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回娘家
付氏一回屋便沖喬山抱怨:「瞧著吧,咱娘可真是偏心的沒邊兒了。我們怎麼求都不肯答應分家,倒是老四一開口就同意了。這會兒還留下老四單獨說話,指不定……」
「行了,你少說兩句,娘不都答應分家了嗎?還跟這兒叨叨個什麼?」喬山面色不怎麼好看,對著付氏語氣也不怎麼好,說完便轉身出了屋子。
付氏被自家男人說的一愣,合著這家成了她一個人要分了了?
明明他自己心裡也想分家的,不然他又怎麼可能由著她鬧到婆母面前去,如今倒全成了她的不是!
付氏心裡堵著一口氣,恨恨對著床上的被褥枕頭錘了幾下。
~
屋裡王氏抬眼瞅著自己的小兒子,好半晌才開口。
「你可怨你三哥?」
「娘不必擔心,我們兄弟不會因此失和的,三哥顧著自己的小家是應該的,日後我和巧兒也會有自己的孩子,能理解三哥的。」
喬軒自然知道自己娘心裡的想法,只笑著輕聲安慰道。
完全的心無芥蒂,喬軒自認不是聖人,但也不至於記恨三哥,可三哥那邊……還真不好說!
「你是個明事理的好孩子,你三哥跟著你三嫂,腦子發昏想差了也是有的。你爹不在了,娘只想你們兄弟和和睦睦的。這家要分便分吧……」
王氏嘆息著,她心裡清楚,三房分家的心思既然起了,那便不會歇了。
只怕是以後隔三要鬧,若是如此傷了家裡的和氣,還不如乾脆順了他們的心,日子也能過的安靜些。
王氏活了大半輩子,心思並不糊塗。
喬軒對著王氏安慰了幾句,就聽王氏又道。.
「蘇氏如今嫁進門也有半個多月了,原本三日是要回門的,只是你爹……如今已經過去這麼久了,你也跟你媳婦商量下尋個日子去趟上樑村吧!」
想起付氏,王氏就不免要想起蘇巧,都是做媳婦的,瞧著田氏和蘇氏,就要比付氏安分的多。
「娘提醒的是!我和巧兒商量好了打算在我回書院前去趟上樑村的。」
這事他昨日才和蘇巧說了,家裡的喪事才忙完,想來晚幾天回去,岳父他們也不會怪罪的。
喬軒回屋跟蘇巧提了王氏讓她回門的事,蘇巧記在心裡,看來這個婆婆也是明事理的。
分家的風波過了,蘇巧便將事情拋在了腦後。
距離喬軒回書院還有十多天,他如今每日不是關在屋裡讀書,就是抄書,十分刻苦。
蘇巧也沒閑著,尋了個機會將自己想燒炭賺錢的事兒同王氏說了,畢竟家裡如今作主的還是王氏。
「你說的法子真能賺到錢?」王氏瞧著蘇巧的眼裡有些狐疑不信。
她可是清楚蘇巧娘家的情況的,要是真有那麼好掙錢的法子,那為何她娘家日子還過成那樣?
「嗯,這法子也是我最近無意間發現的,這木炭耐燒,沒有煙還方便,想來會很受歡迎的。」
蘇巧像是看出了王氏的想法,只笑笑解釋說是自己剛剛琢磨出來的。
「我想著這東西也不需要多少成本,就是費點力氣。若是買賣不成,留著家裡用也是好的,總歸是不會浪費的。」
「你既然有了打算,那就去辦吧,若是要幫忙可以去找你大哥他們。」
王氏想想也是,反正是不費銀子的生意,就由著她折騰吧,萬一要是成了,那軒兒讀書也能輕鬆些。
若不成,就當是提前準備了過冬的柴火。
她不是那迂腐不通情理的惡婆婆。
得了王氏的話,蘇巧也不耽擱,立即找了大房二房的兩個哥哥說了這事兒。
至於三房的,她沒打算叫上,想來他們也是瞧不上這些粗活兒的。
而且這些日子喬山天天往縣城跑,估摸著是在縣城裡找了活兒在做工。
喬忠和喬成兩兄弟每日早出晚歸整日在山裡砍柴,蘇巧和田氏除了收拾家裡的活兒,做好飯也會跟著去幫忙。
忙了六七日,終於是出了第一窯木炭。
喬忠等人瞧著眼前這黑黢黢的,但又不似平日里灶房中燒出的炭火那般軟乎乎的東西,忍不住驚嘆。
「這可真有意思,不過是換了個地方燒,怎麼出來的東西就這麼大差別。」
「我瞧著四弟妹這生意是能成的。」
喬忠和喬成手裡拿著兩根木炭敲了敲,發出噹噹的脆響聲,兩人臉上掛著汗水笑道。
總算是沒白費他們這些日子的辛苦。
「四弟妹真是個能幹的,能想出這樣的好主意來。」田氏也跟著誇了一句。
「東西是做出來了,可好不好賣的還不知道呢!二嫂可別誇的太早。」蘇巧聞言笑道。
她也沒想到第一窯木炭出的這麼順利,她也只是將前世記得的工序流程給喬忠和喬成大致說了一下。
這兩人倒是細心會琢磨的,偶爾有不足的地方,都能自己琢磨補充好。
「我瞧著著買賣是能成的。」田氏面上帶著肯定道。
她也是聽人說過的,就是成里的大戶人家做暖房一般一個院子里也就只有一間的,多數是在卧房這樣的地方。
像什麼接待客人的大廳都是沒有的,要是有了這炭火那可就舒服多了,不管什麼時候都是暖烘烘的多好呀。
這東西肯定受歡迎!
幾人正說這話,蘇巧眼角餘光便瞧見後院口一閃而過的人影,眼睛眨了眨,沒作聲。
「大哥,二哥,秋收還有些日子,咱們這些天就多砍些木頭回來再多制些吧,等入了冬,這東西應該就好賣了。」
這木炭生意不算什麼獨門秘方,蘇巧估摸著,時間長了也能有人琢磨出來做法,所以這第一筆買賣她打算多做些。
原本這燒炭的地點蘇巧是選在深山的,這樣安全些。
還是王氏說既然是做生意的買賣,還是放在家裡好,免得被人偷學,這才將燒窯的地方改到了喬家後院兒,後院兒是有院牆的,旁人也瞧不見。
喬忠兄弟挖的窯不算太大,一窯能出三四百斤木炭。
兩兄弟能吃苦,忙活了十多天,足足制了三千多斤木炭。
這中間的喬軒和蘇巧抽時間回了趟娘家。
蘇巧知道的蘇家的情況不好,可真到了蘇家,蘇巧才知道有多麼的不好。
這和原主的感官中的,這也差了太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