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國力
隨著諸葛瞻大破叛軍的消息傳開之後,成都的政治局勢開始慢慢出現了一些改變。
荊州派們好像一下便大方了許多,不在無孔不入的打壓益州士,只要不是過分的奏疏都是能過則過,而益州士族們也收斂了許多,不再和荊州人爭鋒相對。
特別是當初和諸葛瞻一起做過幾個月的郎官同事們變化最大,荊州子弟主動邀請益州士族和寒門子弟們一起飲宴。
而益州士族和寒門子弟們也不在那麼仇視佔據了大量資源的荊州子弟們,眾人在一起不在討論家世,不在討論誰家的女公子待嫁,反正說起了北伐,說起了如今朝廷的弊政,便是蔣琬費禕等人也會被人談論幾句。
一切都開始顯得那麼生機勃勃,沒人覺得如今有什麼不妥,因為這是武侯執政之時常有的狀態,只是武侯去后,大家都感覺沒了希望,自然不允許其他人說自己人有半點不好,因為這會大大擠壓自己人的生存空間。
這一切的改變只是因為一個姓諸葛的少年打贏了一場仗,這場勝仗可能在諸葛瞻看來只是尋常,但這一仗的意義卻一點也不簡單。
這是讓成都讓大漢重新看到希望的一戰,武侯去的太突然人,便如本來一直撐天的不周山突然崩塌一般。
為何建興十二年之時會有諸般亂象,一來是丞相一去,權利真空。
但最重要的卻是大家都很惶恐,很不適用,很絕望,從唯一一個敢跳出來想扛大旗的魏延被殺之後,蜀漢的北伐便朝著不可避免的深淵一直下落。
其實到了如今,許多人已經對北伐去與曹魏爭奪天命徹底失去了信心的。
只是不能說,不敢說,即便心中明白,也只能扛著這面破敗的大旗往前走。
只是如今卻有些不同了,諸葛瞻扛起了諸葛家的大旗,以初出茅廬之態,大破自己十倍的敵軍,雖然眾人都知道蠻夷和曹魏的精銳沒法比,但這是一個信號,一個能再次將所有人擰成一股繩的信號。
諸葛這個姓氏,本就在如今的大漢之中有著無與倫比的魔力。
當初先昭烈帝兵敗夷陵,剛剛立國的大漢,內十叛六七,外有曹魏虎視眈眈,又有東吳磨刀霍霍。
是諸葛武侯,對內引而不發,對外積極與東吳修好,這才讓岌岌可危的大漢保存了下來。
內修朝政不過三年,便已經兵精糧足一舉平定叛亂,將後方徹底穩固下來。
第一次北伐勢如破竹,敵軍聞風而降,隴西五郡,瞬間便有三郡歸順大漢,只剩兩郡苦苦堅持,要不是馬謖失誤,曹子丹英雄了得,識破了趙雲的疑兵之計,加上曹睿也是明君,親自帶著洛陽大軍支援西北。
如此多的巧合之下,這才敗了,但就是如此,依然帶來了三郡數萬戶人口,讓曹魏元氣大傷。
第二次北伐陳倉,雖然曹真早有所料,派郝昭鎮守陳倉,令得大軍無功,但退兵途中卻差點將郭淮包圍,嚇得郭淮慌不擇路一夜退出數百里,順便斬殺了曹真愛將王雙。
第三次北伐更加不用說,奪取陰平二郡,曹真不服氣,率三路大軍伐漢中,結果被打的抱頭鼠躥,司馬懿和張郃各領大軍,才走到一半便得知曹真已敗,嚇得連忙撤軍,曹真也因此敗鬱郁難安,次年便病死了。
第四次北伐,被如今曹魏捧上天的太傅司馬懿,被打的節節敗退,只能據守堅城,根本不敢野戰,只能看著丞相從容收割隴西小麥,眼看司馬懿便要陷入絕境,
卻被李嚴小人所阻,糧草不濟,只能退兵,順便殺了前來追擊的大將張郃。
第五次和第四次差不多,司馬懿被打的不敢出城,只能據守,丞相派人送女裝給司馬懿,表示其乃婦女之態,司馬懿不敢出城,但又不想城中大將們過於鄙視自己,便派人千里請戰。
司馬懿當時是督雍涼軍事的大司馬,出兵完全可以自決,偏偏千里請戰,曹睿一眼便看出了司馬懿的無奈,便下旨不準戰。
老的狡猾不要臉,小的明睿至極,兩相配合,這才渡過了大危機,而丞相終年征戰還要處理國事,終究還是病倒了。
但五次北伐,每一次都讓曹魏心驚膽戰,幾乎要用全國之精銳來擋,全國最為強悍的將領也基本鎮守西北。
至於東吳,只要有一良將鎮守合肥,東吳便幾乎是沒牙的老虎。
只要丞相還在,大漢便一直有主心骨,諸多將領不管有何恩怨都能聚攏在丞相麾下充當爪牙,令得曹魏一直心驚膽戰。
可是到了如今除了延熙元年第一次大戰,姜維稍稍佔了便宜得了數千人口外,接連幾次北伐雖然沒有大敗,但也是損兵折將卻毫無所得,成都眾人如何還能如當初信任丞相一般信任蔣琬和姜維呢?
特別是費禕這些跟隨丞相北伐過的官員,根本不認為姜維有能力北伐,這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氣度,格局、出身等等全方面的差距。
延熙四年二月,費禕拜車騎將軍,前往漢中坐鎮,侍中董允加都尉,錄尚書事,代替費禕坐鎮丞相府,處理政事。
虎賁校尉張遵護新的漢嘉郡太守王芳上任,順便帶著農具種子等物前去與諸葛瞻交接。
榮經縣。
諸葛瞻安撫好百姓之後,便命人以拒馬等物封鎖出山的道路。
一邊整訓隊伍,一邊將整個眉山以西的道路全部封死。
高原蠻雖然連蠻王都被諸葛瞻俘虜,青壯也損失慘重,但山中的蠻夷依然還是不少。
據古扎力交代,他所在的這一支部落,有青壯六千餘人,婦孺萬人,其餘的還有十餘支大小不一的部落分佈在群山之中,大的有七八千人,小的有兩三千人。
其中青壯佔比比較高,大約都在三分一以上,這是因為老人是很難在山中存活的,而且這些普通蠻人因為時常和山中野獸為伍,讓這些蠻人在年輕時便大耗精力,基本三十多歲便死了。
知道諸葛瞻不會大肆株連之後,這位前蠻王倒是交代的很痛快,將蠻族的底都給抖了出來。
山中物質雖然也算豐富,但絕對養不活這麼多人的,以前有漢家豪族們支援,這些蠻族一直處於高速發展時期,如今大敗之後,山中人口還有接近七萬人,沒有其他大宗糧食來源,是養不活這麼多人的。
諸葛瞻只要將道路一封,這些蠻族要麼自相殘殺減少人口,要麼孤注一擲再和諸葛瞻打上一場,要麼就只能下山投降。
如今大漢在冊人口大約二十七萬戶,一百四十多萬人。
其中以漢嘉郡為例子,漢嘉郡有小半在成都平原,水土肥沃,在冊人口兩萬一千餘戶,接近十二萬人,其中各豪族的隱匿人口大約在六萬以上,是在冊人口的一半多些。
而只眉山山脈之中的蠻夷,最巔峰時人口便有八萬以上,加上還有其他山裡的小部族,整個漢嘉郡的蠻族人口不會少於十萬。
如果這些全部能為朝廷所用,漢嘉郡便相當於多了兩倍左右的人口。
而南中七郡情況更加特殊,其中蠻族人口通常是在冊人口的十倍。
如今打是暫時打不出去,但如果治理得當,將這些人口全部化為蜀漢的國力,那蜀漢國力至少可以增強三倍。
其實三國都是這樣,除了在冊人口還有大量的隱匿人口,這些年雖然一直都有戰事,但比起當初諸侯混戰之時,已經穩定的多了,各國人口卻一直都在下降,便可知道其中到底有多少貓膩,只是無人敢去觸碰罷了。
諸葛瞻如今小胳膊小腿的自然也不敢去動這些豪強士族,也不能去動,不然不是諸葛瞻死,便是大漢崩潰,只能暫時妥協,以換取支持,待得羽翼豐滿之時才是做這些事的時候。
如今只能在蠻夷之上想辦法。
當然只單純的學東吳卻也不妥,強行同化雖然簡單,但後患實在太多,如今可不是太平盛世。
東吳國力其實不算弱,但手段太過粗糙,使得東吳年年叛亂,一旦叛亂便是數萬乃至十數萬的大叛亂,實在是牽扯了東吳極多的國力。
東吳不將其內部問題處理好,想要打下合肥佔據淮南簡直是痴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