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大巧若拙

1.11 大巧若拙

眼看陸單就要走出房間,郭三忙跳下床,光著兩隻腳丫跑到門口,迅速將門關上,慌不擇言道:「院內有鬼!」陸單嚇了一跳,問:「哪來的鬼?」郭三隻想哄陸單離開,悄聲道:」我聽到鬼的聲音了!」陸單緊抓著郭三的手臂,顫聲道:..咱們睡覺吧。」如此說著,已聽到門外傳來一陣悉索聲。莫非真的有鬼?

兩人跑回床上。陸單鑽進被窩,用被子將自己緊緊地裹住。

此時那呻吟聲漸止,過了片刻,忽聽王大娘驚呼道:「哎呀,忘了關窗戶!」又聽王六曲道:「現下已是子時,孩子們早就睡著了。」緊接著傳來「啪」的一聲,再也沒了聲息,想是王大娘關了窗戶。郭三暗自好笑,心想:「王大娘也真是的,連窗戶也不關..」

門外傳來「喵嗚」一聲。原來,那「鬼」竟然是一隻貓。

次日清晨,郭三再次早早地醒來。陸單與花九九仍躺在床上,呼呼大睡。郭三洗了臉,又用牙粉清潔了牙齒,然後悄悄走到床邊,從枕下取出一副吊墜,湊到眼前細觀。那吊墜是一個圓環狀,由玉石製成,上面刻著一個「三」字。郭三心想:「這吊墜刻了『三』字,莫非是『郭三』的意思?我既然是郭三,那麼『郭大』與『郭二』去哪了呢?還有,我爹究竟是誰?」

昨日上墳時,郭三特意看了墓牌,並將宋朝媽媽的名字牢記心間。她原要問一問王大娘,自己的身世究竟如何,但轉念一想,又覺得此舉太過直接,難免令人起疑,於是想了一個辦法,向陸單與花九九各自詢問。兩位小姑娘雖然年幼,但你一言我一語,竟然將事情說了個大概。郭三仍不放心,又找到范去胡與王淡,巧言相詢。眾孩童天真爛漫,心無城府,又怎會猜到郭三的真實用意?當下將事情一一道出,郭三這才明白了事情的緣由。

二十餘日之前,南河鎮來了一對母女,自稱太原府人氏;母親名叫「衛芙兒」,女兒名叫『郭三』。這女子聲稱探親途中遇了盜賊,盤纏盡被搶走,故而流落至此。眾人見她母女甚是可憐,便起了惻隱之心,為其提供了住處,又送來食物。

衛芙兒雖然衣衫襤褸,形容憔悴,但談吐文雅,舉止得體,竟似出自名門大家。眾人看得暗暗稱奇,卻也未作多想。到了第二日,衛芙兒得了急病,又是發燒,又是嘔吐。王大娘請了大夫為其診治。然而只過了一天,這對母女突然不見蹤影,緊接著,便有人在河岸發現了衛芙兒,當時她身體僵硬,鼻息全無,竟已離開了人世。那小姑娘俯在母親的身邊,大哭不止。

安養院的職責,原本就是收容孤兒,郭三順理成章地住進了安養院。

此時,郭三手捧著那塊玉墜,心中暗想:「宋朝媽媽帶我去河邊,一定是要往北走,但北邊就是契丹,她去會哪裡呢?難道要出國?唉,也不知如今這個年代,出國是否需要護照呢?」胡思亂想一陣,又見玉墜上刻的那字,頓時冒出一個念頭:「這塊玉墜,會不會與我的身世有關呢?我雖不是真正的郭三,但如果能夠找到宋朝的親人,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陸單與花九九相繼醒來。陸單剛睜開眼睛,便說道:「夏姐姐要來教琴了,我得好好準備一番。」花九九道:「夏姐姐明天才來呢。咦?陸單,你不改名字了?」陸單道:「自然要改,不過得王大叔同意才行。」

郭三聽得莫名其妙,問:「陸單,你要改名字么?」陸單一邊穿衣服,一邊說道:「是啊,我要改為『陸聆琴』。」郭三贊道:「果然是個好名字,不過我更喜歡『陸單』。」心裡卻想:「我是否也該取個新名字呢?」

三人整理了被褥,走出屋門。

王大娘站在院內,正在捆紮一柄掃帚。陸單迎了上去,詢問昨晚之事。花九九也跟著問道:「對啊,您昨晚生病了么?郭三說,那是鬼在叫呢。」王大娘滿臉窘相,神色慌張地解釋個不停,只說自己肚子痛極,故而忍不住叫出聲來。

郭三自然明白其中的緣由,她雖不願問及此事,但此時看到王大娘急著滿臉通紅,玩心忽起,又想:「陸單與九九都問了,我若不問,豈非顯得我太過成熟?」當即也湊到跟前,裝模作樣地詢問「肚子痛」之事。王大娘再次解釋。郭三「啊」了一聲,終於恍然大悟。

接下來的幾日,郭三繼續默寫後世的知識。她原本學過半年書法,毛筆字略有根基,此時雖然手小臂短,但試著練了兩天,竟然寫得有模有樣。眾孩童看郭三每到下午便將自己關在學堂內,邀她玩耍也不答應,雖然覺得有些怪異,但畢竟是孩子家,玩耍一陣也就忘了。王大娘偶爾進屋察看,只見那小姑娘手持毛筆,坐在桌前凝神思索,再看桌上,放著七、八頁紙,均畫了一些奇怪的符號。王大娘驚訝之餘,卻也未作多想,只道這小姑娘閑來無事,信手塗鴉罷了。

那些「奇怪的符號」,其實是英文字母與阿拉伯數字,又及部分數學計算表達式。「阿拉伯數字」起源於印度,但將其傳播開來的,卻是阿拉伯人。許多人誤以為阿拉伯數字是阿拉伯人發明的,皆緣於此。

在宋朝時,許多西方商人云集泉州、福州等地,其中不乏印度商人。這些商人在記賬時,往往使用印度數字;宋朝商人對此並不陌生,但由於中國有自己的「籌碼」表示法,因此印度數字並未得到普及。

吳學究的桌內放著十餘張白紙。郭三每天都會取幾張。如此過了兩日,郭三已默寫了八頁紙,毛筆字也練得越來越好。到了第三日,桌內的紙終於用光了。吳學究發現了此事,起初並未放在心上,重新取了二十餘張紙,可是兩天之後又不見了。

到了第五日,吳學究終於察覺情形有異,於是悄悄四下打聽,終於知道是郭三在寫字。

下午時分,郭三坐在學堂內,低頭思索片刻,取了筆與紙,正要寫出「二元一次方程組」,忽覺身周有異。她微微一驚,已猜到有人站在身邊,當下裝作毫不知情,伸手撫了撫頭髮,順勢斜眼偷望,只見身側站了一人,身穿白色長袍,正是吳學究,心想:「吳先生站在此處,我可不能默寫數學公式。」於是提起毛筆,寫了一個「登」字。

吳學究看到郭三提筆的姿勢,已猜出她練過毛筆字,當時微微點頭,心想:「郭三這丫頭果然會寫字。」然而過了片刻,郭三寫出「登」字之後,吳學究頓時吃了一驚,這字寫得工整之極,絲毫不像出自八歲女童之手。

郭三寫了「登」字之後,又繼續寫了「鸛雀樓」三字。

宋朝時的寫字方法與後世稍有不同,第一個字通常位於右上角,然後從上至下排成一列。一列寫完之後,再轉到左側,繼續寫新的一列。

郭三手持毛筆,小心翼翼地寫了整首《登鸛雀樓》,這才長舒了一口氣,將毛筆放在筆架上,伸了一個懶腰,卻剛好可以看到吳學究,裝作嚇了一跳,「呀」地叫出聲來,慌忙站起,惴惴不安道:「先生..是我拿的..我在學寫字。」

郭三以前練字時,學的是「瘦金體」,其創作者正是宋徽宗。

宋徽宗雖為亡國之君,但也是名垂青史的藝術家,不僅才華橫溢,更是能書善畫,在書法上自創了「瘦金體」;在繪畫上,山水、人物、鳥獸、風情,無所不精。可以說,宋徽宗是個藝術奇才。

此時宋徽宗尚未出生,世間並不存在「瘦金體」。郭三隨手這麼寫了出來,卻讓吳學究吃驚不小,他飽讀詩書,遍閱典籍,可謂博學多才,學富五車,但從未見過如此奇特的字體。紙上那二十餘字,雖然大小各異,布局凌亂,但個個瘦直挺拔,橫畫收筆帶鉤,豎划收筆帶點,撇如匕首,捺如切刀,豎鉤細長,精妙至極。

吳學究早已看得呆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北宋記憶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北宋記憶
上一章下一章

1.11 大巧若拙

%