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陽谷詠春
「
曹操!
當伊崢依葫蘆畫瓢說出這個所謂的前世身份時。
武松展現出了一種,他萬萬沒想到的狀態。
先是愣神,繼而惶恐,再次四下觀量,最後緊閉門窗。
一陣咬牙切齒后,沖莫名其妙的伊崢道:「哥哥,可將這等身份,與其他旁人提過?」
伊崢直搖頭:「從來沒有。」
「當真?哥哥好生想想,切莫漏了半個。」
伊崢眨了眨眼,揣測半晌方道:「二郎可是擔憂,我前世身份,會衝撞了今時官家?」
武松狠狠點頭:「哥哥,兄弟於史家前言,見識甚少,但也聽過漢后正統是曹魏,曹魏天下曹操定的說法。
哥哥前世是雄闊男兒,兄弟本該只有高興,但我還聽過一句話,叫天無二日、國無二主。
所以哥哥這般身份,今後萬萬不能再與任何人提及,除非哥哥想……」
「不,我不想。」
伊崢果斷搖頭,他若有那般想法,便早就照搬《曹操穿越武大郎》里主角曹操的做法了。
以曹操轉世為名,那積累起聲望來得多快?
然則,他並非曹操啊。
哪有曹公那樣的雄才大略和心性手段?
便是連最大的本事武藝這一項,大約都有所不如。
沒那麼大腦袋,戴那麼大的帽子,是會出事的。
不然他之前為何要鋪墊,自己對前世人生,只窺一斑未見全豹呢?
此時,也正好拿這個理由來搪塞緊張的武松。
武松是個不受羈靮的豪傑,緊張也不是為他自己,見哥哥確實無意做那滔天的大事,很快就緩和了下來。
反倒興緻勃勃的問起了一些漢末往事。
獵奇點主要集中在那些名將故事和大戰始末上。
若說漢末三國的真實歷史,伊崢講不出什麼靠譜的來。
但只提演義歷史的話……
他曾有一位特殊的客戶,曾放下豪言壯語說,等他挖到一個什麼寶藏后,要特聘他去輔佐曹操一回。
雖然至今沒有音信,可托那位的福,三國影視劇他沒少看,用來敷衍武松,大約是夠用的。
也許是三國演義太過精彩,在接下來的時日里,武松一下值歸家,除了吃喝拉撒睡,便只做兩件事。
一是與哥哥練武,二是糾纏哥哥,給他講漢末三國的故事。
伊崢這邊除卻日常練武,和給臭弟弟說書講三國外。
更開始了他的揚名計劃第一步——開武館!
武館選址是現成的,西門慶賠付的那個鬧市區鋪面就很好。
鋪面前廳做展示,招攬生意。
鋪面後院做場地,教授徒弟。
伊崢的詠春武館開張當天,那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
一則因為有打虎英雄武松這塊活招牌,引人獵奇。
更重要的則是有官府縣衙方面的鼎力推助。
話說當初縣老爺許諾,要給伊崢辦一場跨馬遊街的風光場面,但伊崢考慮到那可能真會得罪了梁山強人,因此找了個漂亮的借口推脫,讓縣老爺賒下一份人情。….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於是他武館開張之日,縣老爺投桃報李,讓縣衙全力推助,辦成了陽谷縣有史以來罕見的大場面。
開張之日的公開演武上,伊崢除了功夫展示外,還取巧的重現了師父葉問徒手「打十個」的名場面。
他自人群中,「隨機」挑選出了十個當地的潑皮無賴。
因為他的設計在於事先通過資料進行篩選,所以被他挑選的潑皮無賴們,實則並不知情。
只是湊熱鬧的天性與對他們而言已算豐厚的花紅,讓那些潑皮無賴們咋咋呼呼的登上了擂台。
然後大快人心的被伊崢逮著一通胖揍。
只開張當晚,伊崢的好漢聲望便「激增」破百,來到了120的高度。
這樣的拔升速度,讓伊崢有點方。
如此這般的大場面搞下來,他的好漢聲望「激增」不過82點。
「看來好漢聲望跟名氣,不能直接划等號呀。」
伊崢若有所思,於是第二天他開始了新的嘗試。
他在武館門外打起旗語,說設下百貫花紅,願與人相撲(徒手格鬥)。
三日一場,報名者需押十貫錢。
打贏與花紅一併帶走,打輸自然人走錢留。
起初並無人上門廝打,畢竟武大的胞弟武松大都頭在陽谷縣中聲望漸隆,大家都不願招惹。
可日久天長下來,干武行的教師們都覺著不對勁了,他們各自武館的生意,皆受頗大影響。
原因有兩條,一是武大的宣傳策略,太接地氣了。
武大以自身作比,說他的功夫,不見得最強,但一定最能讓尋常之輩變成強者。
比如他自己,曾被戲謔為三寸丁谷樹皮。身具武藝,也因自卑不敢展露。
直至遭逢大變、生死時刻,搏命廝殺,方知一身武藝不凡,自己已成強者。
有這活廣告在,如何不讓渴望變強的尋常人們趨之若鶩?
第二條緣由嘛,則是武大教得太快。
北宋年間的武行,不至於向民國時期的武行那樣敝帚自珍,連最基本的拳理都當秘傳收著,不願普及廣傳。
好不容易真傳個一兩人吧,也是拖拖拉拉、磨磨唧唧,不教個二三十年,不願翻兜底。
北宋武行就好多了,只要你教學費,我便教真的。
看資質,平均三五年便能得真傳出師。
資質足夠的情況下,你要是再肯花大價錢,保管一年半載拿走的我真本事。
當然,師父留一手這種情況還是很普遍的,不過這並不影響武行的健康發展。
只是這武大便不同了,他簡直是「喪心病狂」。
收著普通會員的資費,卻把徒弟都當高級VIP來教。
前後仨月還差點,整整一批武大弟子,就具備了初步的實戰能力。
跟其他武館的精英弟子自然還沒法比,但尋常的市井潑皮卻已不是他們的對手了。
這在普通老百姓的眼裡,已是不得了的事情了。
於是陽谷詠春、宗師武大的名頭,開始出現了人傳人的現象。
北宋年間,還沒有「內卷」這個辭彙。
但六月前後,值此炎炎火日當天,鑠石流金之際,陽谷縣的武行教師們,卻深刻的領會到了「內卷」這個詞的含義。
正所謂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
先前忌憚武二大都頭的陽谷武行教師們,此刻再也忍耐不住,紛紛串聯起來……
十九八七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