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以身犯禁闖皇宮 以死相逼保家族

第五百五十二章 以身犯禁闖皇宮 以死相逼保家族

以身犯禁闖皇宮,以死相逼保望族。

明正秋毫拒私情,案情明朗驚門閥。

人一旦被逼到絕路上,那是何事都幹得出來。江南十二大名門望族之中琅琊王氏、蘭陵蕭氏、陳郡袁氏、會稽魏氏、吳郡張氏、吳郡顧氏、吳郡陸氏、吳郡朱氏在江南名門望族之中算是名望甚高的八大姓氏,這八大氏族在江南可以算的上是跺一腳顫三顫的大門閥。

琅琊王氏、蘭陵蕭氏、陳郡袁氏、會稽魏氏、吳郡張氏、吳郡顧氏、吳郡陸氏、吳郡朱氏派到長安的八位老者在族中地位是僅次於族長的房長或柱首,平日在族中威風慣了,即便在江南一帶也是飛揚跋扈,何曾吃過閉門羹。

如今卻在長安城朱雀門外求見當朝晉王太子李治之時吃到閉門羹,更為可氣的是而當朝太子晉王李治避而不見也就算了,連派個通侍太監告知一聲都懶得派。如此無禮之舉令得八大名門望族老者苦等一個多時辰,久等無望之下可把這八位老者氣壞了。

「豎子無禮,不知尊老也就罷了,老朽等了如此之久,竟然也不派人告知一聲,白白令老朽在門外苦苦等待,今日不闖入皇城太極宮質問一番,老朽難咽心頭惡氣。」

琅琊王氏之東房房長王之遠怒聲一出,其餘(蘭陵蕭氏、陳郡袁氏、會稽魏氏、吳郡張氏、吳郡顧氏、吳郡陸氏、吳郡朱氏)七位老者皆點頭贊同。當下八位老者便令族中晚輩調集人手,門客也好或是護院武師及家丁統統調來,硬闖朱雀門。

把守朱雀門的乃是北衙禁軍四衛之一右龍武軍,右龍武軍大將軍李金峰忽見朱雀門前聚集眾多百姓,並且手持兵刃頓時心生警覺,急忙下令抽調兵力增援朱雀門,並派人向當朝太子晉王李治稟報有人慾闖皇城。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千,徹底連天;人上一萬,無邊無沿。李金峰手扶垛口看著百姓越聚越多,大有成千上萬之勢,趕緊下令關閉朱雀門。

就在右龍武軍關閉朱雀門之際,王之遠沖著族中晚輩王光祿一使眼色。王光祿振臂一揮,上千家丁發一聲喊,一擁而上沖入朱雀門,與右龍武軍殺成一團。

江南八大氏族家丁身著紫、灰、黑、綠、藍、青、橙七種顏色圓領窄袖袍,手持木棒仗著人多勢眾,表面看似氣勢洶洶,但與紀律鮮明的右龍武軍一戰之後,頓時高下立分。

江南八大氏族家丁不過是烏合之眾,如何能與訓練有素的右龍武軍相提並論,才打了不過半刻左右,便被右龍武軍殺得節節敗退,留下橫七豎八屍體。

眼見形勢不妙,王之遠怒罵一聲:「一群混賬東西,平日里好吃好喝養著,一到關鍵時刻便毫無用處,真是白瞎了銀子。」

其話音未落,會稽魏氏南房柱首魏智寶忽出一言。

「王兄,莫惱,家丁不過是混吃混喝之人,關鍵之時如何指望得上,還得門客發威方能力挽狂瀾。」

其話音未落,從後方家丁人群之中躍出數名黑色短衣襟小打扮,足蹬薄底快靴,腰佩兩尺短刀的精壯漢子。

這群黑衣壯漢突然揚手打出飛鏢、梅花袖劍、飛刀、飛劍、鏢刀、梅花針、飛針、飛刺、甩手箭、袖弩、飛蝗石、羅漢錢諸多暗器。突發暗器打了右龍武軍一個猝不及防,眾龍武軍身中暗器紛紛受傷,朱雀門前守衛頓時鬆懈下來。

「眾門客聽令,護衛我與另外七族長老,衝進皇城。」

「喏。」

眾門客答應一聲,抽出短刀連劈帶剁,砍殺擋路右龍武軍,血光四濺中殺出一條血路,硬生生衝過朱雀門,進入皇城。

江南八大氏族長老則在眾黑衣壯漢護衛下,輕而易舉進到皇城內,後面是眾武師及家丁,當中也混雜一些其它七大江南氏族的門客,跟隨人群一同入城。

右龍武軍大將軍李金峰一見朱雀門失守,急忙快步下馬道,調集右龍武軍列陣迎敵。

「聽我號令,列一字長蛇陣擋住暴民,若有人臨陣脫逃定斬不饒。」

眾龍武軍聞令而動,一字長蛇陣排列而開,恍如一條長龍攔住通往皇宮之路。此時江南八大氏族若能見好就收,或許事情尚有轉機,但是江南八大氏族長老為達目地,哪怕以身犯禁擅闖皇宮,也要見上李世民一面或當朝太子晉王李治一面,唯有見到聖上或太子,方能阻止繼續徹查夢府一案,而江南八大氏族所做所為也能深藏不露,免遭世人唾棄及落下不好名聲。

「莫要收步,衝進皇宮見到聖上為止。」

王之遠老邁聲音從眾黑衣壯漢之中傳來,魏智寶隨聲附和,指揮眾黑衣門客為箭頭繼續前沖,八大氏族武師及家丁則緊隨其後一窩蜂沖向龍武軍布下的一字長蛇陣。

右龍武軍大將軍李金峰聞聲知意,眼珠一轉之間已然猜到江南八大氏族為何急於闖宮見聖駕。其雖與江南八大氏族並無瓜葛,但深知江南八大氏族無論在江南,或是在朝中皆有極大權勢,不可輕易得罪,便出聲勸阻。

「擅闖皇宮可是死罪,諸位若有冤情,可由在下替諸位轉達,但諸位若是執意闖宮見駕,那可就是犯下天大之罪,不可饒恕,諸位三思而後行啊!」

右龍武軍大將軍李金峰好言相勸,但以王之遠與魏智寶為首的八大氏族眾人絲毫不領情,率領眾人橫衝直撞,與龍武軍展開再次交鋒。

有道是好良言難勸該死的鬼。八大氏族眾人不顧勸阻再度與右龍武軍交鋒,龍武軍是不再留情,刀光劍影之間血肉橫飛,死屍成片,人頭亂滾。

眨眼之間上百名家丁死在龍武軍刀劍之下,一顆人頭滾在王之遠腳下,驚得其目瞪口呆,渾身哆嗦,顫抖不已。

「王兄莫驚,魏氏門客在此,區區禁軍何足掛齒。」

「來人啊!與我殺出一條血路直達皇宮,率先抵達皇宮者重重有賞。」

正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魏智寶一番激勵之言令得眾門客氣血上涌,頭腦發熱,為了區區賞賜真是豁出性命,絲毫不顧身前龍武軍刀劍之利,抬臂連連射出弩箭,射殺近在咫尺龍武軍,施展渾身武藝與稍遠處龍武軍短兵相接,刀光劍影之間狠招盡出,不惜以命搏命。

往往一劍刺出,便被三支長槍穿身,血光四濺之間,大叫一聲,以身帶槍奮勇前沖,沖的三名龍武軍腳下拌蒜,險些摔倒,而那名黑衣門客則是不顧傷勢,揮劍近斬,連殺兩名龍武軍,幸虧其中一名龍武軍見機行事,拔刀斬下那名黑衣門客首級,才免去一劫。

如此激烈廝殺場面比比皆是,喊殺連天,血肉橫飛,人頭亂滾,殺得那叫一個慘啊!

右龍武軍大將軍李金峰揮刀斬殺幾名家丁之餘,左右一望戰勢,龍武軍死傷過半,八大氏族家丁死傷慘重,尤在奮力搏殺者皆是八大氏族武師及黑衣門客。

李金峰振臂一呼:「右龍武軍聽令,守住朱雀門,死戰不退,羽林軍馬上就到,給我打起精神,守住朱雀街,絕不可讓亂臣賊子闖入皇宮。」

李金峰此言猶如一場及時雨澆在眾龍武軍頭上,頓時眾龍武軍打起十二分精神,死守朱雀街不讓八大氏族武師及門客越雷池一步。

就在雙方廝殺正酣之際,忽聽一陣急促腳步聲從皇宮傳來,李金峰迴首一望,見是上千羽林軍快步而來。援軍到來,李金峰及眾龍武軍是大喜過望,而八大氏族長老及門客、武師則是悲從心起。

一旦被羽林軍與龍武軍重重包圍,接下來便是必死無疑,王之遠大喊一聲:「我等只為見聖上或太子一面,何苦層層阻攔,刀劍相向,江南八大氏族曾為大唐立下汗馬功勞,難道不念舊情,非要以死相逼乎?」

此言一出,李金峰與右羽林軍大將軍崔明軒不由得一愣,江南八大氏族在朝中也有一席之地,若真是在皇城內將江南八大氏族之人斬盡殺絕,恐怕也會惹惱江南八大氏族,給自身招來殺身之禍,故此李金峰與崔明軒略一猶豫之後,下令龍武軍與羽林軍圍住江南八大氏族眾人即可,若再有闖宮舉動再殺不遲。

四千北衙禁軍圍成一個大圈,將江南八大氏族眾人圍在當中,一時間雙方默默對峙,不曾輕舉妄動。

罷戰之下,雙方皆是默不作聲,猶如一潭死水相仿,但這譚死水之中卻是暗藏殺機。從皇城高牆俯視此處,滿眼儘是刀劍泛光,長槍如林,盔明甲亮,圓陣密不透風,四周遍地屍體及兵刃無聲哭訴刀劍無情,人如草芥。

李金峰與崔明軒彼此對視一眼,眼波流轉之間皆在徵詢對方該如何處理此事,殺或是不殺之意在二人眼波之中徘徊不定。

就在二人拿不定主意之際,一道溫和聲音傳來。

「琅琊王氏、蘭陵蕭氏、陳郡袁氏、會稽魏氏、吳郡張氏、吳郡顧氏、吳郡陸氏、吳郡朱氏皆是江南十二大名門望族之一,大唐社稷離不開江南門閥鼎力相助,即便擅闖皇城也是情有可原,還不與我速速撤到兩旁,待本王一見八大氏族之人。」

聞聲知人,李金峰與崔明軒一聽是當朝太子晉王李治發話,暗道一聲:真是伴君如伴虎,令我等率兵守住朱雀門不讓八大氏族進皇城一步的是晉王李治,反過來見打得差不多了,又來好言相勸的也是晉王李治,真是好人都讓你做了,惡人卻由屬下來擔,苦也,苦也。

李金峰與崔明軒聞令行事,趕緊下令眾禁軍退到兩旁,讓出道路。以王之遠與魏智寶為首的八大氏族長老,一見晉王李治來了,那是熱淚盈眶啊!總算見到晉王李治了,八大氏族有救了。

李治在眾金甲武士護衛下,來至八大氏族眾人近前,簡單問過來意之後,請八大氏族長老至東宮一敘。

李治深知大唐江山未穩,不可太過得罪門閥,故此一番好言相勸,言明即便夢子舟一案牽扯到八大氏族。其也會看在江南八大氏族勞苦功高份上,在聖上面前美言幾句,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八大氏族只需將族中無足輕重的庶子交出背罪便可,如此以來既能保全聖面,又能令八大氏族毫髮無傷,兩全其美豈不美哉!

一場鬧劇以李治聰明睿智巧妙化解,李世民雖不增目睹,但如此結果也是令其頗為滿意,忽覺將江山社稷交於李治治理,大唐江山便可穩如泰山,死後到了陰曹地府,見到李氏列祖列宗,也能無愧於心。

漫天飛雪中五日光陰一晃而過,夢子舟一案也審的水落石出,陷害夢子舟的官吏既有王長史與史殿傑八人,也有溫彥博一干司天監官吏及郭彥文幾名御史,幕後更有江南八大氏族指手畫腳。

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三人將案情審明呈與李世民,李世民按律定罪,王長史發配嶺南充軍,史殿傑問斬於菜市口。溫彥博及郭彥文一干官吏罷官免職,而江南八大氏族也紛紛交出庶子頂罪,夢府冤案就在一場看似公平,卻又頗有貓膩之中結案。

劉長風一直暗中關注案情,房玄齡三人審案細節,劉長風暗中觀察,發覺房玄齡與杜如晦不愧有「房謀杜斷」之名,審案公正明朗不徇私情,明察秋毫慧眼如炬。而長孫無忌卻在此案中表現的看似公私分明,卻總給人一種綿里藏針,似是而非之感。

夢子舟一案大白於天下之際,也是眾門閥吃驚之時。夢府一案內幕眾門閥或多或少知曉一二,但都覺得夢子舟一案已然過了二十多年,必將石沉海底難以昭雪,誰知夢府一案竟然在多年之後洗清冤情,還逼得江南八大氏族以庶子頂罪,此舉令得大唐眾門閥大為震動,頗為後怕。眾門閥深感大唐江山不再是以往靠門閥鼎力相助之時,而是根深地固穩如泰山,不似大唐初建之時求助門閥方能穩住江山。

劉長風佇立於菜市口一隅看著史殿傑人頭落地,一股大仇得報之感由心底升起。望著無頭屍首忽覺眼眸有些模糊,想哭卻哭不出來,欲喜卻不知喜從何來。

眼眸連眨之間忽起薄薄水霧,晶瑩剔透之中似乎閃過夢子舟及梁黛茗的畫上容貌,大仇得報本該欣喜若狂,但劉長風總覺心裡頗不踏實,似乎漏掉什麼,但又不知所漏為何?

劉長風心情複雜佇立許久,菜市口圍觀之人都已走得差不多了,唯有其紋絲不動,恍如一尊木雕泥塑一般。賀芒與邱光勇、姚子忠皆在不遠處暗中保護劉長風,深怕劉長風大喜過望,思念過度,恐有閃失。

賀芒三人見劉長風臉上淚水已干,才上前低聲相勸,劉長風定定心神,平復一下複雜心情,才在賀芒三人勸慰下返回驛站。

劉長風本以為夢府冤案一了,便可恢複本名,誰知李世民看罷錦囊,得知雙王後人未死,命其帶兵先征高麗后伐天竺,務必將雙王後人齊王之子李孝及息王之子李聖文抓回大唐,斬草除根。

手捧聖旨,劉長風連連搖頭,讓其攻伐天竺抓回李聖文那是小菜一碟,但征討高麗擒下李孝可就有些難辦。回想貞觀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親率大軍征討高麗,長孫無忌、牛進達、李績眾名將隨軍出征。六月二十日,唐軍進至安市城(今遼寧海城東南營城子)下,縱兵攻城,高麗北部耨薩(相當於唐的都督)高延壽、高惠真率十五萬高麗、靺鞨兵前來救援。唐太宗設計將高麗援軍誘至安市城東南八里處,依山為陣,正面誘敵,多路出擊大敗高延壽大軍。高延壽率餘眾依山固守,唐軍四面圍攻,牛進達與長孫無忌將所有橋樑撤掉,以斷其歸路。高延壽走投無路,遂於二十三日率士卒四萬人歸降。此戰過後高麗舉國震驚。此後,由於已近深秋,遼東一帶早寒,草枯水凍,軍糧將盡,唐太宗於九月十八日下令班師還朝。

如今正值寒冬,冰天雪地,行軍艱難,即便糧草充足,攻打高麗也是勝負難料,還得攻入平壤城將齊王之子李孝拿下談何容易。

劉長風正犯愁之際,賀芒接到羅中福送來便簽。

「阿郎,羅中福送來便簽。」

「與我一觀。」

劉長風展開便簽,只見上寫:三更半夜,正房一見,送上妙計,解君煩憂。

「知我者,師父也;解我煩憂者,必是我師。」

夜色闌珊,巷靜人稀,雪夜生寒,遍地珠光,圓月如盤,似乎預示闔家團圓,繁星點點,無聲送上新年祥瑞。

一尊銅爐,淼淼淡煙,獸形木炭,斜插爐中,兩盞熱茶,輕煙如霧,對坐兩人,靜靜相視。

沉默氣氛不過一刻左右,便被楊月生一聲道號打破。

「無量天尊,徒兒,大仇得報,不見喜色,難道覺得不公。」

「師父神機妙算,不如掐指一算,這仇是真的報了嗎?」

「徒兒啊!世上之事,並非只有黑白之分,而是包羅萬象,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即便身在皇家也有難言之隱。」

「當今聖上是有道明君,若是昏君,夢府一案即便證據確鑿,恐怕也難翻案昭雪,聖上也有難處,徒兒當想開才是,莫要一意孤行,仇恨掛心,即便將仇人斬盡殺絕又有何用?人死不能復生,過去之事就當隨風而逝,當為後人著想為其搭橋鋪路才是要緊之事。」

「師父之言,弟子謹記在心,可是雙王後人之事該如何是好?」

楊月生神秘莫測一笑道:「徒兒聽我道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烽火刀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烽火刀俠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百五十二章 以身犯禁闖皇宮 以死相逼保家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