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第六十二章
巳時,金鑾殿。
艷陽高懸,熱烈的一如金鑾殿內激昂辯駁的大臣們。
慕懷樟神遊般站在那兒許久了,身為當事人之一的伯父,既未被綏帝點名,也未下場爭辯。若不是有人忽然想起他,他這安靜的模樣都險些要被遺忘了。
「慕大人,你意如何呢?」
慕懷樟道:「實不相瞞,在下雖為二娘子長輩,但這婚事上,也不好插手太多。」
笑了下,拱手道:「但行忠君之事。」
問話之人暗暗道,你這時候當然要忠君了,得利的可是慕家。
真不知他們慕家走了甚麼運,家族勢力不顯,竟出了個被陛下深深鍾愛的小娘子。
難怪自古以來,美人計最好使呢!
被使了美人計的綏帝安穩坐在上首,聽他們爭了半天,面上不喜不怒,視線淡淡掃過那些提前安排好,正在一條條和諸位朝臣擺道理的官員,再看向部分巋然不動,這時候儼然做起旁觀者的人。
韓臨的父親,上平侯亦在其中。
上平侯是個厚臉皮,察覺綏帝在看自己,還對上笑了笑。然後,他依然不動,只豎起耳朵旁聽,那模樣和聽牆根看熱鬧的老大娘也差不了多少。
同他一樣的,還有那麼五六人。
放在三個月前,立后一事會牽扯到更多人的利益,光那些世家就能爭個三天三夜。但綏帝對盧家的雷霆手段讓眾人知曉,這后位不可能從五姓當中出了,其他有機會的人家,暗地心思就活泛起來。
尚未真正定好主意呢,陛下驚天一招,使得他們回不了神。
御史台中,不是個個都提前得了消息,亦有人想要反對,但在御史大夫的示意下,全都忍住了。
朝堂上部分武官看得津津有味,平時說他們粗俗,看這些文官爭起來,模樣也風雅不到哪兒去嘛!
依他們而言,陛下娶個媳婦兒,自是要喜歡的,這是家事、私事,總之干那些人何事!來日陛下洞房生孩子,是不是還得一個個擼袖子上前指教呢。
朝堂百態,皆不出綏帝意料。
凡事得有個帶頭之人,他提前安排好這些官員,一是擔心忠於自己的大臣這時不肯開口,如上平侯韓嘉那般;二則是世家不出面爭取,其餘人各自謀利,便難以統一,壓不過那些齊刷刷的聲音。
做戲也要有講究。
倘若由他直接提出立后,其他人附和,那朝堂上如今齊聲攻擊的,便是他了。
說服自己的人,也需要理由。世家彼此聯姻固勢,他本身便反對此舉,不可能再要一個過於強大的外戚,由此家世便不那麼重要。
其次許之以利,允諾了幾件他們最關心的事,便叫他們慢慢都同意了。
身為天子,堂而皇之利誘,甚至是賄賂臣子,綏帝不覺自己做得有何不妥。他固然可以強勢壓下所有反對之聲,但那對大婚無益,對南音更無益,如此是最好的辦法。
在上首靜靜觀望半天,綏帝道:「朕看卿等各有高見,不然另開一堂,由各位爭辯個三五月,再由你們給朕定下?」
眾人不吭聲,那出聲的御史有句話說得很對,陛下年紀不小,卻至今後位空懸、膝下無人,他們私《春心燎原》,牢記網址:1.底下哪個不著急,誰敢再耽誤個三五月,那不是千古罪人。
「往日,朕隨真人長居道觀,於夢中受玄元皇帝指點,本早已定下決心,待國事稍定,便從宗室擇人過繼,好早早退位修道。」綏帝話一出,殿下立刻有輕嘶之聲,陛下竟還有這等想法呢?家彼此聯姻固勢,他本身便反對此舉,不可能再要一個過於強大的外戚,由此家世便不那麼重要。
其次許之以利,允諾了幾件他們最關心的事,便叫他們慢慢都同意了。
身為天子,堂而皇之利誘,甚至是賄賂臣子,綏帝不覺自己做得有何不妥。他固然可以強勢壓下所有反對之聲,但那對大婚無益,對南音更無益,如此是最好的辦法。
在上首靜靜觀望半天,綏帝道:「朕看卿等各有高見,不然另開一堂,由各位爭辯個三五月,再由你們給朕定下?」
眾人不吭聲,那出聲的御史有句話說得很對,陛下年紀不小,卻至今後位空懸、膝下無人,他們私底下哪個不著急,誰敢再耽誤個三五月,那不是千古罪人。
「往日,朕隨真人長居道觀,於夢中受玄元皇帝指點,本早已定下決心,待國事稍定,便從宗室擇人過繼,好早早退位修道。」綏帝話一出,殿下立刻有輕嘶之聲,陛下竟還有這等想法呢?
「得遇慕氏,方知朕道心不穩,塵緣未盡。」綏帝道,「若是卿等認為實在不妥,那便罷……」
「陛下——」當即有人急急出聲,不知綏帝在演戲還是說真的,反正看那鄭重的神色,不像在說笑,如何敢託大。
「陛下成婚選后,雖與國事有關,但亦為家事,自是選陛下鍾愛得意之人為佳。」這人道,「身為臣子,只可諫言,如何敢憑私心干預甚至要挾陛下?」
「還請陛下以己為重。」他跪在地上,「臣請立慕氏女為後。」
這一出,自然也是綏帝提前定好的戲碼。可即便知道其中有做戲的可能,其餘人怎敢在綏帝說出那話后反對,面面相覷,跟著下跪請命也不是,駁斥也不是。
一個接一個下跪請命,綏帝也不再猶豫,當即道:「那便如此定了。」
他令全英取出早擬好的旨意,當朝頒旨,郎朗之聲,讓金鑾殿上每人都聽得清清楚楚,神色不一。
王知節這時候再度站出來,恭恭敬敬說,禮部早就準備好了一應事宜,隨時都可大婚。
綏帝大悅,著人去問欽天監擇日,這不更巧了,欽天監也說早早選好了黃道吉日,四月初八為佳!
那就是一個月後。
有人感覺自己像被陛下和某些同僚聯手愚弄了番,憋的臉色青青紅紅,愣是說不出話兒來。
如王知節所料,今日的早朝,真正高高興興散朝歸家的沒幾人,不過他關心不了,綏帝更不在意。
戲做出來了,聖旨也光明正大昭告天下,那些人私下再嘀咕能有何用呢。
隨著早朝散下,這道旨意如風般迅速傳遍整座長安城。綏帝在朝堂上說的「得遇慕氏,方知朕塵緣未盡」這句話,竟引得了不少人,尤其是夫人和女郎們的歆羨和讚許,道定是上蒼不忍見陛下孤苦修道,故安排了此等天賜良緣。若有人在她們耳邊道出反對之言,便會被不由分說地先罵一頓。
民間百姓不懂其中利益糾出美玉般的光芒。鄭瓔二人見之,心道方才□□還真沒錯,陛下最初定是被南音的美貌所迷,時常尋機與人相處,進而生出愛意。
她們自認為已將綏帝對南音的心跡變化琢磨得一清二楚,得意之餘,也覺得這樣的天子更有了人情味。
往常聽說的要麼是這位少時修道清心寡欲,要麼是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的事迹,都高高在上,難以有真切感。
如今聽了朝堂傳出來的那句話,方知這位也是擁有七情六慾的人。
簡單調侃了幾句,鄭瓔斂笑,正色道:「雖不知今後如何,但陛下肯為你做這些,足以說明他待你用情之深。南音,你切不可像以往那般過於嫻靜內斂,抓住時機與陛下好好相處,若能早日誕下皇子,就更好了。」
畢竟朝中反對的人不是真正轉變了立場,只是迫於形勢和綏帝的決心,不得不暫時妥協罷了。鄭瓔深以為,南音還是要趁最初的時間鞏固地位,不然再過段時日,就不好說了。
這一番話,是真正在為自己著想。南音不欲反駁,頷首輕道:「我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