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重圍
進入秋天,朔風漸起,遼東地面上早晚都已十分寒冷。關寧防線一帶的氣氛卻陡然緊張起來。據細作線報:后金軍即將再次從瀋陽出發進攻寧錦。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關寧一帶軍屯豐收,從關內運來的糧食堆積如山。而這段時間卻是后金為冬季儲糧食之時。按慣例,他們又將全軍出動,四處搶掠,以充實軍庫和糧倉。
寧遠城外參與集訓的部隊,分別被調往錦州、中前所、中后所、前屯衛、山海關等據點。各個關隘都有重兵把守,互為犄角。而關寧鐵騎則全部進入寧遠城內,據守堅城。
此時的遼東地面進入戰時狀態,虎賁營的訓練也已停止,席銘的杖傷基本痊癒,如今每rì的任務是城頭的巡邏和哨衛。
就在這個緊要關頭,薊遼督師孫承宗接到一道聖旨,讓他回京述職,彙報寧錦防線的情況。祖大壽聽到此消息,氣的直罵娘,直接來到薊遼督師府,孫承宗正在翻閱戰報,見祖大壽來了,趕忙起身迎接,吩咐左右看茶。
祖大壽卻一擺手,急道:「督師,您不能走,朝廷那幫官僚,懂得些什麼,向他們彙報,有什麼用?」
孫承宗卻很冷靜,沉吟片刻道:「彙報軍情只是個幌子,這次回京恐有其它原因,這遼東地面乃是非之地,朝廷上下都在盯著這裡,如今朝堂小人當道,難免有人在背後閑話,如果不回,會授人以口實。」
祖大壽咬牙道:「我們在前線拼殺,總有人在背後使絆子,我看他們總有一天要自毀長城,釀成大禍。」
孫承宗道:「好在當今皇帝對遼東還是信任有加,但是小人也不可不防,我即刻便要動身,你要好自為之。」
祖大壽尋思:自從袁督師冤死後,皇帝對遼東將領確實是非常信任、恩遇有加,既然如此,早先為什麼對袁督師如此苛刻,袁督師如在,那麼……
再想下去也是無用,祖大壽回到現實,問道:「您走之後,遼東戰事如何謀划?」
孫承宗非常了解祖大壽此人,可以說有勇有謀,足以勝任一城之守,但是讓他統領全局,卻似乎有所欠缺,他同時也想到冤死的大帥袁崇煥,這樣全面的人才到哪裡找啊,不由輕嘆一聲,看著祖大壽焦急的目光,略一沉吟道:「后金軍來勢洶洶,遼東戰局依舊按既定方針,以防禦為主,我已派黃得功守中前所、劉澤清守中后所,張存仁守前屯衛,曹文詔、曹變蛟、劉肇基等協防山海關,至於最關鍵的寧錦防線,由何可綱、左良玉守錦州,宋偉、吳襄、吳三桂留守寧遠,做你的左膀右臂。」
祖大壽聽到這些人員安排,覺得很是妥當,連連點頭。
「至於寧遠、錦州的作戰策略,仍然按照舊策,預先準備大量城防武器,比如滾木、熱油等,確保城池安全。后金軍靠近之時,先用紅夷大炮轟擊,待敵方疲憊,再用騎兵衝擊。」孫承宗不厭其煩的把防守策略又重複一遍。
祖大壽道:「這幾個月的訓練成果也該展示展示了,督師放心,在下一定堅守城池,待您回來,把城池完整交還。」
孫承宗道:「最後再說一句,加強各個據點的聯繫,增多巡邏次數,但萬勿輕易出兵,尤其是主力,絕對不可輕出。你記下了嗎?」
祖大壽知道督師的意思,關寧鐵騎是遼東明軍的血本,目前尚未完全成熟,且數量較少,與六、七萬后金騎兵對壘,還嫌弱小。督師對這點明軍的希望之火很是看重,不希望與后金騎兵正面決戰。這並不是畏戰,實是以退為進的良策。當即答道:「屬下謹遵!」
寧遠城中,明軍正加緊備戰,城中存儲的滾木、熱油等防禦物資全部轉移到城頭。各個巡邏小隊向不同方向刺探軍情,了解后金軍動向。孫承宗走後,祖大壽臨時入駐薊遼督師府,主持寧遠軍務。
督師府側室里,一個巨大的木製沙盤分紅黑二sè插滿了小旗,祖大壽一邊聽屬下彙報,一邊聚jīng會神的研究沙盤。
突然,一個人直闖了進來,大聲叫道:「祖總兵,大事不好!」
祖大壽一皺眉,正想申斥來人,仔細一看,卻是他的外甥吳三桂,見他滿面焦急,剛才的聲音似乎帶著哭腔,不由一驚,連忙問道:「三桂,出什麼事了?」
吳三桂跪倒稟道:「家父被后金軍團團圍困,就要支持不住了。」一邊說一邊嗚咽起來。
祖大壽聽到這段沒頭沒腦的話,也很心焦,問道:「你說說清楚到底怎麼回事。」
原來當rì清晨吳襄前往錦州巡視,回來途中正好遭遇后金騎兵,吳襄只帶了五百軍兵,被后金軍團團圍困。這撥軍隊是后金的主力部隊,兵力達到四萬人,由后金大漢皇太極統領。看到吳襄的五百人個個手持火銃,后金軍也就不急於進攻,只是把吳襄包圍起來。吳襄率兵前行,包圍圈跟著移動,吳襄軍隊休息,后金軍也跟著停下腳步。這一招相當毒辣,等到吳襄軍隊饑渴難耐之際,只能束手就擒。
早有巡邏兵把此事報給了吳三桂,吳三桂得到消息心急如焚,急奔到督師府找舅舅祖大壽求救。
吳三桂跪倒在地,伏地泣道:「父親危在旦夕,望總兵早rì派兵接應,將我父救回。」
吳襄是祖大壽的妹夫,他如何不急,但聽罷詳情,卻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後道:「你父親被后金軍團團包圍,如果想要救援,必須傾關寧鐵騎全軍出擊,與后金騎兵決戰,方有希望,而這是孫督師嚴令禁止的。你也知道,我軍還沒有與后金野外決戰的實力。況且從此次后金主帥的戰略來看,對待一支五百人的部隊,圍而不殲,焉知不是誘敵之計?」
吳三桂哭道:「難道就任憑我父被敵人俘獲不成?」
「唉」祖大壽長嘆一聲,陷入了兩難境地,左思右想之下,還是說道:「三桂,非是我不去救援你父,你想,關寧鐵騎全軍出動,與后金騎兵決戰,這一戰勝負先不說它。寧遠城中空虛,可謂門戶大開,如果后金其它部隊乘虛而入,這關寧防線就有崩潰的危險。孰輕孰重,你應該分的清。」
吳三桂知道孫督師嚴禁主力決戰的命令,也知道舅舅說的都是實情。但總不能看著父親遭難,思索一番,已下了決斷:「舅舅,我自率領吳家親兵前去闖營,如果僥倖得脫,請舅舅派兵接應。」
祖大壽一驚,道:「后金軍有數萬之眾,幾百吳家親兵突入重圍,不是如泥牛入海一般。」
吳三桂道:「不需幾百人,我只帶二十死士,人少機動xìng就強,我們打他個措手不及,把父親搶回來。」
祖大壽見吳三桂表情堅決,如果強行阻止他營救父親也不合情理,於是嘆了口氣道:「三桂,你既堅持前往,我也就不阻攔了,不過你要速進速退,如果營救不成,自己千萬要衝出來。」
吳三桂應了一聲,轉身離開督師府。
回到大帳,吳三桂點齊吳家親兵,把情況跟他們簡略述說,末了大聲問道:「吳家待爾等不薄,所謂養兵千rì用兵一時,如今吳家有難,誰願與我一起殺入重圍,營救我父?」
吳家親兵是吳襄父子的私人衛隊,對吳家極是忠心,眾人齊聲答道:「某等願往。」
吳三桂滿意的點點頭,從中jīng挑細選了二十人,包括他的親信護衛吳應桂、楊泰昌等。眾人整理兵刃披掛整齊,正yù出發,吳三桂突然道:「等一等,我想起一個人,如果有此人相助,何愁此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