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拜謁
知否從蒙童開始正文卷第338章拜謁大周治安元年,二月二十九,恩科會試放榜之日。
大周貢院門外早已擠得水泄不通,無數人翹首以望,等待著這決定三千舉子命運的一刻。
等了許久,直到夕陽西下,終於等到了唱榜之時,只聽一道威嚴肅穆之聲傳出,貢院外的吵嚷頓時為之一靜。
「大周治安元年,會試第三百名,晉江唐允成!」
還沒等眾人反應過來,候在貢院門外的一隊隊報錄人中便有一隊撥馬而出。
只見這隊報錄人以紅綾為旗,金書立竿揚之,騎著快馬踏上汴京城的街道,一路敲鑼打鼓,一邊還賣力地還高喊著:
「捷報福建晉江老爺唐諱允成,高中治安元年會試第三百名,金鑾殿上面聖!」
報錄人一行快馬在街道上飛馳而過,街道兩邊,無數百姓都湧上街頭來看熱鬧。
聽到報錄人口中的捷報,圍觀的百姓紛紛拍手叫好:「中了,中了,是個姓唐的,福建來的好後生!」
眾人齊齊望向報錄人所去的方向,不多時,便見一束煙火直衝雲霄,而後鞭炮鑼鼓之聲大作。
「想必那裡便是那位姓唐的新科貢生的下榻之所了。」
眾人見狀又是一陣羨慕感慨。
貢院外,唱榜仍在繼續。
不知不覺已是入夜,可汴京城的夜空卻被一處處騰空而起的絢爛煙火照亮,街道上馬蹄陣陣,各處客棧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歡慶之聲不絕於耳,比起上元夜還要更熱鬧。
火樹銀花不夜天,今宵盡興不歸眠。今晚的汴京城,註定將是個不眠之夜。
貢院內的制高點明倫樓上,與盛長柏留下來處置收尾工作的衛辰眺望著城中張燈結綵、人歡馬叫的熱鬧景象,不禁欣慰一笑。
「終於結束了,總算是沒出什麼紕漏……」
盛長柏站在衛辰身後,臉上也是如釋重負的神情。
這將近一個月的考官生涯,對於他日後的仕途可謂是好處無盡,但這過程也著實是難熬,即便是盛長柏,也有些經受不住。
盛長柏此刻已經巴不得能夠插上翅膀飛回家裡,好好洗一次熱水澡,睡個好覺了。
察覺到身後盛長柏歸心似箭的心情,衛辰不由哈哈一笑。
「好了,則誠,你也趕緊回家歇息去吧,嫂嫂此刻在家只怕都已經等急了,再不放你回去,定要怪我這個上司不近人情了!」
被衛辰戳中心事,盛長柏不覺老臉一紅,正要出言回擊,衛辰卻是早已是逃也似跑下了樓。
盛長柏看得目瞪口呆,只得快步跟了上去,一邊走一邊望著衛辰的背影忿忿不平。
「冠冕堂皇的傢伙,你自己不也是一樣!」
會試過後,考官們都得了幾天假,衛辰與妻子們小別勝新婚,本想好好陪陪如蘭和明蘭。
然而,天不遂人願,會試放榜次日,前來衛家拜謁的人便絡繹不絕,差點將衛家的門檻都給踏破了。
偏偏衛辰對這些人還不能避而不見,因為他們都是剛剛高中的新科貢生,此番是按照規矩前來拜見衛辰這個座師的。
所謂座師,便是會試正副二位主考,正主考為大座師,副主考為小座師,取了這名考生的同考官則稱為房師。
眾所周知,官場之上,師生關係尤為重要,而朝中但凡到了一定位置的大人物,都很少會隨意收取門生,怕落下個結黨營私的壞名聲。
比如衛辰,他對於收取門生的要求就極其嚴格,以至於到今天門下也就陳韶等寥寥數位門生。
所以一般情況下,普通讀書人要想與朝中大員攀附上師生關係是非常困難的。
但是通過會試確立的師生關係就不一樣了,因為這條途徑光明正大,並且受到朝野上下公認,任誰也挑不出什麼錯處來。
因此,對於新科貢生而言,房師還能暫且往後放一放,但前往兩位座師家投帖拜謁,正式定下師生名分,卻是中式之後一刻也不能耽擱的頭等大事。
衛辰自己當年也是這麼過來的,自然能夠理解這些新科貢生此刻焦急的心情,只得帶著歉意地看向依偎在自己身上的如蘭與明蘭。
如蘭與明蘭皆是明理之人,又豈會分不清輕重,當下便催著衛辰起身往前廳待客。
二女自己也忙著招來女使婆子,對她們再三叮囑,讓她們準備好茶水點心等等物事,以免怠慢了客人,丟了衛辰的臉。
之後,如蘭與明蘭又親自替衛辰梳洗穿戴了起來。
有妻如此,夫復何求啊!
看著一左一右在自己身上忙活的如蘭和明蘭,衛辰只覺得自己被幸福包圍,心中無比欣慰。
穿戴整齊,衛辰依依不捨地告別兩位嬌妻,而後便振了振衣袖,穿過院落,邁步走進衛宅前廳。
在廳堂上首坐定之後,衛辰便示意一旁的管家元安,讓人領外面候著的新科貢生進來。
元安恭聲領命,當下唱名道:「新科會元,太原張九成,具禮清帕四方、書一冊,入堂拜見!」
新科貢生中,頭一位進來的,便是今科會元,張九成。初見此人,衛辰也不由有些驚訝。
只見這張九成年約三十許,膚色黝黑,身量亦是不高,可謂其貌不揚,看起來不太像意氣風發的新科會元,倒像是個在衙門裡當慣了差的精幹老吏。
張九成進來后,當下便有衛府的下人用托盤端上一盞清茶。
張九成端起茶盞,恭恭敬敬地向衛辰奉茶,行師生之禮。
衛辰接過茶淺啜一口,算是認下了這個門生,定下了師生名分,看向張九成的眼神也更加親近了幾分。
「你的文章,為師皆已仔細看過,你在文章中說,變法撥冗,王業興至百年;因循苟且,帝統止於二世。此一句別出機杼,道前人所未道,殊為難得,只是質勝於文,尚需多加磨礪。」
見衛辰居然把自己的文章記得這麼清楚,張九成頓時佩服得五體投地。
他少年得志,十八中舉,在有恩於他的家鄉知府幕中當了三年幕僚,對於衙門事務爛熟於胸,之後兩次春闈接連不中,張九成有感聖賢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事迹,便耐下性子花了六年時間遊歷天下,遍察民生疾苦。
因此張九成閱歷豐富,向來有自知之明。
他知道,若論見識才幹,新科貢生之中只怕無人能夠超過自己,但若論起文采,比起那些聲名顯赫的才子俊彥,他可就相形見絀了。
衛辰說他的文章「質勝於文」,實在是一針見血。
放在往年,能低低地取中個貢生,張九成便已心滿意足,哪敢奢望什麼會元?
多虧今科會試主考官乃是衛辰,而衛辰衡文時講求的又是經世致用,並不一味苛求文采,所以張九成才能力壓同儕,高居會元之位。
其中種種,張九成看得十分明白,對於衛辰的薦舉提拔之恩,張九成更是感念於心。
當下神色鄭重地跪在衛辰面前,結結實實地磕了三個響頭:「衛師栽培之恩,學生沒齒難忘,請受學生一拜!」
衛辰連忙起身,將張九成扶起,不過見張九成對自己這般感激,衛辰的心裡也是十分高興。
以衛辰的眼光來看,張九成乃是難得的實幹之才,假以時日,必定能夠成為自己在朝堂之上的一大臂助。
若能再多幾個張九成,日後衛辰推行變法之時,就能輕鬆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