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騎軍事定
有了陳到的一番恰到時機的「引薦」,劉備欣然說道:「叔至所言著實有理,在憲和被調配為汝南郡丞一職之後,軍需官之職卻是到如今都暫時空缺的,而且如今的郡府倉庫,也是暫時缺乏合適的人員管理。」
然後對著蘇張略顯歉意地說道:「二位經營自家生意多年,計算管理方面的經驗定然是豐富無比,對於軍需、郡庫方面之職必然能夠勝任,只是這官職,的確是不大,不知二位可否屈尊啊。」
劉備的這個提議,對於蘇張二人來說,的確是有些吃虧。因為就算他們二人成為了劉備手下的官員,也不可能像其他官員一樣獲得比較安定的生活,他們可是清楚的很,劉備如今能夠接納他們,只是因為他們手上掌握著戰馬的資源。
所以,他們在上任之後,基本也是要像以前一樣,往來奔波於河套與大漢各地之間,而且,還不能賺錢……
然而對於這個吃力不討好的提議,蘇張二人卻是欣喜不已。他們二人如今已然臨近四十不惑之年了,在漢末這個人均壽命只在五十上下的年代里,他們也是該為自己的家人考慮自己死後的未來了。
雖然他們的資產的確是不少,如果實在安定的盛世,就算是子孫憊懶成性,絲毫不勞作,也是能夠養活幾代人的了。
但是,現在可不是盛世,看看死在汝南、南陽、冀州等地的富商,比他們家大業大的多得是,但是結果怎麼樣,還不是弄得個家破人亡,斷子絕孫?
雖說黃巾之亂已然是平息了,但是將來的事誰又能說的准呢,如果朝廷再這麼**下去,搞不好還真會再來一次農民起義,到那時,只怕他們兩家,也會遭到禍端。看小說最快更新)
所以,他們現在想的,不是那億萬的資產,而是為自己的子孫,找一個強大的靠山,而劉備,就是他們心中最合適的人選……
聽得劉備稍顯歉意的話,蘇張二人立時站起,躬身說道:「蘇雙(張世平)願供太守大人驅策……」
在蘇張二人正式上任之後,二人也是十分清楚自己最主要的任務是什麼,在將郡府和軍隊中的一幹事務託付給自家的親信之後,就又帶著自己的人手前往河套地區購買劉備所需的戰馬去了。
而且,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二人還將家中的大半財物,都盡數資助給了劉備。因為,現在汝南的財政還一直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重建六座縣城,花費了劉備大量的金錢。
畢竟現在蘇張二人乃是官職了,現在他們要做的可是為軍隊添置戰馬,可不是自家做生意了,所以說,這買馬用的錢,當然是得用「公款」的。不過,以劉備現在的經濟,還真買不上幾匹馬。
雖然有曾經從黃巾那邊「偷」來的大量財物,但是這些都是不能見光的,所以根本就沒有放在郡府的倉庫之中,一直都是由關羽代為保管著。
……
面對蘇張二人的慷慨解囊,劉備心中既是感激又是羞愧,不過他身上肩負著劉宏賦予他的巨大責任,他必須在短時間內累積起足夠強大的力量,能夠震懾那些不軌之徒的力量。所以心中雖然是萬般不願,他還是厚著臉皮手下了蘇張二人的資助。
……
翌日,蘇張二人就朝著北方出發了,不過關於戰馬的問題,仍舊沒有得到解決。
要知道,戰馬在漢朝是非常稀缺的資源,有了足夠的戰馬,就能在短時間內組建起一支強大的騎軍,而在冷兵器時代,騎兵就相當於現在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此次蘇張二人前往河套換取馬匹,可是帶了足夠的物資和人手,根據蘇張二人的估算這次他們可以從河套帶回千餘匹能夠作為戰馬的馬匹。這麼大手筆,這麼可能瞞得過朝廷……
大家可能會有所疑問,劉備作為大漢的高級將領,買幾匹馬組建一支騎軍不是很正常的嗎?
其實,這是不正常的,的確,劉備是被陛下親封的討寇將軍,不過在漢代,將軍的職位是不常設立的。就比如劉備的這個討寇將軍,在汝南黃巾還沒被平定之前,也就是「寇」還在的時候,劉備的這個將軍頭銜確實是擁有很大權力的,當然,其中也包括擴軍和增強軍隊武裝的權力。
但是現在,黃巾已經是平定了,也就是「寇」已經是不存在了,這討寇將軍也就只能是有其名無其實的虛職了。所以說,劉備現在的做法,的確是有點越權的嫌疑了,搞不好在別人眼中,就會成為謀反的罪證……
不過這一點,卻是難不倒陳到,你不是說我組建騎兵威脅朝廷嗎,好,我不組建,不過我仍舊買馬,將馬匹圈養起來,就說是想在汝南組建一個馬場,然後對各地出售,填補汝南財物空缺,不分配到汝南軍隊里。
士兵有了馬才叫騎兵,現在士兵沒馬,你們也就沒什麼好說了的吧。
陳到的辦法的確能堵住悠悠之口,但是劉備真正的目的,的確是想要組建騎兵,現在被你陳到這麼一搞,這騎軍也不就泡湯了嘛。
陳到說沒關係,這張飛手中不是還有三百匹戰馬嗎,只要在軍中挑選出騎兵人選,然後用這三百匹戰馬輪流訓練,等到將來事情有變,只要將馬場里的戰馬拉出來,我們的騎軍不久立馬就組建完畢了嗎?
陳到這個別出心裁的辦法,得到了劉備等人的一致贊同,幾日之後,劉備為了不引起朝廷的懷疑,也是為了不引起過多的誤會,便提前將奏章發往洛陽。
出乎意料的是,劉備的這次大膽提議,朝中竟然沒有一個人反對,於是劉備買馬的事情,也就順理成章地通過了……
三月之後,大地回暖,春暖花開,流落於各地的汝南百姓紛紛趕回自己的故鄉,原本清閑的陳到等人一下子就忙碌了起來,率領軍隊維護官道上的治安,保證百姓能夠安全地遷移到汝南各縣。
然而也就在這時,由袁平帶領的袁氏一族,也是來到了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