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安史之亂(4)
第二天早晨,嚴庄對部下宣告說:安祿山病危,詔立安慶緒為太子,軍國大事皆由太子處分。隨即繼承帝位,尊祿山為太上皇,然後發喪。
安慶緒殺父安祿山後,自立為帝,年號載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陽,留蔡希德等繼續圍太原。同年,長安為唐軍收復,安慶緒自洛陽敗逃退至鄴城(HEB省HD市臨漳縣),其部將李歸仁率精銳及胡兵數萬人,潰歸范陽史思明。
鄴城之戰
唐至德二載(757)十月,在陝郡之戰後,安慶緒僅率1300人從洛陽逃往鄴城(HEB省HD市臨漳縣)。唐軍遂收復洛陽城,並遣軍攻佔河內(今沁陽)等地,迫降安將嚴庄;陳留(治今開封)軍民殺安將尹子奇歸唐;唐將張鎬率兵收復河南、河東郡縣。但肅宗忙於迎太上皇還都,未及時遣軍追擊安軍殘部。安慶緒至鄴后重整旗鼓,旬日之間,其將蔡希德自上黨(今山西長治)、田承嗣自潁川(今河南許昌)、武令珣自南陽(今鄧州),各率所部至鄴城會合,連同安慶緒在河北諸郡招募的新兵,共約6萬人。安慶緒忌史思明勢盛,於十二月遣使至范陽(今BJ城西南)調兵。史思明囚安慶緒使者,以其所領13郡及兵8萬降唐,被授范陽節度使;半年後復叛。
唐乾元元年(758)九月至次年三月,天下兵馬副元帥、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河東節度使李光弼等九位節度使率各部唐軍圍攻鄴城(HEB省HD市臨漳縣)安慶緒部,與其援軍史思明部交鋒時,九路兵馬被狂風驚散潰敗。郭子儀軍潰退至河陽橋,李光弼整軍返回太原,其餘節度使各回本鎮,史思明重新佔領洛陽。
乾元元年九月,唐肅宗命郭子儀、魯炅、李奐、許叔冀、李嗣業、季廣琛、崔光遠等七節度使及平盧兵馬使董秦共領步騎約20萬北進主攻安慶緒,又命李光弼、王思禮兩節度使率所部助攻,以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監督各軍行動。十月,郭、魯、季、崔等部先後北渡黃河,並李嗣業部會攻衛州(今河南衛輝),以弓弩手伏擊而逐,大敗安慶緒親領7萬援軍,克衛州,誅殺叛將安慶和;旋又趁勢追擊,在鄴城西南愁思岡擊敗安軍,先後共斬其3萬餘人。安慶緒退回鄴城,被唐軍包圍,急派人向史思明求援,許以讓位。
史思明率兵13萬自范陽南下救鄴城,先遣步騎1萬進駐滏陽(今河北磁縣),遙為聲援。十二月,史思明擊敗崔光遠奪占魏州(今大名北)后,按兵觀望。二年正月,李光弼建議分兵逼魏州,各個擊破史軍,魚朝恩不納。二月,唐軍圍鄴城(HEB省HD市臨漳縣)四月不下,師老勢屈。史思明率部向唐軍逼進,並截斷唐軍糧運。三月初六,號稱60萬之唐軍,布陣於安陽河之北。史思明親領精兵5萬與唐軍李(光弼)、王、許、魯等部激戰,雙方傷亡甚重。郭子儀率軍繼至,未及列陣,狂風驟起,天昏地暗,兩軍皆大驚而退。唐軍南撤卻一退不可止,郭子儀部退保河陽橋。其餘各節度使兵退歸本鎮。史思明收集部眾駐鄴城南,誘殺安慶緒及高尚、崔乾祐等,入城兼并其軍,遂留其子史朝義守鄴城,自還范陽。
此戰,唐肅宗待安慶緒逃至鄴城一年後才下令攻討,發兵數十萬竟不設元帥,無統一節度;久圍城不下,糧秣不繼,軍心不穩,終於釀成一次大潰敗。
史思明復叛
因契丹、同羅等族組成的精兵大部歸史思明,在安慶緒殺父稱帝后,對史思明收其潰散的殘部不滿。欲找機會除掉史思明。
史思明自圍攻太原被李光弼擊退後,回到范陽駐守,安慶緒封他為媯川王,兼范陽節度使。范陽本是安氏老窩,安祿山從東京和西京所掠珍寶,多半都運往這裡存放,已是堆積如山。漸漸地,史思明恃富而驕,欲將范陽佔為自己所有,也不想再被安慶緒節制。
史思明向唐廷奉上歸降書,願以所領13郡及兵8萬降唐。唐肅宗得報大喜,封他為歸義王,兼范陽節度使。但史思明「外示順命,內實通賊」,不斷招兵買馬,引起唐肅宗警覺。唐朝廷策劃消滅他,不料計劃外泄,史思明復叛,與安慶緒遙相聲援。
乾元元年(758年),安慶緒為副元帥郭子儀等統兵20餘萬所圍困,后增至60萬,但由於肅宗的孱弱和猜忌,諸軍不設統帥,以致戰事久拖不下。次年春,叛軍得史思明之助,大敗唐軍九節度使大軍,其圍遂解。宦官魚朝恩讒毀,郭子儀被召還長安,解除兵權,處於閑官。不久安慶緒被史思明所殺,史思明接收了安慶緒的部隊,兵返范陽,稱「大燕皇帝」。
亂事告終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軍內訌,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內部離心,屢為唐軍所敗。寶應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繼位,啟用唐將僕固懷恩為朔方節度使、河北副元帥,統兵進軍洛陽。
唐軍從正面,唐軍騎兵與回紇軍從側面,一起攻擊數萬叛軍。叛軍戰敗。史朝義派10萬精兵來增援,列陣於昭覺寺,唐軍攻擊叛軍,殺傷了很多叛軍,但是叛軍軍陣卻不動。唐朝鎮西節度使馬璘奮擊,突入叛軍萬眾中,叛軍抵擋不住,唐軍乘勢殺入,叛軍大敗,轉戰於石榴園、老君廟,唐軍再次擊敗叛軍,斬首六萬級,捕虜二萬人。史朝義率輕騎數百向東逃走。唐軍攻佔洛陽城僕固懷恩率朔方軍追擊史朝義,連連取得大勝。
寶應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獻莫州投降,送史朝義母親及妻子於唐軍。史朝義率五千騎逃往范陽,史朝義部下李懷仙獻范陽投降。史朝義無路可走,於林中自縊死,其餘部分叛將投降,歷時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結束。
唐廷任命降臣田承嗣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節度使,李懷仙為盧龍(今河北北部)節度使,李寶臣為成德(今河北中部)節度使,薛嵩為相衛節度使,此後唐朝進入藩鎮割據的局面。
戰爭影響
安史之亂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其影響大致可以分為下列幾點∶
一、社會混亂
戰亂使社會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楱應改為榛),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於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幾乎包括整個黃河中下游,一片荒涼。杜甫有詩曰:「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我里百餘家,世亂各東西」。這說明經過戰亂,廣大人民皆處在無家可歸的狀態中。
二、藩鎮割據
安史之亂,削弱了封建集權,為封建割據創造了必要條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此後安史餘黨在河朔形成藩鎮割據。當史思明之子史朝義從鄴城敗退時,唐遣鐵勒族將領僕固懷恩追擊,仆固與唐王朝有矛盾,為了私結黨羽,有意將安史舊部力量保存下來,讓他們繼續控制河北地區,使安史舊將田承嗣據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張忠志(后改名李寶臣)據成德(今河北中部)、李懷仙據幽州(今河北北部),皆領節度使之職。這就是所謂「河北三鎮「。三鎮逐漸把地方軍事、政治、經濟大權皆集於一身。以後其他地區,如淄青(今山東淄川、益都一帶)李正已,宣武(今河南開封、商丘一帶)李靈曜,淮西李希烈等皆各自割據。
但是,根據歷史學家張國剛研究藩鎮的專著《唐代藩鎮研究》,唐朝後半段的大部分時期里,絕大部分藩鎮不割據,只有河朔等極個別藩鎮割據;即使割據藩鎮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須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軍情」,而且割據藩鎮也曾解除割據。唐末黃巢之亂時,才出現普遍的藩鎮割據。
三、剝削加重
由於戰爭,造成勞動力嚴重不足,統治階級不得不增加稅收,使階級壓迫和統治階級的壓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農民和地方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化,最後迫使農民不得不舉兵反叛,形成唐中葉農民叛亂的高潮。安史之亂后,國家掌握的戶口大量減少。潼關和虎牢關之間,幾百里內,僅有「編戶千餘」,鄧州的方城縣,從天寶時的萬餘戶,驟降至二百戶以下。政府卻把負擔強加在猶在戶籍上的農民。唐憲宗元和年間,由於政令不及,稅收只能征自東南八道(浙西、浙東、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29]在方鎮統治下的人民,也遭受著「暴刑暴賦」,如田承嗣在魏博鎮「重加稅率」,李質在汴州搞得地區「物力為之損屈」,等等。唐政府和各藩鎮的橫徵暴斂,終於激起了農民的不斷武裝叛亂,代宗一朝,全國各地叛亂四起,其中規模較大的有發生於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的浙東袁晁之亂,同年的浙西方清之亂,以及同期的蘇常一帶的張度之亂,舒州楊昭之亂,永泰年間(公元765年)邠州之亂等等。這些叛亂雖說很快就被鎮壓,但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
四、邊疆不穩
經過安史之亂,唐王朝也失去了對周邊地區少數民族的控制。安祿山亂兵一起,唐王朝將隴右、河西、朔方一帶重兵皆調遣內地,造成邊防空虛,西邊吐蕃人乘機而入,盡得隴右、河西走廊,唐朝仍然控制西域安西北庭,數十年後,約公元790年,唐朝失去西域安西北庭。唐王朝從此內憂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五、經濟重心南移
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自兩晉就已經開始,在安史之亂后,北民南遷的狀況越來越明顯,致使經濟中心進一步南移。[31]安史之亂對北方生產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大量北方人士南渡。[32]南方相對較為穩定,北方人口的南遷,帶去了大量的勞動力,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南方經濟日益超過北方,南北經濟趨於平衡。
六、西域得失
753年前後,正是唐朝經營西域的全盛時期,但是此後隨著國內政局的的劇烈變化,唐朝在西域的勢力也大大衰退,由高峰跌入了低谷。755年(天寶十四載),唐朝國內爆發了有名的安史之亂,由唐朝蠻族將領安祿山、史思明率領的東北邊疆叛軍長驅南下,攻陷東、西兩京,唐玄宗愴惶逃出長安,南下四川盆地。玄宗的兒子肅宗在靈武繼位之後,調集西北邊軍勤王平叛,守衛西域的安西、北庭節度使屬下的邊兵也被大批調往內地。
756年(至德元載)有三支西域唐軍被調回內地,其中李嗣業、段秀實率精兵五千,安西行軍司馬李棲筠率兵七千,馬磷精兵三千,三支軍隊共一萬五千人返回鳳翔,參加了收復長安的戰爭,以後在此基礎上組成了戰鬥力很強的鎮西北庭行營。
除了西域邊兵之外,唐朝還徵發了西域各國本地的軍隊幫助平叛。[35]明確見於記載的有于闐王尉遲勝率領的本國兵馬五千。[36]另外與拔汗那一起發兵的還有大食等國。最晚到757年(至德二年)正月以前,他們就已經行進到了河西地區。[37]到了758年(乾元元年)秋天,吐火羅葉護烏那多與西域九國首領來朝,請求「助國討賊」,肅宗派他們赴朔方行營效力。西域邊兵大批內調,對平定安史之亂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卻大大削弱了唐朝在西域的勢力。
這時西域的外部威脅主要是大食和吐蕃,西域防禦能力的衰退,給他們提供了入侵的時機。但是大食勢力並沒有趁機東進,而是派兵助唐平叛,這說明大食從一開始就無意(或無力)進入蔥嶺以東的地區。對吐蕃而言,這時唐朝不僅僅是撤回了安西、北庭的邊兵,而且也調回了隴右、河西防備吐蕃的軍隊,入侵隴右、河西要比進攻西城便捷得多,也有利得多,於是吐蕃大舉進攻河西。在這種形勢之下,西域反而得以保全,孤軍堅守了將近半個世紀之久。
到763年(廣德元年)時,吐蕃軍隊已經盡陷蘭、廓、河、都、洮、岷、秦、成、渭等州,佔領了河西、隴右的大部分地區。此後西域守軍與內地的聯繫斷絕,但仍然奉唐正朔,堅守西域。[40]有廣德四年(相當766年)年號。實際上廣德只有兩年(763-764年),765年代宗改元永泰(765-766年)。TLF出土的《高耀墓誌》仍然沿用廣德年號,說明在765年以前就己失去聯繫,不知長安改元永泰。而且四鎮在這時還保持著一定的兵力,765年(永泰元年)左右,河西唐軍抵擋不住吐蕃的進攻,遣使前往四鎮,請求河西援軍一萬人,這至少說明西域的形勢這時要比河西穩定得多。
768年(大曆三年)左右[42],西域守軍又與朝廷恢復了聯繫,朝野上下對他們「忘身報國」的精神感動得「酸鼻流涕」、唐代宗下詔褒獎,並向西域唐軍通報內地情況,對守軍大加讚揚。
其實就歷代中原王朝而言,經營西域不外乎內外兩方面的原因。就內部來說,控制了西域既可張揚國威,又保證了絲綢之路貿易的繁榮;就對外來說,控制了西域就可以牽制和削弱北方游牧民族的勢力,並進而保障河西,隴右的安全,防止南、北兩個方向游牧民族勢力的匯合。吐蕃攻陷關隴之後,西域地區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戰略意義,西域的存亡對整個唐朝邊防來說已經沒有多少實際的意義,所以西域雖有「奉國之誠「,朝廷卻因「事勢不及相恤」,不得不採取了任其自生自滅的態度。
七、佛教復興
唐高祖李淵制定的尊祖崇道國策,並進一步將其發揚光大,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天下,施行道舉,興建皇家道觀樓觀。安史之亂后佛教復興,李亨、李適、李純、李漼和李儇改變崇道祖制崇信佛教,自上而下佛教盛行迎送佛骨。晚唐幾個皇帝都是佛教的信仰者,佛教盛極一時。當時有識之士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依據儒學思想,提出反佛的意見。在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儒佛矛盾以一種激烈的形式暴發了。元和十四年是開塔的時期,唐憲宗要迎佛骨入宮內供養三日。韓愈聽到這一消息,寫下《諫迎佛骨》,上奏憲宗,極論不應信仰佛教,列舉歷朝佞佛的皇帝「運祚不長「,「事佛求福,乃更得禍「。但韓愈沒能阻擋憲宗迎佛骨,還險些喪命。韓愈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有云:「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但是唐武宗的滅佛運動大幅削弱了佛教勢力,大幅降低了佛教對社會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