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陰雲
「奴才以為李信必定會願意的。」王承恩想也不想就道:「否則的話,他也不會讓孫承宗帶口信與皇上了。不過,朝廷還是不能與草原各部族翻臉,免的這些部族奈何不了李信,就進攻我朝邊關。」
「哎,這都是朕能,皇兄將這江山交給了朕,卻讓朕變成了如此模樣,這些都是朕能啊!」崇禎皇帝長嘆道。
「皇上勵jīng圖治,乃是歷代帝王的楷模,皇上沒有錯,錯就錯在身邊的大臣,多是祖大壽、吳襄之流的人物。」王承恩趕緊解釋道:「這些大臣們終rì不想著為君父分憂,各個都想著撈銀子,這些人才是大明的罪人。」
「對,若非吳襄臨陣脫逃,張chūn豈會失敗。」崇禎忽然想到孫承宗奏摺里的話話來,頓時火冒三丈,怒道:「傳旨,將吳襄押解進京,交刑部論處。不殺此人,朕心中不甘。」
「皇上,這吳襄乃是祖大壽的姻親,也是遼東的望族。」王承恩一聽崇禎要殺吳襄,趕緊在一邊小心的提醒道。
「傳旨,將吳襄革職。讓他回京養老吧!」崇禎面sè一愣,很就明白王承恩的意思了,眼下雖然建奴敗退,可是卻沒有消滅乾淨,萬一這些遼東望族與建奴相互勾結,最後連整個遼東都丟了。所以這個吳襄也只能是如此行事了,但是崇禎心中卻是極為不甘,想了想又道:「承恩,你孫承宗該如何處置?」
「這個?此乃是朝廷大事,奴才哪裡知道如何處置的,皇上應該問之大臣才對。此人乃是先皇的帝師,為重要的是,這些年他對朝廷有功勞的。」若是被人,王承恩倒是可以一,但是眼前的這個孫承宗卻不是一般的人,他是先皇的老師,一代帝師,在東林黨中極有身份和地位,這樣的人,若是殺了他,恐怕王承恩就算是有十個腦袋,恐怕也不夠東林黨人砍的。所以王承恩不敢孫承宗的壞話,反而為孫承宗開脫。
「是啊!孫承宗他做過皇兄的老師,為朝廷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樣的人不能死在朕中。」崇禎皇帝也點了點頭,道:「那就讓他回家養老吧!」
「皇上,這樣的聖旨不能現在傳出,所謂戰場之上常勝將軍,建奴兵勢凶危,戰敗也是常有的事情,為重要的是這次建奴是失敗了,數萬大軍死傷數,可以,也算是朝廷勝利了,孫承宗的也有道理,若非他的軍隊拖住了建奴大軍,李信又如何能取勝,所以,孫承宗還是有些功勞的,既然是有功勞,皇上就不應該讓他回養老。」王承恩眼珠轉動,趕緊道:「只是此事孫承宗到底有沒有功勞,奴才以為,不如讓那些大臣們看。」
「恩,既然如此,你就將此奏摺公布天下吧!」崇禎很就明白王承恩的意思了。此戰看上是朝廷勝利了,因為建奴損失慘重,孫承宗在這點上是有功的,而且孫承宗一生辛苦,如此高齡還了遼東這個鬼地方,從一點上看是有苦勞的,而且他是東林黨人,是先帝的老師,這一點上,是一個德高望重的人,如此人物,你讓他在這個時候回家養老,不就是不近人情的嗎?若是崇禎皇帝下了聖旨,這讓天下人如何看待自己,刻薄寡恩?以後還有誰會為你崇禎賣命呢?所以這點上,崇禎是不能下旨的。可是那些大臣們卻不一樣,這些人平rì里是沒有什麼事的,窩裡斗卻是很在行,尤其是看不得別人的厲害,就像上次的李信,立下了功勞,斬殺了阿濟格,可是一點好處都沒有得到,眼下是如此,孫承宗看上是打了勝仗,可是也沒有打勝仗,崇禎要讓孫承宗回養老,恐怕朝廷中的那些大臣們會話,若是崇禎什麼事情都不做,這些大臣們又會在奏章里挑三揀四,攻訐孫承宗。王承恩這是想借著這些大臣的嘴巴來處置孫承宗。
「皇上聖明。」王承恩趕緊道。
「那李信該如何?」崇禎皇帝又皺著眉頭問道。孫承宗的事情倒是好辦,他相信朝中的那些能的大臣們會幫助自己解決這件事情。可是李信卻是不然,現在失了建奴的壓制,遼東也沒有可用之兵,萬一李信沒有安撫好,恐怕此人就會縱兵遼東,或者乾脆從九邊入關,sāo擾京師,或者與中原的那些叛匪們聯合在一起,崇禎皇帝一想到數萬騎兵縱橫中原,他不由得打了一個冷顫,雙目中露出一絲畏懼之sè來。
「皇上可以加封李信為鎮北將軍或者鎮朔將軍都可以。」王承恩想了想道。
「鎮朔將軍乃是宣府總兵,李信任此職務恐怕是不合適。」崇禎皇帝想了想,最後道:「他不是以漢驃騎為榜樣嗎?朕現在就先封他做piáo姚校尉,若是他真的平定了草原,朕就封他做驃騎大將軍。」
王承恩聽了嘴角一陣抽動,卻是低著頭不話,piáo姚校尉就是當年霍病剛剛從軍的時候漢武帝冊封的官職,崇禎皇帝冊封李信為piáo姚校尉看上,是對李信的褒獎,也是對李信充滿著信心,但是實際上呢,以一個校尉之職就能統帥數萬騎兵,這不是褒獎了,而是在侮辱了。但是你偏偏不能什麼,看看皇上對你對看重,只要你再立下功勞,皇上就會冊封他為驃騎大將軍,要知道明朝就沒有驃騎大將軍這個稱呼,眼下皇上為了李信,居然設置了這個職位,由此可見,崇禎對李信的寵信了。
「皇上聖明,奴才這就傳旨。」王承恩忍住笑容低聲道。
「王承恩,這次傳旨你親自,替朕見見這個李信,朕想知道這個李信到底是個什麼人?」崇禎皇帝忽然幽幽的道。
「奴才明白。」王承恩聞言一愣,很就明白,崇禎皇帝是想考察一下這個李信能不能為朝廷所用。
所謂在京師就沒有秘密可言,次rì,遼東的消息很就傳遍了整個京師,先勝后敗,但是到了後來,建奴兵馬盡數被李信這個破落戶所滅,那朝廷這場仗到底是勝了還是敗了呢?一時間眾紛紜,但是不管怎樣,李信的名字是徹底紅遍了整個京師,一些書的人開始將李信的事情編成故事到處傳。
「元輔,這孫承宗這次到底是贏了,還是敗了呢?」周延儒府邸中,一個面sè忠厚的中年人正恭恭敬敬的道。
「長卿,你怎麼看?」周延儒見對方一臉的恭敬之sè,臉上頓時露出一絲滿意來。因為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崇禎三年入閣,擔任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的溫體仁。浙江烏程(今湖州人,字長卿,號園嶠。萬曆進士。崇禎三年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輔政。
在明朝末年,戰將數,可惜的是,卻沒有好的宰相,論是周延儒也好,或者是上一任的錢謙益也好,都不是真正有宰相之才,這個溫體仁是如此了。崇禎帝決定增補內閣閣員。崇禎元年冬,詔令會推閣臣。詔令一出,溫體仁便私下裡打起了自己的如意算盤。他深知自己資歷淺薄,聲望不高,如果單憑這一點他是不可能入閣的。不過,溫體仁也有他的優勢。崇禎帝剛剛即位就擢升他為禮部尚書。溫體仁認為這是皇上有意重用他的信號。因此,對這次入閣,他信心很足。但是在會推過程中,溫體仁一再受到冷落,終未能入閣,而江南才子錢謙益則私列第一,溫體仁的如意算盤落空了。
不過,溫體仁發現那就是資望遠遠超過他的周延儒也不在被推選的名單上。周延儒為人乖巧很善於察言觀sè,左右逢源,深得皇上寵信。周延儒落選,溫體仁揣測皇上必定要產生懷疑。果然,崇禎帝見名單上沒有周延儒的名字,感到很是不滿。
溫體仁認為這是翻案的大好機會。他和周延儒很地勾結在一起,將矛頭直接指向錢謙益。他們上書皇上,重揭出了錢謙益關節受賄案,敦促皇上取消錢謙益閣臣資格。所謂關節受賄案,指的是天啟二年錢謙益主試浙江時,收受童生田千秋的賄賂,以一句俗俚詩「一朝平步上青天」為關節,將他定為(解元。這事後來被人告發。錢謙益受到奪俸、削職的處分。
這個案件來早已過,溫體仁重提起。一下子觸動了崇禎帝的心弦,認為自己在這樣重大的人事決策上過於輕率了。因此第二天,他詔令溫體仁、錢謙益到華殿接受質詢。那天,各部官員齊集華殿,私下議淪紛紛。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召對會議一開始,溫體仁難。最後以yīn謀擊敗了錢謙益,不久,周延儒、溫體仁兩人先後入閣。溫體仁任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實現了他的yīn謀。
不過所謂的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明朝,不想當首輔大臣的人不是優秀的人,這個溫體仁表面上對周延儒極為恭敬,但是在私底下,卻是對周延儒陽奉yīn違。偏偏周延儒還極為信任他。
jīng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