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
現在籌備新書,這本書本來計劃是三月三十一「完結」的,從月球歸來之後,直接以走大綱的形式把後面的思路交代一下。
但在月底發現,居然還有讀者在投月票,比我預料的多不少,我便想著,在新書正式上傳之前,繼續保持這本書的更新吧。
……
總結這本書,和上一本作對比,唯一有進步的地方,就是這本書的結構更完整,嗯,這也是唯一的進步了,至於其他,真是一無是處。
這本書在第一章誕生之時,就已經有了一個大框架還算完整的結構,汲取上本書的教訓,不貪多,只會詳寫三個世界,一是杓山世界,一是太陽系,一是眾神世界。
我粗布估計,要想比較完整的寫出心中構思,每個世界大概都需要投入150萬——200萬之間的文字,總共得需五六百萬的篇幅。
杓山世界的劇情其實還有很多未曾展開,大概也就進行了二分之一弱的程度,修行界從傳統模式向科學修行、工業化修行模式的轉變,正道與外道之間相處新模式,紅塵道的全面崛起,蠻巫一族,蠻獸進入群星殿……等等。
太陽系內的劇情,又分為地星線和除地星以外的其他線,前者只是草草展開,連續多次被審核之後直接走大綱,除地星外的其他線則更是只薄薄的蒙了一層皮。
單是羅凱這條線,構思的時候,部分借鑒了阿凡達的靈感,若是完全展開,會有一場從火星最底層爆發燃燒的大起義。
而除地星外的整個太陽系,本身是作為戰場而存在的。
賀文的四個學生,也是為了這個舞台而「服務」。
最終想要一個什麼效果呢?
修行陣營這邊,我是想將《修真世界》里那種修行者軍團化的模式挪移到星際背景下,科技陣營這邊,在構思的時候,我想到的是當年看《冒牌大英雄》中那幾場看得渾身起雞皮疙瘩的星戰。
因為這個最終目的,無論是修行陣營這邊還是科技陣營這邊,我都做了很大程度的能力削弱,目的只是為了讓這兩者在碰撞時勢均力敵,能夠擦出火花。
因為這個原因,修行體系中,很多涉及空間、時間、靈魂、神秘側的能力都受到了削弱,甚至乾脆直接咔掉,而科技體系這邊,二向箔之類同樣強到不講道理的手段通通被禁用。
而第三個眾神世界,構思是三個世界中最完善的,也是最早的。
因為有關這個世界的構思,很早以前就有,是想單獨成書的。
要素頗多,大背景是魔改大航海,新大陸殖民,信仰戰爭,主基調是至此數萬年未有之大變局,覺醒年代。
寫作方式類似於臨高,和其他幾本群穿新大陸那種類似,沒有絕對主角,以分卷分部的方式,每卷每部都有一個「大主角」,或是航海家,劈波斬浪,縱橫四海,與敵爭鋒於汪洋,或是大學者,為天地立興,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還有軍人、商人、外交家……
這一卷的主角可能是下一卷的過客,或者人們口頭的背景傳說。
真正的主角不是某一個人,而是兩個由無數人組成的陣營對抗。
最終放棄了,一是攤子鋪太大,掌控不了,二是過於自嗨,標準撲街貨,三是寫法過於老舊,早就不適合現在這個時代了。
這個構思的大框架化作了這本書的第三世界,所以,若真要寫,能寫的東西非常多。
……
要把這三個世界寫出來,真不是一個小工程,哪怕日更萬字,也得一兩年時間。而且,這種創作激情,沒有正面刺激,真的很難長久。
而以我去年十二月陽了之後的狀態和急轉直下的成績,我是真的堅持不了。
……
說個題外話,關於這本書的名字,現在來看,《重生成土》簡直離題萬里,掛羊頭掛狗肉,這個題目的適用範圍,大概也就在杓山城階段比較契合,之後就越偏越遠了。
這確實是我的不對,對於起名廢的我來說,真不知道該用什麼名合適,《萬界歸途》或者《魂兮歸來》或許比較合適,至少,這個主體貫穿始終。
但,這個書名真的能勾起人的閱讀慾望嗎?我很懷疑!
之所以用這個名,就是為了騙讀者入坑啊。
哎,現在說個馬後炮的話,其實這本書直接寫成異類成道,按照經營種田流來寫,寫起來還更簡單,成績大概率也會更好。
總結就是,除非是天賦異稟,出道就成神的天賦型創作者,「我想寫什麼」是大神甚至白金的專利,「讀者喜歡看什麼」才是現在的我應該去努力的。
除了野心、骨子裡的文青這些毛病外,對於「新瓶舊瓶,老湯新湯」的過分在意,在構思創作時也是不可取的。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因為「苦笑」「冷笑」這類詞語在網文中出現頻率過高,很多讀者已經產生了PTSD,一看到就會產生生理性不適,於是,我在創作時就會特意避開這類坑。
不能說這麼做是對是錯,我只是反思,創作出一個讓讀者看著舒服愉悅的故事才是第一位的,時時不忘顯示「我和他們不同,這都是新酒新瓶哦」反倒有點主次不分,本末倒置了。
當然,若有作者既能寫出流暢順滑的故事,還全都是「新瓶新酒」,那當我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