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均勢

天下均勢

此時的天宣棋館內,棋客們早已無心博弈,一個個對昨天韓王宮裡竄出來那條小道消息議論紛紛。

春秋戰國時期風氣遠比後世開放。自春秋時期民間就有鄉校議政制度。到了戰國,酒肆棋館這些大型公共場合都成了士農工商自由議論國事的地方。哪怕是名不見經傳的底層草根,只要在這裡發出了真知灼見,也能瞬間名揚天下。

棋館正中央擺放大棋坪的論戰台,正是供給各路學子指點江山、揚名立萬的舞台。據說就連韓王本人也多次白龍魚服來到棋館尋訪賢才。就在這時,一名錦袍華服的士子怒氣沖沖的推開身前的人群大步流星走上了論戰台。只見他雙目之中怒火噴張,由於情緒太過激動,導致腰間佩戴的玉佩都叮噹作響。

富家公子雙手一擺示意安靜,張口就是語出驚人:「我王大謬,弱國伐強。乃取死之道。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昔日六國合縱伐秦,兵十倍於秦,尚且踟躕而不敢進。今日我王求援列國,卻無一國敢應戰。秦雖國內空虛。但我韓國一國之力,終難有所作為,待其主力回師,韓危矣。此天時不在我。

今我韓國方圓不過500里,且屬中原四戰之地,強敵環伺,自保尚且不及,安敢以卵擊石?反觀秦川千里。四塞以為固,函關以為險。此地利不如人。

自當今秦王繼位以來,遵商君之法,平舊族復辟。北定義渠,南征巴蜀。東服韓魏,西臣戎狄,連橫列國,龍門稱王,慨然有蕩平天下之志。觀其群臣。有伐交列國者,如張儀。有能征善戰者,如魏章甘茂。有才兼文武者,如宗室樗里疾。有目光卓絕者,如秦將司馬錯,此數人一時之豪傑也。然皆效力於秦王麾下。秦國君明臣強,非列國所能比也。觀我韓國,為上者玩物喪志,為臣者才能平庸。自昭侯之後,數十年來無一戰敢言勝。人和亦不如秦也。

兵法云:主不可怒而興師。今我三者皆不如人,安敢因怒而輕動?」

姬職淡淡的瞥了他一眼。韓國宗正韓城之子,韓衣。此人乃論戰台上的常客。這一個多月來,已經多次聽他發表高論。姬職深知此人是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的廢物點心。只不過是想嘩眾取寵,沽名釣譽罷了。

韓衣話音未落,就有一個穿著布衣之服的學子衝上了論戰台反駁。姬職看清后才發現原來是棋館常客上黨張亮:「吾以為適才閣下所言才是大謬。

韓魏地處四戰之地,秦齊楚趙四方諸侯爭霸中原,必取韓魏。觀今日之天下:

趙國君主,隱忍蟄伏,五國相王,其獨稱君,可見其志不小。自趙王雍繼位后,韓趙已有十年不見刀兵,加之昔日趙王繼位,五國謀趙,我韓國救趙國於危難之際,兩國姻親不絕。縱然趙國一朝崛起,必先謀中山,再服齊魏,二十年內,韓、趙不會交兵。

齊國,齊國富甲天下,君明臣強。然齊王商人秉性,好斤斤計較,有野心而無魄力。明明可以為盜,偏偏要去做賊。稱霸天下不敢,卻為鄰邦蠅頭小利而沾沾自喜。亦非韓國之所憂也。

再說楚國。蘇子有云:橫成則秦帝,縱成則楚王。昔日六國合縱,共推楚國為盟主。此乃削弱秦國,稱霸中原之天賜良機。然楚王猶疑不定,踟躕不前,導致六國聯軍做鳥獸散。楚人雖勇,楚國雖強,苦無明主,亦不能為患也。

四方強國,能為韓國之患者,唯有一心東出之暴秦。以地利而言,韓國位居秦國東出之必經要道。故秦韓兩國,不能兩立。現如今秦國空虛,韓國尚且還不敢有所作為。那還不如早日獻土歸降,以免生靈塗炭。此次韓國或許會輸,但韓人的心氣不能丟。」

韓衣聽完,馬上反唇相譏:「你這是空言大義,誤國誤民。秦國要東出,韓國借道便是。韓國與秦結盟,齊楚趙又能奈我何?大爭之世,存國為先。死要面子,空談大義,乃取死之道。韓國若沒了,韓人的志氣有何用?」

張亮聽后不怒反笑:「公子巧言令色,韓國如果借道秦國東出,必然會得罪齊楚趙,甚至是我們的盟邦魏國。到時列國來攻,秦國跑回函谷關。

獨留韓國面對列國。那時候就不會誤國誤民了嗎?據亮所知。公子家中封地,正是秦國東出之要道伊闕呀!公子此言難道不是私心誤國嗎?」

論戰不誅心,韓衣聽他揭了自己的老底,當即暴怒,鏘啷一聲,拔出腰間寶劍:「匹夫安敢辱我?」

眼見局面失控,劍拔弩張。底下突然有人咳嗽一聲,善意的提醒韓衣一句:「公子,這是天宣棋館」。韓衣頓時像被潑了一盆冷水。狠狠的看了張亮一眼,心有不甘的把寶劍收回,轉身就消失在人群之中。

姬職看火候差不多了,輕撫了一下袖子,施施然地走上了論戰台,朝下方作了一揖道:「方才諸君所言,立論已是大謬。諸位何以見得此次韓國伐秦是我王昏庸之舉?」

此言一出,猶如水珠掉進油鍋。當即就有人出聲反駁:「怒而興師,以弱戰強。難道不是昏庸之舉嗎?」姬職朝此人作了一揖,微微一笑:「誠如方才張君所言。韓國乃秦國東出之絆腳石,秦韓兩國勢不能兩立。那為何今日韓國還未被秦國所滅?是因為秦國仁慈嗎?是因為韓國強大嗎?都不是,是因為天下之均勢。

商君變法之後,秦國雖然由弱變強。但尚沒有挑戰天下列國的能力。上次六國合縱,秦國之所以能取勝,皆因佔據了函谷關之利,兼之六國心思不齊各懷鬼胎。並不意味著他有直面六國的實力。所以秦國還不敢離開函谷關貿然滅國。故我認為,韓國之所以能夠存國至今,只因為四個字,天下均勢。

為維護均勢,齊楚趙三國絕不會允許秦國吞併韓國以自強。反之皆然,四大強國。但凡有一方膽敢吞併韓國,必然會遭致另外三國的強力反攻。

今日韓國伐秦同樣也是為了維護賴以生存的均勢。何也?

巴蜀之地,沃野千里。其土廣袤,其壤肥沃,均不輸於韓魏兩國。然而,由於巴蜀兩國偏居西南,少與中原來往,故中原列國常輕視之。以為不過蠻夷而已!今日秦國吞併巴蜀,列國麻木不仁便是明證。

今日若任由秦國吞併巴蜀,行以商君之法。假以時日,秦國實力必然暴增。天下均勢必將被秦國所打破,韓國首當其衝,有亡國之危。

諸君試想,若有朝一日,秦國能在韓國的土地上有面對六國聯軍的實力,秦有什麼理由不來滅韓?

今日韓國宣戰,其目的不在於發泄私恨,而在於逼迫秦國征巴蜀之主力回師。

如果秦國不撤回主力。秦必將會容忍韓國的挑釁行為。那麼天下列國會怎麼想?

秦國真的空虛了,你看,就連弱小韓國跳出來挑釁,他都不敢回擊。一旦列國對秦國的恐懼消散,難保他們不會再次攻秦。

如果秦國選擇撤回主力。那麼,秦王必將會明白。若要吞併巴蜀兩國。必先要首先消滅韓國。然而,如果秦國強行滅韓,就要觸發天下均勢。如此,巴蜀之地終不可得也!

當然,事後秦國一定懲罰韓國,可韓國有失地之憂,卻無亡國之患。兩害相權取其輕,割肉全身,萬不得已。韓王之策,看似愚笨,實則最為明智。」

話音剛落,學子們紛紛竊竊私語。個中聰明人很容易就想通了裡頭關節,紛紛朝著姬職伸手作揖:「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戰國霸業之燕昭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戰國霸業之燕昭王
上一章下一章

天下均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