫡形勢大好的皇子自請封邑!
太子黨尚且又驚又喜又疑,一時間搞不清楚他葫蘆里賣得什麼葯。
大皇子黨卻像是被一個晴天霹靂轟得外焦里嫩,這實在是太突然了。
回過神,便一個個驚慌地跳出來反對。
「不可啊,陛下,北地苦寒,又時常有蠻夷作亂,郡王殿下千金之體,怎能去如此危險的地方!」
「是啊,陛下,戍衛邊疆自有武將,何須皇子親臨!」
唯有林相沒有開口。他早就被李洵通過氣,對如今京中的局勢前所未有的迷茫,沒打算要勸他。
而上首的嘉佑帝,也正在心中思量著李洵所請的這封地到底有何玄機。
可他熟知全國輿圖與布防,一時間完全想不到這地方有什麼特別。
事實上,整個北方邊疆都是偏僻貧瘠之地,良田極少,大多是旱土,地里的產出量全國倒數,也沒有礦,還總是被北方草原的蠻夷侵襲。
這肅郡,也同樣沒什麼特別的地方,前方的遼城陳兵數萬,哪怕大皇子去北疆是想與北戎勾結作亂也完全沒機會。
他至今仍然不明白這個長子到底打算幹什麼。
但底下群臣議論紛紛,他便必須出來做個表態了:
「皇兒,你這是何必。北地苦寒,朕怎麼能放心你去那麼遠的地方!」
嘉佑帝儼然一副慈父模樣。
大皇子黨的大臣們頓時鬆了口氣,好在陛下還算明理。
然而他們這口氣還沒松完,大皇子卻再次發瘋。
「父皇,兒臣決心已定,請父皇成全!」
嘉佑帝看了他半晌,這才無奈地嘆口氣,揮了揮手道:
「罷了,你既有這份心,又如此堅持,那便去吧。北地多戰事,確實危險,朕特許你帶三千護衛。」
說著,就吩咐兵部尚書去安排,又讓內務府一定要好好安排好大皇子封邑事宜。
吩咐完,便一副大受打擊十分疲憊的樣子宣布了退朝,對要請求他收回成命的大皇子黨朝臣視而不見,步履匆匆直接離開了皇極殿。
眼見大局已定,大皇子黨的大臣們只覺得瞬間天塌地陷。
皇帝金口玉言,是不會再更改這個決定的。
可封邑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從此就失去了競爭儲位的資格啊!
「殿下,您瘋了嗎?您怎能做出如此糊塗的事!」
一位受不了打擊的大臣口不擇言當場大哭。
看著這些人或譴責或憤怒或痛心的目光,李洵的面容沒有絲毫波動,只平靜地丟下一句,「我意已決。各位從此好自為之。」
便轉身離開了大殿。
如今,他已經名正言順地得到了遠離京城的封邑,接下來最要緊的,便是如何帶著七公主與三千兵馬平安地抵達肅城了。
離京之前,他還有很多事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