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成才之路_1-17 生日宴 宮心計
列完了科技樹,趙維便開始著手改進黑火藥的工作,黑火藥在中國的歷史其實很長了,早在唐朝之前,中國人其實就已經知道硝石、硫磺和木炭三種東西混在一起加熱會發生猛烈燃燒,不過,很長時間裡,僅僅是燃燒……直到晚唐時期,黑火藥才開始具有爆炸力,而不僅僅是快速燃燒(事實上,從燃燒到劇烈燃燒,再到爆炸,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黑火藥正式應用于軍事,也是在這個時候。.
然而,即使開始具有爆炸性,這時候的黑火藥爆炸力也不強,唐朝之後的一千年時間裡,黑火藥的威力一直在不斷增強,因為硝石、硫磺、木炭三者的純度、配比會直接影響到黑火藥的性能,古代沒有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概念,研究黑火藥的最佳配比只能一次一次地試驗比較。在歷史上,到了19世紀,人類才終於將黑火藥的能量開發到極致。當然,「完全體」的黑火藥比起苦味酸、**、**甚至是來說,威力小多了,爆速差了一個數量級,所以,黑火藥永遠只能叫「火藥」而不是「炸x」。
趙維拿出手機,在百科之中查找黑火藥相關的篇目。(根據蛋疼的敏感問題,此處**掉敏感度等同於高中化學教材的406字)……
將新火藥生產的要點寫完之後,趙維長舒了一口氣,收拾好「攤子」,這才走出書房。
「殿下!」紫蘭看到趙維從書房之中出來,立刻迎上來。
「紫蘭啊!有什麼事嗎?」
紫蘭回答道:「仁明殿的林姑姑求見殿下。」
「仁明殿?」趙維正在想仁明殿是什麼處所的時候,紫蘭口中的「林姑姑」走了進來,向趙維行禮:「太子殿下萬福!小的是仁明殿主管,林宜。」
趙維一看,這位林姑姑是一位宮中女官,年齡大約在二十四五左右,雖不知她所為何事,但是趙維依然習慣性地表現出微笑的表情問道:「林姑姑來東宮所為何事?」
林宜從袖中取出一份帖子遞給趙維:「小的受貴妃娘娘所託,特來宴請太子殿下,請殿下赴明日之晚宴。」
趙維接過請帖,這才想起,仁明殿是閻貴妃的寢殿,他說道:「閻貴妃怎麼突然邀請我赴宴?我是太子,隨意出入後宮怕是……不太方便吧?」
林宜笑了笑說:「太子殿下多慮了,怎麼說娘娘也是殿下的長輩,長輩請晚輩吃個飯再正常不過了,況且,貴妃同時還請了官家一塊兒。」
「哦,我父親也去?」
「正是。」
趙維點點頭說:「那請林姑姑回復貴妃娘娘,明日晚宴,我會去的。」
林宜拱手道:「好,小的就不打擾太子殿下了,告退。」
待林宜走遠了,趙維回過頭問紫蘭:「紫蘭,她在這兒……等了多長時間?」
紫蘭說道:「大約一個時辰。」
「嗬,這麼有耐心,你也是的,人家仁明殿的主管來下請帖,你也不叫我一下?」
紫蘭低下頭說道:「殿下不是吩咐過不要打擾嗎?」
趙維說:「我是說沒事不要打擾,有人求見,這不就是有事嘛?有事你就該敲敲門告訴我,讓人乾等一個時辰,終究不太禮貌。」
「殿下勤奮學習,讓一個掌事女官等等有什麼?誰敢說半個不字?」
「人家嘴上不說,只在心裡說,那也不好嘛。」
「奴婢知錯!請殿下恕罪。」紫蘭的頭更低了。
趙維看她的樣子甚是可憐,擺擺手道:「算了,沒事,下次注意。」
「是。」
趙維走了幾步,突然想起了什麼事,於是又轉身問:「紫蘭,你來東宮之前,是皇後身邊的吧?」
紫蘭心裡突然一驚,不知道太子怎麼突然問到這個問題,但是隨後也點頭承認:「是!」
趙維像是明白了什麼,臉上露出奇怪的笑容,令紫蘭完全不知所措。
趙維之所以笑,是因為他想到,紫蘭可能是有意讓林宜乾等一個時辰,她本來是謝皇後身邊的人,林宜是閻貴妃的人,雖然謝道清不爭寵,但這不代表兩宮的宮女和內侍之間沒有矛盾,況且閻貴妃必然是極盡一切手段在理宗皇帝面前爭寵的,她宮裡的人在整個後宮之中都有些高人一等的感覺,謝皇后歷來管束自己宮裡的人比較嚴格,盡量避免和仁明殿的人發生糾紛,現在紫蘭被調來東宮,脫離了慈元殿的管束,趙維身為唯一的皇子,地位僅次於皇帝,宮裡任何人都肯巴結於他,所以紫蘭對閻貴妃身邊的人宣洩一下以前的不滿,這種事情很正常,只是這樣一來,趙維與閻貴妃之間可能會產生些隔閡。
回到仁明殿後,林宜向閻貴妃稟報,太子已經答應了邀請。她並未主動提及在東宮書房外乾等一個時辰的事,倒不是這位林姑姑有多麼寬宏大量,而是她覺得閻貴妃問起來再說,效果會更好。果然,閻貴妃聽完林宜的回報之後,問道:「既然一切順利,太子也答應得很爽快,你為什麼花了將近兩個時辰的時間?你可不是做事情拖拖拉拉的人。」
林宜揖手說道:「娘娘恕罪,小的並沒有半分耽擱,只是小的去東宮的時候,太子正在書房溫習功課,不得打攪,所以小的等候了整整一個時辰。」
「什麼?!你等了一個時辰,這太子才入宮幾天啊,就這麼大架子?」閻貴妃嗔怒。
林宜說:「娘娘,您誤會了,依在下看來,太子並無交惡於娘娘的想法,而是東宮的那些內侍、宮女們搞鬼,小的在東宮乾等了一個時辰,他們皆是推諉敷衍,沒有一個人去向太子通報,直到太子自己從書房出來,才知道娘娘您的好意。」
閻貴妃想了想,問:「東宮的內侍和宮女大部分都是從皇后的宮裡派過去的,你的意思是,皇后刻意使絆子,讓太子與本宮疏遠?」
「小的正是這個意思。」林宜接著說道,「後宮之中,向來母憑子貴,娘娘您和皇后雖然都沒有親生的孩子,但是官家獨寵娘娘,將唯一的孩子君怡公主過到娘娘的膝下,本來這是後宮獨一份的恩寵,謝皇后焉有不妒忌之理?如今,她以嫡母的身份爭得太子的撫養權,那娘娘您的地位可就危險了。這公主的地位怎麼可能與太子相提並論,皇后當然深知其中利害,她從自己的宮裡抽調人手去東宮,明面上是照顧太子,實際上隔絕太子與後宮諸位娘娘的往來才是根本目的,皇后就是要讓太子的心裡永遠只有她這一個嫡母,這樣娘娘您就是再得聖寵,也是處處矮皇后一頭啊!」
「謝道清這個醜女人,算盤倒是打得不錯,我就說嘛,當初賈妃薨逝,謝道清怎麼會那麼好心地把公主讓給我?敢情她私下裡養著個太子,霸佔著皇后的位置也就罷了,太子又不是她生的,憑什麼讓她一個人占著?本宮偏偏不讓她如願,明日太子的生辰,也不知她是忘了還是怎麼的,竟然被我搶了先,這謝皇后看來是真的老了,丈夫爭不贏我,如今連兒子都爭不贏我,我倒要讓她看看,我是怎麼把太子從她身邊搶走的。」
「可是娘娘,此事不宜操之過急,畢竟太子流落民間十幾年,一直是皇后在保護。」林宜提醒道。
閻貴妃冷笑著說:「這我知道,我可不著急,她謝道清已是人老珠黃,本宮還年輕,就是乾耗,她也該比我先進棺材。」說罷,兩人的臉上皆是一副輕蔑的笑容。
慈元殿內,謝道清剛剛午休醒來,正在後花園打理幾株茶花,下面的人來報,東宮來人有事求見。
「映雪?你怎麼來了?」謝道清問道,來的不是別人,正是柏映雪。
「娘娘,卑職有事要回報。」
謝道清笑了笑,說道:「你是東宮的侍衛,有事應該先向太子說,怎麼直接來慈元殿了?這要是不知道的,還以為太子是**控的傀儡,你是我安插在東宮監視太子的呢!」
「對不起,卑職知錯!」柏映雪聽得皇后這番話,頓時後背一陣冷汗,以前她是謝皇后聯繫家族和宮外的暗衛,並未涉入宮廷的勾心鬥角太多,所以做事難免莽撞。
「算了,下不為例。」謝道清說,「宮裡面很多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以後定要小心行事,唉!也不知讓你們隨侍東宮的決定,是幫你們還是害了你們……」
映雪低下頭沒有說話,謝道清接著問道:「你做事向來很有分寸,究竟出什麼事了,讓你這麼急著找我?」
「今日上午,太子殿下應了閻貴妃的邀請,明日晚宴會去仁明殿。」
「明天?!」謝道清猛然抬頭。
「是,怎麼了?」
「明天是九月十九,維兒的十三歲生日……」謝道清淡然地解釋道。
柏映雪恍然大悟:「那……這閻貴妃什麼意思?」
「她還能是什麼意思?當然是拉攏太子殿下這位未來的天子,這種事在後宮不稀罕。」
「貴妃膝下有個君怡公主還不夠,還想把太子也拉過去?這未免也貪得無厭了吧!也難怪紫蘭故意把仁明殿的信使晾了一個時辰。」映雪憤憤然地說。
謝道清只是輕輕地一笑,說道:「公主哪比得上太子啊?以後繼承皇位的是太子又不是公主,後宮之中,母以子貴,昔日沒有皇子,閻氏當然拼了命地要把公主爭到手裡,我也就成全她了,現在一個貨真價實的太子就在宮裡,一向寵冠後宮的閻氏怎麼可能安分地守著君怡一個丫頭?不過,紫蘭這丫頭也是太年輕,都是底下辦事的人,跟仁明殿的掌事斗什麼氣啊。」
柏映雪沉默了一會兒,又問道:「難道皇後娘娘就這樣看著閻氏將殿下從您身邊帶走嗎?您可是為殿下操勞了十幾年的心血……」
「對啊,你也知道維兒在馮將軍和我的保護下度過了十幾年的時間,這樣的感情,閻氏如何能輕易地離間我們母子?從這幾天趙相公對維兒的授課來看,維兒很聰明,也能明辨是非。說實話,我覺得他對後宮、官場上這些潛在的威脅和陷阱,比你更明了,處事的能力比你更高明些,雖然他只是個13歲的孩子。」謝道清說,「至於說維兒想也沒想就應承下仁明殿的宴請,恐怕他自己都把自己的生辰給忘了,只當是一次家常便飯。其實,如果你不來跟我說這事,事情反而簡單得多,現在你沒有得到太子的允准,私下裡告訴我這件事,在維兒的心裡,難免有告密和背叛之嫌,他是東宮之主,你是東宮下屬,這樣對你很不好!」
「是!卑職謹記娘娘的教誨。那我現在……」
謝道清想了想說:「沒事,你回去的時候把我給維兒的生日禮物帶上,就說是我叫你來的,要給他一個驚喜,所以事前沒有跟他說,本來是準備明天晚上把太子親自叫來當面給他的,不過現在閻氏搶了先。對了,你要記住,明天才是正日子,今天把東西拿回去先放你那兒,明天再拿出來。」
「是!多謝娘娘替卑職解圍。」
柏映雪從慈元殿離開的時候,身後跟著四個抬箱子的內侍,這些內侍的手裡都抱著厚厚地一摞書籍。適才聽皇后說起為太子準備的生日禮物是一部書,還以為就幾本而已,結果沒想到是整整一大箱!說實話,她從來沒見過哪一部書有這麼多卷的篇幅,僅僅目錄索引就是一小本,她還在想,這麼多書,謝皇后是要太子一輩子就待在東宮看書嗎?
她拿起最上面的那一本一看,書名叫《夢溪筆談·自序》,作者叫沈括,然後翻看了最薄的那一本目錄,完全吃驚了,這《夢溪筆談》共《筆談》《補筆談》和《續筆談》三部分,《筆談》26卷,《補筆談》3卷,《續筆談》1卷。全書有十七目,共609條,每一條就夠寫上小半本書了!這整整一箱子的書,怕不是得有幾百萬字?!這個作者是真厲害!要換作她柏映雪,恐怕窮盡一生也寫不了兩本……
這麼一大箱子的書籍,靠柏映雪一個人是絕對搬不動的,所以,謝皇後派了4個內侍抬箱子。
所謂內侍,即宦官,也就是後世常說的「太監」,不過太監一詞,始於明朝,古代朝廷各部門之中,凡是帶「監」字的機構,地位都是很高的,比如「窺伺天機」的欽天監,掌握全國軍工產業的軍器監,專司宮廷奢侈品製作的將作監,以及作為全國最高學府的國子監。「監」級機構的主官也基本都叫監、監正或大監,在朝廷中的地位是很崇高的,明朝的時候,朝政禮節繁複,宦官又極度得寵,負責朝政禮儀安排的司禮監地位相當高,「大監」一詞已經不足以凸顯這些閹人的地位,所以出現了「太監」一詞,最初特指地位非常高的宦官,後來明朝滅亡,太監一詞在清朝也就泛指所有的宦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