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救死扶傷何叔達
襲擊刺殺的人數眾多,蔣正也沒辦法在這種街道的環境中知道具體數量,只是從刺客死亡的人數來推算,參與刺殺的人至少也有七八百。
三千人的隊伍在街道中前進,前後的間距超過了兩百米。在刺客來襲時,這三千人聚攏為大大小小的數十個軍陣,斬獲多的軍陣留下了數十條性命,距離何苗較遠的軍陣只是匆匆接觸了刺客,並未留下多少人頭。
不算擊傷后逃走的,賊人僅留下的屍首就超過二百之數,郭大率人一一查驗,除去指紋磨平外,郭大也就只發現這些人虎口有異,像是常年持刀兵的軍士。
蔣正派人在前面探路,並在周圍的里坊中找來名醫者救治荀彧。這醫者用手撥了撥箭羽,疼得荀彧都要滴出汗來。
「將軍,老朽不擅這金石之傷,家中又沒傳下這類藥方,還是另請高明吧。」
蔣正剛要發怒,卻被何苗打斷。
「長者可知洛陽城中何處有擅此傷的醫師。」
「城北倒是有一位,最是擅長處理刀兵留下的傷口,可他每年這時節都會四處行醫,約要到年底才會返洛。不過將軍倒是可以找軍中的醫官來此照顧傷者。」
何苗如何不知此事,只是洛陽周邊的軍中醫官,基本都是從宮中調配,眼下皇城內正是亂起,不說找醫官有如何麻煩,就說這裡的人誰會願意在這種情況下回宮?
要命還是要上官的看重,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若是何苗有能力為手下人搏一個封妻蔭子,自然有大把的人願意為他付出生命,可眼下何進身死,太后陷入泥沼,天子還被宦官把持,跟著何苗的這三千兵士都知道今日之事的始末,又有誰能願意為這位車騎將軍赴死呢?
一邊是不知道宦官們能擋住袁紹多久,現在每耽擱一秒,奪取城門的計劃就多一分變數;另一邊是荀彧受傷,何苗不得不救。
蔣正知道些許何苗的計劃,勸說他以大局為重。荀彧看何苗沒有下令,也說自己無礙。何苗只好讓人到周圍「徵用」一輛無人的板車,將荀彧放平到板車上,拖著往南城前進。
一路上沒出什麼意外,奪取三座城門也很順利,何苗只在守城的校尉面前漏了個臉,拿出虎符晃了晃,再讓蔣正拿出「詔書」在一旁護衛,三個校尉就很配合地讓出了城門的控制權。
也不是這三個校尉不想強硬一些,展露他們的風骨,只是何苗手底下這三千人實在是多了些,又人人身上帶血,加上宮城內的大火又讓守城的士卒驚魂不定,這才讓他們三人生不出反抗的心思,乖乖地帶人離開。
何苗找了附近的里正過來,讓其帶路找了幾個無人居住的宅院供軍士們居住,又專門騰出兩個院子安置傷員和荀彧。
其實軍中的軍醫基本上都不是給這些大頭兵治病療傷的。尋常軍士受了傷就只有聽天由命,運氣好了,上官或者皇帝會發點賞賜或是撫恤,若是碰到貪一點的兵將,就是將撫恤昧下也無人敢說什麼。
只有有品的將校,還得是在朝堂上說得上話的,才有本事請宮中的醫官來瞧瞧病,開兩劑藥方。
在知曉這裡也沒有可靠的醫官后,只有何苗自己親自出馬。他讓人打來井水燒開,又將矛戈上的兵刃清洗完畢后燒的通紅,將其烙在傷員的傷口處。
只要是傷口有一指深的兵士,都沒有人逃脫得了這酷刑一般的療傷方法。有兵士不想接受治療,何苗就言語開導,說這是從宮中傳出的方子,
只有王公大臣才能知曉。
有些腦袋不靈光的,就在何苗的勸說下就範了,另一些人聽到旁人發出的慘叫,先是不願接受車騎將軍的「好意」,後來見何苗親自給荀彧用同樣的方式治療,便也聽之任之,給車騎將軍一個面子。
這些兵士都是因保護何苗才受得傷,在這個受了傷就聽天由命的年代,何苗實在不願接受良心的譴責,便只能出此下策,用這種土辦法降低這些人因傷死亡的概率。
雖說現在沒有日後那種超級病菌,但有防止意外的辦法總是好的。若是有時間和條件,何苗倒是想用酒精來代替高溫滅菌,可眼下哪裡去找酒精,連常見的二三十度的低度酒都沒法找到。
荀彧的傷有些特殊,射中他的箭頭上有濃濃的惡臭,郭大剛一聞見就知道這箭頭上染了金汁,若是處理不好,輕則悔恨終生,重則命不久矣。
何苗將箭羽折斷,清除掉碎屑之後,握住箭頭下端的箭桿將其拔出,之後用燒過的乾淨短刀劃破荀彧大腿外側的皮膚和肌肉,簡易地清洗了創口周圍后,用另一把處理過的短刀小心翼翼的割去爛肉,之後又清洗一遍,才用「烙鐵」消毒,最後用煮過的布料包紮好。
荀彧在腿上爛肉被割的時候就疼的昏了過去,之後被「烙鐵」燙醒,又再次昏過去。
何苗做完這一切后,長呼了一口氣,他的衣裳也被汗水浸濕,之後就只能聽天由命了,看荀彧能不能躲過這一劫。
料理完了荀彧的傷口,還有上百名「重」傷員等待何苗的垂憐,好在其他人的身上並沒有類似的貫穿傷,只有荀彧有幸受到弓弩的特殊照顧,不然何苗非得干到第二天才能休息。
不是何苗藏私,他操作的過程都是公開的,並不是不讓人偷學,只是想著要收服這些將士的心,又本著那一絲責任心,才讓何苗堅持治療完所有人。
何苗才休息了一會,離開的郭大也已經回來了,他受何苗指派回車騎將軍府將何長壽帶來,並一同拉來了幾車糧食。
···
在何苗能稍歇息的時候,宮城內的袁紹卻還在帶人攻殺。他手中的西園兵雖超過一萬五千餘人,可宮殿內的環境並不能人數優勢發揮出來,再加上宦官們和上軍都是不要命的抵抗,直到入夜,袁紹才將將打到南北二宮相連的三條復道前。
除了西園兵外,袁紹並沒有讓丁原的并州軍參戰,只是讓他們警戒宮城四周,當然了,這也是執金吾的職責所在,任誰也挑不出理來。
可另外的三支兵馬可就有些尷尬了,王匡鮑信兩人各募到五百泰山兵,毌丘毅帶了一千丹陽兵回洛陽,他們今日都看到了洛陽城內的大火,紛紛趕回洛陽,可這三位由何進派出去的將校在回來后,並不被同一陣營的袁紹所用,只是被打發到白虎門附近的長秋宮,看看太后是否在寢宮內。
太后的確在寢宮內,可張遼就在宮外守衛,回章華門吧,袁紹用不上他們;跟張遼搶一搶長秋宮吧,不說那五百騎兵的威懾,也不說他們都是大將軍府的同僚,就說張遼老上級丁原掌握的萬餘精兵,也讓他們不敢在此放肆。
大將軍已死,他們三人沒了靠山,如今洛陽城內掌握軍權的人也不屑於他們手上這點新兵,不想拉攏他們。對比張遼,雖說都是募兵,可人家不止是帶回來五百兵,還帶回來五百匹馬,一名騎兵抵得上十個步兵可不是說說而已。
左右為難之下,他們三人也沒有心思跟張遼這個二十歲的小年輕搶功,於是就在長秋宮外駐紮下來。
與他們三人有相同遭遇的還有許涼伍宕二人,他們也離長秋宮不遠,也不被允許入宮誅滅宦官,名義上的頭頭何苗還不打聲招呼就溜了,好在袁紹還勉勵了他們二人幾句,這讓他們對這個原本搶了何進歡心的世家子,多了幾分好感。
長秋宮外,除了這六個將校,還有一位皇親國戚在,正與他的兩位義弟湊在一旁說話。
「那小子一點都不懂尊卑。」一個面容姣好,卻身材威武的男子問道。
「三弟莫看他年紀小,剛纔此人與都尉交談時,我分明聽見他自稱衛尉。」
「這般年紀就能任衛尉,莫不是個閹宦吧。」
聽著三弟的話,劉備趕忙打斷道:「三弟不可胡說,此人與都尉一樣,都是大將軍派出去募兵的將才。」
「那為何如今成了衛尉,這都尉與衛尉讀起來只差一字,官職可差了十萬八千里。」
「他是長樂宮衛尉,與衛尉不同,只是千石官。」劉備解釋道。
劉備三兄弟在毌丘毅募兵時參軍,又在下邳力戰盜賊立了功,被表奏為下密縣丞,可在毌丘毅回師時,又棄官不做,跟著回了京師。劉備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回京見見如今做尚書的老師盧植。
他與老師同樣都是在破黃巾時立了功,也同樣在之後被貶黜,可盧植在何進掌權后又重新升遷為尚書,他卻被王芬政變連累,丟了官身不說,還因毆打督郵逃亡了兩年,幸得兩位義弟不棄,又得毌丘毅青眼,這才敢入京,想請老師活動活動。
哪曾想他們剛回洛陽駐紮沒幾天,還沒來得及拜見老師,就遇到宮變的大事。之前從章華門前經過時,他還見到了老師,可卻沒有機會相認,頗為可惜。
在離劉備三兄弟不遠處的泰山軍中,騎都尉鮑信正在軍中調教自己的老鄉:「你看你這悶葫蘆,別人都知道找個地方歇腳,就你在非要站在這裡,顯得你高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